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指月录》跋
- 1
-
-
作者
王赐川
-
出处
《广东佛教》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
文摘
杨岐派建立的时间比黄龙派略早,本应先讲杨岐,但黄龙派传承一百多年,法脉即绝,杨岐则日益兴旺,终成临济代表。为了方便,叙述于黄龙派之后。
-
关键词
禅宗
《指月录》
中国
佛教
宗教信仰
黄龙派
佛性论
禅学
-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指月录》跋
- 2
-
-
作者
王赐川
-
出处
《广东佛教》
2001年第2期61-64,共4页
-
文摘
十二临济宗的杨岐派 (二)从白云守端到五祖法演1、白云守端(1025—1072) 今湖南衡阳人,俗姓葛(亦说姓周)。二十岁时依茶陵(今湖南省茶陵县)郁禅师出家。往参杨岐,一日,杨岐问他:“听说你因过桥跌倒而有省悟,作了一偈,很奇妙,还记得出来吗?”他立即诵出:
-
关键词
“五家七宗”
《指月录》
禅宗
临济宗
茶陵县
湖南省
禅师
奇妙
-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49.313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指月录》跋
- 3
-
-
作者
王赐川
-
出处
《广东佛教》
2001年第4期62-66,共5页
-
文摘
十二临济宗的杨岐派 (四)径山宗杲1、生平 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俗姓奚。十六岁出家,十七岁落发。他过目成诵,性格豪放。过郢州(今湖北汉江流域一带),遇曹洞禅师,几经周旋,尽得其旨,“见其授受之际,必臂香以表不妄。付念日:禅有传授,岂佛祖自证自悟之法!”弃去,遍历诸方参尊宿。他见到张商英,
-
关键词
“五家七宗”
《指月录》
禅宗
汉江流域
临济宗
宣州市
宗杲
性格
禅师
佛祖
-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指月录》跋
- 4
-
-
作者
王赐川
-
出处
《广东佛教》
2000年第3期54-59,共6页
-
文摘
惠能禅的第三大系是青原行思与石头希迁。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祖师,都出自此系。行思(?-740),俗姓刘,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安城(今安福县)人,幼年出家,从惠能学法,后住吉州青原山静居寺,人称青原行思。行思的禅法,传下来的不多,他之著名,在于有高徒希迁。
-
关键词
禅宗
惠能禅
行思
希迁
《指月录》
-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指月录》跋
- 5
-
-
作者
王赐川
-
出处
《广东佛教》
2000年第5期58-65,共8页
-
文摘
雪峰义存有两个著名的弟子,一是云门文偃,开创云门宗,前文已讲了;还有一位是玄沙师备,师备传法给地藏桂琛,桂琛的弟子清凉文益,开创法眼宗。
-
关键词
禅宗
《指月录》
雪峰义存
云门文偃
云门宗
玄沙师备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指月录》跋
- 6
-
-
作者
王赐川
-
出处
《广东佛教》
2000年第4期52-62,共11页
-
文摘
石头希迁有两大法脉,一为药山惟俨,后来发展为曹洞宗,前面已述:另一为天皇道悟,后来发展为云门、法眼二宗。
-
关键词
《指月录》
禅宗
佛教文化
云门宗
法眼宗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指月录》跋
- 7
-
-
作者
王赐川
-
出处
《广东佛教》
2001年第3期56-60,共5页
-
文摘
法演的弟子很多,最著名者为“三佛”,即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三佛”中又以克勤最为杰出,且法流长远。
-
关键词
“五家七宗”
《指月录》
禅宗
弟子
-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续指月录》中的比丘尼高僧
- 8
-
-
作者
汪文忠
鲁妹
-
出处
《佛教文化》
201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
文摘
《续指月录》是著名禅宗高僧的传记,共有二十卷。清代聂先著作。本书接续明代瞿汝稷著作的《指月录》。瞿汝稷的《指月录》记载了从七佛开始到六祖下十六世止的历代高僧弘法传记。《续指月录》则从六祖下十七世(南宋)记至三十八世(清初)为止,前后约有五百年的禅宗高僧传记。
-
关键词
高僧
比丘尼
《指月录》
传记
禅宗
著作
-
分类号
B946.7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文艺创作不能只见“指”,不见“月
- 9
-
-
作者
李英杰
-
机构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
北京摄影家协会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60,共3页
-
文摘
前面有不少文艺评论家都作了精彩的发言,有的还引入了西方的哲学观点来说明文艺与心灵的关系。
我是搞摄影的,对这个题目也很关心,其实每张好照片背后一定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做依托。
-
关键词
文艺创作
“指”
“月”
中国传统哲学
文艺评论家
《指月录》
哲学观点
佛教文化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禅录词语选释四则
- 10
-
-
作者
鞠彩萍
-
机构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
出处
《古籍研究》
2015年第1期278-285,共8页
-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宋禅籍称谓语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32)
-
文摘
一、州县白蹋僧犹言"饭桶",称庸碌无为不能完成参学大事之行脚僧。(1)《景德传灯录》卷一四,潮州大颠和尚:"异日侍立次,石头问曰:‘汝是参禅僧,是州县白蹋僧?’师曰:‘是参禅僧。’石头曰:‘何者是禅?’师曰:‘扬眉动目。’"(《大正藏》51册,312页)按,此公案又见于《五灯会元》、《五灯严统》、《五灯全书》、《指月录》、《禅宗正派》、
-
关键词
景德传灯录
五灯全书
指月录
《大正藏》
五灯严统
行脚僧
禅僧
犹言
全提正令
扬眉动目
-
分类号
B942
[哲学宗教—宗教学]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开创佛教事业的新局面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明真
-
出处
《法音》
1983年第6期29-,31,共2页
-
文摘
在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我想就如何开创我国佛教事业的新局国谈一点意见,供四众同道们参考。拂陀住世,以“六和”为组织僧团的原则。对日常生活资料的享用,坚持“利和同均”,同甘共苦,不搞特殊;“见和同解”,是对佛法的共同认识;“戒和同修”,是对佛教道德规范的共同遵守。只有这“三和”做到了才能实现“身和同居”、“口和无诤”、“
-
关键词
佛教事业
中国佛教协会
僧团
佛学院
佛教界
六祖慧能
印度佛教
指月录
藏语系
天台宗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从谂“吃茶去”
- 12
-
-
作者
竺济法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22,共1页
-
文摘
在茶馆茶楼及茶人聚会场所,常可看到写有“吃茶去”三个大字的书法条幅。提起这三个字的来由,还有一则有趣的典故。唐代有位高僧从谂禅师(778~897),常住河北赵州观音院,人称“赵州古佛”。从谂以茶喻禅,每次开示学人之前都要带句“吃茶去”。清代《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记有其事: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
-
关键词
吃茶去
从谂
赵州古佛
茶谱
聚会场所
老僧
指月录
五言律诗
赵朴初
中国佛教协会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解铃还须系铃人
- 13
-
-
作者
杨迟
-
出处
《作文世界(高中版)》
2004年第5期50-50,共1页
-
-
关键词
指月录
法灯
瞿汝稷
金铃
泰钦
老和尚
等着看
上系
寺内
人能
-
分类号
G63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他的千岁寒
- 14
-
-
作者
武小森
-
出处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4年第6期58-59,共2页
-
文摘
《指月录》说六祖慧能临终前的偈语是:“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不修善,不造恶,断所见,断所闻,最终升华到心自由的境界。在他看来,这是禅的最高目的,或者说人本该这样放下的生活。那一年,僧挥还只是张挥,一个倜傥不羁的读书人。他生得有些英气,加之饱读诗书,对异性而言颇具吸引力,从小便有女孩子愿意与他保持磁铁与铁砂相遇的距离。
-
关键词
六祖慧能
指月录
无著
修善
饱读诗书
张挥
物理作用
金毛狮子
佛性
钳锤
-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从最近书写状态谈书法留白
- 15
-
-
作者
秦健
-
机构
江苏省常熟市书画院
苏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
常熟市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法》
2016年第10期156-159,共4页
-
文摘
书法已经走进了我的生活,有时想想,与书法一起生活也是偶然,但现在却已经离不开它了,自学书法以来,给我带来各种甘苦,也只有自己知道了。不知何时,我对杨凝式、八大山人、谢无量等各家的"白"感兴趣了,慢慢的,开始关注书法之间的留白,或许这是我这几年书风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留白,便没有书法,
-
关键词
杨凝式
八大山人
书风
韭花帖
结字
笔才
孙过庭
字势
米芾
指月录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