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颌下区淋巴结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肿瘤一例
1
作者 周志毅 孙荣超 +2 位作者 杨树东 梁加贝 芮俊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1,共1页
患者女,41岁。因右颌下区无痛性肿块4个月余,于2007年9月4日入院。超声检查示低回声肿块,其他部位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HIV阴性。行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送检组织3.5cm×3cm×2.5cm,肿块3cm×2cm×2c... 患者女,41岁。因右颌下区无痛性肿块4个月余,于2007年9月4日入院。超声检查示低回声肿块,其他部位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HIV阴性。行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送检组织3.5cm×3cm×2.5cm,肿块3cm×2cm×2cm,实性,界限清楚,切面灰白色,质中,未见出血坏死。组织学显示,淋巴结副皮质区结构被中、大的梭形或多形性肿瘤细胞替代,呈片状、席纹状或丛状结构。瘤细胞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呈泡状核,可见明显的嗜酸性核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邢益祥 李昊 +1 位作者 程荣璇 许红艳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横结肠系膜的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电镜、流式细胞观察。结果光镜检查,肿瘤细胞由束状、编织状排列的胖...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横结肠系膜的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电镜、流式细胞观察。结果光镜检查,肿瘤细胞由束状、编织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细胞和混杂的小淋巴细胞组成,界线不清,胞质略嗜酸性,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可见核仁。免疫组化:S-100、CD68阳性,SMA、CD20、CD23灶性阳性,CD21、CD45RO、CD34、CD117、EMA、CK阴性,Ki67肿瘤细胞20%阳性。流式细胞:G0/G1(+)、G2(+)、S(+)提示为肿瘤,反应细胞增殖活性较强。电镜:肿瘤细胞具有复杂的指状突起,可见散在溶酶体,无Birbeck颗粒。结论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需借助免疫组化、电镜及流式细胞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 淋巴结外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下载PDF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3
作者 邱堃 毛永荣 +1 位作者 邹积骏 延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临床表现的研究,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右颌下肿块,进行性增大。光镜下瘤组织位于...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临床表现的研究,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右颌下肿块,进行性增大。光镜下瘤组织位于淋巴结内,由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的梭形、多角形细胞弥散分布。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vimen-tin、CD68、S-100、LCA阳性,但CK、EMA、HMB45、CD30、CD21、CD35、CD1a阴性。结论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及电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肉瘤/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吕书晴 王健民 +6 位作者 黄崇媚 王斌 白辰光 于伟勇 杨继金 施雅芳 杨建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CH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并观察疗效,复习文献总结国内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情况。结果:临床...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CH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并观察疗效,复习文献总结国内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情况。结果:临床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颈部呈巨大肿块,两肺弥漫性微小结节,伴盗汗、轻度贫血。病理结果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成梭形,形成束状,交错状排列。免疫组化S-l00(+)、Vimentin(+)、Fascin(+)、Lyso(+)、Ki-67(+),部分肿瘤细胞CD68(+)。经CHOP方案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Langerhans细胞肉瘤罕见,呈高度恶性表现,常累及多个器官,目前国内仅3例报道。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国内共报道6例,年龄19~41岁(中位33岁),颈部淋巴结好发,手术后无病生存时间2~15月(中位10月),18月总生存率40%(2/5)。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8例,年龄16~63岁(中位37岁),发病部位1/3以上在结外,无病生存时间5~72月(中位11.5月),18月总生存率100%(6/6)。结论: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断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治疗尚需规范,可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左腋窝淋巴结指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位顿 王卓才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82-682,共1页
关键词 左腋窝淋巴结树突状细胞肉瘤 树突状细胞肉瘤 淋巴结肿瘤 病例报告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扁桃体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孙玉满 韩凤艳 +3 位作者 张玲 吴蒙 武思丞 刘宏侠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 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学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通过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EBER原位杂交检测,对1例IDCS进行显微镜下组织学形态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IDCS细胞呈卵圆及短梭... 目的 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学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通过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EBER原位杂交检测,对1例IDCS进行显微镜下组织学形态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IDCS细胞呈卵圆及短梭形,镜下呈弥漫性浸润生长,表面坏死、渗出,侵犯扁桃体组织。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界限不清,细胞核主要呈卵圆形、短梭形,细胞有异型,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肿瘤内散在少数正常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S-100、CD68、Vimentin呈阳性表达,CD1a、CD23、CD35、CD3、CD20等呈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70%~80%。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BER阴性表达。结论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是来源于指突状树突细胞的一种少见肉瘤。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S-100、CD68阳性表达、CD1a、CD23、CD35、CD3、CD20阴性表达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鉴别诊断主要包括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组织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肉瘤、大细胞性B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肉瘤 扁桃体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妊娠期合并鼻咽部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秋雨 贾恩朝 +3 位作者 胡桂明 冯尚恩 李栋革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IDCS进行HE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2岁,孕31周,发现鼻咽部肿物。PET-C...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IDCS进行HE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2岁,孕31周,发现鼻咽部肿物。PET-CT示浅表及深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并累及肠道和胰腺组织。镜下肿瘤组织表面溃疡,肿瘤细胞弥漫片状分布,胞质淡粉染且界限不清,细胞核卵圆形或杆状不规则形,核仁明显,可见巨核/奇异核细胞,核分裂象易见,背景富于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CD68、CD45、S-100、vimentin、CD163呈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40%。终止妊娠后化疗2个周期,随访2个月,肿瘤无新发。结论妊娠期鼻咽部IDCS为首次报道,临床罕见且侵袭性高,病理形态学易与多种肿瘤相混淆,准确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等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部肿瘤 树突状细胞肉瘤 妊娠期肿瘤 树突状细胞肿瘤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VEGF与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吉龙 李惠翔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0-684,691,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ed dendritic cell,TIDC)的关系。方法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表...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ed dendritic cell,TIDC)的关系。方法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S-100蛋白标记的TIDC的密度。结果(1)4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在不同浸润深度、不同转移状态的肿瘤中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2)食管鳞癌中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平均密度为(19.83±13.91)个/HP;不同分化肿瘤之间S-100蛋白阳性TIDC密度分别为(18.50±17.27)个/HPF、(28.08±14.05)个/HPF、(15.740±10.38)个/HPF,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浸润深度的肿瘤之间TIDC密度分别为(32.78±16.60)个/HPF、(15.20±11.96)个/HPF、(19.83±13.92)个/HPF,差异有显著性;VEGF阳性组TIDC密度为(14.93±12.83)个/HPF,显著低于VEGF阴性组的(26.79±12.61)个/HPF,VEGF表达与DC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462)。结论(1)VEGF蛋白表达和食管鳞癌浸润转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2)首次探讨了食管鳞癌中DC密度与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发现VEGF影响鳞癌组织中DC的密度,可能影响宿主的抗肿瘤免疫能力和肿瘤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口腔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湘 杜宁 刘昕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部鳞状细胞癌病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口腔部鳞状细胞癌病人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时期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口腔良性肿物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 目的探讨口腔部鳞状细胞癌病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口腔部鳞状细胞癌病人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时期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口腔良性肿物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取两组病人的肿物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HC-Ⅱ)阳性细胞比例和白细胞抗原54(CD54)阳性细胞比例。结果观察组肿瘤肿瘤淋巴结转移分类(TNM)分期为Ⅲ期的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MHC-Ⅱ阳性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比例及CD54阳性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Ⅰ/Ⅱ期[(7.61±1.43)比(8.65±1.42),P=0.014;(5.31±1.80)%比(7.46±1.95)%,P=0.000;(6.62±2.11)比(8.21±1.86)%,P=0.008];肿瘤组织的最大直径≥5 cm的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MHC-Ⅱ阳性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比例及CD54阳性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肿瘤组织直径<5 cm的病人[(7.14±1.85)比(9.07±2.11),P=0.001;(5.42±1.84)比(7.73±1.85),P=0.000;(6.34±2.06)比(8.47±1.91),P=0.000];观察组肿瘤分化程度不同的病人上述指标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8.27±2.11)比(9.68±2.38),P=0.002],MHC-Ⅱ阳性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6.67±2.20)比(9.79±2.58),P=0.000],CD54阳性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7.46±2.31)比(9.83±2.54),P=0.000]。结论口腔部鳞状细胞癌病人癌组织内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密度下降、MHC-Ⅱ阳性及CD54阳性的细胞比例降低,且随着TNM分期及肿瘤直径的增大,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水平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 口腔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胞间黏附分子1 基因 MHCⅡ类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嘉盈 李晓艳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2期3393-3396,共4页
免疫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DC的生物学特性,DC疫苗抗肿瘤免疫机制,DC与头颈部肿瘤的免疫逃逸,头颈部肿瘤组织局部DC的变化与预后关系,以及使用各种不同方式介导头颈部肿瘤抗原负载DC后制备成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DC的生物学特性,DC疫苗抗肿瘤免疫机制,DC与头颈部肿瘤的免疫逃逸,头颈部肿瘤组织局部DC的变化与预后关系,以及使用各种不同方式介导头颈部肿瘤抗原负载DC后制备成肿瘤疫苗的应用,包括凋亡小体负载DC、头颈部肿瘤细胞融合DC、头颈部肿瘤RNA负载DC、p53基因修饰DC疫苗、肿瘤细胞及其裂解物修饰的DC疫苗,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头颈部肿瘤 细胞 疫苗
下载PDF
喉癌肿瘤细胞间树突状细胞浸润与局部淋巴转移及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云 张宝泉 +2 位作者 谭会兵 苏华 何维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4-266,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喉癌癌细胞间浸润树突状细胞在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以S 10 0蛋白抗体标记 2 3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观察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及... 目的 探讨喉癌癌细胞间浸润树突状细胞在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以S 10 0蛋白抗体标记 2 3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观察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与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的关系。结果喉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 (P <0 .0 1)。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强阳性患者喉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高于癌周淋巴细胞反应中、弱阳性合并组患者 (P<0 .0 5 )。结论 喉癌细胞间的树突状细胞在喉癌局部抗肿瘤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喉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越高 ,局部淋巴结转移越少 ,癌周淋巴细胞反应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 树突状细胞 预后 淋巴转移 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肺指突性树突状细胞肉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龙德 余璐 +3 位作者 李擒龙 王映梅 杨守京 唐秀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探讨指突性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于肺部的指突性树突细胞肉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肺部穿刺标本中,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的梭形等,弥漫杂乱排列,... 目的:探讨指突性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于肺部的指突性树突细胞肉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肺部穿刺标本中,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的梭形等,弥漫杂乱排列,细胞核深染伴明显异型,可见核分裂像及少量瘤巨细胞核。颈部淋巴结中,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瘤细胞胞质较少。并见瘤巨细胞核;部分瘤细胞核淡染,核呈泡沫样,并见核仁。瘤细胞间散在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呈ALK、CD45、CD45RO、CD68、CD163、HLA-Dr、Lysozyme、Fascin、S-100、Vimentin阳性;CD15、CD30局灶阳性;α-SMA、Actin、CNA4.2、N-Cadherin、CD1a、CD11c、CD20、Keratin、MelanA等均阴性。结论:指突性树突细胞肉瘤较为罕见,诊断必须依赖免疫组化检测。应与组织细胞肉瘤、滤泡性树突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他软组织肉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树突细胞肉瘤 诊断 鉴别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淋巴结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哉根 叶明福 +3 位作者 刁鑫伟 陈锐 王亚丽 汤金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26-428,i0013,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原发性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指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2例肿瘤均位于颈部淋巴结,光镜检查肿瘤组织呈席纹状、旋涡状或杂乱排列,... 目的探讨淋巴结原发性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指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2例肿瘤均位于颈部淋巴结,光镜检查肿瘤组织呈席纹状、旋涡状或杂乱排列,瘤细胞卵圆形、梭形,胞质少,核卵圆形或短梭形,染色质细,少数有核仁,分裂象多见。瘤细胞S-100、CD68及vimentin(+),CD21、CD34、CK、CD45、SMA及HMB45均(-)。电镜下瘤细胞胞质有大量长指状突起,无桥粒连接及Birbeck颗粒。结论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电镜及免疫组化,并应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黑色素瘤、梭形细胞癌及其他肉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肿瘤 树突细胞肉瘤 诊断 免疫组化 电镜
下载PDF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晨飞 赵武干 +3 位作者 王冠男 李晟磊 王丰 李文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t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例IDCS的临床资料,对其形态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IDCS男、女各1例,... 目的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t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例IDCS的临床资料,对其形态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IDCS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3和27岁,发病部位分别为左颈部淋巴结和左眼内侧球结膜。结内病变位于副皮质区,肿瘤细胞呈梭形,不规则片状累及滤泡间或副皮质区;结外肿瘤细胞呈束状或漩涡状排列,胞质丰富弱嗜酸性,界限不清。免疫表型:S-100、Fascin均强阳性,vimentin、CD68部分阳性,CK(AE1/AE3)、EMA、CD45、CD3、CD20、CD79a、CD30、ALK、CD1a、CD21、CD23、CD35、HMB-45和SMA均阴性。结论 IDCS是一类相对较少见的侵袭性肿瘤,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形态缺乏特异性,需结合相关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确诊,并需排除相似疾病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肉瘤 树突状细胞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肖华亮 王东 +1 位作者 李增鹏 高奉浔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0-42,i0009,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诊断要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并随访。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右颈部孤立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易于复发。由于患者拒绝接受治疗...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诊断要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并随访。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右颈部孤立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易于复发。由于患者拒绝接受治疗,于确诊后15个月死亡。镜检显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由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的梭形和卵圆形细胞替代;瘤细胞vimentin、S_100(+),LCA、CD68灶性弱(+),CD21、CD35、CD1a及T、B细胞标记(-);电镜下瘤细胞表面可见细长的指状突起,未见到Birbeck颗粒、细胞间桥粒连接及黑素小体等特殊结构。结论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极为罕见,容易漏诊和误诊,熟悉其临床病理特点,依靠免疫组化和电镜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肉瘤 淋巴结 免疫组化 电镜
下载PDF
肿瘤酸性微环境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迁移能力和 F-a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炜 童璐 +1 位作者 黄瑾 曾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酸性微环境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的迁移能力及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麻醉处死,取胫骨与股骨骨髓细胞、进而采用细胞因子诱导生成小鼠imDCs;在RPMI-1640培养基中分别按不同酸... 目的:研究肿瘤酸性微环境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的迁移能力及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麻醉处死,取胫骨与股骨骨髓细胞、进而采用细胞因子诱导生成小鼠imDCs;在RPMI-1640培养基中分别按不同酸度[pH7.3(对照)、pH6.8、pH6.5和pH5.8]和乳酸浓度[0(对照)、10、20和40 mmol/L]处理imDCs 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imDCs细胞活力、并确定后续实验;分别采用Transwell系统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imDCs的迁移能力和F-actin表达。结果:pH6.5与20 mmol/L乳酸处理imDCs 24 h对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可作为后续实验组;pH6.5组imDCs迁移率和F-actin表达均较pH7.3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20 mmol/L乳酸组imDCs迁移率和F-actin表达较0 mmol/L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肿瘤酸性微环境可抑制imDCs的迁移能力和F-act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细胞迁移分析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肿瘤酸性微环境 酸度 肌动蛋白
下载PDF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秀茹 陈桂秋 +1 位作者 于国 卢一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少见的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并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为局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结外皮肤受累。镜下见肿瘤组织边界不清楚呈巢片状,部分...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少见的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并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为局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结外皮肤受累。镜下见肿瘤组织边界不清楚呈巢片状,部分为束状、旋涡状排列;瘤细胞弥漫分布,呈梭形、圆形、椭圆形,胞质丰富透亮或轻度嗜酸性,核卵圆形、空泡状,核仁清楚,部分有核沟,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肿瘤通常无坏死,周边常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和S-100(+),CD68(+)/(-),Ki-67部分(+);CD21、CD35,HMB45、melanA、CD4和CgA(-)。结论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必要时可电镜辅助诊断。临床应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细胞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肿瘤等鉴别。肿瘤单发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可能治愈;而多发或多器官累及者可手术结合放、化疗,但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肿瘤 树突肉瘤/肿瘤 树突细胞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左腹股沟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宜娟 李小强 +3 位作者 杜光烨 杨滢瑜 陈荣 章林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腹股沟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随访,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镜下显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细胞呈梭形、圆形、...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腹股沟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随访,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镜下显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细胞呈梭形、圆形、椭圆形,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异性型明显,可见核分裂象,经化疗后肿瘤内可见片状凝固性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Vimentin、CD68和S-100蛋白。结论: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辅助细胞恶性肿瘤。其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必要时电镜辅助诊断。应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肉瘤、恶性黑色素瘤、间变性梭形细胞癌及其他肉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和(或)放疗,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肿瘤 树突细胞肿瘤 淋巴结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纵隔淋巴结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报道一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昊平 车锦凤 +2 位作者 曹卫国 马韬 金冶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6期535-536,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肉瘤 后纵隔 诊断
下载PDF
颈淋巴结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强 章方莉 +2 位作者 王宗敏 李松梅 王海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 sarcoma,IDCS)的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少见的IDCS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侵犯副皮质区可见残存的淋...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 sarcoma,IDCS)的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少见的IDCS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侵犯副皮质区可见残存的淋巴滤泡。肿瘤细胞呈组织细胞样,胞质丰富、淡嗜酸性、边界不清,核大、泡状,核仁清晰,嗜酸性。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S-100和vimentin均(+),Ki-67增殖指数在10%~20%之间,CD68弱(+);HMB-45、EMA、CK(AE1/AE3)、CAM5.2、CD34、CD5、CD15、CD20、CD21、CD30、CD34、CD45、ALK-1、SMA均(-)。超微结构显示:肿瘤细胞核不规则,有切迹,核仁清晰,核膜下不规则凝结染色质,胞膜表面有杂乱的指状突起。结论 ID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颈淋巴结,临床症状及病理形态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孤立性病变预后较好,而多发或多器官累及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肿瘤 树突细胞肉瘤 电镜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