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挽歌情怀和挽歌形式——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抒情艺术
1
作者 卢建红 《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0-44,共5页
同样是一种散文化(或诗化)小说模式,沈从文的城市小说和湘西小说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内涵和意味,这与湘西小说“爱与哀戚’的抒情内容和“外冷内热”的抒情形式直接相关。正是这种我称之为挽歌情怀和挽歌形式的结合造就了湘西小说的独特... 同样是一种散文化(或诗化)小说模式,沈从文的城市小说和湘西小说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内涵和意味,这与湘西小说“爱与哀戚’的抒情内容和“外冷内热”的抒情形式直接相关。正是这种我称之为挽歌情怀和挽歌形式的结合造就了湘西小说的独特美感和内在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小说 挽歌情怀 挽歌形式 抒情艺术
下载PDF
《舌尖上的中国》:热情礼赞与无奈挽歌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剑峰 孙红云 《新闻爱好者》 2012年第12期77-78,共2页
一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 一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文化 人文符号 人生百味 自然礼赞 挽歌情怀
下载PDF
直面历史:挽歌中的寓言之“城”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抒音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4-67,91,共5页
本文通过对《边城》、《果园城记》、《倾城之恋》及其作者相关作品的细读分析 ,挖掘这三部都题示“城”的作品中的主体意象及寓意内涵 ,体味作家们以寓言般的言说所表达出的繁复错综的挽歌情怀 ,和这种情怀与现代性焦虑的交织 ,以期还... 本文通过对《边城》、《果园城记》、《倾城之恋》及其作者相关作品的细读分析 ,挖掘这三部都题示“城”的作品中的主体意象及寓意内涵 ,体味作家们以寓言般的言说所表达出的繁复错综的挽歌情怀 ,和这种情怀与现代性焦虑的交织 ,以期还原作品本身复杂的审美样式 ,原初的历史语境 ,穿越“传统———现代”的二元论模式 ,从更具兼容性的视角 ,展现文学艺术永恒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挽歌情怀 主体意象 寓意 历史语境 现代性理念 《边城》 《果园城记》 《倾城之恋》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边缘心态与感伤体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亚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0-155,共6页
现代作家的感伤倾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创伤性的体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缺失性体验,形成了一种潜在而固定的心理结构。如果说感伤记忆主要带有个人色彩,那么边缘体验则更多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伴随着国家危机和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 现代作家的感伤倾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创伤性的体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缺失性体验,形成了一种潜在而固定的心理结构。如果说感伤记忆主要带有个人色彩,那么边缘体验则更多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伴随着国家危机和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被快速边缘化,这是现代感伤生成的一个深层因素。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感伤还与中国的现代性追求紧密关联。现代性的建立过程,也是传统价值和美感不断受到冲击的过程,当传统的美感正无可挽回地远去时,挽歌般的感伤情调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伤 创伤记忆 边缘体验 挽歌情怀 生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