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为明确经济养殖贝类捕后早期干露耐受性,选取活力良好的菲律宾蛤仔、长牡蛎和虾夷扇贝在4 ℃条件下进行8 d的无水贮藏,以闭壳肌pH、糖原、腺苷三磷酸(ATP)关联化合物、磷酸精氨酸的含量和奥品脱氢酶活性为指标,研究3种贝类的品质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无水贮藏期间,菲律宾蛤仔pH无明显变化( P <0.05),而长牡蛎和虾夷扇贝pH分别由7.23和7.39降至6.88和6.80。3种贝的糖原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TP在菲律宾蛤仔和长牡蛎初始含量仅为0.41、0.42 μmol/g,且贮藏过程无显著变化( P <0.05);在虾夷扇贝的初始含量为4.05 μmol/g,且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急剧下降。虾夷扇贝和菲律宾蛤仔闭壳肌中章鱼碱脱氢酶活性最大,且随贮藏时间呈增加趋势。长牡蛎中alanopine脱氢酶和strombine脱氢酶起主要作用。结合主成分分析推定,长牡蛎、菲律宾蛤仔、虾夷扇贝对干露耐受时间分别是8、4、2 d。试验结果表明,在活贝捕后流通过程中应结合干露耐受性差异建立品种针对性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