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捉钱制度研究
1
作者 王文利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唐代捉钱制度中将政府任命的举放高利贷者称为捉钱令史,不同时期捉钱人的身份不同。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后,捉钱人的特权进一步增加,甚至民间立虚契,不取本钱,捉钱者的身份也开始世袭。唐初设置捉钱令史是为了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因此捉钱... 唐代捉钱制度中将政府任命的举放高利贷者称为捉钱令史,不同时期捉钱人的身份不同。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后,捉钱人的特权进一步增加,甚至民间立虚契,不取本钱,捉钱者的身份也开始世袭。唐初设置捉钱令史是为了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因此捉钱制度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以及政府监管不力,出现了私利入官本、损公肥私、捉钱户免差遣夫役、犯罪逃避官府追责等现象,捉钱制度不但盘剥百姓而且破坏生产力,给唐政府造成了经济损失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财政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捉钱令史 捉钱制度 财政 唐代
原文传递
略谈敦煌地志文书中的公廨本钱 被引量:2
2
作者 薛英群 《敦煌学辑刊》 1980年第1期98-100,共3页
敦煌遗书中有唐写本地志多种,都记载有各州府县的公廨本钱。如敦煌县文化馆藏本,各州县下就记有'本'的数目,除'恶处不言户数'和'无本'者外,几乎无一例外。①又如《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残卷》中,二十九... 敦煌遗书中有唐写本地志多种,都记载有各州府县的公廨本钱。如敦煌县文化馆藏本,各州县下就记有'本'的数目,除'恶处不言户数'和'无本'者外,几乎无一例外。①又如《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残卷》中,二十九行伊州下有'公廨七百卅千',四十一行伊吾县下有'公廨三百一千一十五',六十一行纳职县下有'公廨二百一十五千'。②再如英京藏石室本《残沙州地志》,沙州下有'公廨一百九十五千'③等。以上的'本'和'公廨'都是指公廨本钱。公廨本钱是贯穿唐代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廨本钱 沙州地志 沙州伊州地志 敦煌遗书 伊吾县 纳职 九行 捉钱令史 公廨田 无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