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及指功能重建的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胡雷鸣 段虹昊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及重建屈/伸指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我科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18例22指,男12例,女6例;年龄为20-45岁,平均(32.9±8.3)岁。其中伸肌腱缺损6例...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及重建屈/伸指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我科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18例22指,男12例,女6例;年龄为20-45岁,平均(32.9±8.3)岁。其中伸肌腱缺损6例8指,屈肌腱缺损12例14指。手部伸肌腱缺损范围6-10cm,平均(7.8±2.1)cm;屈肌腱缺损范围5-8cm,平均(6.6±1.3)cm。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8个月,平均(5.0±2.8)个月。术前皮肤软组织缺损者行皮瓣转移修复,骨折及骨缺损者行切开复位或植骨内固定术,手部各指间或掌指关节积极行锻炼至被动活动正常,若关节挛缩则行关节松解术。伸肌腱缝合方法采用编织缝合法,屈肌腱缝合方法采用津下套圈或编织缝合法,屈肌腱滑车缺损者在手术同时重建滑车。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伤口定期换药,所有病例均没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d-4周伸肌腱移植者以主动屈曲、被动伸直锻炼为主,屈肌腱移植者以主动伸直、被动屈曲锻炼为主,每天活动3次。4周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强度,以主动伸屈活动为主。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功能。结果 3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细菌培养证实为无菌性渗出,予以伤口定期换药后均于术后20d内愈合;其余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3例5指因屈肌腱黏连行肌腱松解术。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4.7±4.8)个月。TAM评价结果,优9指,良7指,可3指,差3指,优良率为72.7%。结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是代替自体肌建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及重建屈/伸指功能的较好方法之一,具有手部功能恢复满意、临床效果显著等优点,但仍存在术后肌腱黏连导致手功能优良率降低,伤口局部存在无菌性渗出导致愈合时间延长等问题,上述问题需在日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肌腱 移植 手部 肌腱缺损 指功能重建
下载PDF
’99国际拇手指功能重建专题学术会议
2
作者 程国良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9年第13期9-9,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承办的首届国际拇手指功能重建专题学术会议于1999年5月6~9日在青岛市召开。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肖梓仁出席会议并讲话。美国显微外科之父Harry J.Buncke教授、德国Alfred.A.Berger... 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承办的首届国际拇手指功能重建专题学术会议于1999年5月6~9日在青岛市召开。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肖梓仁出席会议并讲话。美国显微外科之父Harry J.Buncke教授、德国Alfred.A.Berger教授、新加坡Pobert.W.H.Pho教授等来自美国、德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功能重建 拇手 专题学术会 显微外科 足趾移植 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 再造 手外科 新加坡
原文传递
先天性示指伸肌缺如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魏长月 墨天燕 郭德亮 《解剖与临床》 1998年第2期105-105,共1页
示指固有伸肌及指伸总肌肌腱共同止于中节指骨底的背面。在此行成肌腱扩张部接受蚓状肌止腱及骨间肌止腱共同行成伸肌腱帽,起伸指功能。临床上因示指伸肌先天性缺如而影响伸指功能的极为罕见,我院于1997年6月收治1例先天性示指伸肌缺... 示指固有伸肌及指伸总肌肌腱共同止于中节指骨底的背面。在此行成肌腱扩张部接受蚓状肌止腱及骨间肌止腱共同行成伸肌腱帽,起伸指功能。临床上因示指伸肌先天性缺如而影响伸指功能的极为罕见,我院于1997年6月收治1例先天性示指伸肌缺如,行伸指功能重建术,术后3个月复查,右示指活动范围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示伸肌缺如 病例报告 指功能重建 石膏固定
全文增补中
利用残留伸肌腱治疗伸肌腱撕脱伤一期重建伸拇伸指功能一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玉福 王炳祺 +1 位作者 胡茂忠 姜文学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9-910,共2页
开放性伸拇及伸指肌腱腱腹移行部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外伤,一期回植缝合常出现感染、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常需二期行伸拇、伸指功能重建。我们曾一期充分利用残留伸肌腱重建伸指、伸拇功能,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指功能重建 伸肌腱 撕脱伤 伸拇 一期重建 残留 治疗 严重并发症
原文传递
自体骨—肌腱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雷 徐建光 +1 位作者 顾玉东 寿奎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为临床治疗垂状指及屈肌腱止点重建的新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2 0具 40侧成人尸体的跟骨 -跖肌腱、第 1掌骨—拇长展肌、第 2掌骨—桡侧腕长伸肌可行供区 ,进行止点类型、附着点面积、可切取骨块情况、以及相邻解剖结构... 目的 :为临床治疗垂状指及屈肌腱止点重建的新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2 0具 40侧成人尸体的跟骨 -跖肌腱、第 1掌骨—拇长展肌、第 2掌骨—桡侧腕长伸肌可行供区 ,进行止点类型、附着点面积、可切取骨块情况、以及相邻解剖结构和解剖变异等方面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① 90 %的跖肌腱直接附着于跟骨而不与跟腱融合 (集中型占 85% ) ,止点面积为 ( 6 9.5± 4.4)mm2 ;② 93%拇长展肌腱直接附着于第 1掌骨基底部桡侧 (集中型占 87% ) ,止点面积为 ( 2 7.9± 3.4)mm2 ;③ 90 %桡侧腕长伸肌腱直接附着于第 2掌骨背侧或大于 1 /2桡背侧 (集中型占 90 % ) ,止点面积为( 31 .6± 4.2 )mm2 。切取骨块形状分为椭圆形 (平均占 1 2 % )、横形 (平均占 8% )、圆形 (平均占 7% )、弥散形(平均占 1 3% )。结论 :①跟骨—跖肌腱、部分第 1掌骨—桡侧腕长伸肌和第 2掌骨—拇长展肌的肌腱附着点形状、面积、可切取的骨块都能满足骨—肌腱移植的要求 ;②切取 3个骨—肌腱供区对手足功能无任何影响 ,为临床构制骨—肌腱移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肌腱移植 解剖 指功能重建 自体移植
下载PDF
SURGICAL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LUS BY RECONSTRUCTION OF METATARSAL ARCH AND MODIFIED MCBRIDE OPERATION(40 CASES REPORT)
6
作者 翁习生 贺仁诚 +2 位作者 李柯 廉清宇 李秉璐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feet with hallux valgus among 40 patients treated by reconstruction of metatarsal arch and modified McBride operation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After an average of 4. 5 years of postoperative follow-up, the results ... feet with hallux valgus among 40 patients treated by reconstruction of metatarsal arch and modified McBride operation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After an average of 4. 5 years of postoperative follow-up, the results showed an overll 9° and 3° correction of the hallux abductus angle and the intermetatarsal angle, respectively. 95% of the cases of bunions disappeared, 66% calli under the head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etatarsal disappeared, and 9l%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ir feet appea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lux valgus carbon-fiber reconstruction of metatars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