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4 位作者 王平 崔毅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分析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信息,根据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模糊关系的取值区间特点提出了相对联系数,用相对联系数的平均集对势估计各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的权重,进而可得各指标重要性的专家综合排序值,据此筛选初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SM-RCN)。SM-RCN在陕西省的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指标体系汇聚了各专家对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综合评判;SM-RCN可克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缺乏定量分析依据的不足,可识别不同专家、同一专家对不同评价方面的指标排序合理性的程度。该筛选方法在区域水利现代化、水资源空间均衡、水资源承载力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系统结构 集对分析 相对联系数 平均集对势 陕西省
下载PDF
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2
作者 李永乐 朱金 +2 位作者 万田保 李涵 秦顺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保证已建桥梁发生涡激振动后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及桥上行车和行人安全,提出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停车线形三方面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9项指标,分别为驾乘人员舒适度、驾乘人员晕动症、... 为保证已建桥梁发生涡激振动后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及桥上行车和行人安全,提出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停车线形三方面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9项指标,分别为驾乘人员舒适度、驾乘人员晕动症、行人舒适度(狄克曼指标)、加劲梁强度、加劲梁应力、加劲梁挠度、桥面纵坡、竖曲线半径和停车视距。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为背景,分别计算了“限速”和“封桥”2个交通管制措施下9项指标对应的涡激振动振幅限值。在此基础上,将9项指标对应的涡激振动振幅限值的最小值作为涡激振动限值建议取值。结果表明:当该桥发生低阶竖弯涡激振动(VS1、VAS1)时,涡激振动的控制因素为加劲梁挠度指标;当大桥发生VAS2模态的竖弯涡激振动时,涡激振动由驾乘人员晕动症指标和行人舒适度指标共同控制;当大桥发生高阶竖弯涡激振动(VAS3、VAS4)时,涡激振动由行人舒适度指标控制。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及限值标准的计算框架可适用于不同桥型涡激振动限值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混结合梁 涡激振动 控制指标体系 人员舒适性 结构受力 行车线形
下载PDF
精神科住培医师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作者 张立刚 程玲飞 +7 位作者 王蕾蕾 杨兴洁 陈景旭 程化琴 唐妮 杨蕊 周利国 程德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39,共8页
目的:置信职业行为指受训者具备被信任的能力后,能够独立执行和完成的具体临床任务。本研究构建适合精神科住培医师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为制定培训策略及考核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建立精神科住培医师... 目的:置信职业行为指受训者具备被信任的能力后,能够独立执行和完成的具体临床任务。本研究构建适合精神科住培医师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为制定培训策略及考核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建立精神科住培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条目库,对全国7所国家级住培基地、3所医学院校的63名精神科领域专家进行德尔菲咨询,全面筛选与整理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及其权重。结果: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8个三级指标在内具有层次性的精神科住培医师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结论: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系统、贴合临床工作、便于实际应用,能够为精神科住培医师考核提供量化标准,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置信职业行为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秦春香 王颖 +7 位作者 李茜 朱小伶 彭洁 唐莉 贺雪 刘雪莲 王桂莲 邓玉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目的:构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规范化、同质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检索法、研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并量化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维... 目的:构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规范化、同质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检索法、研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并量化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维度、条目及各级评价指标。结果:最终形成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1项。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应答率均为94.4%,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9,第1、第2轮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0、0.199,均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有效、客观、可操作,对规范健康管理护理服务实践、培训和考核具有参考意义,也可为健康管理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护理 基本技术 质量控制与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技术 三维质量结构
下载PDF
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史菲菲 但智钢 +3 位作者 方琳 苑雯 尹姝 姚扬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0-718,共9页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行业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适用于一般工业行业的“源头控制-过程减排-末端治理-循环利用”全过程清洁生产评价框架模型;构建了由生产工艺及装备等9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电解锰行业...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行业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适用于一般工业行业的“源头控制-过程减排-末端治理-循环利用”全过程清洁生产评价框架模型;构建了由生产工艺及装备等9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率和直流电耗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92和0.050,反映出行业清洁生产的重点和关键点。对3家典型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结果表明,案例企业对标Ⅰ级基准得分为40.78~77.26,与清洁生产Ⅰ级水平有差距,指标体系能有效反映电解锰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结合企业1实际情况,从生产工艺及装备等方面提出10项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改造措施建议,为企业推进清洁生产提供参考,也可为行业绿色低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 清洁生产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绿色低碳
下载PDF
基于TPACK模型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
作者 邵娟娟 赵媛媛 +3 位作者 刘丹妮 陈颖 刘子毅 郑斌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
目的构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等医学院校及临床教学基地开展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工具性支持。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结构式访谈法建立评价指标项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 目的构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等医学院校及临床教学基地开展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工具性支持。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结构式访谈法建立评价指标项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9,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531~0.613。构建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权重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咨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及一致性程度较高,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作为培训和评价临床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模型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医养服务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7
作者 彭静 贺海燕 +3 位作者 胡建中 龙艳芳 王海涛 李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32-337,共6页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框架,构建医养服务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应用。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应用该指标体系在长沙市3家医养服务机构进行现场评价。结果共进...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框架,构建医养服务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应用。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应用该指标体系在长沙市3家医养服务机构进行现场评价。结果共进行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和0.927,协调系数分别为0.211和0.164,最终确定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53个。评价指标体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6,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862。在3家医养服务机构进行的预调查效果较好。结论医养服务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信度、效度较好。构建的指标科学、合理、实用性强,能有效评价医养服务机构质量并发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研究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老年失能患者延续护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8
作者 陈晓红 方国美 +2 位作者 金丽红 吴金香 严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 探讨并构建老年失能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于2022年7-9月,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函询方法,根据老年失能患者延续护理服务内容和评估需求,构建了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框架的... 目的 探讨并构建老年失能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于2022年7-9月,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函询方法,根据老年失能患者延续护理服务内容和评估需求,构建了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框架的老年失能患者延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经过2轮护理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判断系数、熟悉系数分别为0.931、0.929、0.933;确定老年失能患者延续护理服务三维质量评价体系中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36项;2轮专家函询的协调系数为0.455、0.410。结论 老年失能患者延续护理服务三维质量评价体系内容严谨、科学、全面及可靠,有利于延续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失能 延续护理 护理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三维质量结构模型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
9
作者 杨红艳 王晓春 +5 位作者 张秋阳 刘慧宇 张煜 任学华 魏若雯 靳羽西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目的构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旨在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初步编制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框架与内容,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黑龙江省三... 目的构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旨在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初步编制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框架与内容,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专家咨询可信度高。结论构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仅能为省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还能为护士长提高自身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护士长 绩效考评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基于云南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樊爱霞 潘海岚 王晓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边境口岸数量多、类型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1年数据,运用CRITIC权重法,对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口岸经济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提升显著,创新发展有待加强,共享作用显现,绿色发展不平稳,岸城协调性不足。推动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岸岸、岸城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开放发展能力,以此推进云南口岸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经济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CRITIC权重法 云南
下载PDF
区县级医院学科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11
作者 石景芬 王宇婵 +3 位作者 刘志会 廖萱 罗月 刘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区县级医院学科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方法:基于PEST+SWOT分析法探索区县级医院学科发展关键要素及其运行机制,初筛学科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该指标体系包...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区县级医院学科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方法:基于PEST+SWOT分析法探索区县级医院学科发展关键要素及其运行机制,初筛学科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该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维度(医院管理及综合实力、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教育培训)、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38个。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均为100%,各指标评分变异系数CV值均<0.2,专家协调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和0.91;各指标第二轮专家评分均值>3.8,大多数指标得分4以上。结论:经专家反馈和统计检验,该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SWOT分析 德尔菲法 区县级医院 学科发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12
作者 谢双玉 聂黎莎 +2 位作者 田文利 黄美忠 乔花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山区旅游地兼具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聚等多重特性,对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守护脱贫攻坚成果.本研究在农户生计韧性理论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征构建了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 山区旅游地兼具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聚等多重特性,对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守护脱贫攻坚成果.本研究在农户生计韧性理论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征构建了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值法对恩施州18个旅游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以Speranza为代表的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表达了农户应对冲击、实现更好结果的特性,但存在评价对象不明晰、指标选取不够严谨、评价体系构建不完整及本土适应性不够等问题;②结合中国山区旅游地特性对Speranza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在地优化,通过Ω系数检验发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③恩施州旅游地农户的生计韧性总体处于低水平.从3大维度来看,除缓冲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之外,学习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自组织能力水平最低.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户的生计韧性水平在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不同村落间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宣恩县的农户生计韧性水平整体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旅游地 农户生计韧性 评价指标体系 恩施州 旅游 农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基于省级行政区与区域层面的探讨
13
作者 徐振宇 周智翔 +1 位作者 孔新兵 林金官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共15页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准确测度共同富裕水平。本文强调整体思维、多维思维、长线思维和底线思维,系统梳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统计含义,构建由富裕性、共享性与托底性三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共同富裕评价...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准确测度共同富裕水平。本文强调整体思维、多维思维、长线思维和底线思维,系统梳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统计含义,构建由富裕性、共享性与托底性三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政府统计部门宏观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在省级与区域层面测度2010—2018年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研究发现,从省级层面看,共同富裕指数持续向好,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共同富裕指数呈收敛趋势;从一级指标看,富裕性指数与托底性指数稳步提升,但共享性指数提升乏力;省际富裕性指数与共享性指数呈比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从区域层面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之间在共同富裕指数上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南方与北方地区之间在共同富裕指数上的差距则呈加速扩大态势,但北方地区共享性维度的指数却一直高于南方地区。本文丰富了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共同富裕的测度细化到省级与区域层面,为刻画共同富裕指数的省际差异、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动,找准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并优化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评价指标体系 托底性 区域差异 时序变动
下载PDF
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14
作者 赵珊珊 叶殿秀 +1 位作者 肖潺 李莹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依据避暑旅游目的地内涵和特点,从避暑气候禀赋、气候不利条件、生态环境、旅游基础和发展潜力4个维度构建了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1—2020年夏季(6—8月)中国黄河下游以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基于该指标体系评价... 依据避暑旅游目的地内涵和特点,从避暑气候禀赋、气候不利条件、生态环境、旅游基础和发展潜力4个维度构建了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1—2020年夏季(6—8月)中国黄河下游以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基于该指标体系评价了14个省(区、市)发展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潜在优势地区。避暑气候禀赋优良是避暑旅游目的地的首要条件,避暑气候禀赋采用气温、风、湿度、降水、人体舒适度和度假气候指数等要素。气候不利条件影响低是避暑旅游顺利开展的保障。采用高温、强降水、大风和强对流等影响夏季避暑旅游的高影响天气反映气候不利条件。空气质量、水质和植被状况反映避暑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丰富度、交通便利性、地方荣誉、未来规划等要素反映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能力和发展潜力。结果表明:14个省(区、市)的避暑气候禀赋和气候不利条件的指标阈值受气候系统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存在空间差异。潜在避暑旅游目的地站点数占总站数的比例为10.5%,主要分布在本省(区、市)海拔相对较高地区,而海拔高度普遍较低的江苏和山东,则主要分布在江苏东北部沿海地区和山东半岛东部。研究成果可为省(区、市)为单元开展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客观评价以及发展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人体舒适度指数 度假气候指数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Delphi法构建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15
作者 王维 钱蒨健 +1 位作者 钱文静 陈沅 《上海护理》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 构建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2年2月,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参考相关文献拟定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手术室护理管理、院内感染、麻醉领域的2... 目的 构建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2年2月,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参考相关文献拟定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手术室护理管理、院内感染、麻醉领域的2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采用优序图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5.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6和0.934,各项指标变异系数(CV)均<0.25,Kendall’s W值分别为0.419和0.359(均P<0.001),最终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53项三级指标的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手术室围术期低体温预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有利于临床开展科学、规范、统一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围术期 低体温 预防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护理管理 指标体系 德尔菲技术(Delphi法)
下载PDF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6
作者 李玉莲 江初 +2 位作者 陈海平 富继业 虞洁红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构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层疾控机构评价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冰山模型理论、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甄选的专家进行咨询和问卷调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排序,建立基层疾控机构复合型人... 目的 构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层疾控机构评价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冰山模型理论、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甄选的专家进行咨询和问卷调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排序,建立基层疾控机构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633和0.743,建立7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基层疾控机构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一级指标分别为人员基本情况、学识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组织力与执行力、沟通协作能力、抗压能力与特殊成就,权重分别为0.083 01、0.089 03、0.093 79、0.125 30、0.223 08、0.205 30和0.180 49。其中二级指标位列前3位为处理疫情及重大事件能力、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现任岗位工作能力。结论 基层疾控机构复合型人才评价工作中评价权重应向组织力与执行力指标倾斜,沟通协作能力指标也应给予重视;研究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拔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复合型人才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
17
作者 潘雪梅 陈思芸 +1 位作者 张丽君 谭淑艳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评价肝硬化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环质量评价模式作... 目的探讨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评价肝硬化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环质量评价模式作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构建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及初始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开展3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终稿。结果3轮专家问卷回收有效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2,专家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58、0.161、0.224。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49个的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全面科学,专家对其意见高度集中,值得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序贯治疗 延续性护理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三环理论
下载PDF
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18
作者 金建芳 安妮 +2 位作者 周肖燕 刘彤彤 陈美林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为更好地评价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家、省、市、区(县)级等相关政策文件,运用Nvivo12.0软件初步构建医院窗口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为更好地评价公立医院窗口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家、省、市、区(县)级等相关政策文件,运用Nvivo12.0软件初步构建医院窗口服务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以及变异系数法进行计算,设计评分问卷;选取江苏省某公立医院9个窗口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完善该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37项三级指标,并与窗口管理部门进行求证,掌握各窗口日常工作运行情况,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相符。结论:构建的窗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评价指标及评估结果可信度较高;通过实证研究证实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践性,可靠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窗口服务 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下载PDF
DRGs背景下基于改良德尔菲法的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9
作者 潘轶竹 郭默宁 +3 位作者 蒋锋 李晓虹 王明刚 肖存利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遴选目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背景下的精神专科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及北京市属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 目的遴选目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背景下的精神专科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及北京市属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现有DRGs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运用改良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合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及诊疗服务特点,对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建立适用于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积极程度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78和0.82、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16和0.27,两轮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8,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精神专科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增加“短住院(<60天)平均住院日”“短住院(<60天)人数占比”等适用性指标,删减不适用指标,可以更客观地评价不同级别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绩效情况,为提升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DRGS 精神专科医院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
作者 汪群 李青 梁秋璐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4,100,共7页
人才集聚环境是促进人才集聚的原始动力。为了能够科学评价、分析和预测“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包括东道国国家环境、工程集群环境和国际工程企业环境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 人才集聚环境是促进人才集聚的原始动力。为了能够科学评价、分析和预测“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包括东道国国家环境、工程集群环境和国际工程企业环境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判法构建了评估模型,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的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为例,使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9—2020年马来西亚的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整体属于“较好”等级,但仍然在文化、生活环境和工程集群环境等方面存在短板。未来,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可以根据东道国国家环境情况采取差异化的项目型人才集聚措施,充分利用工程集群资源,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健全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系统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