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P系统在某挥发性氯代烃污染地块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佳斌 王硕 +6 位作者 代小丽 苟雅玲 张腾飞 王海见 郭鹏 魏文侠 冷文鹏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554,共9页
针对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中存在的采样缺失、成本高及周期长等问题,选择华北地区某挥发性氯代烃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调查方法与基于膜界面探针(MIP)系统快速调查技术联合使用的方式,现场完成场地钻探调查点位4个(土... 针对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中存在的采样缺失、成本高及周期长等问题,选择华北地区某挥发性氯代烃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调查方法与基于膜界面探针(MIP)系统快速调查技术联合使用的方式,现场完成场地钻探调查点位4个(土壤样品36个),MIP系统调查点位11个(验证点位4个),以研究MIP验证点位检测电信号值与其对应场地钻探点位的地层信息、实验室检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使用MIP电信号值模拟地块地层和污染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IP系统检测的土壤电导率电信号值(EC)能够更为详尽地表征地块的地层结构信息;在地块范围内的同一种土质中,MIP系统的专用卤素检测器电信号值(XSD)与实验室检测数据拟合度相对较高(R^(2)>0.99);MIP系统快速调查技术与现行调查方法联合使用能够快速且高效表征调查地块内VCHs的污染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MIP系统快速调查技术在挥发性有机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系统快速调查技术 现行调查方法 挥发性氯代烃污染地块 电导率电信号值 专用卤素检测器电信号值 空间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69个城市地下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检测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高存荣 王俊桃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了初步掌握中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状况和特征,在中国69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检测与特征研究,采集地下水样品791组,采样井均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饮用水水井;依据US EPA 8260B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 为了初步掌握中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状况和特征,在中国69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检测与特征研究,采集地下水样品791组,采样井均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饮用水水井;依据US EPA 8260B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器(P&T-GC/MS),分析和测试了氯仿、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二氯甲烷等1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791组地下水样品中,有406组样品至少有一种挥发性卤代烃组分被检出,检出率为51.33%;各组分中,氯仿的检出率最高,为20.35%,其他组分的检出率为0.25%~5.06%;氯乙烯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有13组样品的单项组分超标,超标率为1.64%;超标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四氯化碳(0.76%)、氯仿(0.25%)、1,2-二氯乙烷(0.25%)、三氯乙烯(0.13%)、1,1,2-三氯乙烷(0.13%)、1,2-二氯丙烷(0.13%);超标井均为非供水水源地水井。检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物检出率较高,检测的69个城市中71%的城市至少有一种挥发性卤代烃被检出,且潜水的检出率高于承压水,但总体超标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挥发性代烃 污染 检测 城市 仿 检出率 超标率
下载PDF
基于GasBench-IRMS的挥发性氯代烃碳氯同位素指纹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甘义群 于凯 +3 位作者 周爱国 余婷婷 刘运德 李利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挥发性氯代烃(VCHs)是一种有毒工业原料。近年来,我国地下水VCHs污染日趋严重,而寻找地下水中VCHs的污染源是其污染防治的难点和关键。为了查明国内VCHs的碳、氯同位素组成特征,为地下水VCHs污染源解析提供二维同位素信息,利用一种单体... 挥发性氯代烃(VCHs)是一种有毒工业原料。近年来,我国地下水VCHs污染日趋严重,而寻找地下水中VCHs的污染源是其污染防治的难点和关键。为了查明国内VCHs的碳、氯同位素组成特征,为地下水VCHs污染源解析提供二维同位素信息,利用一种单体碳、氯稳定同位素分析新技术,对国内3个厂商生产的4种VCHs试剂(TCE、PCE、DCM、CT)进行了测试,并与国外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国内VCHs试剂的δ13CPDB值在-51.09‰^-24.62‰之间,δ37ClSMOC值在-1.23‰~6.73‰之间。生产原料、生产工艺的差异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VCHs试剂具有不同的碳、氯同位素组成,即"同位素指纹"特征,与单一同位素相比,二维同位素能够更好地表征这种特征,可为地下水中VCHs的来源解析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代烃 碳同位素 同位素 “同位素指纹”特征 地下水污染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挥发性卤代烃及氯代苯 被引量:9
4
作者 钱晓荣 董毛毛 沈玉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6,共2页
本文报道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挥发性卤代烃及氯代苯。采用吹扫 -捕集法富集样品 ,应用大口径厚液膜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 ,方法操作简便 ,准确度和重现性好 。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同时测定 挥发性有机物 代烃 代苯 有机污染 分析
下载PDF
南充市饮用水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水平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大斌 白体君 +3 位作者 韩宇 李盛茂 郑贻英 杨亭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4-166,共3页
为了解南充市饮用水挥发性卤代烃(VHH)污染水平,于1992~1998年采集市政供水和自备集中式供水样128件,以气相色谱法分析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l4)含量。结果表明全部水样均检出CHCl3(0.06... 为了解南充市饮用水挥发性卤代烃(VHH)污染水平,于1992~1998年采集市政供水和自备集中式供水样128件,以气相色谱法分析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l4)含量。结果表明全部水样均检出CHCl3(0.06~22.13μg/L)和CCl4(0.02~2.5μg/L)。管网水VHH含量(4.45μg/L)为源水(2.52μg/L)的1.8倍,地面水(3.72μg/L)为地下水(2.96μg/L)的1.3倍,出厂水(4.09μg/L)为地面水(2.28μg/L)的1.8倍。自备供水(4.95μg/L)为市政供水(1.28μg/L)的3.9倍,自来水丰水期(3.81μg/L)为枯水期(3.23μg/L)的1.2倍。与国内和其它国家、地区的检测结果相比,该市饮用水中CHCl3含量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挥发性代烃 仿 污染水平
下载PDF
挥发性氯代烃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锐 孟凡勇 +2 位作者 文晓刚 陈吕军 张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72,共8页
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是工业污染场地的常见污染物,在非饱和带存在于土壤气相、水相、固相或以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的形式存在,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土壤对VCH... 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是工业污染场地的常见污染物,在非饱和带存在于土壤气相、水相、固相或以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的形式存在,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土壤对VCHs的吸附不仅影响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而且极大地影响VCHs的迁移转化行为。根据VCHs在土壤中的吸附机制,可以对土壤中的VCHs浓度进行预测,优化各种模型参数,指导污染修复及管理工作。本文总结了VCHs在非饱和带土壤中的相间分配特征,吸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探讨了土壤有机碳、矿物及水分对吸附的影响,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代烃 非饱和带 土壤污染 吸附
下载PDF
挥发性氯代烃检测管速测技术
7
作者 万梅 刘锐 +1 位作者 汤灵容 陈吕军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55-58,共4页
在阐述检测管测试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挥发性氯代烃气体检测管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检测管在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快速诊断方面应用推广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挥发性代烃 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
下载PDF
地质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研究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钱永 张兆吉 +2 位作者 费宇红 王春晓 陈京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6-90,共5页
有机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和不当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有机污染。其中,地质环境有机污染研究,尤其是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和研究广泛开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有机污染尤其是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 有机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和不当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有机污染。其中,地质环境有机污染研究,尤其是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和研究广泛开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有机污染尤其是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方面,非饱和带中挥发性有机污染及土、孔、水共存的特性对其该种运移的影响研究则正在广泛兴起,并正在成为有机污染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污染 气液二相关系 代烃 地质环境
下载PDF
水资源中氯代烃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琳 刘菲 《黄金地质》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氯代有机溶剂使用越来越广泛 ,并且难于去除。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人们就已认识到用Fe0 恢复污染的地下水的潜力。国外正在研究和使用的几种还原挥发性氯代烃的还原反应介质 ,尤其要提到的是双金属反应系统 ,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氯代有机溶剂使用越来越广泛 ,并且难于去除。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人们就已认识到用Fe0 恢复污染的地下水的潜力。国外正在研究和使用的几种还原挥发性氯代烃的还原反应介质 ,尤其要提到的是双金属反应系统 ,反应速度快 ,而且脱Cl中间难降解产物少 ,目前国外也只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个别做了地上反应器的验证实验 ,它的脱Cl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化学 挥发性代烃 零价铁 还原性脱氮 水资源 去除方法
下载PDF
地下水中氯代烃的格栅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菲 钟佐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09-314,共6页
挥发性氯代烃是地下水中检出率较高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也是饮用水氯气消毒的副产物 ,而它对人体的危害也已经得到了USEPA等机构的认同。文中主要从格栅材料、降解机理、影响还原性脱氯效率的因素、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挥发性氯代烃是地下水中检出率较高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也是饮用水氯气消毒的副产物 ,而它对人体的危害也已经得到了USEPA等机构的认同。文中主要从格栅材料、降解机理、影响还原性脱氯效率的因素、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 ,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 ,介绍了格栅处理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最新进展和实际意义 ,提出了格栅系统的实际应用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双金属系统的催化机理和催化剂失活问题 ,给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代烃 还原性脱 催化剂 地下水 有机污染 格栅材料 降解机理
下载PDF
工业区域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污染现状与防治法规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万梅 刘锐 +4 位作者 汤灵容 王文东 蔡强 张永明 陈吕军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97-401,411,共6页
我国城市工业迅速发展,以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为代表的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也日益显著。城市建设过程中受VCHs污染的工业场址若直接再开发为住宅区、商业区、学校等公... 我国城市工业迅速发展,以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为代表的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也日益显著。城市建设过程中受VCHs污染的工业场址若直接再开发为住宅区、商业区、学校等公众场所将危害公众健康,因此,在这类土地转型利用前对污染场址的环境评价有着重要意义。概述了典型VCHs在国内外的生产使用情况;介绍了VCHs在工业城市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分布的广泛性,以及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我国VCHs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污染控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代烃 土壤 地下水 污染途径 环境标准
原文传递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仿、四氯化碳
12
作者 孙俊红 何碧英 《华南预防医学》 2004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化碳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致癌作用 增高 灵敏 仿 消毒 挥发性代烃 污染 天然有机物
下载PDF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快速诊断和高效修复技术的合作研究
13
作者 刘锐 《中国科技成果》 2015年第23期11-11,13,共2页
项目针对国内近年来大量重污染企业关停并转迁,带来的工业企业遗留场地的土壤污染与治理问题而开展。旨在研究开发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VCHs)污染的速测技术,以及基于该技术的土壤真空抽取净化工艺运行条件优化方法。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土壤污染 修复技术 快速诊断 合作 挥发性代烃 污染企业 治理问题
原文传递
电子鼻预处理装置的开发及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卜凡阳 文晓刚 +3 位作者 万梅 刘锐 陈吕军 张永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83-2089,共7页
针对气敏传感器的信号响应受气体湿度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发了一套用于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测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污染的电子鼻的预处理装置.优选了干燥剂的材质,评价了最适干燥剂的除湿性能和对氯代烃化合物的吸附情况;把预处理装置与电子鼻... 针对气敏传感器的信号响应受气体湿度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发了一套用于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测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污染的电子鼻的预处理装置.优选了干燥剂的材质,评价了最适干燥剂的除湿性能和对氯代烃化合物的吸附情况;把预处理装置与电子鼻联用,通过与气相色谱(GC)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了其用于土壤通风净化过程监测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①以无水氯化钙和卤代烃分离管搭配组合的干燥装置效果最佳,湿度去除率达99%以上,电子鼻各传感器的基线值与对照组接近;②上述干燥剂连续通入湿度为75%的空气,90 min内湿度几乎可完全去除,120 min内湿度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对传感器的基线影响较小.③预处理装置未造成检测气体的吸附损耗,通入干燥预处理装置前后的挥发性氯代烃气体浓度差异只有3%~5%;④在土壤通风脱附过程的检测中,通气湿度98%以上的情况下,预处理装置在120 min内对湿度去除率达99%以上;电子鼻与GC对四氯乙烯污染物的检测结果线性拟合判定系数R2>0.99(n=18),表明配以干燥预处理装置的电子鼻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土壤修复过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挥发性代烃 湿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