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法检测空气中有机物挥发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梅爱华 蓝学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2,96,共6页
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有机物挥发总量(TVOC)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室内空气中TVOC浓度的不确定度为: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Urel=13.73%。通过对不确定度的分析,指... 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有机物挥发总量(TVOC)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室内空气中TVOC浓度的不确定度为: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Urel=13.73%。通过对不确定度的分析,指出在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标准物质的浓度和气相色谱分析样品过程,该两项引入的不确定分量占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93%,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挥发总量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室内空气 不确定度
下载PDF
烟用香精香料挥发性成分总量检测条件的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竹琴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8期72-74,共3页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对烟用香精和料液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总量指标进行测定,考察环境、仪器、方法等因素对5种不同性状的香精香料挥发性成分总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共完成280×5组实验。通过成对数据t检验结果,得出影响挥发性成分总量最显...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对烟用香精和料液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总量指标进行测定,考察环境、仪器、方法等因素对5种不同性状的香精香料挥发性成分总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共完成280×5组实验。通过成对数据t检验结果,得出影响挥发性成分总量最显著的因素是蒸发皿形状与厚度(重量),其中挥发性很强的样品,在各实验条件下基本完全挥发,仅有蒸发皿形状对其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对于粘稠不均匀的样品,检测前样品是否摇晃均匀对其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影响因素均对不同的样品测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香料 挥发性成分总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五种塑料薄膜不挥发物迁移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风 郗丹 刘容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7-90,共4页
采用食品包装常用的五种塑料薄膜,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模拟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挥发物总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4%乙酸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最多,最大值为28.5 mg/L,在65%乙醇浸泡液中... 采用食品包装常用的五种塑料薄膜,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模拟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挥发物总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4%乙酸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最多,最大值为28.5 mg/L,在65%乙醇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最少,最大值为20.5 mg/L。在极限使用条件下,研究了五种薄膜在三种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浸泡液 迁移 挥发总量
下载PDF
不同地区的紫苏挥发油总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原铭 曾星星 +2 位作者 申涛 段思美 欧昌鹏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0期43-46,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地区所产的紫苏挥发油总量差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用正交试验对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得出最优提取方案为蒸馏时间2.5 h,料液比1∶6,浸泡时间2.5 h,浸泡温度65℃,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方案提取11个... 为了探讨不同地区所产的紫苏挥发油总量差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用正交试验对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得出最优提取方案为蒸馏时间2.5 h,料液比1∶6,浸泡时间2.5 h,浸泡温度65℃,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方案提取11个不同地区生产的紫苏,通过质量分析法比较不同地区的紫苏之间挥发油总量的区别,在这11批紫苏中挥发油总量最高的是云南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挥发 水蒸气蒸馏 不同地区 挥发总量 提取工艺
下载PDF
FT-NIR快速同时测定香精香料理化指标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珊 胡军 +1 位作者 车燕丽 张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同时测定香精香料理化指标的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技术,建立了香精香料的折光指数、pH、相对密度及挥发总量四种理化指标的预测模型,同时考察了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 建立了一种快速同时测定香精香料理化指标的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技术,建立了香精香料的折光指数、pH、相对密度及挥发总量四种理化指标的预测模型,同时考察了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香精与料液,可快速同时对样品的折光指数、pH、相对密度及挥发总量四种理化指标进行预测,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0182,0.374,0.00393与3.04.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对烟用香精香料进行快速、无损与同时分析,并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折光指数 挥发总量
下载PDF
茉莉花茶香气成分与品质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陆宁 宛晓春 潘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97,共5页
本文提取并分析了三种不同级别茉莉花茶的香气挥发性成分,讨论并确定了香气挥发油总量是决定香气浓度的基础;推测低沸点物质对香气的鲜灵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讨论了茉莉花茶香气成分与品质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芳樟醇,乙酸苄酯,顺... 本文提取并分析了三种不同级别茉莉花茶的香气挥发性成分,讨论并确定了香气挥发油总量是决定香气浓度的基础;推测低沸点物质对香气的鲜灵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讨论了茉莉花茶香气成分与品质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芳樟醇,乙酸苄酯,顺-3-己烯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为茉莉花茶的主要香气成份,并且前四种物质与香气的品质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香气成分 品质 相关性 香气挥发总量
下载PDF
低气味高流动熔喷用聚丙烯树脂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杰 徐萌 +3 位作者 康鹏 张师军 邵静波 徐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0-213,共4页
利用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粉料(100g/10min),加入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简称101),分别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BUSS混炼机进行降解加工,制备高流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熔喷用聚丙烯。考察了过氧化物101添加量、造... 利用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粉料(100g/10min),加入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简称101),分别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BUSS混炼机进行降解加工,制备高流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熔喷用聚丙烯。考察了过氧化物101添加量、造粒温度、螺杆转速、停留时间对熔融指数、挥发性有机物总量(TVOC)的影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熔喷料的VOC成分进行分析,并在120℃进行高温脱挥处理,气味大幅降低,制得熔融指数为1200g/10min、TVOC为108μgC/g的低气味熔喷用聚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聚丙烯 过氧化物 熔融指数 双螺杆挤出机 BUSS混炼机 挥发性有机物总量
下载PDF
不同产地的4种药用菊花成分差异与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8
作者 葛永斌 燕傲蕾 +1 位作者 徐娟 程孝中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5-67,共3页
采用比色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总酚、总糖含量;HPLC测定7种黄酮类成分、绿原酸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贡菊、滁菊、亳菊和杭菊中几类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遗传和生... 采用比色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总酚、总糖含量;HPLC测定7种黄酮类成分、绿原酸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贡菊、滁菊、亳菊和杭菊中几类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遗传和生态因子是造成不同种源和不同产地的药用菊花成分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菊花 总黄酮 总酚 总糖 挥发总量
下载PDF
几种非复合薄膜安全性能的评价
9
作者 郭风 王微山 +2 位作者 慕春玲 武吉伟 宋玉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4-47,71,共5页
研究了塑料包装材料对长时间存放的液体食品中不挥发物的迁移规律。采用食品包装常用的5种塑料薄膜,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模拟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与浸泡时间的线性关系,延长浸泡时间至120 d以及在极限试验条件下的不挥发物... 研究了塑料包装材料对长时间存放的液体食品中不挥发物的迁移规律。采用食品包装常用的5种塑料薄膜,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模拟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与浸泡时间的线性关系,延长浸泡时间至120 d以及在极限试验条件下的不挥发物迁移量。在3种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乙酸浸泡液(4%)中的迁移总量最多,最大值为28.5 mg/L,在乙醇浸泡液(65%)中的迁移总量最少,最大值为20.5 mg/L,A薄膜在长达120 d的模拟浸泡液中,不挥发物总量达到了55.5 mg/L,极限使用条件下,在正己烷浸泡液中的迁移总量最多,最大值为95.5 mg/L。在3种浸泡液中5种薄膜均存在迁移行为,危害程度有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浸泡液 迁移 挥发总量
下载PDF
糖参中若干成分的分析研究
10
作者 刘松艳 苗人培 +1 位作者 李清民 吴广宣 《人参研究》 1991年第4期25-27,共3页
本文对抚松产糖棒参(Cultiva-ted Ginseng)中人参皂甙等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总皂甙含量为1.13%(g/g);氨基酸总量为3.58%(g/g);在所测25种无机元素中,铜、锌、镍、铁、钴、铬、锰、钼、硒、锡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铅、砷、镉、汞... 本文对抚松产糖棒参(Cultiva-ted Ginseng)中人参皂甙等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总皂甙含量为1.13%(g/g);氨基酸总量为3.58%(g/g);在所测25种无机元素中,铜、锌、镍、铁、钴、铬、锰、钼、硒、锡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铅、砷、镉、汞有害元素含量圾低;有机氯残留量极低;挥发油总量为0.078%(g/g),含有50余种化合物,鉴定出30多个化合物,其中β-榄香烯等倍半萜类化合物有18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萜类化合物 有害元素含量 挥发总量 人参皂甙 无机元素 总皂甙 Β-榄香烯 正丁醇萃取 甲醇回流提取 乙醚提取
下载PDF
超高压对低密度聚乙烯与乙醇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欣 唐亚丽 +2 位作者 王淑娟 卢立新 方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4-59,共6页
目的研究超高压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以及超高压作用下薄膜与食品模拟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低密度聚乙烯包装袋为研究对象,以体积分数为10%和95%的乙醇作为低密度聚乙烯包装内的食品模拟物。在超高压装置中,分别进行压力为200,300,... 目的研究超高压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以及超高压作用下薄膜与食品模拟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低密度聚乙烯包装袋为研究对象,以体积分数为10%和95%的乙醇作为低密度聚乙烯包装内的食品模拟物。在超高压装置中,分别进行压力为200,300,400 MPa,保压时间为5,15 min,介质温度为20,60℃的处理,放置7,14,21 d后检测膜的结构和性能变化,以及内容物的不挥发物总量变化。结果压力和温度的提高会使链段运动增强,导致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结晶度变大,同时拉伸强度也变大,但并不显著;压力与氧气透过率的变化成反比,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内容物的低密度聚乙烯,其氧气透过率低于体积分数为10%的;内容物的含量对不挥发物总量也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含量越大,不挥发物的总量越低,迁移量越小。结论压力、温度和内容物含量的变化都会对低密度聚乙烯和乙醇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乙醇 结晶度 拉伸强度 氧气透过率 挥发总量
下载PDF
Impact of human motion on TVOCs inhalation dose under side re-circulated ventilation
12
作者 张泉 曾丽萍 +2 位作者 谢更新 张国强 牛建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599-607,共9页
The main objectives were to (1) calculate the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s) inhalation dose, (2) analyze the proportions of human’s inhaled contaminant dos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3) present a newly ... The main objectives were to (1) calculate the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s) inhalation dose, (2) analyze the proportions of human’s inhaled contaminant dos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3) present a newly defined ratio of relative inhalation dose level (RIDL) to assess indoor air quality (IAQ). A user defined function based on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developed, which integrated human motion model with TVOCs emission model in a high sidewall air supply ventilation mode. Based 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10 cases, it is shown that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TVOCs is affected by human motion. TVOCs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of building material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mpact the TVOCs inhalation dose. From the RIDL index, case A-2 has the most serious IAQ problem, while case D-1 is of the best IA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or air quality (IAQ) human mo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CONTAMINANT relative inhalation dose level (RIDL) index
下载PDF
Perceived Indoor Discomfort,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13
作者 Ingrid Senitkova Miroslav Badid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11期1514-1522,共9页
Even all indoo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re met the users are usually not satisfied and perceived discomfort is occurred in the smart office buildings. The most frequently cause of discomfort in smart buildings is ove... Even all indoo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re met the users are usually not satisfied and perceived discomfort is occurred in the smart office buildings. The most frequently cause of discomfort in smart buildings is overrun of intelligence. There ar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building users' comfort. An indoor air quality seems to be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smart office buildings. In Slovakia the office buildings relating to indoor environment European standard are mostly evaluated as the non-low polluting buildings. The pollution from building as well as the pollution from occupancy and using was respected. The odor intensity and indoor air acceptability were assessed by a sensory panel.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carbon dioxide were measured. The odors from building material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air change rate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case study of indoor air acceptability concerning to indoor odors under occupancy and its affect on perceived air quality influenced by air change rate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ice buildings perceived discomfort air quality work performance productivity.
下载PDF
不同地区的紫苏挥发油总含量
14
作者 胡原铭 曾星星 +2 位作者 申涛 段思美 欧昌鹏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地区所产的紫苏挥发油总量差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用正交试验对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得出最优提取方案为蒸馏时间2.5h,料液比1∶6,浸泡时间2.5h,浸泡温度65℃,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方案提取11个不... 为了探讨不同地区所产的紫苏挥发油总量差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用正交试验对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得出最优提取方案为蒸馏时间2.5h,料液比1∶6,浸泡时间2.5h,浸泡温度65℃,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方案提取11个不同地区生产的紫苏,通过质量分析法比较不同地区的紫苏之间挥发油总量的区别,在这11批紫苏中挥发油总量最高的是云南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挥发 水蒸气蒸馏 不同地区 挥发总量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云南高原葡萄烈酒主要质量指标分析
15
作者 张家寿 王剑飞 +1 位作者 李梦迪 刘胤璇 《工业技术创新》 2017年第3期158-160,共3页
云南高原葡萄烈酒以水晶和玫瑰蜜等葡萄品种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的发酵、蒸馏、窖藏工艺生产而得。利用密度计、pH计、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结合解读葡萄烈酒的相关标准,对酒精度、非酒精挥发物总量、甲醇、氰... 云南高原葡萄烈酒以水晶和玫瑰蜜等葡萄品种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的发酵、蒸馏、窖藏工艺生产而得。利用密度计、pH计、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结合解读葡萄烈酒的相关标准,对酒精度、非酒精挥发物总量、甲醇、氰化物和铅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葡萄烈酒的质量指标。云南高原葡萄烈酒的酒精度极高;非酒精挥发物总量随着酒精度的升高而升高,更能体现葡萄的香气和品质;甲醇、氰化物和铅含量检测合格,说明无酒精勾兑现象,且储酒容器绿色、安全。甲醇含量仍需在葡萄烈酒生产加工方面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烈酒 质量指标 酒精度 非酒精挥发总量 甲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