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成因机制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域预测
被引量:
19
1
作者
冯常茂
刘进
宋立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的形成,与扬子、华夏板块的碰撞有关,其内部岩层中4个滑脱层的存在为本构造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其形成过程中,隔挡式褶皱首先形成,然后逐步完成向隔槽式褶皱的转变,并最终在造山带根部形成基底挤出式变形...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的形成,与扬子、华夏板块的碰撞有关,其内部岩层中4个滑脱层的存在为本构造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其形成过程中,隔挡式褶皱首先形成,然后逐步完成向隔槽式褶皱的转变,并最终在造山带根部形成基底挤出式变形带。受构造带控制,各变形区的油气勘探应有所差别:隔挡式褶皱带内次级背斜、具备较好盖层的隔槽式褶皱带及逆冲推覆体之下具有较好石油地质条件地区成为有利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挡式褶皱
带
隔槽式褶皱
带
挤出变形带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成因机制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域预测
被引量:
19
1
作者
冯常茂
刘进
宋立军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南方海相构造、原型盆地演化及其与油气藏保存关系》(编号:2004BA616A-06-01)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7ABA338)资助
文摘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的形成,与扬子、华夏板块的碰撞有关,其内部岩层中4个滑脱层的存在为本构造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其形成过程中,隔挡式褶皱首先形成,然后逐步完成向隔槽式褶皱的转变,并最终在造山带根部形成基底挤出式变形带。受构造带控制,各变形区的油气勘探应有所差别:隔挡式褶皱带内次级背斜、具备较好盖层的隔槽式褶皱带及逆冲推覆体之下具有较好石油地质条件地区成为有利勘探靶区。
关键词
隔挡式褶皱
带
隔槽式褶皱
带
挤出变形带
有利勘探区
Keywords
partiton style folded belt
trough-like folded belt
extrusion distortion belt
favorabl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rea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成因机制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域预测
冯常茂
刘进
宋立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