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专科护士教育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孟雷雷 姜洁丽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4期109-111,115,共4页
目的 探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专科护士教育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1日—2022年5月31日本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持续葡萄糖... 目的 探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专科护士教育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1日—2022年5月31日本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专科护士教育小组护理法,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患者动态血糖变化趋势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运动等行为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指尖末梢血糖监测方法进行护理,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患者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患者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专科护士教育小组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专科护士 护理
下载PDF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房宇 《大医生》 2023年第2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观察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目的 观察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CGMS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治疗结果指标水平及胰岛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波动值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低于治疗前,但两组患者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联合胰岛素泵用于T2DM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且有助于保护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血糖
下载PDF
基于持续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探讨二甲双胍对青春期T1DM患儿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刘芳 陈琼 +4 位作者 李杨世玉 李园 曹冰燕 卫海燕 张淼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4-781,共8页
目的基于持续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注射液治疗青春期1型糖尿病(T1DM)儿童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门诊随访的青春期T1DM儿童99例,48例胰岛素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为观察组,51例单用胰岛素治疗为对照... 目的基于持续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注射液治疗青春期1型糖尿病(T1DM)儿童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门诊随访的青春期T1DM儿童99例,48例胰岛素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为观察组,51例单用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各项临床资料、监测指标及安全性。结果在3个月随访时观察组、对照组平均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分别为76.6%±9.1%、65.9%±15.0%,中位高血糖时间(TAR)两组分别为7.0%(3.0%~14.3%)、21.0%(12.0%~29.0%),平均低血糖时间(TBR)两组分别为14.5%±7.1%、10.2%±6.8%,在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对照组平均TIR两组分别为76.0%±8.9%、65.5%±14.3%,中位TAR两组分别为8.0%(3.3%~13.8%)、24.0%(15.0%~29.0%),平均TBR两组分别为14.4%±5.9%、10.0%±6.8%,以上变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两次随访中位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儿两次随访时中位胰岛素用量、中位BMI、平均TIR、平均TBR均高于其基线水平,中位TAR水平低于自身基线水平,以上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4例(8.33%)出现胃肠道症状,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青春期T1DM儿童TIR。TBR水平增加,并不增加严重低血糖风险,安全性良好。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对青春期T1DM儿童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青春期 持续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刘佳 鄞莹 张秋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14期55-57,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FreeStyle Libre型瞬感辅理善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FreeStyle Libre型瞬感辅理善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进行实时动态观察。在佩戴后3、6、9和12个月时复查血糖,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和指导。对照组采用SMBG法,血糖仪校正合格,试纸在效期内。结果:在持续12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减少血糖波动性,并且可以促进患者的饮食和运动管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2型糖尿病 生活方式管理 效果
下载PDF
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在ICU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宋洁 张传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8期1117-1120,共4页
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SCGM)作为一种新型血糖监测方法,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连续的、全面的患者血糖信息,能够及时发现隐匿性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对患者治疗措施的调整起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对SCGM在ICU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 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SCGM)作为一种新型血糖监测方法,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连续的、全面的患者血糖信息,能够及时发现隐匿性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对患者治疗措施的调整起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对SCGM在ICU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ICU患者血糖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 血糖监测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原文传递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改善效果观察
6
作者 郑晓敏 李彬 崔丽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后发生黎明现象(DP)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使用胰岛素治疗且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明...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后发生黎明现象(DP)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使用胰岛素治疗且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明确发生DP的60例T2DM患者,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及12周后的血糖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0.00%,对照组为6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例达标患者的达标时间为(3.80±0.71)d,显著短于对照组19例达标患者的(4.71±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67%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1级低血糖,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停药事件发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A1c达标率为76.67%,对照组为6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均为6.67%,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治疗1周后均无新发胃肠道反应,无停药事件发生。结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可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DP,可使患者血糖控制更好并尽早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 黎明现象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分析和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晓敏 李彬 +2 位作者 刘翠平 周迎生 崔丽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6,共7页
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分析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DP)的特点与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 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分析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DP)的特点与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患者94例,收集临床资料,测定生物化学指标,行眼底、血管彩超及感觉神经定量检查,完善CGMS,根据是否发生DP分为无DP组(non-dawn phenomenon group,NDP,n=46)和DP(n=37)组。DP组按照临床经验调整治疗3个月再次行CGMS 3 d,评估血糖情况。结果老年T2DM患者DP的发生率为39.36%(37/94)。与NDP组相比,DP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胰岛素浓度低(P=0.029和P<0.00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增高(P<0.001和P=0.032),血糖波动的指标显著增高(P均<0.05)。DP组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率(86.49%)高于NDP组(67.39%)(P=0.043)。老年T2DM患者发生DP的Logistic回归分析,BM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进入方程。37例发生DP的患者中,18例加用基础胰岛素或调整剂量、11例加用二甲双胍或调整剂量、7例加用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P-4i)、1例加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其中5例使用胰岛素和DPP-4i的患者同时加用二甲双胍,另有5例患者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后随访,患者空腹血糖及血糖波动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0.05),空腹血糖达标率(≤7.0 mmol/L)为72.97%(27/37)。结论老年T2DM患者DP较普遍,是空腹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低BMI和空腹胰岛素浓度低可能是DP发生的原因。DP与血糖波动大有关,可能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风险增高。基础胰岛素、二甲双胍和DPP-4i是改善DP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T2DM患者双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姜慧 孙丽 +7 位作者 卢丙鹏 韩雪 陈亘卓 褚双艳 刘丽 常继红 刘莹 陈卓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9期34-36,56,共4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双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ngiopathy,LEA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存在LEAD分为发...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双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ngiopathy,LEA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存在LEAD分为发生组(n=15)、未发生组(n=45),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LEA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糖尿病病程、年龄、血糖标准差、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收缩压、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均为LEAD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T2DM患者LEAD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糖尿病病程、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水平和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双下肢血管病变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力引 郭柯宇 +5 位作者 吴洁如 许雅玲 姜晓芳 范黎 李霞 杨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6-442,共7页
目的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分析成人T1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T1DM综合管理门诊就诊的T1DM患者220例,进行5~7 d回顾式CGM监测收集血糖数据。Spearman相关分析CGM血糖波动参数... 目的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分析成人T1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T1DM综合管理门诊就诊的T1DM患者220例,进行5~7 d回顾式CGM监测收集血糖数据。Spearman相关分析CGM血糖波动参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根据FC-P与混合餐耐量试验刺激后2 hC-P水平分组,比较两组血糖波动指标。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高于目标范围内时间(TAR)、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变异系数(CV)与年龄、单位体重胰岛素日剂量、HbA1c、FPG、2 hPG呈正相关(P<0.05),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年龄、单位体重胰岛素日剂量、HbA1c、FPG、2 hPG呈负相关(P<0.01)。低于目标范围内时间、SD、MAGE、MODD、CV与DM病程呈正相关(P<0.05),TIR与DM病程呈负相关(P<0.01)。TIR与FC-P、2 hC-P呈正相关(P<0.01),TAR、MBG、SD、MAGE、MODD、CV与FC-P、2 hC-P呈负相关(P<0.01)。与FC-P≤16.5 pmol/L组比较,FC-P>16.5 pmol/L组年龄、DM病程、每日胰岛素总剂量、单位体重胰岛素日剂量、TAR、MBG、SD、MAGE、MODD、CV降低(P<0.05),TIR升高(P<0.05)。与低反应组比较,高反应组年龄、DM病程、HbA1c和FPG降低(P<0.05),TIR升高,TAR、MBG、SD、MAGE、MODD、CV均低于低反应组(P<0.05)。结论 除空腹及餐后C-P水平较高的成人T1DM患者TIR较高、血糖波动较小外,年龄较小、DM病程较短、单位体重胰岛素日剂量较小和HbA1c水平较低患者血糖波动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血糖波动 C肽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原文传递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与血糖波动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永红 张苏皖 +5 位作者 邹玲玲 叶帅 姚旭东 马国翠 王珍珍 戴武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7-802,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的特点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21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测...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的特点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21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等生化指标,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获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葡萄糖在目标范围时间(TIR)和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等数据,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检测患者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OP)组和非骨质疏松(NOP)组,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各项生化指标及血糖波动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绝经后女性T2DM骨质疏松与血糖波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11例T2DM患者中,OP组104例,NOP组107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49.29%(104/211)。OP组与NOP组间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尿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OP组相比,OP组骨钙素水平降低,β-CTX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组和NOP组间MAGE、CV、SDBG、MODD、TIR和T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绝经年限和MAGE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和25羟维生素D水平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代谢特点为骨形成减少伴骨吸收增强,体重指数和25羟维生素D为保护因素,而年龄、绝经年限和MAGE是其危险因素,精细控糖尤其是控制日内血糖波动幅度有利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骨转换标志物 血糖波动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胰岛素滴鼻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琴 黄青青 +3 位作者 林露 刘敏 曾镜铮 巩固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930-2934,2939,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滴鼻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选择西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25例。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滴鼻;胰岛素...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滴鼻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选择西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25例。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滴鼻;胰岛素组1(I1组):20 U(0.5 mL)胰岛素滴鼻;胰岛素组2(I2组):30 U(0.75 mL)胰岛素滴鼻;胰岛素组3(I3组):40 U(1 mL)胰岛素滴鼻。4组患者均给予相应溶液滴鼻,每天2次,术前2 d开始使用,直至手术当天麻醉前10 min,共滴鼻5次。记录4组患者术后3 d内POD总发生率,使用实时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血糖变异相关指标,以及给药后鼻腔刺激性症状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I1组、I2组与I3组术后3 d内POD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I1组相比,I2组、I3组术后3 d内POD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I3组术后3 d内POD总发生率与I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I1组、I2组给药后低血糖发生总次数、血糖变异系数和鼻腔刺激性症状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I1组、I2组相比,I3组给药后低血糖发生总次数、血糖变异系数和鼻腔刺激性发生率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术前胰岛素(30 U/次)重复滴鼻可降低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POD发生率,同时不增加胰岛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胰岛素 经鼻给药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