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指路经》探索彝族文化内涵——以威宁《指路经》为例 |
余舒
黄卫华
吴勰
禄玉萍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0 |
2
|
|
2
|
从越南、老挝Hmong人指路经看史诗与仪式的关系 |
吴晓东
|
《百色学院学报》
|
2022 |
2
|
|
3
|
论云南武定彝文《指路经》及其文化价值 |
朱国祥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4
|
威宁彝族丧葬祭祀词及仪式的文化内涵——以《指路经》和《劝善经》为例 |
余舒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8 |
2
|
|
5
|
浅议彝族宗教文献《指路经》的文化内涵 |
李金发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0 |
1
|
|
6
|
景东彝族《指路经》解读——以龙街乡新平村《咽喉经》为例 |
王海滨
李国东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7
|
从宗教典籍《指路经》中看彝族的归属意识和文化认同 |
张可佳
|
《青年与社会》
|
2014 |
0 |
|
8
|
浅谈彝文古籍《指路经》 |
张庆芬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9
|
藏族本教的指路经 |
宋兆麟
|
《东南文化》
|
2000 |
3
|
|
10
|
记忆与回归——国家认同视野下的滇缅边界木城彝族《指路经》研究 |
高文
|
《保山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彝族《指路经》“母慈子孝”的伦理美 |
白伟伟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2
|
|
12
|
水西“珐果启”彝族《指路经》音声探析 |
赵雪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3
|
武定彝文《指路经》的文化价值 |
朱继亭
|
《俪人(教师)》
|
2015 |
0 |
|
14
|
浅析彝族《指路经》中的祖先崇拜 |
金晓琼
|
《青年与社会(中)》
|
2014 |
0 |
|
15
|
老挝苗族的万物起源论及自然崇拜观——基于李慕安所录《指路经》 |
胡建敏
龙宇晓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6
|
彝族与普米族丧葬仪式中《指路经》的比较研究 |
奚利
|
《保山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7
|
《指路经》中的苗族精神世界分析 |
侯健
|
《文山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8
|
彝族《指路经》崇生生命观的意义指向 |
白伟伟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9
|
彝族《指路经》解读 |
李海燕
|
《今日民族》
|
2015 |
0 |
|
20
|
禄劝彝族《指路经》中的文学元素 |
张一龙
|
《今日民族》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