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同时测定水中致嗅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洋 韩璐 +2 位作者 宋永会 弓爱君 俞博凡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吹扫捕集( P&T)-气相色谱( GC)/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同时测定水中16种致嗅类有机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捕集阱类型、吹扫温度、吹扫时间,解吸温度以及解吸时间对P&T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部分硫醚类和... 建立了一种利用吹扫捕集( P&T)-气相色谱( GC)/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同时测定水中16种致嗅类有机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捕集阱类型、吹扫温度、吹扫时间,解吸温度以及解吸时间对P&T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部分硫醚类和硫醇类化合物分别在1~100 ng/L和3~3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47%(n=6);加标回收率为81.68%~115.18%。定量下限(10倍信噪比)范围从0.19 ng/L(二乙基二硫醚)到2.67 ng/L(2-甲基-1-丙硫醇)。采用此方法对北京市3条河流水样进行了检测,除1-丙基二硫醚和2-甲基-2-丙硫醇外,其他14种有机硫化物都有检出,质量浓度为1.95~1282.35 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 同时检测
下载PDF
厦门近海域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邱天雪 陈进生 +2 位作者 陈衍婷 徐玲玲 于艳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为研究厦门近岸海域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latile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VOSCs)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于2013年采集了厦门近海域4个季节典型时段的大气样品,并利用三段预浓缩和GC-MS联用技术的方法对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进行了测定... 为研究厦门近岸海域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latile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VOSCs)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于2013年采集了厦门近海域4个季节典型时段的大气样品,并利用三段预浓缩和GC-MS联用技术的方法对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VOSCs浓度季节变化显著,其中冬季最高(2 643.04 ng/m^3),而夏季最低(829.08 ng/m^3),主要受到夏季风速高和台风雨的吸收和稀释作用影响。对比不同采样点各种硫化物组分可知,羰基硫(COS)是厦门近海域大气中有机硫化物的最主要组分,浓度范围在757.14~1 373.50 ng/m^3,占总VOSCs的58.1%~75.8%。二甲基硫(DMS)和二甲基二硫醚(C2H6S2)在会展中心采样点的浓度最高,分别为143.54 ng/m^3(秋季)和406.10 ng/m^3(冬季);甲硫醇(CH4S)和乙硫醚(C4H10S)在珍珠湾采样点的浓度最高,分别为439.14 ng/m^3(冬季)和411.61 ng/m^3(春季)。厦门近岸海域各站位点有机硫化物组分的浓度变化主要受到季节性差异、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近岸海域 大气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环境水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艳君 郑晓玲 +2 位作者 何鹰 张栋 王保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0-1045,共6页
建立了一种捕集、解析、氧化、紫外荧光检测技术,用于水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自行研制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实现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富集,富集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和助燃气作用下,充分氧化为二氧化硫,采用紫外荧光法... 建立了一种捕集、解析、氧化、紫外荧光检测技术,用于水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自行研制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实现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富集,富集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和助燃气作用下,充分氧化为二氧化硫,采用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硫含量,从而间接获得水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值.方法的捕集温度5℃,解析温度150℃,氧化温度1000℃,气提室温度65℃,气提时间20min,精密度5.5%,检测限为6ng/L,加标回收率为91.6%~95.1%.利用该装置对青岛市某池塘水样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含量为1503~1911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二氧化硫 紫外荧光 捕集 解析
下载PDF
脐橙腐烂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硫(VOSCs)的质量浓度和组成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吴婷 王新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143,共4页
实验室模拟脐橙自然腐烂1个月,采用预浓缩系统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脐橙腐烂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硫(VOSCs)成分、质量浓度和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新鲜脐橙和腐烂过程中的脐橙释放的气体中均检测到了二甲基硫... 实验室模拟脐橙自然腐烂1个月,采用预浓缩系统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脐橙腐烂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硫(VOSCs)成分、质量浓度和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新鲜脐橙和腐烂过程中的脐橙释放的气体中均检测到了二甲基硫醚(DMS)、二硫化碳(CS2)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3种VOSCs;3种VOSCs和总挥发性有机硫(TVOSCs)的质量浓度在新鲜脐橙释放的气体中均很低,随腐烂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大达到最大,然后随腐烂时间降至很低并趋于稳定;新鲜脐橙和脐橙腐烂前2d释放的VOSCs主要为CS2,腐烂2d后释放的VOSCs主要为D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voscs) 质量浓度 组成 脐橙 预浓缩系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春季东海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SCs)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茗歆 张洪海 +2 位作者 马乾耀 朱蓉 杨桂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90-1498,共9页
于2017年3~4月首次对东海表层海水及大气中3种主要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SCs)即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二硫化碳(CS2)的浓度分布进行观测,研究了海水中3种主要VSCs的相关性,并估算了3种VSCs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海水COS、DM... 于2017年3~4月首次对东海表层海水及大气中3种主要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SCs)即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二硫化碳(CS2)的浓度分布进行观测,研究了海水中3种主要VSCs的相关性,并估算了3种VSCs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海水COS、DMS和CS2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0.4)、(6.8±6.8)和(0.6±0.4)nmol/L,总体来看东海表层水中3种VSCs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DMS与Chl-a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东海海水中DMS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DMS与CS2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2种物质的来源有着一定的共性.大气中COS、DMS和CS2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94.7±158.8)、(22.7±18.0)和(108.8±88.1)×10^(-12),分布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趋势,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等陆源输入的影响.此外春季东海COS、DMS和CS2的海-气通量平均值分别为(4.0±3.4)、(25.8±33.8)和(2.6±2.9)μmol/(m2?d),表明春季东海是大气中3种VSCs重要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分布 海气通量 东海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污泥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方法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国安 陈刚新 +3 位作者 李魁晓 王佳伟 韩军 卢紫欣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1期206-208,共3页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污泥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方法。针对污泥中四种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甲硫醇、乙硫醇、二甲基硫、二硫化碳),研究了顶空平衡时间,加热温度,色谱柱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0 mL/min,色...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污泥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方法。针对污泥中四种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甲硫醇、乙硫醇、二甲基硫、二硫化碳),研究了顶空平衡时间,加热温度,色谱柱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0 mL/min,色谱柱为DB-5MS色谱柱(30 m×0.32 mm×0.25 um),柱温:40℃(5 min)→5℃/min→90℃(2 min)→8℃/min→200℃(5 min);在实验条件下,本方法测定甲硫醇、乙硫醇、二甲基硫、二硫化碳的线性范围为10~5000 ng/Kg;回收率分别为91.6%~101.3%,91.8%~98.4%,83.2%~97.5%,90.6%~103.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满足实际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二甲基二硫醚气体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一烽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42-47,60,共7页
二甲基二硫醚是一种典型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除DMDS源自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外,城镇污水处理厂、黑臭河道、垃圾填埋场等区域也是DMDS的重要释放源。高浓度DMDS具有强烈的恶臭和毒性,无组织排放后会对大气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及身心... 二甲基二硫醚是一种典型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除DMDS源自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外,城镇污水处理厂、黑臭河道、垃圾填埋场等区域也是DMDS的重要释放源。高浓度DMDS具有强烈的恶臭和毒性,无组织排放后会对大气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臭气治理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DMDS的去除技术也越来越丰富。文中介绍了DMDS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源头抑制、吸附、催化氧化、生物降解、低温等离子体净化以及生物电化学降解等。针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净化过程以及生物降解过程中参与微生物的种群分别进行了阐述,对比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源头抑制法操作简单,但无法彻底去除DMDS,并可能产生有毒副产物;吸附法吸附速率高,但受吸附容量限制,需经常对吸附材料进行再生处理,适用于小气量、低浓度DMDS的快速去除;催化氧化法、低温等离子净化法、光催化法净化效率高,但处理成本较高,目前不建议在工程中大规模使用;生物降解法运行成本较低,但微生物接种和驯化所需时间较长,适用于大气量DMDS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二甲基二硫醚 臭气治理
下载PDF
呼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在线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成银 王鸿梅 +5 位作者 黄超群 陆燕 夏磊 陈小景 王宏志 储焰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利用自主研制的高灵敏呼气检测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对一名口臭受试者的口腔吹出气体、鼻子呼出气体和口腔内气体分别进行多组分实时监测,发现了该受试者呼气中3种引起口臭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的来源并不相同,其中甲硫醇主要来源... 利用自主研制的高灵敏呼气检测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对一名口臭受试者的口腔吹出气体、鼻子呼出气体和口腔内气体分别进行多组分实时监测,发现了该受试者呼气中3种引起口臭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的来源并不相同,其中甲硫醇主要来源于口腔,硫化氢和二甲基硫则主要来源于肺或呼吸道.本研究不仅发现了口腔内气体在PTR-MS呼气监测过程中的特征变化趋势,还分析了呼出气体中3种VSCs的来源,对于呼气的正确采样和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 挥发性硫化物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 挥发性有机 在线检测
下载PDF
氯化钙干燥-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畜禽场环境空气中10种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通过研究湿度、样品采集方式、样品保存时间对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s)测定的影响,提出了氯化钙干燥-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畜禽场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氧硫化碳、甲硫醇、乙硫醇、丙硫醇、丁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乙硫醚... 通过研究湿度、样品采集方式、样品保存时间对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s)测定的影响,提出了氯化钙干燥-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畜禽场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氧硫化碳、甲硫醇、乙硫醇、丙硫醇、丁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乙硫醚、二甲二硫等10种VOSCs含量的方法。畜禽场环境空气经氯化钙干燥、流量控制器采样,并在预浓缩系统中进行三级冷阱捕集。目标物在DB-624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上以柱升温程序进行分离,在质谱仪中以选择离子监测扫描模式检测。结果表明:当湿度为40%~50%时,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丙硫醇的回收率仅为2.90%~14.5%;在流量控制器采样、氯化钙干燥条件下,各目标物的回收率均可达到80.0%以上;以一溴一氯甲烷为内标进行定量,10种VOSCs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0×10^(-5)%~2.80×10^(-4)%(硫化氢)和2×10^(-6)%~2.8×10^(-5)%(其余9种VOSCs),硫化氢的检出限(3.143s)为3.47×10^(-6)%,其余9种VOSCs的检出限为1.7×10^(-7)%~3.9×10^(-7)%;对空白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10种VOSCs的回收率为103%~14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5.6%;方法用于分析8家畜禽养殖场堆肥粪便处环境空气,有两家养殖场未检出目标物,其他养殖场中VOSCs有不同程度地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畜禽场 环境空气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武汉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深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郑利 徐小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5-251,共7页
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是硫化物的生成、氧化和扩散等综合作用的反映,有机物的供给、硫酸盐的还原等因素都能影响其分布特征. 本文对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深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在一定深度沉积物... 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是硫化物的生成、氧化和扩散等综合作用的反映,有机物的供给、硫酸盐的还原等因素都能影响其分布特征. 本文对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深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在一定深度沉积物中具有最大值,东湖沉积物中AVS的深度分布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式,I站和II站AVS浓度峰在5cm左右的表层沉积物中,且AVS还原层深度较狭窄,而III站AVS浓度峰处于10-20cm深度范围,沉积物中有机质负荷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 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对AVS的深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高有机质负荷导致AVS浓度峰向表层迁移,且AVS还原层分布于较狭窄的深度范围. 对方涛等对流-扩散模型的应用表明,该模型在高有机质负荷沉积物中(I、II站)AVS深度分布的应用较为理想,然而低有机质负荷沉积物中(III站)不能准确反映AVS的深度分布特征,说明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东湖 沉积物 挥发性硫化物 AVS 分布 有机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采样方法的研究
11
作者 郭映辉 游志雄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2年第4期25-27,共3页
介绍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分析及采样时遇到的问题 ,着重讨论了有机硫化物的采样方法的选择 ,回顾了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样品采集取得经验 ,并展望今后采集有机硫的前景 。
关键词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采样方法 有机 炼油厂 大气监测
下载PDF
发酵对小根蒜挥发性物质、有机硫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颖 黄晴 李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3-49,56,共8页
为了研究新鲜小根蒜经发酵后,其挥发性物质变化情况及有机硫化物抗氧化活性变化。采用GC-MS方法检测了新鲜小根蒜及其发酵产品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比了分离纯化后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机硫化物组分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共检测到了39种... 为了研究新鲜小根蒜经发酵后,其挥发性物质变化情况及有机硫化物抗氧化活性变化。采用GC-MS方法检测了新鲜小根蒜及其发酵产品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比了分离纯化后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机硫化物组分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共检测到了3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由醛、醇、酯、酸及有机硫化物组成,其中新鲜小根蒜含有27种,发酵小根蒜中仅含有23种。小根蒜发酵后挥发性物质消失了16种,主要有1,3-二噻烷、丙醛、丙烯基甲基硫醚、戊醛、己醛、二甲基四硫醚、甲基丙烯基二硫醚等;新增12种,主要有乙酸、2-丁醇、1,2-丙二醛等;10种挥发性物质减少,主要有甲醇、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等硫醚类物质。将新鲜小根蒜及其发酵产品中的有机硫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后的各组分进行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OH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4个方面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新鲜小根蒜分离纯化液的第2个组分,其·OH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较强。而发酵小根蒜分离纯化液的第1个组分,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根蒜 发酵 挥发性物质 有机硫化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通风方式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树青 黄文雄 +3 位作者 钟卫元 陈惠燕 苏红玉 尹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0,共6页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和GC-MS等监测手段,研究了2种不同的通风方式对垃圾好氧处理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的组成特征和释放浓度的影响。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2组试验共检出104种VOCs。VOCs释放浓度集中前3d,...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和GC-MS等监测手段,研究了2种不同的通风方式对垃圾好氧处理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的组成特征和释放浓度的影响。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2组试验共检出104种VOCs。VOCs释放浓度集中前3d,约占浓度总量的75%,随着通风进行,VOCs排放量逐步降低。释放的VOCs气体中,主要致臭物质为硫醚类物质。和连续通风相比,间歇通风由于降低了通风量,堆体高温阶段保留时间更长,因而其释放的VOCs种类增多,VOCs浓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生活垃圾 通风方式 有机硫化物
下载PDF
石化污水处理场挥发性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晗 陈少华 +2 位作者 张娴 崔星 徐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28,80,共7页
采用大气预浓缩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排放的挥发性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了定性、定量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场4个监测位点均检出多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芳烃和直链烃类化合物为主,其中苯系物浓度... 采用大气预浓缩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排放的挥发性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了定性、定量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场4个监测位点均检出多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芳烃和直链烃类化合物为主,其中苯系物浓度和检出率最高,甲苯和二甲苯占污染区采样点检出成分总量的10%以上。4个监测点中污水总进口上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对大气预浓缩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挥发性硫化物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硫化氢、甲硫醇和乙硫醇3种化合物存在一定的吸附作用,标准曲线斜率与起始浓度显著相关,采用该系统对低浓度、高活性的硫化物进行分析和绝对定量时应谨慎对待。污泥贮存池是硫化物恶臭类物质控制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挥发性硫化物 预浓缩系统 石化污水
下载PDF
大葱、洋葱远缘杂交后代及其亲本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天慧 魏佑营 +3 位作者 王超 王馨笙 刘莎莎 段曦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35-39,共5页
采用静态顶空(SHS)固相微萃取法提取5种类型大葱、洋葱远缘杂交后代及其亲本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一硫代有机物主要以1-丙硫醇、甲基丙基硫醚为主,其中2号杂交种未检测到甲基丙基硫... 采用静态顶空(SHS)固相微萃取法提取5种类型大葱、洋葱远缘杂交后代及其亲本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一硫代有机物主要以1-丙硫醇、甲基丙基硫醚为主,其中2号杂交种未检测到甲基丙基硫醚成分,3号材料中1-丙硫醇含量最高。二硫代有机物主要是二丙基二硫醚、二甲基二硫醚和甲基丙基二硫醚,其中1号和2号杂交种二丙基二硫醚含量远远高于亲本,甲基丙基二硫醚含量介于亲本之间。三硫代有机物主要是二丙基三硫醚、3,5-二乙基-1,2,4-三噻吩,其中,二丙基三硫醚含量在5个试验材料间差别较小;2号杂交种中3,5-二乙基-1,2,4-三噻吩含量远远高于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连用法 大葱 洋葱 远缘杂交种 挥发性成分 有机硫化物
下载PDF
白塔堡河中致嗅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污染现状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洋 韩璐 +1 位作者 宋永会 弓爱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38-3046,共9页
为研究白塔堡河中致嗅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的污染现状及来源,采用吹扫捕集(P&T)与气相色谱(G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联用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水体中14种致嗅类VOSC的浓度,并依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白塔堡河的富营... 为研究白塔堡河中致嗅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的污染现状及来源,采用吹扫捕集(P&T)与气相色谱(G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联用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水体中14种致嗅类VOSC的浓度,并依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白塔堡河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31个点位中,各目标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浓度范围为0~35.98 μgL-1;甲硫醚(DMS)为最主要的污染物,其均值为3.36 μgL-1,检出率为100%,变异系数为2.30.河流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其中,城市段水体重度富营养化,农村段和城镇段VOSC浓度与TLI显著相关(r〉0.70).14种致嗅类VOSC的污染来源可由3个主成分来反映:第一主成分(硫醇类、DMS、甲乙硫醚(EMS))代表由微生物厌氧分解造成的二次污染,其贡献率为44.42%,这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活污水、含蛋白质的工业废水及养殖废水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主成分(乙硫醚(DES)、二乙基二硫醚(DEDS)、甲丙二硫醚(MPDS)、1-丙基二硫醚(1-PrDS))代表农业面源,贡献率为30.77%;第三主成分(二甲基三硫醚(DMTS))代表工业源,贡献率为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致嗅 富营养化 污染现状 来源
原文传递
大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艳君 郑晓玲 +2 位作者 何鹰 张栋 王保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17-3622,共6页
建立了一种捕集、解析、氧化、紫外荧光检测技术,用于大气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自行研制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综合了固体阻留法和低温冷凝法的优点,应用于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富集,富集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和助燃... 建立了一种捕集、解析、氧化、紫外荧光检测技术,用于大气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自行研制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综合了固体阻留法和低温冷凝法的优点,应用于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富集,富集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和助燃气作用下,充分氧化为二氧化硫,采用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硫含量,从而间接获得大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值.方法的捕集温度5℃,解析温度150℃,氧化温度1 000℃,精密度5.46%,回收率为99.6%~109.2%.利用该装置测定了2011年2~4月青岛大气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含量为42~195 n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二氧化硫 紫外荧光 捕集 解析
原文传递
蒲河致嗅类VOSCs污染水平与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8
作者 刘洋 俞博凡 +3 位作者 韩璐 宋永会 弓爱君 高红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研究蒲河中致嗅类VOSCs(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吹扫捕集(P&T)与气相色谱(G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联用方法,测定水样中14种致嗅类VOSCs的质量浓度,采用相关性分析确定水质因子〔ρ(DO)... 为研究蒲河中致嗅类VOSCs(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吹扫捕集(P&T)与气相色谱(G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联用方法,测定水样中14种致嗅类VOSCs的质量浓度,采用相关性分析确定水质因子〔ρ(DO)、ρ(NH3-N)、ρ(CODCr)、ρ(BOD5)〕对ρ(∑VOSCs)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调查的27个采样点中各目标化合物均有检出,ρ(∑VOSCs)的范围为85.82-1 766.04 ng/L;DMS(甲硫醚)为最主要的污染物,ρ(DMS)平均值为114.29 ng/L,检出率为96.30%,变异系数为0.42.ρ(DO)与ρ(∑VOSCs)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751,对ρ(∑VOSCs)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ρ(NH3-N),Pearson相关系数为0.441;ρ(CODCr)和ρ(BOD5)与ρ(∑VOSCs)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污染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源水库致嗅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时空变化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杨 黄廷林 +1 位作者 史建超 文刚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09-5714,共6页
为研究山东周村水库水体中致嗅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的时间空间变化趋势,通过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P&T/GC-MS)检测分析确定水库水体中典型的VOSC,并在7—12月对水库进行连续监测,同时结合温度,溶解氧水平,氧化还原电位... 为研究山东周村水库水体中致嗅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的时间空间变化趋势,通过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P&T/GC-MS)检测分析确定水库水体中典型的VOSC,并在7—12月对水库进行连续监测,同时结合温度,溶解氧水平,氧化还原电位,硫酸根浓度和硫化物浓度分析该物质含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周村水库中较典型的VOSC为乙硫醇,二甲基三硫醚,这2种物质浓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温度越高,水中含量越大,具有较强季节性。二者浓度随着水深增加而增大,其中溶解氧含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强还原态环境对硫醚硫醇的释放也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水库原位围隔曝气实验证明,向水中曝气充氧能有效降低水库水体中乙硫醇和二甲基三硫醚的含量,曝气量为15 L·h^(-1)时连续运行72 h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 P&T/GC-MS 乙硫醇 二甲基三硫醚 扬水曝气
原文传递
环境水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涛云 《科学家》 2016年第7期29-30,共2页
对环境水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采用的是一种通过捕集、解析、氧化以及紫外荧光的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方式中通过使用自行开发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能够有效实现水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富集,所富集的硫化物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并且在... 对环境水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采用的是一种通过捕集、解析、氧化以及紫外荧光的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方式中通过使用自行开发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能够有效实现水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富集,所富集的硫化物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并且在助燃气的作用下充分氧化,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硫,然后采用紫外荧光检测法来对二氧化硫含量进行检测,测得二氧化硫浓度,通过计算得到水中总挥发有机硫化物的浓度。采用该方法时其捕集温度为5℃,在150℃条件下进行解析,氧化温度在1 000℃,实验中的气提过程为在65℃气提室提取20min,检测精密度为5.5%,本次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1.6%~95.1%之间,利用本次实验方式对所选取某水塘水样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为该实验水塘中总挥发性硫化物含量为1 497~1 942m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 挥发性 有机硫化物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