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图探讨英语自然话语中代词性和指示性间接回指语这一现象。收集的语料表明:只有极少数代词性和指示性间接回指语的形式符合Gundel et al.(1993)提出的已知信息等级结构中的合适用法。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应该视为受话者可以顺应的...本文试图探讨英语自然话语中代词性和指示性间接回指语这一现象。收集的语料表明:只有极少数代词性和指示性间接回指语的形式符合Gundel et al.(1993)提出的已知信息等级结构中的合适用法。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应该视为受话者可以顺应的轻度违规行为。之所以这么认为,一是由于较之其他典型间接回指语,这种形式的用法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少;二是由于准确标明所指对象有时无关紧要;三是由于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非规范、随意的语体中。展开更多
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观照,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施咸荣、孙仲旭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结果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从宏观上看,以直译为主,辅之以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益、转换等,虽然施译...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观照,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施咸荣、孙仲旭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结果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从宏观上看,以直译为主,辅之以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益、转换等,虽然施译本的直译比例远超孙译本。当涉及具体句子,不同译本中代词间接回指语的译法颇有差异。2)"文化转向"背景下的翻译伦理及其再现、服务、交际、规范等伦理细则是一个合适的参照和分析手段,可以从微观上分析代词间接回指语各译例的得失。3)两个汉译本服务于各自的时代,施译更多地想要忠实原文和作者,而孙译兼顾作者和读者。虽然总体上在回指语翻译方面孙译本超过施译本,但都体现了翻译伦理,因此各有千秋,说明了译者风格的客观存在。展开更多
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观照,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施咸荣、孙仲旭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结果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从宏观上看,以直译为主,辅之以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益、转换等,虽然施...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观照,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施咸荣、孙仲旭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结果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从宏观上看,以直译为主,辅之以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益、转换等,虽然施译本的直译比例远超孙译本;当涉及到具体句子,不同译本中代词间接回指语的译法颇有差异;(2)"文化转向"背景下的翻译伦理及其再现、服务、交际、规范等伦理细则是一个合适的参照和分析手段,可以从微观上分析代词间接回指语各译例的得失;(3)两个汉译本服务于各自的时代,施译更多地想要忠实原文和作者,而孙译兼顾作者和读者。虽然总体上在回指语翻译方面孙译本超过施译本,但都体现了翻译伦理,因此各有千秋,说明了译者风格的客观存在。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试图探讨英语自然话语中代词性和指示性间接回指语这一现象。收集的语料表明:只有极少数代词性和指示性间接回指语的形式符合Gundel et al.(1993)提出的已知信息等级结构中的合适用法。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应该视为受话者可以顺应的轻度违规行为。之所以这么认为,一是由于较之其他典型间接回指语,这种形式的用法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少;二是由于准确标明所指对象有时无关紧要;三是由于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非规范、随意的语体中。
文摘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观照,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施咸荣、孙仲旭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结果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从宏观上看,以直译为主,辅之以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益、转换等,虽然施译本的直译比例远超孙译本。当涉及具体句子,不同译本中代词间接回指语的译法颇有差异。2)"文化转向"背景下的翻译伦理及其再现、服务、交际、规范等伦理细则是一个合适的参照和分析手段,可以从微观上分析代词间接回指语各译例的得失。3)两个汉译本服务于各自的时代,施译更多地想要忠实原文和作者,而孙译兼顾作者和读者。虽然总体上在回指语翻译方面孙译本超过施译本,但都体现了翻译伦理,因此各有千秋,说明了译者风格的客观存在。
文摘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观照,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施咸荣、孙仲旭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结果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从宏观上看,以直译为主,辅之以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益、转换等,虽然施译本的直译比例远超孙译本;当涉及到具体句子,不同译本中代词间接回指语的译法颇有差异;(2)"文化转向"背景下的翻译伦理及其再现、服务、交际、规范等伦理细则是一个合适的参照和分析手段,可以从微观上分析代词间接回指语各译例的得失;(3)两个汉译本服务于各自的时代,施译更多地想要忠实原文和作者,而孙译兼顾作者和读者。虽然总体上在回指语翻译方面孙译本超过施译本,但都体现了翻译伦理,因此各有千秋,说明了译者风格的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