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山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林 王庆飞 +5 位作者 赵世宇 李华健 赵鹤森 董超一 刘学飞 邓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92,共16页
造山型金矿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全球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挤压和伸展背景下深成-中成-浅成造山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控矿断裂形成过程、构造控制流体流动、流体就位机制以及矿化样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系... 造山型金矿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全球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挤压和伸展背景下深成-中成-浅成造山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控矿断裂形成过程、构造控制流体流动、流体就位机制以及矿化样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系统综述了岩石破裂原理、挤压和伸展体制断裂网络结构,全面梳理全球不同构造体制和成矿深度造山型金矿的构造控矿样式、矿脉几何学和蚀变矿化网络结构,取得以下认识:(1)在挤压背景下,深成金矿通常受韧-脆性逆冲剪切带控制,发育窄蚀变带、大脉状和层压状矿石以及黑云母-角闪石-磁黄铁矿等蚀变矿化组合;中成金矿受脆-韧性逆冲剪切带、褶皱转折端的滑脱空间和里德尔剪切派生裂隙控制,发育窄-中等宽度蚀变带、层压状和网脉状矿石以及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黄铁矿化蚀变矿化组合;浅成金矿受脆性剪切带和次级毛细裂隙控制,发育宽蚀变带、角砾状和浸染状矿石以及绢云母-碳酸盐-硫化物(黄铁矿、毒砂)等蚀变矿化组合。研究表明上述不同成矿深度金矿构造-蚀变-矿化差异由构造、流体压力、水岩反应强度和岩石抗张强度等共同控制,流体就位和矿质沉淀机制由深部的强构造流体互馈、弱水岩反应强度向浅部的弱构造流体互馈、强水岩反应强度转换。(2)在伸展背景下,深成金矿通常受韧-脆性张剪断裂带控制,发育窄蚀变带、大脉状矿石以及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磁黄铁矿等蚀变矿化组合;中成金矿受脆-韧性张剪断裂带控制,发育窄-中等宽度蚀变带、断层充填脉和网脉状矿石以及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蚀变矿化组合;浅成金矿受脆性断层角砾破碎带控制,发育宽蚀变带、角砾状和浸染状矿石以及绢云母-碳酸盐-硫化物(黄铁矿、毒砂)等蚀变矿化组合。伸展体制控矿构造多为先存断裂改造和再活化,当先存断裂优选定向时断裂发生再活化,成矿流体以充填断裂成矿为主,当先存断裂差异定向时流体压力驱动水力破裂形成新的断裂并改造先存构造。造山型金矿构造控矿研究已由传统的二维空间定性精细刻画逐渐向三维空间定量可视化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金矿 挤压体制 伸展体制 矿化样式 构造控矿 流体就位
下载PDF
昆仑造山带晚泥盆世沉积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守建 李荣社 +3 位作者 计文化 赵振明 孟勇 史秉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51,共8页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奠基于古生代,晚泥盆世是加里东造山旋回和华力西造山旋回转换的关键阶段,加里东碰撞造山和其后的伸展裂陷等记录均存在于晚泥盆世沉积地层中。西昆仑晚泥盆世奇自拉夫组为一套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属典型的碰...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奠基于古生代,晚泥盆世是加里东造山旋回和华力西造山旋回转换的关键阶段,加里东碰撞造山和其后的伸展裂陷等记录均存在于晚泥盆世沉积地层中。西昆仑晚泥盆世奇自拉夫组为一套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属典型的碰撞造山型磨拉石建造,为加里东碰撞造山的产物;东昆仑晚泥盆世黑山沟组和哈尔扎组岩性组合特征与牦牛山组极为相似,均为一套陆相、滨浅海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组合,为典型的裂陷伸展型磨拉石建造,是晚古生代裂陷伸展盆地演化开始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晚泥盆世沉积 构造古地理环境 型磨拉石建 伸展型磨拉石建
下载PDF
吐-哈盆地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兼论大陆板内盆地与造山带的成因关系 被引量:30
3
作者 陶明信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50,共11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吐-哈盆地为板块碰撞作用所形成的压(扭)性盆地。本文研究发现,吐-哈盆地在沉积演化、构造变形、盆地结构、地球物理场及其所反映的壳幔结构等方面都与中国东部张性伸展盆地具有相似的特征;盆地自晚二叠世发育起,... 学术界普遍认为吐-哈盆地为板块碰撞作用所形成的压(扭)性盆地。本文研究发现,吐-哈盆地在沉积演化、构造变形、盆地结构、地球物理场及其所反映的壳幔结构等方面都与中国东部张性伸展盆地具有相似的特征;盆地自晚二叠世发育起,经历了两次(P2—J,K—R)持续稳定而漫长的伸(扩)展演化,其间在侏罗纪末期和第四纪早期,盆地伸展与沉积受到两次短暂挤压作用的遏制而中断,同时改造了盆地长期形成的伸展构造。盆地伸展是由于“地幔底辟”作用,而两次挤压作用(火焰山运动和西域运动)则是由于盆地伸展,使其南、北邻区遭受挤压变形而长期积累应力,以至于在短时间内发生断裂作用并释放应力而反作用于盆地的结果。从而本文提出吐-哈盆地为张性伸展盆地这一新的观点;结合有关模拟实验结果,同时提出“地幔底辟—盆地伸展—两侧挤压变形与应力积累—应力释放—伸展与沉积中断”的大陆板内地球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盆地 大地构造环境 吐-哈盆地
下载PDF
挪威西部Sunnfjord Staveneset地区加里东期挤压构造和造山晚期伸展构造
4
作者 P.T.Osmundsen T.B.Andersen 蒋云秀 《地质科学译丛》 1995年第4期16-22,共7页
研究区位于挪威西部,是Kvamshesten伸展剥离断层带(KDZ)上盘的一部分。KDZ下盘为含榴辉岩的下地壳岩石,上盘是一套前寒武纪基底-盖层对组合。盖层由志留纪大陆边缘沉积物,一套志留纪仰冲混杂岩和一套晚奥陶世蛇绿岩以及泥盆纪Kvamsheste... 研究区位于挪威西部,是Kvamshesten伸展剥离断层带(KDZ)上盘的一部分。KDZ下盘为含榴辉岩的下地壳岩石,上盘是一套前寒武纪基底-盖层对组合。盖层由志留纪大陆边缘沉积物,一套志留纪仰冲混杂岩和一套晚奥陶世蛇绿岩以及泥盆纪Kvamshesten盆地沉积物组成。盆地沉积岩系与前泥盆纪岩石为不整合沉积接触关系。蛇绿岩仰冲和加里东期Scandian造山运动发育一套绿片岩相条件下的倒向SE的挤压构造。随着造山垮塌的开始,中上地壳形成了伸展剪切带,使挤压剪切带与组构重新活化,继承性组构的运动方向逆转,从上盘向SE运动转为向NW向运动,区域伸展构造叠加在挤压构造之上。Staveneset地区造山垮塌早期阶段的主要构造特征是,不对称向西倾倒褶皱使主期挤压叶理发生反向褶皱作用,和混杂岩带中沿软弱岩层的NW和W向剪切和半韧性断裂。挤压组构与最早伸展组构之间不存在变质间断,然而,伸展构造发育在脆性逐渐增强的条件下。泥盆系沉积在Kvamshesten剥离断层上盘的一套岩石之上,该剥离断层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时就已经历了显著的伸展变形和构造剥露。直到现在,在讨论泥盆系盆地形成的构造控制作用时,大多忽略了西挪威伸展剥离断层上盘伸展变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构造 加里东期 晚期 伸展构造 挪威
下载PDF
西大别横穿造山带实测地质剖面的基本构造样式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晓春 李三忠 +3 位作者 刘建民 董树文 薛怀民 曲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36-540,共5页
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出露齐全的西大别地区精确测制了一条比例尺为1∶1万的横穿造山带地质剖面。根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和变形样式,将剖面经过的区域从北到南划分出南湾、八里畈、浒湾、新县、红安、七角山、桐柏集和木兰山等8个岩石... 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出露齐全的西大别地区精确测制了一条比例尺为1∶1万的横穿造山带地质剖面。根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和变形样式,将剖面经过的区域从北到南划分出南湾、八里畈、浒湾、新县、红安、七角山、桐柏集和木兰山等8个岩石构造单元。区域构造变形解析表明,在西大别造山带剥露过程中,早期以多幕挤压褶皱和逆冲推覆变形占主导地位,晚期则主要表现为韧性伸展滑脱、正断和走滑改造。结合由榴辉岩推导的热结构特征,认为西大别造山带的基本构造样式是一个规模宏伟的、以超高压变质岩为核部并向西倾伏的不对称背形构造,后期的伸展滑脱使其发展成现今所展示的穹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剖面 基本构造样式 挤压 伸展 热结构
下载PDF
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3
6
作者 杨明桂 王光辉 +1 位作者 徐梅桂 胡青华 《华东地质》 2016年第1期10-18,共9页
在研编《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研究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及其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认为:燕山运动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并相对强烈左行扭动,东... 在研编《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研究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及其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认为:燕山运动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并相对强烈左行扭动,东亚陆区处于活化造山环境,形成的新华夏构造体系是滨西太平洋构造活动至今的主体构造。在华南,燕山运动启动于中侏罗世,呈偏心状核幔式扩展。由于岩石圈活化与物质大规模调整,发生了岩浆成矿大爆发,并导致地壳热胀蠕散,形成了复杂的复合动力机制。晚白垩世进入燕山期造山后与喜马拉雅期强烈的伸展成山成盆时期,至古近纪末转变为弱造山活动,地壳趋于相对稳定,构成优越生态地质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及邻区 滨太平洋构造 陆内活化 伸展成盆 资源环境
下载PDF
喜玛拉雅平行于造山带伸展——是垮塌的标志还是挤压隆升过程的产物?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进江 丁林 +1 位作者 钟大赉 周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9期2031-2036,共6页
喜玛拉雅造山带内普遍发育垂直于造山带的伸展构造 .曲松、普兰、洛扎、聂拉木和亚东等地的研究表明它们代表平行于造山带的伸展 ,伸展形成的盆地内发育与伸展同期的垂直于造山带的挤压构造 ,伸展构造的形成时代为 16~ 13Ma ,与整个东... 喜玛拉雅造山带内普遍发育垂直于造山带的伸展构造 .曲松、普兰、洛扎、聂拉木和亚东等地的研究表明它们代表平行于造山带的伸展 ,伸展形成的盆地内发育与伸展同期的垂直于造山带的挤压构造 ,伸展构造的形成时代为 16~ 13Ma ,与整个东南亚强烈挤压期一致 ,所以它们是造山期同收缩伸展 .伸展期的主导构造运动为挤压和隆升 ,伸展构造是造山带应变分解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玛拉雅 隆升 伸展构造 挤压
原文传递
新疆吐-哈、三塘湖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形成古构造环境恢复及区域构造背景示踪 被引量:73
8
作者 周鼎武 柳益群 +3 位作者 邢秀娟 郝建荣 董云鹏 欧阳征健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是上叠在古生代造山带褶皱基底之上的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叠合改造型陆内沉积盆地.其中发育的玄武岩的全岩^(40)AR/^(39)AR年代学研究揭示其形成时限在293~266MA,为二叠纪.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三... 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是上叠在古生代造山带褶皱基底之上的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叠合改造型陆内沉积盆地.其中发育的玄武岩的全岩^(40)AR/^(39)AR年代学研究揭示其形成时限在293~266MA,为二叠纪.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三塘湖盆地玄武岩具有NB,TA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选择性富集的特点,显示岩浆源区存在消减组分影响,可能与古洋壳板片俯冲作用的影响有关,具“滞后弧”火山岩的特征;而吐-哈盆地NB,TA轻度亏损,TH/TA较高,应与陆内拉张带或者初始裂谷玄武岩相似.据此并结合新疆北部区域的蛇绿岩和蛇绿混杂岩带形成时期及与造山期后伸展的区域岩浆活动研究综合分析,推测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二叠纪的成盆构造背景可能与新疆北部地区晚古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之后发生的区域性伸展作用密切相关.两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应属来自不同源区、但成盆动力学相似的造山期后伸展背景,均应为陆内裂谷环境,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源区明显受到过消减组分的交代,显示先期应存在过板块俯冲消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吐-哈盆地 三塘湖盆地 玄武岩 期后 构造环境 伸展作用
原文传递
辽西地区晚侏罗世张家口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杨雅军 黄志安 +4 位作者 单学东 董万德 王忠江 刘文海 潘玉启 《地质与资源》 CAS 200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辽宁省西部地区张家口组是在近几年来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和建立的,主要分布于金岭寺-羊山盆地的东缘、北票盆地西缘、四家子-铁营子盆地及凌源三十家子盆地东缘,呈北东向沿断裂带分布.岩性为一套偏酸、偏碱性的火... 辽宁省西部地区张家口组是在近几年来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和建立的,主要分布于金岭寺-羊山盆地的东缘、北票盆地西缘、四家子-铁营子盆地及凌源三十家子盆地东缘,呈北东向沿断裂带分布.岩性为一套偏酸、偏碱性的火山岩,以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及凝灰岩为主,呈角度不整合覆于晚侏罗世土城子组之上,其上被早白垩世义县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形成于挤压造山与伸展构造的过渡环境,是古亚洲构造域压性体制与滨太平洋活动带张性体制构造转换阶段的产物.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张家口组 晚侏罗世 挤压造山与伸展构造的过渡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