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指示物种评价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敏 谭娟 +3 位作者 沙晨燕 王卿 阮俊杰 黄沈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9-72,共4页
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健康的生态系统既要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保证其服务功能。本文综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过程,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服务功能评价和风险评价作为三类常用的生态系统评价方... 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健康的生态系统既要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保证其服务功能。本文综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过程,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服务功能评价和风险评价作为三类常用的生态系统评价方法,本文对其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指示物种评价法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常用基本方法,在结合国内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该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指示物种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但不够准确全面。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指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包括评价标准严格化、胁迫分析与病变症状的对应关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 指示物种法
下载PDF
河口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研究和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文杰 王锦东 +1 位作者 闫振飞 冯承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90,共17页
河口是连接淡水和海洋环境的重要过渡区,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口的生态完整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对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重点介绍了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 河口是连接淡水和海洋环境的重要过渡区,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口的生态完整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对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重点介绍了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择。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通过案例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指标选取对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在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水生态完整性评价 指示物种法 指标体系 指标选取
下载PDF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斌 隋鹏 +1 位作者 陈源泉 高旺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1-296,共6页
生态系统健康是对生态系统状态特征的一种系统诊断方式。目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尚处于方法论探索阶段,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均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在国内外关于生态健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 生态系统健康是对生态系统状态特征的一种系统诊断方式。目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尚处于方法论探索阶段,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均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在国内外关于生态健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一般包括指示物种法和指标体系法两类方法。指示物种法简便易行,但由于指示物种的筛选标准及其对生态系统健康指示作用的强弱不明确,且未考虑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因素,难以全面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指标体系法根据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服务功能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是目前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主要方法。并对具体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情况和优缺点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方 指示物种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的松花江流域不同地形分区水质指标阈值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程佩瑄 孟凡生 +3 位作者 王业耀 张铃松 杨琦 薛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1-2073,共13页
为全面了解松花江流域不同地形分区内底栖动物群落对水质指标的响应规律,识别不同分区水质指标指示物种的差异,于2016-2018年对松花江流域97个采样点的水质指标[EC、ρ(DO)、ρ(CODMn)、ρ(NH3-N)、ρ(TN)、ρ(TP)]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为全面了解松花江流域不同地形分区内底栖动物群落对水质指标的响应规律,识别不同分区水质指标指示物种的差异,于2016-2018年对松花江流域97个采样点的水质指标[EC、ρ(DO)、ρ(CODMn)、ρ(NH3-N)、ρ(TN)、ρ(TP)]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临界指示物种分析法(threshold indicator taxa analysis,TITAN)分别探讨松花江流域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水质指标的生态阈值,当污染物浓度超过负响应阈值时敏感种密度降低,当超过正响应阈值时耐受种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将TITAN法所得的负响应阈值作为触发底栖动物群落发生变化的最低值,正响应阈值为底栖动物群落的耐受极限值.结果表明:①松花江流域水质指标在不同地形分区内的阈值不同,除ρ(DO)和ρ(CODMn)外,其他指标负响应阈值均表现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ρ(DO)则表现相反,ρ(CODMn)在丘陵区出现最高阈值(5.46 mg/L)、山区出现最低阈值(4.01 mg/L).除ρ(DO)以外,其他指标的正响应阈值均呈山区<丘陵区<平原区的趋势,ρ(DO)正响应阈值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②松花江流域内超过50%的采样点水质指标值均超过其负响应阈值,超出正响应阈值的采样点比例在6%~40%之间,说明流域受到一定的干扰,但干扰程度不严重.③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形分区内对水体理化指标的指示方向可能相反.萝卜螺属在丘陵区为ρ(NH3-N)的正响应指示物种,在平原区则转变为负响应指示物种;短沟蜷属在丘陵区为ρ(TN)和ρ(TP)的正响应物种,在平原区则转变为负响应物种.研究显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是影响水质指标阈值指示物种识别的主要原因,而不同分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栖境状况和水质状况则是造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地形分区 阈值 临界指示物种分析(TITAN) 底栖动物
下载PDF
平原河网沉积物细菌与重金属生态风险的定量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星琢 余春瑰 +4 位作者 金春玲 段高旗 彭剑峰 袁鹏 李艳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2-383,共12页
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对河底生态环境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太湖流域河网纵横,人水关系密切,河网环境质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掌握河网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强度,本研究以太湖流域嘉善县纵横交错的河网为研究对象,使用潜在生态风... 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对河底生态环境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太湖流域河网纵横,人水关系密切,河网环境质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掌握河网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强度,本研究以太湖流域嘉善县纵横交错的河网为研究对象,使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PERI)对51个点位的Hg、Cd、Cu等9种重金属的单因子及综合生态风险水平进行评估.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解表征沉积物重金属对于细菌群落整体的影响.为研究沉积物细菌群落对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的响应特征,基于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获得的群落信息,使用临界指示物种分析法(Threshold Indicator Taxa Analysis,TITAN)建立群落与风险指数的定量响应关系.研究发现,此区域15.69%点位的沉积物存在重金属“中等”及以上生态风险;Cd、Ni、Pb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定量分析表明,群落中共441个生物序列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对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存在有效响应,234个OTUs对一种或一种以上单因子风险指数存在有效响应.当综合风险指数分别为80.78与106.26,群落中正、负响应物种类群丰度发生最大幅度的变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主要来自于Hg和Cd.有97个OTUs分别对Hg或Cd的生态风险有预警及指示意义,其中,属于Anaerolineales或Burkholderiales菌目的较多.本研究创新性地将PERI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到TITAN法中,研究了细菌群落与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的定量响应关系,为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监测、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阈值 指示物种 临界指示物种分析(TITAN) 高通量测序 群落响应 太湖流域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北运河水系底栖动物群落与水环境驱动因子的关系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小红 左德鹏 +2 位作者 刘波 黄振芳 徐宗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7-255,共9页
底栖动物可反映多种生态威胁对水环境的积累效应,与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流域北运河流域为例,基于2015年夏季野外采样调查34个站点水生态数据,对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典型对应分析筛选得到水质... 底栖动物可反映多种生态威胁对水环境的积累效应,与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流域北运河流域为例,基于2015年夏季野外采样调查34个站点水生态数据,对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典型对应分析筛选得到水质驱动因子,利用临界点指示类群分析方法探究关键影响因子的指示物种及其阈值,并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和综合指数法对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群落以耐污的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多样性水平较低,位于0~1.01之间;氟化物、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为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水质影响因子;氨氮有4种正响应指示物种,其阈值范围为1.09~6.94 mg·L^(-1),总磷有3种正响应指示物种,其阈值范围为0.48~1.27 mg·L^(-1);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全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总体较差,中上游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健康状况最好地区主要位于昌平区山区,健康状况最差地区主要位于朝阳区及中心城区.本研究结果可为河流生态修复和污染物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临界指示物种分析(TITAN) 阈值 城市河流 水生态健康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