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意义 |
张燕
李增强
|
《现代企业》
|
2003 |
0 |
|
2
|
“十六大”对收入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略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马玥
|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4 |
1
|
|
3
|
对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考 |
赵丽莎
|
《宿州学院学报》
|
2011 |
1
|
|
4
|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周桃英
徐国荣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2001 |
0 |
|
5
|
东西方经济理论的兼容并蓄——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迟学智
|
《长白学刊》
CSSCI
|
2002 |
0 |
|
6
|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刘宝华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2011 |
0 |
|
7
|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兼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柳德舫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8
|
试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喻贵华
|
《地方政府管理》
|
2001 |
0 |
|
9
|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赵红
姜颖洁
|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
2000 |
0 |
|
10
|
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分配原则的认识 |
袁盾
|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1
|
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作用 |
聂陆安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2004 |
0 |
|
12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情况概述 |
王学力
|
《山东劳动》
|
1999 |
0 |
|
13
|
论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
张光山
姚刚苓
|
《商业经济》
|
2008 |
0 |
|
14
|
关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问题 |
卫兴华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1999 |
2
|
|
15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争论和发展 |
蔡继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16
|
如何理解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
李涛
|
《当代社科视野》
|
1997 |
0 |
|
17
|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质疑 |
闵正良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8
|
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
李太淼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
2008 |
0 |
|
19
|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最佳结合──按知分配 |
李大虎
|
《大连干部学刊》
|
1999 |
0 |
|
20
|
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产权依据 |
张作云
|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