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脊髓神经阻滞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高敏 王旭 +1 位作者 李明兵 李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3期54-56,共3页
目的:评估持续脊髓神经阻滞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持续脊髓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接受传... 目的:评估持续脊髓神经阻滞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持续脊髓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接受传统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疼痛评分、活动恢复时间、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术后2、4、6、12、24 h,试验组数字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活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术后12、24 h,试验组感觉、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手术中行持续脊髓神经阻滞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活动恢复较早,感觉和运动功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脊髓神经阻滞 骨科下肢手术 康复 术后疼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硬膜外置管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白雪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2486-2488,共3页
总结了应用硬膜外置管行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介绍硬膜外置管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及心理护理,置管时做好护理配合,置管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 总结了应用硬膜外置管行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介绍硬膜外置管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及心理护理,置管时做好护理配合,置管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导管护理、用药护理及康复指导。80例行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显效47例(58.75%),有效32例(40%),无效1例(I.2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正确合理的护理是硬膜外置管行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环节,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 持续神经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 护理
原文传递
手法松解加持续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3
作者 樊顺克 王贵罗 杨德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8期22-22,共1页
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常因松解后疼痛影响术后功能锻炼,造成再粘连致松解失败。笔者采用手法松解加置管持续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3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法松解 持续神经阻滞 肩关节囊炎
下载PDF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剖胸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谭焱 殷桂林 +3 位作者 胡建才 朱水波 张晓明 庞大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于剖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施行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镇痛(n=20),按Prince-Henry评分法,对术后3天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两组病人... 目的:评价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于剖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施行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镇痛(n=20),按Prince-Henry评分法,对术后3天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因镇痛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持续肋间神经阻滞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2.15±0.31)低于病人自控镇痛组(2.94±0.45,P<0.05),而镇痛副反应更少。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操作简易直观,镇痛效果相对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 镇痛 剖胸手术
下载PDF
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程波 闵苏 +3 位作者 黎平 何开华 魏珂 熊秋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3-556,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纳入115例单侧TKA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9)、对照组(n=56)。2组患者... 目的:观察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纳入115例单侧TKA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9)、对照组(n=56)。2组患者均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TKA手术,研究组于手术后给予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patients controlled nerve analgesia,PCNA),对照组于手术后行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s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ICA)。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以及超声探测双下肢深静脉有无血栓形成,观察术后2、6、12、24、48 h和72 h 2组患者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以及术后3 d患者功能锻炼行走距离。结果:术后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低于对照组(P=0.000 8;P=0.000;P=0.000);超声检查发生DVT显示,对照组6例,研究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P=0.039);研究组术后各观察点VAS均低于对照组,下地行走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结论:PCNA相比于静脉自控镇痛对预防TKA术后DVT发生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可能与其更好的镇痛效果及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持续神经阻滞 D-二聚体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序贯降阶梯式与常规持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钟庆 翁艳 +5 位作者 刘迁 杨宇 彭英 杨岸 张辉 汪辉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比较序贯降阶梯式与常规持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oplasty,TKA)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单侧TKA后行CFNB患者75例,男30例,女45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随机分... 目的比较序贯降阶梯式与常规持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oplasty,TKA)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单侧TKA后行CFNB患者75例,男30例,女45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序贯降阶梯式组(S组)和常规CFNB组(C组)。患者CFNB成功后接受统一的静-吸复合喉罩全麻方案及复苏流程。S组:术后24 h内镇痛泵持续输注0.5%罗哌卡因,术后24~48 h降为0.25%,48~72 h为0.125%;C组:术后72 h内罗哌卡因浓度一直为0.2%。记录术后0~24 h、24~48 h、48~72 h的NRS评分及辅助镇痛药布托啡诺的使用情况;采用改良的徒手六级肌力法评估术后股四头肌肌力(MQF);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0~24 h、24~48 h,C组NRS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C组术后使用布托啡诺比例明显高于S组(51%vs 11%,P<0.05)。C组NRS评分在术后48~72 h明显低于术后0~24 h(P<0.05)。术后0~24 h及24~48 h,S组MQF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48~72 h两组MQ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在术后48~72 h的MQF明显高于术后0~24 h(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坠床及跌倒等严重意外。两组无一例穿刺点感染。结论采用序贯降阶梯式CFNB管理策略既可满足患者术后早期对镇痛的需求,又可通过适时降低局麻药浓度使其达到早期康复锻炼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降阶梯式 持续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大勇 金刚 马德祥 《西部医学》 2013年第4期525-527,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腹股沟疝高龄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对比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腹股沟疝高龄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注药后5min(T1)、10min(T2)、20min(T3)、30min(T4)及术毕(T5)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维持时间,评价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试验组HR、MAP、SPO2注药前后各时间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HR、MAP在注药后T1、T2与T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注药前后各时间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起效、完善时间对照组优于试验组,维持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优良率均100%,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有3例恶心、呕吐,6例术后尿潴留。结论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具备了完善的麻醉镇痛效果,在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在高龄患者腹股沟疝的手术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丛神经阻滞 高龄 腹股沟疝
下载PDF
持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付勇 韩一生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0例拟行单侧TKA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CFNB,对... 目的探讨持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0例拟行单侧TKA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CFNB,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镇痛(continuous intravenous analgesia,CIA)。记录术后各时间点静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rest visual analogue score,RVAS)、被动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passive visual analogue score,PVAS)和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①实验组术后8、12、24、48 h的RVAS和24、48h的P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h两组间RVA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术后第1、2天的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主动屈膝到90°所需的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股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的缓解TKA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CIA所产生的全身不良反应,且该方案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TKA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持续神经阻滞 持续静脉镇痛 功能康复
下载PDF
肋间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金权 陈小聪 周建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1期1459-1460,共2页
目的探讨肋间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盐酸曲马多或盐酸哌替啶进行镇痛,观察组予以肋间置管持续... 目的探讨肋间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盐酸曲马多或盐酸哌替啶进行镇痛,观察组予以肋间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H评分、 RR、 HR、 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S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肋间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能够显著降低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置管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 胸外科手术
下载PDF
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在腹股沟疝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滨蓉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与持续硬膜外阻滞在腹股沟疝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 目的探讨对比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与持续硬膜外阻滞在腹股沟疝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HR和MAP及VAS评分,术后进食时间,尿潴留及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各时间点HR、MAP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4h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在12h时间点与其余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及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持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腹股沟疝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丛神经阻滞 腹股沟疝 术后镇痛
下载PDF
持续硬脊膜外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健 张小鹏 +2 位作者 王伟民 王国良 张兴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63-264,共2页
目的为探讨持续胸段硬脊膜外交感神经阻滞(CTESB)治疗神经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中位胸段持续硬脊膜外麻醉阻滞胃肠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方法,治疗15例神经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短期内均取得... 目的为探讨持续胸段硬脊膜外交感神经阻滞(CTESB)治疗神经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中位胸段持续硬脊膜外麻醉阻滞胃肠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方法,治疗15例神经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短期内均取得良好疗效:止血迅速,胃肠动力改善,胃肠内营养恢复快。结论 CESB是治疗AGML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粘膜病变 持续硬脊膜外交感神经阻滞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开胸术后镇痛
12
作者 谭焱 殷桂林 +3 位作者 胡建才 朱水波 张晓明 庞大志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镇痛
下载PDF
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3
作者 苍成友 赵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实施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不予以任何... 目的观察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实施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处理。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入室后(T_0)、手术开始即刻(T_1)、手术开始10 min(T_2)、手术开始30 min(T_3)、手术结束即刻(T_4)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及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程度。结果 T_(0~4)时2组SpO_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2组MAP、H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4)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 h、12 h、24 h、48 h,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腰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更为显著,且不会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丛神经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持续肋间神经、胸膜阻滞镇痛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吴才 廖历兴 +3 位作者 黄河清 吴小冰 王翠琴 张政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2001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肋间神经、胸膜阻滞镇痛(简称“持续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硬膜外导管直视下置于相应开胸切口的肋间神经旁及连同胸管一道置于胸腔 ,用0.25 %布比卡因持续阻滞肋间神经与胸膜而达到镇痛效果 ,并与患者... 目的探讨持续肋间神经、胸膜阻滞镇痛(简称“持续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硬膜外导管直视下置于相应开胸切口的肋间神经旁及连同胸管一道置于胸腔 ,用0.25 %布比卡因持续阻滞肋间神经与胸膜而达到镇痛效果 ,并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进行对比。结果持续阻滞镇痛的结果与PCIA结果无显著差异 ,无不良反应 ,无并发症。结论持续阻滞镇痛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实用、效果好 ,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胸外科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 持续胸膜阻滞 胸外科手术 镇痛
下载PDF
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俊 魏丹 +5 位作者 池雷霆 唐一龙 冯雨 姚志伟 荣冬明 邓金安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疼痛和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天府新区分院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行单侧TKA的患者70例,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疼痛和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天府新区分院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行单侧TKA的患者70例,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TKA术后采用持续静脉注射镇痛,治疗组采用持续股神经阻滞进行镇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休息时的疼痛严重程度(rest visual analogue score,RVAS),术后24、48h被动活动时的疼痛严重程度(passive visual analogue score,PVAS)。于术前及术后1、2d测量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主动屈膝到90°所需的时间、吗啡使用率及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8、12、24、48h的RVAS和24、48h的P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1、2d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主动屈膝到90°所需的时间为(4.3±0.8)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0.9) d,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吗啡使用率及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股神经阻滞可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从而促进术后运动,提高康复效果,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用于TKA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持续神经阻滞 持续静脉镇痛 功能康复
下载PDF
持续性改良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16
作者 程朝晖 赵根隆 +3 位作者 付作文 何文革 刘勋 张晓曼 《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和观察持续性改良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个小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性改良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分析研究和观察持续性改良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个小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性改良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连续性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PCA按压次数和VAS变化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性改良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有不影响患者自身肢体运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手术 持续性改良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持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钰 贾梦醒 刘功俭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隐神经阻滞(CSNB)联合全身麻醉(GA)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以及CSNB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TKA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CSNB联合GA组(观察组,n=20)和G... 目的:探讨持续隐神经阻滞(CSNB)联合全身麻醉(GA)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以及CSNB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TKA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CSNB联合GA组(观察组,n=20)和GA组(对照组,n=20)。观察组术后镇痛行CSNB,对照组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PCIA)。记录入室( T1)、切皮( T2)、术毕入麻醉恢复室后20 min( T3)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不良反应、VAS评分及住院期间跌倒次数。结果在T1、T2时刻,2组HR、MA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同组T1时刻比较,T2时刻的HR减慢,MAP下降(P<0.05)。在T3时刻,观察组HR慢于对照组,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静息状态6 h、24 h、48 h及运动状态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跌倒事件。结论 CSN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TKA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平稳,阿片类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减少,术后镇痛满意,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轶 刘会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0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Prince-Hen... 目的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两天(2d)其PH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胸手术 多微孔硬膜外导管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 自控静脉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持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嘉华 黄凯 +2 位作者 李朝晖 邓烨 陈林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持续股神经阻滞(CFN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接受CFNB,对照组术后接受持续静脉镇痛(CIA)。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膝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持续股神经阻滞(CFN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接受CFNB,对照组术后接受持续静脉镇痛(CIA)。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4 h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RVAS)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12、24、48、72 h的R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动屈膝到90°需要(3.97±0.76)d,对照组患者需要(5.62±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2,P=0.000 0)。观察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恶心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WHOQOL-BREF各个分项评分明显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明显高于术后对照组WHOQOL-BREF各个分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的CFNB用于TKA术后镇痛,止痛效果佳,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持续神经阻滞 镇痛 膝关节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序贯降阶梯式持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高守琳 高晓红 +1 位作者 陈莉 唐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降阶梯式持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序贯降阶梯式持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序贯降阶梯式持续股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行持续给药自控镇痛。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P物质(SP)水平、膝关节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S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的膝关节IKDC评分均高于术后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瘙痒、下肢麻木、便秘及血肿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序贯降阶梯式股神经阻滞,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降阶梯 持续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