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振动激发态吡嗪碰撞传能的QCT计算研究
1
作者 周建华 马万勇 +3 位作者 姜海辉 张纪明 王少坤 顾月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吡嗪(C4N2H4)与N2、O2、NH3、基态吡嗪之间的碰撞传能.C4N2H4通过计算发现,高振动激发态C4N2H4与N2、O2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传能,与NH3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R传能,与基态C4N2H4碰撞发生的主要是... 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吡嗪(C4N2H4)与N2、O2、NH3、基态吡嗪之间的碰撞传能.C4N2H4通过计算发现,高振动激发态C4N2H4与N2、O2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传能,与NH3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R传能,与基态C4N2H4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R)传能.通过比较高振动激发态C4N2H4、C6F6、C6H6与其基态分子的碰撞传能,发现此类碰撞传能中,若分子的对称性高,则V鄄V传能更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 振动激发态 碰撞传能 QCT计算 传能机理
下载PDF
CO(υ)高振动激发态向C_2H_2的振动传能研究
2
作者 王宝山 郭敬忠 +2 位作者 顾月姝 毛文涛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用时间分辨窝里叶红外发射谱研究了高振动激发态CO向C2H2的传能,得到了CO(v=1-3)各振动态布展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微分法解出弛豫微分方程组,获得CO(v=1-3)向C2H2的传能速率常数分别为:2.0±0.1,6.0±0.2和9.1&... 用时间分辨窝里叶红外发射谱研究了高振动激发态CO向C2H2的传能,得到了CO(v=1-3)各振动态布展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微分法解出弛豫微分方程组,获得CO(v=1-3)向C2H2的传能速率常数分别为:2.0±0.1,6.0±0.2和9.1±0.8(10-13cm3·molecule-1·s-1).传能速率随着振动量子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CO的振动能应向C2H2的对称伸缩模v2近共振V-V传递.传能过程中还可能形成二聚体络合物,加速了CO(v)向C2H2的传能.用abinitio方法确定了CO...C2H2两种可能的直线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激发态 V-V传能 一氧化碳 乙炔 传能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态的C_6H_6与N_2、O_2碰撞传能的QCT计算
3
作者 周建华 顾月姝 +1 位作者 王少坤 杨和亭 《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1999年第1期33-38,共6页
准经典轨线法 (QCT)是目前理论上研究高振动激发态大分子碰撞传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文用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的C6H6 与N2 、O2 的碰撞传能 通过计算发现 ,与N2 、O2碰撞时 ,C6H6 的每次碰撞平均振动失能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 准经典轨线法 (QCT)是目前理论上研究高振动激发态大分子碰撞传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文用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的C6H6 与N2 、O2 的碰撞传能 通过计算发现 ,与N2 、O2碰撞时 ,C6H6 的每次碰撞平均振动失能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计算结果表明 ,高振动激发态的C6H6 失去的振动能传到了N2 、O2 的振动自由度上 ,即V V传能 通过分析每一条轨线 ,发现了直接碰撞、络合碰撞及颤动碰撞三种碰撞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激发态 碰撞传能 QCT计算
下载PDF
Na_(2)高振动态与CO_(2)间碰撞转移概率分布的实验测量
4
作者 王淑英 尤德昌 +5 位作者 马文佳 杨若凡 张仰志 於子雷 赵小芳 沈异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0-1764,共5页
受激发射泵浦激发Na_(2)至Na_(2)(ν″=30,J″=11)和Na_(2)(ν″=45,J″=11)。Na_(2)(ν″)与CO_(2)碰撞,研究了CO_(2)(00~00)的全态可分辨转动分布及不同的Na_(2)振动能对碰撞猝灭动力学的影响。光学吸收法测量Na_(2)(ν″)与CO_(2)碰... 受激发射泵浦激发Na_(2)至Na_(2)(ν″=30,J″=11)和Na_(2)(ν″=45,J″=11)。Na_(2)(ν″)与CO_(2)碰撞,研究了CO_(2)(00~00)的全态可分辨转动分布及不同的Na_(2)振动能对碰撞猝灭动力学的影响。光学吸收法测量Na_(2)(ν″)与CO_(2)碰撞后的弛豫过程,在一次碰撞的条件下,确定了ν″,ν″-1及ν″-2各振动能级上的转动态分布,而高于ν″的振动能级没有观察到,从而得到碰撞过程中Na_(2)转动能的改变。在碰撞发生1μs后,测量CO_(2)低J态的瞬时线轮廓,利用双Guass函数拟合,得到两个Doppler增宽轮廓,一个是存在于J态粒子的Doppler半宽,一个是被碰撞出J态粒子的Doppler半宽。从存在于J态的Doppler半宽,得到在Na_(2)(ν″)/CO_(2)碰撞中质心平移速度,从而确定平均平移能的增加〈ΔE_(rel)〉。Na_(2)(ν″)振动能的增加与CO_(2)平动能的增加有很大关系,Na_(2)振动能增加35%,而平动能增加56%。从CO_(2)的其他转动态碰到J态的出现速率系数k^(J)_(app)由测量碰撞前和碰撞1μs后的泛频激光感应荧光强度得到总的出现速度系数k_(app)=Σ_(J)k_(app)^(J)=(6.6±1.5)×10^(-10)cm^(3)·molecule^(-1)·s^(-1)[对Na_(2)(ν″=30)]和(5.9±1.3)×10^(-10) cm^(3)·molecule^(-1)·s^(-1)[对Na_(2)(ν″=45)]。因此Na_(2)(ν″)/CO_(2)的碰撞频率对Na_(2)的振动能不是很敏感的。取k_(app)作为参考速率系数,得到了全部能量转移概率分布P(ΔE),这里的ΔE包括了CO_(2)转动能和平动能的变化以及Na_(2)转动能的变化,对于Na_(2)分子振动能的较小增加,会引起P(ΔE)曲线的迅速增宽,在ΔE>500 cm^(-1)以后,Na_(2)(ν″=30)/CO_(2)的P(ΔE)曲线移到了Na_(2)(ν″=45)/CO_(2)的P(ΔE)曲线的下面。P(ΔE)对ΔE在0~3 000 cm^(-1)之间的数值积分给出〈ΔE〉_(trans)=590 cm^(-1)[对Na_(2)(ν″=30)],而对Na_(2)(ν″=45)则给出〈ΔE〉_(trans)=880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能量转移 激光诱导荧光 瞬时线轮廓 速率系数 能量增加分布函数 Na_(2)振动激发态 CO_(2)
下载PDF
高激发振动态RbH(Х~1Σ^+,ν″=15~22)与H_2,N_2的振动-振动碰撞能量转移
5
作者 张彬 朱冬辉 +1 位作者 戴康 沈异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0-593,共4页
脉冲激光激发Rb原子至6 D态,Rb(6 D)与H2反应生成RbH(Х1Σ+,ν″=0~2)振动态。研究了RbH(Х1Σ+)高位振动态与H2,N2间的碰撞弛豫过程,利用泛频泵浦分别激发Х1Σ+(ν″=0)至Х1Σ+(ν″=15~22)各振动态,检测激光激发Х1Σ+(ν″)至A1... 脉冲激光激发Rb原子至6 D态,Rb(6 D)与H2反应生成RbH(Х1Σ+,ν″=0~2)振动态。研究了RbH(Х1Σ+)高位振动态与H2,N2间的碰撞弛豫过程,利用泛频泵浦分别激发Х1Σ+(ν″=0)至Х1Σ+(ν″=15~22)各振动态,检测激光激发Х1Σ+(ν″)至A1Σ+(ν′),测量A1Σ+(ν′)的时间分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利用Stern-Volmer方程,得到振动能级ν″的总的弛豫速率系数kν(H2)。在H2和N2的混合气体中,总弛豫速率系数kν(H2+N2)与α(H2的摩尔配比)成直线的关系,其斜率为kν(H2)-kν(N2),而截距为kν(N2)。对于ν″<18主要发生单量子弛豫(Δν=1)过程,kν(H2)和kν(N2)与振动量子数ν″均成线性增加关系。对于ν″≥18,多量子弛豫(Δν≥2)过程及共振振动-振动转移起重要作用。对于RbH(ν″=21)+N2(0),测量ν″=16的布居数时间演化轮廓,在20μs内有一个锐锋,在100~200μs内有一个较低的宽峰,锐锋相应于RbH(ν″=21)+N2(0)→RbH(ν″=16)+N2(1)的共振转移过程,而宽峰是由相继的单量子过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移 多量子弛豫 振动激发态分子 RbH N2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态的V-V传能研究——I.CO(ν)向CO_2的振动传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宝山 顾月姝 +1 位作者 何勇 孔繁敖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2期2399-2403,共5页
利用时间分辨Fourier红外发射光谱仪(TR FTIR),研究了CO的高振动激发态(υ≤8)向CO_2分子的传能反应。193nm紫外激光光解CHBr_3和O_2的混合物产生高振动激发的CO(υ);TR FTIR记录不同时刻的CO(υ→υ-1)红外发射光谱。通过光谱... 利用时间分辨Fourier红外发射光谱仪(TR FTIR),研究了CO的高振动激发态(υ≤8)向CO_2分子的传能反应。193nm紫外激光光解CHBr_3和O_2的混合物产生高振动激发的CO(υ);TR FTIR记录不同时刻的CO(υ→υ-1)红外发射光谱。通过光谱模拟,求出CO各个振动态的布居及其随时间的演变,利用单量子弛豫模型,根据微分法,优化得到CO(υ=1~8)向CO_2的传能速率常数分别为:5.7±0.1,5.9±0.1,5.2±0.2,3.4±0.2,2.4±0.3,2.2±0.4,2.0±0.4,1.8±0.6(10^(-14)cm^3·molecule^(-1)·s^(-1)。并结合理论计算,用双通道传能模型对CO(υ)向CO_2传能的机理进行了较好的解释。对于CO的较低振动态(υ≤8),它主要向CO_2(υ_3)传能;对于CO的较高振动态(υ>8),则主要向CO_2(υ_1)传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激发态 V-V传能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传能
原文传递
高振动激发态的V-V传能研究——Ⅱ.CO(v)向H_2O的振动传能
7
作者 王宝山 顾月姝 +1 位作者 李强 孔繁敖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3期2509-2512,共4页
利用时间分辨 Fourier红外发射光谱仪(TR FTIR),对高振动激发的 CO(υ)向 H_2O的传能反应进行了研究.传能给体分子CO(υ)193 nm激光光解CHBr_3和O_2后的次级化学反应产生.CO(υ→υ-1)的红外发射由TR FTIR跟踪检测.实验中没有观察到H_2... 利用时间分辨 Fourier红外发射光谱仪(TR FTIR),对高振动激发的 CO(υ)向 H_2O的传能反应进行了研究.传能给体分子CO(υ)193 nm激光光解CHBr_3和O_2后的次级化学反应产生.CO(υ→υ-1)的红外发射由TR FTIR跟踪检测.实验中没有观察到H_2O的振动激发.利用光谱拟合方法,得到每一延时CO(υ=1~8)的振动布居,进而求出CO各个振动激发态的相对布居随时间的演化关系.在单量子跃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微分法得到室温下CO(υ=1~8)向H_2O的传能速率常数.至少有2个原因导致CO(υ)向H_2O弛豫的异常快的速率:H_2O的转动对振动能隙的补偿;CO和H_2O分子间形成一定寿命的络合物.结合SSH理论和ab initio计算,对CO向H_2O的传能机理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激发态 振动传能 一氧化碳 V-V传能
原文传递
确定三原子分子势能面的SCF-CI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谢代前 鄢国森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9-357,共9页
建议根据振动高激发态的实验能级确定三原子分子势能面的SCF-CI方法.此法中使用键长-键角内坐标系下的SCF-CI方法来精确地计算振动高激发态的能级及其对势能参数的一阶微分,并使用LMF算法来优化势能参数.为验证此方法,优化了水分子的势... 建议根据振动高激发态的实验能级确定三原子分子势能面的SCF-CI方法.此法中使用键长-键角内坐标系下的SCF-CI方法来精确地计算振动高激发态的能级及其对势能参数的一阶微分,并使用LMF算法来优化势能参数.为验证此方法,优化了水分子的势能面,计算出水分子的振动高激发态能级与70个观测到的振动能级相比较,标准偏差为1.15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原子分子 势能面 振动高激发态 SCF-CI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