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采用Delphi法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前瞻性选取2022年2~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目的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采用Delphi法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前瞻性选取2022年2~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41例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传统组采用常规人工气道管理干预,改良组采用基于Delphi法构建的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至转出本科室。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痰液性状、动脉血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组建立人工气道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单次吸痰时间短于传统组,每日吸痰次数少于传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d、干预3 d改良组患者痰液性状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1 d及干预3 d PaO_(2)呈现上升趋势,且各个时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1 d及干预3 d PaCO_(2)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各个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良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与单次吸痰时间,减少吸痰次数,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改善痰液性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究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白三烯B4(LTB4)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急性发作次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清TIMP-1、LTB4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0.98±0.12)次]低于对照组[(1.11±0.19)次](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FEV_1、FVC、PEF、Pa O_(2)[分别为(2.88±0.41) L、(3.21±0.33) L、(60.13±5.23) L·min^(-1)、(77.17±2.34) mm Hg(1 mm Hg≈0.133 k Pa)]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2±0.43) L、(2.94±0.40) L、(57.27±5.27) L·min^(-1)、(75.51±2.20) mm Hg](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血清TIMP-1、LTB4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IMP-1、LTB4、Pa CO_(2)[分别为(58.32±4.10)μg·L^(-1)、(106.56±6.79) ng·L^(-1)、(46.58±2.42) mm Hg]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97±4.36)μg·L^(-1)、(110.23±7.57) ng·L^(-1)、(48.43±2.46) mm Hg](P<0.05)。结论 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TIMP-1、LTB4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文摘目的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采用Delphi法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前瞻性选取2022年2~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41例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传统组采用常规人工气道管理干预,改良组采用基于Delphi法构建的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至转出本科室。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痰液性状、动脉血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组建立人工气道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单次吸痰时间短于传统组,每日吸痰次数少于传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d、干预3 d改良组患者痰液性状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1 d及干预3 d PaO_(2)呈现上升趋势,且各个时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1 d及干预3 d PaCO_(2)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各个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良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与单次吸痰时间,减少吸痰次数,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改善痰液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