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氟桂利嗪对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1
作者 张一 周岱 +3 位作者 王士雷 焦志华 杨伊林 庄心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4-895,共2页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 持续钠电流 脑缺血
下载PDF
脑缺氧和持续钠电流的研究
2
作者 潘维敏 王士雷 《医学综述》 2005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脑缺氧 脑保护 持续钠电流 通道
下载PDF
加巴喷丁选择性抑制受损背根节A类神经元持续钠电流
3
作者 杨瑞华 王文挺 陈景元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47,共1页
研究证明电压依赖性持续钠电流介导神经元阈下膜电位振荡并参与持续放电的形成过程。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加巴喷丁可抑制慢性压迫损伤背根节神经元的阈下膜电位振荡并具有剂量依赖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加巴喷丁的机制及作用位点,本研究... 研究证明电压依赖性持续钠电流介导神经元阈下膜电位振荡并参与持续放电的形成过程。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加巴喷丁可抑制慢性压迫损伤背根节神经元的阈下膜电位振荡并具有剂量依赖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加巴喷丁的机制及作用位点,本研究应用离体膜片钳记录技术检测背根节神经元的持续钠电流及加巴喷丁对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背根节A类神经元 持续钠电流 加巴喷丁 选择性抑制 阈下膜电位振荡 背根节神经元 慢性压迫损伤 电压依赖性
下载PDF
低浓度利多卡因对大鼠海马CA1区缺氧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一 杨伊林 +3 位作者 焦志华 王士雷 周岱 庄心良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6-578,共3页
目的观察低浓度利多卡因对大鼠海马CA1区缺氧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随机分为7 组(n=10):缺氧组(C组)、利多卡因1μmol·L-1组(L1组)、3μmol... 目的观察低浓度利多卡因对大鼠海马CA1区缺氧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随机分为7 组(n=10):缺氧组(C组)、利多卡因1μmol·L-1组(L1组)、3μmol·L-1组(L2组)、6μmol·L-1组(L3组)、10 μmol·L-1组(L4组)、20μmol·L-1组(L5组)、30μmol·L-1组(L6组)。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缺氧前持续钠电流的基础值后,C组以无糖缺氧灌流液、L1-6组以含有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的无糖缺氧灌流液在20 s内快速置换灌流液,建立体外神经元缺氧模型。记录缺氧5 min时各组神经元的持续钠电流。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各组神经元在缺氧5 min时持续钠电流均增大(P<0.01)。在缺氧5 min 时,L1-6组持续钠电流均低于C组,L2-6组均低于L1组,L3-6组均低于L2组,L4-6组均低于L3组(P< 0.01)。结论低浓度利多卡因能抑制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缺氧引起的持续钠电流增加,该作用在10 μmol·L-1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通道 海马 神经元 细胞低氧 海马CA1区锥体细胞 低浓度利多卡因 持续钠电流 神经元缺氧 缺氧模型
原文传递
氟哌利多对大鼠脑缺血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持续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焦志华 庄心良 +2 位作者 王士雷 张一 颜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研究氟哌利多对大鼠脑缺血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持续钠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 (10~ 14d)海马CA1区锥体细胞 ,通过低氧和无糖法制备神经元缺血模型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氟哌利多对脑缺血时锥体细胞持续性... 目的 :研究氟哌利多对大鼠脑缺血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持续钠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 (10~ 14d)海马CA1区锥体细胞 ,通过低氧和无糖法制备神经元缺血模型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氟哌利多对脑缺血时锥体细胞持续性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在钳制电压 (Vh) 10 5mV ,刺激电压 (Vt) 30mV条件下 ,神经元缺血 3min和 5min后持续钠电流显著增强。 3、10和 30μmol·L-1氟哌利多能明显抑制缺血引起的持续钠电流增强 (P <0 .0 1,n =7) ,不同浓度氟哌利多的作用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临床麻醉浓度的氟哌利多能够抑制体外脑缺血时海马神经元持续钠电流增强 ,对缺血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氟哌利多 持续钠电流 膜片钳 海马 缺血
下载PDF
低浓度利多卡因对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一 杨伊林 +4 位作者 傅军 焦志华 王士雷 周岱 庄心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5-765,共1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缺血 大鼠 海马 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
原文传递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缺血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7
作者 王士雷 庄心良 +2 位作者 李士通 焦志华 张一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8-680,共3页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缺血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海马CA1锥体细胞,通过低氧和无糖法制备神经元缺血模型,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异丙酚对缺血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结果 神经元缺血5 min后持续...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缺血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海马CA1锥体细胞,通过低氧和无糖法制备神经元缺血模型,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异丙酚对缺血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结果 神经元缺血5 min后持续钠电流显著增强。异丙酚10μmol/L和100μmol/L均能明显抑制缺血引起的持续钠电流增强(与0μmmol/L组比,P<0.01),此作用为异丙酚100μmol/L较10μmol/L儿更强(P<0.05)。结论 异丙酚能够抑制体外脑缺血时海马神经元持续钠电流,这可能是其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大鼠 海马 CA1缺血神经元持续钠电流 影响
原文传递
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一 周岱 +4 位作者 庄心良 焦志华 王士雷 颜涛 陈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l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变化,探讨钠通道阻滞剂对缺血脑组织保护的机理.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10~14d)海马CA1区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脑缺血对持续钠电流的影响.结果缺血3min时持续钠电流增加...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l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变化,探讨钠通道阻滞剂对缺血脑组织保护的机理.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10~14d)海马CA1区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脑缺血对持续钠电流的影响.结果缺血3min时持续钠电流增加到正常时的1.59+0.26倍(P<0.05),缺血5 min时增加到正常时的2.92±0.46倍(P<005).结论脑缺血时钠通道开放,持续钠电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持续钠电流 通道 海马 膜片钳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增加常氧和缺氧豚鼠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季骅 王宪沛 张培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3-608,共6页
运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缺氧条件下豚鼠心室肌持续性钠电流(INa.P)的变化及施加药物对其的影响,以探讨 INa.P 的本质及缺氧增大 INa.P 的机制。结果显示:(1)在常氧条件下,一氧化氮(NO)前体 L- 精氨酸(L-Arg)和供体硝普钠(SNP)浓度依赖性... 运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缺氧条件下豚鼠心室肌持续性钠电流(INa.P)的变化及施加药物对其的影响,以探讨 INa.P 的本质及缺氧增大 INa.P 的机制。结果显示:(1)在常氧条件下,一氧化氮(NO)前体 L- 精氨酸(L-Arg)和供体硝普钠(SNP)浓度依赖性地增大INa.P; (2)INa.P 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大, 缺氧15 min 后施加 NO 合酶(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不能使增大的INa.P 明显回复[(1.344 ±0.320) vs (1.301 ±0.317) pA/pF, P>0.05, n=5]; (3)缺氧时含L-NAME 的灌流液可使INa.P 明显减小,与单纯缺氧相比有显著差异[(0.914 ± 0.263), n=5 vs (1.344 ± 0.320) pA/pF, n=6, P<0.05], 但仍比常氧条件下增大[(0.914 ±0.263) vs (0.497 ±0.149) pA/pF, P<0.05, n=5]; (4)还原剂1,4-二硫代苏糖醇(DTT)不但可使L-Arg 及缺氧后施加SNP 增大的 INa.P 回复[(1.449 ± 0.522) vs (0.414 ± 0.067) pA/pF, P<0.01, n = 6 和(0.436 ± 0.141) vs (1.786 ± 0.636) pA/pF,P<0.01, n=5],而且使正常的 INa.P 减小[(0.396 ± 0.057) pA/pF vs (0.442 ± 0.056) pA/pF, P<0.01, n=6]。本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可增大心室肌细胞的INa.P,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缺氧时心肌产生的NO 通过氧化细胞膜上钠通道蛋白所致,正常INa.P 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电流 一氧化氮 缺氧 心肌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_3对缺血及正常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江炜炜 姜正林 柯开富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3对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模拟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模拟缺血后大鼠海马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幅度的变化;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3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模拟缺血后持续性钠电流变化...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3对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模拟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模拟缺血后大鼠海马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幅度的变化;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3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模拟缺血后持续性钠电流变化率的影响以及其在正常情况下对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结果:在模拟缺血5 min后,持续性钠电流增幅明显,在模拟缺血液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浓度(20μmo.lL-1、60μmol.L-1、100μmol.L-1)Rb3,模拟缺血5 min后电流增加幅度明显减小,60μmo.lL-1组抑制作用最显著。而在正常情况下人参皂苷Rb3对持续性钠电流几乎没有影响。结论:人参皂苷Rb3在缺血时可通过抑制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增大幅度发挥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阻止了缺血时钠通道的变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海马神经元 持续电流 人参皂苷RB3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_1对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炜炜 姜正林 柯开富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Rb1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后持续性钠电流变化率的影响,并与未用药时持续性钠电流缺血前后电流变化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模拟缺血...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Rb1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后持续性钠电流变化率的影响,并与未用药时持续性钠电流缺血前后电流变化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模拟缺血5min后,持续性钠电流幅度由缺血前的(87.8±10.1)pA变为(169.9±18.4)pA,升高(94.5±4.4)%(P<0.01)。在模拟缺血液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浓度(20,60,100μmol.L-1)Rb1,5min后电流变为(147.2±12.9),(140.2±8.9),(110.6±4.6)pA,与缺血前比较分别增加(70.8±4.5)%,(44.6±3.9)%,(49.5±4.2)%(P<0.01),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参皂甙Rb1在缺血时可抑制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增大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1 缺血 海马神经元 持续电流
下载PDF
细胞外pH值降低可增强豚鼠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
12
作者 马季骅 罗岸涛 +1 位作者 王伟平 张培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3-239,共7页
应用全细胞和单通道(贴附式)膜片钳技术观察胞外pH值降低对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ⅠNa.P)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全细胞记录模式下,细胞外pH值降低可明显增大ⅠNa.P,且呈H+浓度依赖性增强。当细... 应用全细胞和单通道(贴附式)膜片钳技术观察胞外pH值降低对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ⅠNa.P)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全细胞记录模式下,细胞外pH值降低可明显增大ⅠNa.P,且呈H+浓度依赖性增强。当细胞外pH值从对照值的7.4降低为6.5时,ⅠNa.P的电流密度从(0.347±0.067)pAJpF增加到(0.817±0.137)pA/pF(P< 0.01,n=6),而加入还原剂1,4-二硫甙苏糖醇(dithiothreitiol,DTT,1 mmol/L)后可使,ⅠNa.P的电流密度回落到(0.233±0.078)pA/pF (P<0.01 vs pH 6.5,n=6)。单通道记录模式中,当细胞外pH值从对照值的7.4降低为6.5时,持续性钠通道的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分别从0.021±0.007和(0.899±0.074)ms增加到0.205±0.023和(1.593±0.158)ms(P<0.叭,n=6),再加入还原剂DTT(1 mmol/L)使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分别回落到0.019±0.005和(0.868±0.190)ms(P<0.01 vs pH 6.5,n=6);加入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BIM,5μmol/L)可使pH 6.5时增大的,ⅠNa.P明显减小,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分别从0.214±0.024和(1.634±0.137)ms回落到0.025±0.006和(0.914±0.070)ms(P<0.01 vs pH 6.5,n=6)。结果表明,细胞外pH值降低可诱发心室肌细胞ⅠNa.P增大,其机制可能与PKC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电流 PH值 蛋白激酶C 心室肌细胞
下载PDF
缺氧/复氧早期对豚鼠心室肌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
13
作者 王宪沛 马季骅 +1 位作者 张培华 李俊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INa.P)在缺氧/复氧早期的变化,探讨其在此病理条件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持续性钠电流,并观察其在缺氧-复氧模型下的变化。结果:①在0.5Hz,1Hz和2Hz的刺激频率下第1个和第8个... 目的:研究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INa.P)在缺氧/复氧早期的变化,探讨其在此病理条件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持续性钠电流,并观察其在缺氧-复氧模型下的变化。结果:①在0.5Hz,1Hz和2Hz的刺激频率下第1个和第8个刺激脉冲引起的INa.P电流密度差值分别为(0.021±0.014)pA/pF,(0.097±0.014)pA/pF和(0.133±0.024)pA/pF(P<0.01);②分别在-150^-80mV,阶跃10mV的钳制膜电位下去极化至-30mV,INa.P逐渐减小;③在缺氧条件下,INa.P电流密度增大,并随缺氧时间延长增大更显著;④在正常、缺氧15min和复氧5min时INa.P密度分别为(0.500±0.125)pA/pF,(1.294±0.321)pA/pF和(0.988±0.189)pA/pF(与对照比较P<0.01)。结论:以上特性提示INa.P在缺氧/复氧过程心律失常的产生及钙超载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持续电流 心律失常 钙超载
下载PDF
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李俊 马季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01-303,共3页
心室肌细胞存在持续性钠电流的特征与心脏其他类型的钠通道电流不同。某些药物 ,如利多卡因、奎尼丁、藜芦定、R56865,Anthopleurin ,TTX等 )及病理、生理状态可影响此电流。此外 ,该电流可影响动作电位形态 ,加强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 ,... 心室肌细胞存在持续性钠电流的特征与心脏其他类型的钠通道电流不同。某些药物 ,如利多卡因、奎尼丁、藜芦定、R56865,Anthopleurin ,TTX等 )及病理、生理状态可影响此电流。此外 ,该电流可影响动作电位形态 ,加强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 ,并与早期后除极相关 ,参与心律失常的形成。对ⅠNa .p所引起的不同反应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 ,有助于了解机体内外环境紊乱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肌细胞 持续电流 早期后除极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高二氧化碳可增强家兔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
15
作者 唐琼 马季骅 +1 位作者 张培华 万伟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4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INap)在不同浓度高二氧化碳时的变化,探讨其在此病理条件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持续性钠电流,观察其在不同浓度高二氧化碳条件下的变化.结果:INap在5%、10%和20%CO... 目的:研究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INap)在不同浓度高二氧化碳时的变化,探讨其在此病理条件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持续性钠电流,观察其在不同浓度高二氧化碳条件下的变化.结果:INap在5%、10%和20%CO2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增大,其电流密度分别为(-0.42416±0.045248)pA/pF,(-0.49266±0.025087)pA/pF和(-0.59906±0.062256)pA/pF(P〈0.01,n=10);加入2μM TTX后INap密度回复到(-0.39502±0.048958)pA/pF(P〈0.01,n=10)。结论:以上特性提示INap在缺血缺氧和高碳酸血症过程中心律失常的产生及钙超载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持续电流 心律失常 钙超载 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持续性钠电流与细胞缺血缺氧
16
作者 江炜炜 柯开富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10期788-792,共5页
持续性钠电流由可兴奋细胞膜上某些对河豚毒素敏感的电压依赖性钠通道持续开放产生,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其了解逐渐深入。近年来发现,持续性钠电流与细胞缺血缺氧关系密切。缺血缺氧时,持续性钠电流的幅度增大导致细胞内Na+浓... 持续性钠电流由可兴奋细胞膜上某些对河豚毒素敏感的电压依赖性钠通道持续开放产生,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其了解逐渐深入。近年来发现,持续性钠电流与细胞缺血缺氧关系密切。缺血缺氧时,持续性钠电流的幅度增大导致细胞内Na+浓度增高,进而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增高、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增高以及细胞兴奋性改变,最终导致细胞不可逆性损伤甚至死亡。目前认为,持续性钠电流增大是缺血缺氧时细胞损伤的一种早期基础性病理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电流 缺血状态 缺氧状态 通道 膜片钳
下载PDF
利鲁唑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诱发簇放电的抑制作用及电流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英 张咏梅 +3 位作者 徐洁 武静茹 秦霞 花嵘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561-564,共4页
目的 探讨利鲁唑(riluzole)对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诱发簇放电(evoked-bursting,EB)的抑制作用及电流机制.方法 33只健康SD大鼠,... 目的 探讨利鲁唑(riluzole)对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诱发簇放电(evoked-bursting,EB)的抑制作用及电流机制.方法 33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3)及CCD模型组(n=20),进行离体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 CCD术后DRG神经元EB发生率增高,达53%(44/8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G局部给予利鲁唑(1、10、100 μmol/L)浓度依赖性抑制持续性钠电流(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INaP),100 μmol/L利鲁唑可抑制阈下膜电位振荡幅度及EB放电.结论 利鲁唑通过阻断INaP抑制EB放电而发挥外周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鲁唑 持续电流 背根节神经元 诱发簇放电 阈下膜电位振荡
下载PDF
DRG慢性痛信号产生的细胞兴奋性分型及离子通道机制
18
作者 解柔刚 段建红 +3 位作者 王文挺 刘一辉 邢俊玲 胡三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研究Hodgkin提出的兴奋性分型是否存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并对该分型及介导该分型的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在慢性痛信号产生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通过制备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chronic compression ... 目的:研究Hodgkin提出的兴奋性分型是否存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并对该分型及介导该分型的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在慢性痛信号产生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通过制备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chronic compression of DRG,CCD),在整节消化后的DRG大中细胞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依照神经元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特征,79只大鼠的311例神经元可分为三种类型。在正常对照组(n=179),1、2、3型神经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3%、27%和60%;在CCD组(n=134)比例则分别为27%、33%和40%。统计分析显示慢性压迫损伤后,1型神经元分型比例明显增加,而3型神经元分型比例显著减少(P<0.05)。正常DRG神经元中,持续钠电流(INaP)的幅值在1、2型神经元中比3型神经元明显要高(P<0.05)。CCD术后INaP在1、2型神经元中均增加,但仅在1型神经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RG大中细胞在慢性压迫损伤后,神经元兴奋性分型中1、2型神经元的比例增多和1、2型神经元上INaP电流的增加,共同造成了由DRG向更高级中枢的信息传递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分型 背根神经节 阈下膜电位振荡 持续钠电流
下载PDF
脊神经损伤后钠电流的变化及其离子通道机制
19
作者 任鹏程 张旭东 +3 位作者 吕海港 咎玉玲 刘怡 安丽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677-679,共3页
目的:检测脊神经切断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重复放电能力和钠电流的变化,并研究介导其电流变化的钠通道亚型的表达情况。方法:脊神经切断术后2~8d慢性痛大鼠模型背根节急性分离,对中等直径DRG神经元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放... 目的:检测脊神经切断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重复放电能力和钠电流的变化,并研究介导其电流变化的钠通道亚型的表达情况。方法:脊神经切断术后2~8d慢性痛大鼠模型背根节急性分离,对中等直径DRG神经元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放电和钠电流的变化。对背根节神经元进行RT-PCR检测,分析其钠通道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电流钳下,实验组DRG神经元在电流刺激下产生重复放电,而对照组神经元多诱发单个动作电位,电压钳记录发现实验组背根节神经元快钠电流和持续性钠电流幅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CR结果显示,Nav1.3、Nav1.7和Nav1.8通道亚型mRNA表达显著增高。结论:钠通道介导了脊神经受损模型的DRG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持续性钠电流可能通过调节阈下膜电位振荡的产生调节神经元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 持续电流 通道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hypoxia on sodium current in rat cardiomyocytes
20
作者 Bo Liang Hui-Ling Liao 《TMR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8年第4期192-196,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持续钠电流的影响,以探讨心肌细胞缺氧发生的离子通道机制。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肌细胞,一组未做处理,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钠电流;一组进行缺氧处理,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钠电流。结果显示:与... 本文旨在研究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持续钠电流的影响,以探讨心肌细胞缺氧发生的离子通道机制。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肌细胞,一组未做处理,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钠电流;一组进行缺氧处理,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钠电流。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比较,缺氧细胞钠电流形态和I-V曲线的形态轨迹特征不变;相对于正常细胞,缺氧细胞的I-V曲线上移明显,INa峰值电流相对正常细胞上调了15.68%(P<0.0001);正常与缺氧细胞激活电位均在-40mV左右,最大电流峰值对应刺激电压为-25mV。上述结果提示,缺氧情况下,大鼠心肌细胞持续钠电流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钳技术 大鼠心肌细胞 持续钠电流 缺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