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振动传感器电缆的入侵告警方法
1
作者 舒剑 刘巍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8期220-222,共3页
本文设计基于振动传感器电缆的入侵告警方法。将振动传感器电缆布置在关键区域,捕捉每一处细微振动,将潜在的入侵信号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流。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时域特征的深入提取,如峰值振幅、振动位置等关键指标。利用先进的数据处... 本文设计基于振动传感器电缆的入侵告警方法。将振动传感器电缆布置在关键区域,捕捉每一处细微振动,将潜在的入侵信号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流。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时域特征的深入提取,如峰值振幅、振动位置等关键指标。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智能算法,一旦判定入侵成立,立即触发告警机制,而对非入侵异常则灵活调整参数,规避误报。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更适用于振动传感器电缆的入侵告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感器 振动电缆 入侵告警 振幅峰值
下载PDF
我国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直道滑冰腿部肌肉肌电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芙蓉 陈月亮 吴新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8,共5页
运用表面肌电和高速摄影同步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分析短距离运动员直道滑冰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结果:(1)左腿振幅峰值前4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股外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右腿振幅峰值前4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股外肌和腓肠... 运用表面肌电和高速摄影同步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分析短距离运动员直道滑冰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结果:(1)左腿振幅峰值前4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股外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右腿振幅峰值前4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股外肌和腓肠肌,左、右腿振幅峰值最小的都是臀大肌;(2)单步周期腿部肌肉有效放电时间最长的都是胫骨前肌,最短的都是臀大肌;(3)单步周期腿部肌肉贡献度最大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结论:(1)单步周期腿部肌肉振幅峰值都出现在蹬冰期,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在重心转移和蹬冰2个阶段都出现近似的振幅峰值,两者处于共激活状态,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也要同步发展股后肌群力量;(2)单步周期中,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在腿部肌肉中有效放电时间最长、做功最大,在完成单步周期动作时作用最大,臀大肌有效放电时间最短,做功最小,在完成单步周期动作时作用最小,但在训练实践中,胫骨前肌的作用被低估,臀大肌的作用被高估;(3)运动员左、右腿单步周期动作模式一致,但摆动期左腿更主动,蹬冰期腿部肌肉的具体协调模式不同,在实践训练中设计练习方式时要注意左、右腿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冰 直道滑冰 单步周期 振幅峰值 积分肌电
下载PDF
优秀短距离女子速滑运动员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肉肌电特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新炎 陈月亮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3-568,共6页
通过分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探讨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肉动作和协调模式。运用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和高速摄像机同步测试,对原始肌电图进行RMS时域转化,再进行均化处理。结果:途中滑单步周期中胫骨前肌有效放电... 通过分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探讨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肉动作和协调模式。运用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和高速摄像机同步测试,对原始肌电图进行RMS时域转化,再进行均化处理。结果:途中滑单步周期中胫骨前肌有效放电时间最长,臀大肌最短,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有效放电时间集中在蹬冰期;除胫骨前肌在弯道左单步周期落腿阶段出现振幅峰值外,其余肌肉肌电峰值都出现在蹬冰期;直道左、右和弯道右单步周期腿部主要用力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弯道左单步周期腿部主要用力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结论:因弯道技术形成的腿部肌肉激活惯性导致股内肌在直道左单步周期落腿阶段出现多余放电;直道单步周期左右腿动作模式一致,肌肉协调模式不一致,弯道单步周期左右腿动作模式和肌肉协调模式都不一致;女子短距离速滑训练实践过程中对胫骨前肌和臀大肌可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应加强非平衡状态下胫骨前肌力量。在实践训练中应把握这些细节,有针对性地发展腿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冰 单步周期 有效放电 振幅峰值 肌肉贡献度
下载PDF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channel sand bodies based on seismic peak attribute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鲁平 郑晓东 +2 位作者 首皓 李劲松 李艳东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0年第1期10-17,98,共9页
The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thickness prediction of channel sand bodies are always difficult in seismic exploration.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thickness predi... The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thickness prediction of channel sand bodies are always difficult in seismic exploration.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thickness prediction of channel sand bodies based on seismic peak attribute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Using seismic forward modeling of a typical thin channel sand body,a new seismic attribute-the ratio of peak frequency to amplitude was constructed.Theoretical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seismic peak frequency is sensitive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channel sand bodies,while the amplitude attribute is sensitive to the strata lithology.The ratio of the two attributes can highlight the boundaries of the channel sand body.Moreover,the thickness of the thin channel sand bodies can be determined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peak frequency and thin layer thickness.Practical applic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ismic peak frequency attribute can depict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annels very well.The ratio of peak frequency to amplitude attribute can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ability of channel sand body boundaries.Quantitative prediction and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of channel sand bodies with seismic peak attribute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are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sand bodies seismic peak frequency attribute seismic peak amplitude attribute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下载PDF
瞬时谱数据的谱加权自适应带通滤波融合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学华 钟文丽 +1 位作者 贺振华 杨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2-456,357+518,共5页
为了快速提取地震谱分解数据中的储层特征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将瞬时峰值振幅和峰值频率属性数据进行融合的方法,它采用随频率自适应调节滤波带宽的高斯基函数,可反映时频域地震信号在低频端具有很高的频率分辨率,高频端具有较低的频率分... 为了快速提取地震谱分解数据中的储层特征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将瞬时峰值振幅和峰值频率属性数据进行融合的方法,它采用随频率自适应调节滤波带宽的高斯基函数,可反映时频域地震信号在低频端具有很高的频率分辨率,高频端具有较低的频率分辨率的特征;并以峰值振幅属性作为权重,将两种谱分解属性数据映射为颜色融合数据。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法可反映瞬时谱主振幅随频率的变化,刻画储层的空间展布、几何形态、相对厚度和含流体情况等,快速提取谱分解数据中的有效地质信息,提高解释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分解 峰值振幅 峰值频率 自适应带通滤波 数据融合 储层描述
下载PDF
时频属性法薄互层预测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力辉 李建海 +1 位作者 孙莹频 胡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61-1268,共8页
1/4波长以内的薄互层厚度预测一直是勘探难题,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时频属性预测薄互层累计厚度的方法。通过薄互层楔状模型和两个叠置薄层模型,厘清薄互层累计厚度与时频属性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净毛比、层数和互层... 1/4波长以内的薄互层厚度预测一直是勘探难题,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时频属性预测薄互层累计厚度的方法。通过薄互层楔状模型和两个叠置薄层模型,厘清薄互层累计厚度与时频属性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净毛比、层数和互层模式都对峰值振幅—毛厚度关系有影响,其中净毛比影响最大,其次是互层数,影响最小的是互层模式;净毛比控制峰值振幅、峰值频率与毛厚度关系,也控制调谐厚度范围;在调谐厚度内,峰值振幅(积分能谱)与毛厚度呈单调递增线性关系,峰值频率与毛厚度呈单调递减线性关系;积分能谱与净厚度呈线性关系,积分能谱有扩大调谐厚度范围功能,有利于计算薄互层净厚度。根据模型试算结果,在实际资料中运用人工智能方法,利用峰值振幅和峰值频率等联合计算薄互层净厚度。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准确、可靠,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 净毛比 毛厚度 峰值振幅 峰值频率 积分能谱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谱反演的薄层预测技术应用探讨
7
作者 王银 屈大鹏 《中国西部科技》 2015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从实际的地质地震模型出发,分析了实际情况下峰值振幅、峰值频率随地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其与Widess模型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不同:在地层厚度减为零时,峰值振幅并未减弱至零;峰值频率随着地层减薄有逐渐变大的趋势,当层厚小于一定厚度... 本文从实际的地质地震模型出发,分析了实际情况下峰值振幅、峰值频率随地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其与Widess模型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不同:在地层厚度减为零时,峰值振幅并未减弱至零;峰值频率随着地层减薄有逐渐变大的趋势,当层厚小于一定厚度(调谐频率转折点)时,峰值频率开始减小,在层厚为零时与子波的主频一致。当地层薄到一定程度后,峰值频率会与厚度产生强烈的关联,这表示地震对薄层的响应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敏感的多。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采用谱反演薄层预测技术对FL地区茅口组岩溶薄储层进行预测,精确识别出了薄储层的顶底界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储层 峰值频率 峰值振幅 奇反射 偶反射 谱反演
下载PDF
肌电图检查在诊断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顺玉 曹国华 +2 位作者 陈莉 罗媛 陈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4期185-186,共2页
目的 :探究肌电图(EMG)检查在诊断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重庆西南医院收治的7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和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检查的74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设为面瘫组,将其中7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 目的 :探究肌电图(EMG)检查在诊断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重庆西南医院收治的7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和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检查的74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设为面瘫组,将其中7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行EMG检查。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两侧面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两侧面神经运动传导的峰值振幅及面部两侧瞬目反射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研究对象两侧面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及峰值振幅相比,P>0.05。面瘫组研究对象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长于其健侧面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其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的峰值振幅小于其健侧面神经运动传导的峰值振幅,P <0.05。对照组研究对象面部两侧的瞬目反射均正常。面瘫组研究对象面部两侧均出现瞬目反射传出异常,其面部患侧未引出R1波、R2波或引出的R1波、R2波的潜伏期延长,其面部患侧引出的R2’波正常;其面部健侧引出的R1波及R2波均正常,其面部健侧未引出R2’波或引出R2’波的潜伏期延长。结论 :EMG检查在诊断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运动传导 潜伏期 峰值振幅
下载PDF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表面波研究
9
作者 郭司祺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36期22-24,共3页
为了实现对仪器设备的全光控制,基于修正的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具有阶跃线性折射率分布的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表面波的性质。结果表明:非局域程度大小显著影响着表面波的性质,在线性折射率强度和能流保持一定的情况... 为了实现对仪器设备的全光控制,基于修正的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具有阶跃线性折射率分布的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表面波的性质。结果表明:非局域程度大小显著影响着表面波的性质,在线性折射率强度和能流保持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非局域程度增大,表面波的峰值振幅逐渐减小,表面波中心偏离界面距离逐渐越大,表面波的传播常数逐渐减小;线性折射率强度大小显著影响着表面波的性质,在非局域程度和能流持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线性折射率强度逐渐增大,表面波的峰值振幅略微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表面波的中心偏离界面的距离逐渐变大且趋于饱和,表面波的传播常数几乎线性增加;能流大小也显著影响着表面波的性质,在非局域程度和线性折射率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能流增大,表面波的峰值振幅增大,表面波的中心偏离界面的距离减小,表面波的传播常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域程度 线性折射强度 能流 峰值振幅 传播常数
下载PDF
光距离传感器
10
《国外传感技术》 2003年第6期202-205,共4页
关键词 光距离传感器 LED 自动振幅调整器 PLZT 峰值振幅 偏转轴
下载PDF
我国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弯道滑冰腿部肌电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新炎 陈月亮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7-82,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弯道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探讨弯道单步周期腿部肌肉动作和协调模式,发现腿部力量训练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集运动员第1弯道2~6次连续5次单步周期肌电图,原始肌电图进行全波整流处理,再进行均化处... 目的:通过分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弯道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探讨弯道单步周期腿部肌肉动作和协调模式,发现腿部力量训练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集运动员第1弯道2~6次连续5次单步周期肌电图,原始肌电图进行全波整流处理,再进行均化处理。结论:1)单步周期收腿阶段大小腿折叠可能是由蹬伸动作的后效应引起的随势动作,踝关节在右单步周期收腿阶段背屈,落腿阶段拓屈,左单步周期收腿阶段和落腿阶段前期背屈,落腿阶段后期拓屈;2)左单步周期重心转移阶段腓肠肌表现出与胫骨前肌共激活,蹬冰阶段胫骨前肌表现出与腓肠肌共激活,但激活程度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蹬冰期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表现共激活协调模式,左单步周期协调性更高;3)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对胫骨前肌、股直肌和臀大肌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速滑 单步周期 振幅曲线 时序特征 振幅峰值 积分肌电
原文传递
道积分属性理论诠释及其在薄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军华 侯静 +4 位作者 辛星 杨勇 杜玉山 刘磊 刘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6-333,共8页
地震道积分技术是一项十分有用的薄砂体解释技术,前人对其计算公式已有推导,但对道积分的分辨能力、相对调谐厚度法在砂体厚度预测方面的优势、与90°子波相移的区别等,还缺乏深入系统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D7井区实际应用... 地震道积分技术是一项十分有用的薄砂体解释技术,前人对其计算公式已有推导,但对道积分的分辨能力、相对调谐厚度法在砂体厚度预测方面的优势、与90°子波相移的区别等,还缺乏深入系统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D7井区实际应用,对道积分属性进行了较完备的理论诠释,得出了以下结论与认识:(1)原始剖面上波峰与波谷反射不能代表薄砂体的分界面,而道积分的峰值能较稳定地表征薄层中心位置;(2)薄层复合波反映的是子波的导数,道积分则又将其复原成了原子波,用变密度显示时非常易于薄层的分辨与解释;(3)低阻抗薄河道砂体,具有十分明显的"波谷+波峰"双峰特征,对薄河道砂体识别有指导作用;(4)90°相移次一级旁瓣会降低解释的分辨率,主瓣峰值与旁瓣幅度比也比道积分要小,没有道积分解释薄层效果好;(5)道积分法预测薄层厚度,精度要高于调谐厚度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积分 调谐厚度 峰值振幅 90°相移 薄砂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