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6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草蛉对不同时期芳香植物甜罗勒及其主要挥发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亚洁 李姝 +3 位作者 方艳 王甦 岳艳丽 顾俊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3-1071,共9页
为明确芳香植物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不同时期对捕食性天敌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甜罗勒不同发育阶段(营养期和开花期)对大草蛉的嗅觉行为反应,并通过GC-MS检测了甜罗勒不同发育阶段花和叶释放... 为明确芳香植物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不同时期对捕食性天敌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甜罗勒不同发育阶段(营养期和开花期)对大草蛉的嗅觉行为反应,并通过GC-MS检测了甜罗勒不同发育阶段花和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而测定了芳樟醇、罗勒烯、丁香酚、萜品油烯、樟脑、β-榄香烯6种主要挥发物质在0.1μg/L和0.01μg/L浓度下对大草蛉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开花期的甜罗勒植株可以显著吸引大草蛉雌虫。甜罗勒主要挥发物为单萜和倍半萜。0.1μg/L浓度芳樟醇和0.01μg/L浓度β-榄香烯可显著吸引大草蛉。0.1μg/L、0.01μg/L浓度的萜品油烯和0.01μg/L浓度的樟脑、丁香酚、芳樟醇、罗勒烯对大草蛉具有不显著的趋向选择。因此,大草蛉对甜罗勒偏好性可能与不同时期的挥发物质不同有关,这为进一步开发甜罗勒作为大草蛉诱集定殖功能植物提供支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甜罗勒 芳香植物 植物挥发物质 嗅觉反应 趋性行为
下载PDF
柑橘特殊挥发物质在空气系统中的分布与扩散
2
作者 王大明 李华英 +2 位作者 张刘晟 苟于江 何辉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186,共5页
柑橘内部受到病虫害侵染通过表面特征难以检测,但是柑橘内部随着病虫害的侵染会导致其挥发性物质的成分与含量有所变化,对侵染前后新产生或消失的挥发性物质在空气中的分布与扩散进行研究,可以为柑橘内部品质检测提供依据。该文基于分... 柑橘内部受到病虫害侵染通过表面特征难以检测,但是柑橘内部随着病虫害的侵染会导致其挥发性物质的成分与含量有所变化,对侵染前后新产生或消失的挥发性物质在空气中的分布与扩散进行研究,可以为柑橘内部品质检测提供依据。该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以β-榄香烯、正己醇为代表的新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和以α-松油醇为代表消失的挥发性物质在空气系统中的扩散运动。模拟结果表明,空气与正己醇的相互作用能较强,而空气与β-榄香烯和α-松油醇的相互作用能较弱,这使得正己醇、β-榄香烯和α-松油醇在空气中的运动轨迹与速度均出现差异。正己醇、β-榄香烯和α-松油醇在空气中的质心移动距离以及扩散能力与相互作用能均呈正相关性:相互作用能越大,其扩散速度与质心位移越大。该文研究结果对柑橘内部品质检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物质 柑橘 扩散 分子动力学模拟 检测
下载PDF
螟长距茧蜂对植物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32
3
作者 邱鸿贵 何丽芬 +1 位作者 沈伯钧 邱中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本文报道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寄生蜂——螟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ss)对植物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用嗅觉仪测定表明,雌蜂能被寄主植物(玉米、棉花)的挥发物质所吸引,但正常寄主植物的气味不能明显地... 本文报道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寄生蜂——螟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ss)对植物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用嗅觉仪测定表明,雌蜂能被寄主植物(玉米、棉花)的挥发物质所吸引,但正常寄主植物的气味不能明显地引起雌蜂产卵管的刺探行为。然而,寄主幼虫损伤的寄主植物,即使不存在寄主幼虫,亦能明显地诱发雌蜂进行产卵管刺探。非寄主植物(黄豆、灰菜)的气味对雌蜂既无明显的吸引力,亦无特别的排斥作用。当把正常的和寄主幼虫损伤的寄主植物同时提供给雌蜂时,雌蜂明显地选择后者。在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雌蜂明显地被寄主植物的气味所吸引。寄主植物的挥发物质能被乙醚抽提,抽提液滴加在滤纸上同样能诱发雌蜂触角搜索和敲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长距茧蜂 植物 挥发物质
下载PDF
马尾松针叶中的挥发物质对马尾松毛虫产卵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成华 阎云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93,共3页
前期的研究已表明马尾松毛虫雌蛾主要利用嗅觉来发现马尾松针叶并在其上产卵。借助于选择产卵试验 ,进一步研究了此种昆虫的产卵行为。与正常针叶比较 ,雌蛾对在戊烷提取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明显地下降。联系到戊烷提取物中含有引起... 前期的研究已表明马尾松毛虫雌蛾主要利用嗅觉来发现马尾松针叶并在其上产卵。借助于选择产卵试验 ,进一步研究了此种昆虫的产卵行为。与正常针叶比较 ,雌蛾对在戊烷提取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明显地下降。联系到戊烷提取物中含有引起雌蛾触角电位反应的挥发物质的事实 ,上述结果说明戊烷提取物含有某些在雌蛾进行产卵场所定位中必不可少的挥发物。以戊烷浸过的针叶作为对照 ,雌蛾对在经α -蒎烯、香叶烯、苎烯、樟脑、里哪醇 -戊烷溶液分别浸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没有显著的变化。然而雌蛾在经β-蒎烯 -戊烷浸泡过的针叶上的产卵量要明显地低于仅用戊烷浸过的针叶。这表明高含量 β-蒎烯的针叶能使雌蛾对其产卵喜好性显著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针叶 挥发物质 马尾松毛虫 产卵行为 影响因素 产卵量 戊烷提取物
下载PDF
馒头挥发物质的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自红 苏东民 +1 位作者 苏东海 辛秀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26,共5页
以总峰面积和峰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以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PDMS)为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SPME)对馒头挥发物质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样品用量为2 g(15 mL样品瓶),萃取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60 m in,解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0℃和4... 以总峰面积和峰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以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PDMS)为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SPME)对馒头挥发物质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样品用量为2 g(15 mL样品瓶),萃取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60 m in,解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0℃和4 m in时,提取到的挥发物质数量较多,主要挥发物质的萃取效果较好.馒头的挥发物质主要有醇类64.88%、羰基化合物4.29%、苯类3.81%、酯类2.75%、酰基化合物18.11%、杂环类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挥发物质 固相微萃取 优化
下载PDF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挥发物质化学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维纯 姜紫荣 宋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6,共6页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与树种有关。分析鉴定表明:马尾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为2%~4%,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a-蒎烯(21.24%)、β-...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与树种有关。分析鉴定表明:马尾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为2%~4%,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a-蒎烯(21.24%)、β-蒎烯(9.63%)和长叶烯(21.83%)。鉴定出的组分占总挥发物质的94.12%;赤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的含量为3%~5%。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a-揽香烯(21.90%)、a-香柠檬烯(14.16%)和长叶烯(9.70%),已鉴定组分占总挥发物质的95.89%;樟子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的含量为4%~6%,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木罗烯(16.23%)、a-草烯(9.24%)和乙酸龙脑酯(8.20%)等,鉴定出的组分占总挥发物质的9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物质 叶绿素 胡萝卜素 软膏 松针 萃取
下载PDF
储藏粳稻挥发物质与质量指标关系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伟 张明 +1 位作者 甘小玉 陆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7-103,共7页
通过监测储藏期间粳稻谷质量指标(过氧化物酶活性、脂肪酸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挥发物质的变化,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法(PLS),在研究储藏条件对粳稻谷质量指标、挥发物质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初步建立了特征性挥发物... 通过监测储藏期间粳稻谷质量指标(过氧化物酶活性、脂肪酸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挥发物质的变化,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法(PLS),在研究储藏条件对粳稻谷质量指标、挥发物质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初步建立了特征性挥发物质对质量指标变化的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粳稻谷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弱;脂肪酸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挥发物质中的1-次乙基-4-甲氧基苯、3,4-二甲氧基苯甲醛、2,3-二氢-1,1,3-三甲基-3-苯基-1H-茚、苯并噻唑、异硫氰基环己烷与脂肪酸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呈现正相关,可作为判定粳稻谷劣变的特征性挥发物质;椰子醛、香叶基丙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棕榈酸甲酯、1-壬醇、辛醛、2,6-二叔丁基苯醌、2-正戊基呋喃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正相关,可作为判定粳稻谷新鲜陈度的特征性挥发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谷 质量指标 特征性挥发物质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下载PDF
应用化学传感器和GC-MS研究加热温度与大豆油挥发物质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静 黄沁怡 +3 位作者 李芳 刘凌涛 韩芳 苏秀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探究大豆油挥发性成分和加热温度之间关系,建立高温煎炸油的快速检测技术,确保食用油的安全。运用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不同加热温度的大豆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学传感器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到大豆油在加... 探究大豆油挥发性成分和加热温度之间关系,建立高温煎炸油的快速检测技术,确保食用油的安全。运用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不同加热温度的大豆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学传感器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到大豆油在加热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通过PCA和LDA方法分析未加热、150、180和220℃加热处理的大豆油气味明显不同。利用GC-MS从未加热、150、180和220℃加热处理的大豆油中分别检测出27、60、100、11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烃类、醛类、酮类、醚类、酯类、酸类、杂环化合物、氢过氧化物等。未加热处理的大豆油中氢过氧化物含量较高;酮类和醇类是150℃加热处理大豆油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表现为炒菜时散发的油香;180℃和220℃加热的大豆油中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以及杂环化合物,它们产生焦香味、烤香味的同时也危害人类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 气质联用 大豆油 挥发物质 高温
下载PDF
基于GC/MS的储藏粳稻谷挥发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宋伟 张明 张婷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102,共6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样品的挥发物质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不同稻谷样品间挥发物质的差异,进而找出能够反应稻谷储藏品质的特征性挥发物。测定结果表明,共检测到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稻谷...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样品的挥发物质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不同稻谷样品间挥发物质的差异,进而找出能够反应稻谷储藏品质的特征性挥发物。测定结果表明,共检测到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稻谷样品挥发物质117种,从中筛选出贡献较大的83种成分进行分析,其中烃类29种,醛类17种,酮类10种,醇类8种,酸酯类10种,杂环类9种。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储藏期间稻谷的酸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烷烃类、烯烃类挥发物质下降明显,且温度越高下降程度越大;苯类挥发物质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有上升趋势,温度越高上升的越明显;杂环类挥发物质受储藏时间以及温度的影响较小。各类挥发物质受储藏条件影响大小顺序为酸酯类>醇类>酮类>醛类>烃类>杂环类,同时得到评判稻谷品质的特征性挥发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样品 储藏条件 挥发物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桂花不同组织器官挥发物质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丹 罗世琼 +2 位作者 杨占南 马敬 余正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43-1247,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SPME-GC-MS)分析桂花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挥发性物质,其目的是评价桂花不同器官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特征。花冠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叶醛、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SPME-GC-MS)分析桂花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挥发性物质,其目的是评价桂花不同器官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特征。花冠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叶醛、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薰衣草醇、己醛和(Z)-乙酸叶醇酯;花蕊主要成分为安息香醛、β-芳樟醇、β-紫罗兰酮、薰衣草醇、反式-氧化芳樟醇、α-紫罗兰酮、2-辛酮和己醛;花托主要成分为青叶醇、(Z)-乙酸叶醇酯、己醛、顺式-罗勒烯、叶醛、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薰衣草醇和β-紫罗兰酮;花萼和叶片主要成分为已醛、叶醛和(Z)-乙酸叶醇酯,这些物质在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但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器官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可能具有与其形态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生理、生态和协同进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挥发物质 特征
下载PDF
水杨酸及亚精胺对淹水桃幼树挥发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桂林 范伟国 +1 位作者 王超 牟立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401,共8页
探索水杨酸和亚精胺对淹水条件下桃树根、枝和叶等器官挥发物质的变化,为桃树淹水生理及其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吸附桃树中的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桃幼树... 探索水杨酸和亚精胺对淹水条件下桃树根、枝和叶等器官挥发物质的变化,为桃树淹水生理及其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吸附桃树中的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桃幼树根、枝及叶中挥发物质主要成分为苯甲醛,相对含量为54.3~66.3%。淹水及叶面喷布水杨酸(SA)和亚精胺均对桃幼树器官中挥发性物质产生较大影响。淹水桃幼树挥发性物质总量显著降低,其中枝中挥发物质数量变化幅度最大(降低了58.3%)。淹水桃幼树根中苯甲醛相对含量明显下降,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含量增加,其他如乙基戊基酮(相对含量23.7%)、邻甲基苯甲醚(12.87%)、甲基萘(11.24%)等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增加,酯类未检出;淹水桃幼树枝中苯甲醛及烯烃类数量下降明显;淹水对桃幼树叶中挥发物质影响最小。叶面喷施SA的淹水桃幼树根和枝中挥发物质的总量显著增加,种类更加丰富。SA处理的淹水桃根中α-蒎烯、莰烯及苯甲醛等含量显著增加,乙基戊基酮、邻甲基苯甲醚及甲基萘等物质相对含量明显降低;桃枝中苯甲醛等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喷施SA对叶中挥发物质总量影响不明显。叶面喷施亚精胺的淹水桃幼树根中苯甲醛及烯烃类物质含量均明显增加,乙基戊基酮和邻甲基苯甲醚等物质未检出,甲基萘含量增加;亚精胺喷施的淹水桃幼树枝中挥发物质数量增多,苯甲醛等含量增加;而叶中醛类数量变化不明显,但苯甲醛含量显著增加。叶面喷施水杨酸和亚精胺均提高了淹水桃幼树根中烯烃类数量及相对含量、枝和叶中醛类含量,抑制桃根、枝及叶中醇类物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水杨酸 亚精胺 挥发物质
下载PDF
树木挥发物质对光肩星天牛成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玉凤 陆群 《内蒙古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行为 树木 挥发物质
下载PDF
薏苡仁挥发物质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耀洪 《常熟高专学报》 1992年第C11期10-13,31,共5页
关键词 薏苡仁 挥发物质 化学成分 药理
下载PDF
Manchego奶酪的挥发物质及感观特性(FERNANDEZ GARCIA,E;CARBONELL M;NUNEZ M)Journal of Dairy Research (2002)69(4) 579-593(英文)DSA 1643 No.3(2004)
14
作者 高学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7,共1页
Manchego奶酪可以由未处理的鲜奶或巴氏消毒羊奶来制做。在奶酪成熟期,自动净化收集器可用来分离鉴定比较未处理奶和巴氏消毒奶分别制做的Manchego奶酪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挥发性成分在多数未处理奶(RM)奶酪中要多于巴氏消毒奶(PM)制... Manchego奶酪可以由未处理的鲜奶或巴氏消毒羊奶来制做。在奶酪成熟期,自动净化收集器可用来分离鉴定比较未处理奶和巴氏消毒奶分别制做的Manchego奶酪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挥发性成分在多数未处理奶(RM)奶酪中要多于巴氏消毒奶(PM)制作的奶酪。酒精和酯在RM Manchego奶酪中占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处理 奶酪 挥发物质 挥发性成分 制做 含量 感观特性 鲜奶 巴氏消毒
下载PDF
园林植物的挥发物质能致癌吗?
15
《中国园林》 2002年第4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乌桕 园林植物 挥发物质 致癌
下载PDF
乙醛薰蒸对收获后草莓的风味和某些挥发物质的影响及其防腐效果
16
作者 孙嘉鼎 《浙江食品工业》 1993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乙醛 薰蒸 草莓 风味 挥发物质
下载PDF
花香型古树滇红茶挥发物质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绍梅 宋文明 +1 位作者 冷燕 周启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0-1015,共6页
为探索花香型古树滇红茶的香气物质以及各种挥发性物质,本研究结合同时蒸馏萃取法与气相色谱仪分析方法,并辅以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经过蒸馏、萃取和浓缩等操作后,对获取的滇红茶浓缩萃取液进行后续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该滇红茶浓缩... 为探索花香型古树滇红茶的香气物质以及各种挥发性物质,本研究结合同时蒸馏萃取法与气相色谱仪分析方法,并辅以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经过蒸馏、萃取和浓缩等操作后,对获取的滇红茶浓缩萃取液进行后续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该滇红茶浓缩萃取液主体的感官香味轮廓为花香,并且带有甜香和青草香的余味,整体呈现出浓郁的玫瑰花香气味。气相色谱仪分析鉴定出了12种关键成分,包括1种醛类、6种醇类、1种酮类、1种酯类以及苯乙腈、吲哚、2,4-二丁基-苯酚。在花香型古树滇红茶香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4种物质分别是苯乙醛、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和吲哚。从香气强度值来看,具有较强香味的物质包括苯乙醛、苯甲醇、芳樟醇、香叶醇和β-紫罗兰酮等。上述结果为研究古树滇红茶挥发性物质和风味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红茶 浓缩萃取 挥发物质
下载PDF
预制烤鱼水分分布及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艳 王圣开 +3 位作者 付勋 冯婷婷 李翔 聂青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3,共9页
以即热型预制烤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 以即热型预制烤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不同电烤条件下烤鱼水分分布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0℃烤制20 min的烤鱼加工损失率最低,持水力最高。烤鱼中水分主要形式为不易流动水,200℃烤鱼的弛豫时间T22、T23最低,其次是250℃烤鱼,T2反演谱整体向左移动,说明水的自由度降低。250℃烤制20 min的烤鱼不易流动水峰面积占比(A22)最高,达94.03%,自由水峰面积占比(A23)最低,为1.93%,说明肌肉组织持水较优。在5组烤鱼中共鉴定出7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及烃类等。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筛选出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12、9、11、8和8种。5组样品贡献较大的风味物质为己醛、1-辛烯-3-醇、壬醛等,其中愈创木酚和4-甲基苯酚是碳烤烤鱼特有的关键风味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不同条件烤制的烤鱼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A22与异戊醛、庚醛和2,3-辛二酮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壬醛和愈创木酚呈显著负相关(P<0.05)。该研究结果为预制烤鱼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热 预制烤鱼 碳烤 电烤 水分迁移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在典型亚热带环境下有害挥发物质的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维思 夏庆云 +1 位作者 陈立 桂怿 《日用电器》 2018年第11期18-21,共4页
随着橡胶跑道的逐渐普及,其危害性一致成为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模拟亚热带气候环境条件对跑道面层材料进行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试,研究表明有害物质主要集中在甲醛、乙醛、丙酮三类;温度越高醛类的释放量越大;苯系物的含量都是基本符合要求。
关键词 合成跑道面层 有害物质挥发 危害 亚热带环境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果实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
20
作者 庞夫花 王庆莲 +3 位作者 袁华招 蔡伟建 王珑静 赵密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66,共8页
为探明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果实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以红颜(HY)、天使8号(TS8H)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土壤栽培和高架基质栽培2种模式进行栽培试验。果实成熟后,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草莓果实的... 为探明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果实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以红颜(HY)、天使8号(TS8H)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土壤栽培和高架基质栽培2种模式进行栽培试验。果实成熟后,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草莓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草莓品种中共检测出83种、12大类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脂肪酯29种、内酯3种、芳香族酯6种、脂肪醇4种、萜烯醇5种、呋喃酮2种、脂肪酮3种、萜烯酮2种、脂肪酸6种、脂肪醛8种、萜烯6种、其他9种。香气组分中,内酯、萜烯醇、脂肪酯相对含量较高。常规土壤栽培处理红颜果实内酯、萜烯醇、脂肪酯相对含量分别为46.77%、21.46%、16.18%,天使8号分别为44.20%、25.71%、19.77%;高架基质栽培处理红颜果实内酯、萜烯醇、脂肪酯相对含量分别为51.17%、24.21%、13.10%,天使8号分别为43.59%、18.11%、16.54%。不同栽培模式下,同一品种中90%以上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一致,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γ-癸内酯、γ-十二内酯、反式橙花叔醇;高架基质栽培方式下红颜果实γ-癸内酯和天使8号果实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DMMF)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常规土壤栽培。综上,高架基质栽培在维持草莓果实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稳定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果实的果香、甜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栽培模式 挥发性香气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