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环境和营养条件对捕食线虫真菌圆锥节丛孢菌生长、产孢及几丁质酶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孙殿明 张慧梅 +5 位作者 李柠杏 孙焱森 李若冰 乔军 才学鹏 孟庆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9-718,共10页
[目的]研究温度、pH和不同营养条件对捕食线虫真菌圆锥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conoides)生长及产孢特性的影响,分析其在碳氮饥饿条件下几丁质酶的表达水平,优化该菌的培养条件,为该菌的扩大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圆锥节丛孢菌AC-s... [目的]研究温度、pH和不同营养条件对捕食线虫真菌圆锥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conoides)生长及产孢特性的影响,分析其在碳氮饥饿条件下几丁质酶的表达水平,优化该菌的培养条件,为该菌的扩大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圆锥节丛孢菌AC-shz1菌株接种于YPSSA培养基,分别置于不同温度(15、20、25、30和35℃)、pH(5.0、5.5、6.0、6.5、7.0、7.5和8.0)、碳源(果糖、半乳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纤维素、几丁质)、氮源(甘氨酸、苯丙氨酸、蛋白胨、酵母粉、硫酸铵、尿素)和碳氮比(1∶1、5∶1、10∶1、20∶1、40∶1)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菌丝的生长速度及形态,测定其产孢能力;在碳氮源饥饿条件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种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圆锥节丛孢菌在温度15~30℃均能生长,其中以25℃时菌丝生长最快且产孢能力最强;在pH为6.5~7.5时菌丝生长良好,其中以pH 7.0时产孢能力最强。圆锥节丛孢菌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其中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产孢量最高;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和蛋白胨,含酵母粉的培养基产孢量最高,以葡萄糖和酵母粉为碳氮源的最适碳氮比为5∶1。与对照组相比,在碳饥饿条件下,捕食线虫真菌圆锥节丛孢菌几丁质酶-14(AC-14,P<0.01)和捕食线虫真菌圆锥节丛孢菌几丁质酶-190(AC-190,P>0.05)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捕食线虫真菌圆锥节丛孢菌几丁质酶-379(AC-379,P>0.05)和捕食线虫真菌圆锥节丛孢菌几丁质酶-483(AC-483,P<0.01)基因转录水平下调;在氮饥饿条件下,上述4种几丁质酶基因转录水平均极显著下调(P<0.01)。[结论]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粉,最适碳氮比为5∶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发具有高效的捕食线虫真菌生物防控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真菌 圆锥节丛孢菌 温度 pH 碳氮源 几丁质酶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捕食线虫真菌的水陆分布模式探究
2
作者 张欣 张发 +3 位作者 邓巍 杨晓燕 李娜 肖文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35,共8页
为研究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水、陆生境中的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Fungi,NTF)多样性分布差异,在该区域布设9个采样区对NTF进行调查,并分析NTF在澜沧江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水陆分布模式。每个样区设置水、陆对称采样点各5个,... 为研究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水、陆生境中的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Fungi,NTF)多样性分布差异,在该区域布设9个采样区对NTF进行调查,并分析NTF在澜沧江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水陆分布模式。每个样区设置水、陆对称采样点各5个,每个采样点用5点法采集水、陆样品各1份,共采集90份样品。采用单孢子挑离法获得NTF纯培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物种。共获得2属13种76株NTF,其中陆生土壤中检出2属11种49株,水体底泥中检出1属6种27株。结果显示,NTF物种组成在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水、陆生境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水陆异质性分布模式,干流陆地上具有比水生环境中更高的物种检出率和物种多样性;此外,与之前对澜沧江支流NTF的水陆分布研究结果相比,NTF在干流上水陆分布差异比支流更大,表明在流域生态系统中,NTF的监测结果同时也能反映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环境异质性,以流域为研究单元,以NTF为研究对象,可能更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真菌 多样性分布 水陆关系 澜沧江流域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技术与形态学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3 位作者 刘珍莲 杜丽 韩永亭 冯占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分离培养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最佳培养基为 0 .4g/ L 玉米粉琼脂培养基 (CMA) ;0 .4g/ L 玉米粉液体培养基可作为保存菌种培养基。在分离培养过程中 ,必须加入活的线虫第 3期幼虫 ,以诱导菌株产生捕食性器官——菌环、菌网 ,并与其他真菌... 分离培养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最佳培养基为 0 .4g/ L 玉米粉琼脂培养基 (CMA) ;0 .4g/ L 玉米粉液体培养基可作为保存菌种培养基。在分离培养过程中 ,必须加入活的线虫第 3期幼虫 ,以诱导菌株产生捕食性器官——菌环、菌网 ,并与其他真菌鉴别。捕食线虫性真菌有菌丝和孢子 2种形态 ,其发育时期不同。本试验分离的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 ,菌丝发达 ,无色有隔 ,隔距不等 ;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支 ,分生孢子围绕着分生孢子梗呈轮状排列 ,似梅花瓣状 ,2层以上 ;孢子呈倒卵形 ,丰满无色 ,有横隔 ,游离端大而钝圆 ,梗端小而稍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线 捕食线虫性真菌 分离培养 形态学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2 位作者 刘珍莲 董世娟 考桂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7,共4页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 ,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 :即套捕型 (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 (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 3种。...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 ,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 :即套捕型 (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 (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 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 oligospora)和梨形指环菌 (Dactylaria pyriformis) ,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 (器官 ) ,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 (chlamyd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 (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 ,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 :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 4 0 .4 1% ;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 ,采用 0 .4 g/ 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 (C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分离 培养 分布规律 套捕型 粘捕型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2 位作者 杨玉琴 刘珍莲 郭嫒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76-78,共3页
本文报道首次从国内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1)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器官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 CIMHI 株(Arthrob... 本文报道首次从国内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1)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器官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 CIMHI 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strain:CIM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体外杀寄生性线虫幼虫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3 位作者 刘珍莲 王燕 汪明 刘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oligospora)菌株体外粪便捕杀马寄生性线虫幼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可以在体外粪便中发育并发挥其捕食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寄生性线虫第一、二期幼虫的作用与对第三期幼虫的...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oligospora)菌株体外粪便捕杀马寄生性线虫幼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可以在体外粪便中发育并发挥其捕食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寄生性线虫第一、二期幼虫的作用与对第三期幼虫的作用相比较,捕获致死速度快。菌株对马粪便中线虫幼虫的杀虫率高达98.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且加入粪便的分生孢子数量在达到一定阈值后,再加入分生孢子,则杀虫率不再增加。此结论对捕食线虫性真菌今后临床的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体外杀作用 寄生性线 生物防治 线
下载PDF
少孢节丛孢菌的分离鉴定及捕食线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庆玲 王为升 +4 位作者 王俊伟 才学鹏 罗建勋 陈创夫 乔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193,共5页
为研究新疆地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生物活性,本实验采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培养分离自新疆不同地区的捕食线虫性真菌,通过对分离株纯培养物的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4株少孢节丛孢菌,分别命名为XA3、XA6、XD1和XD4。18S... 为研究新疆地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生物活性,本实验采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培养分离自新疆不同地区的捕食线虫性真菌,通过对分离株纯培养物的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4株少孢节丛孢菌,分别命名为XA3、XA6、XD1和XD4。18S rD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XA3、XA6、XD1和XD4新疆分离株之间同源性较高,与GenBank登录的少孢节丛孢菌CBS289.82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6%、99.5%、99.1%和98.9%,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捕食线虫活性测定试验表明,4个分离株在CMA中的捕食率为92.8%~97.6%;体外对绵羊粪便中线虫幼虫的捕食率为90.7%~95.4%,均具有很强的捕食活性。本研究为研究绵羊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控制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孢节丛孢菌 分离 鉴定 捕食线虫活性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寄生性线虫的生物控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晓野 汪明 +4 位作者 杨莲茹 刘珍莲 韩云亭 刘群 朱引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寄生性线 生物控制 分布 种类 分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禹旺盛 刘珍莲 +3 位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汪永胜 考桂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研究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oligospora)的染色特性、分生孢子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以及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的吸引作用等。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用革兰氏、瑞氏、姬姆萨氏液染色都能很好的着色 ;分生孢子对... 研究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oligospora)的染色特性、分生孢子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以及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的吸引作用等。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用革兰氏、瑞氏、姬姆萨氏液染色都能很好的着色 ;分生孢子对高温敏感 ,对抗生素不敏感 ,高浓度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杀死分生孢子 :但分生孢子耐低温 ,因此可用低温冷冻法保存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生孢子 ,其方法简便易行。首次解决了国内外在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中的难题。研究显示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无明显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理化特性 染色 抵抗力 吸引
下载PDF
捕食线虫真菌rDNA ITS区间RFLPs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祝明亮 缪作清 +2 位作者 张克勤 刘杏忠 李天飞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利用PCR-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3属14种16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AluI、HaeIII、HpaII、TaqI)酶切,结果表明不同属的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异,其长度... 利用PCR-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3属14种16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AluI、HaeIII、HpaII、TaqI)酶切,结果表明不同属的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异,其长度范围在585~695之间。酶切图谱种间差别明显,种内基本一致,同属菌株图谱没有特异性,暗示传统的分属可能过细,某些属的成立还有待商榷,PCR-RFLP对确定疑难种的地位有重要意义,但不适用于种下水平的系统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真菌 系统发育 PCR-RFLP rDNAITS
下载PDF
洱海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晓燕 刘立盘 +3 位作者 苏锡钧 叶远邦 黄爱英 苏鸿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183-14184,14207,共3页
[目的]调查洱海底泥中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集洱海底泥616份,应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属22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少孢节丛孢、弯孢节丛孢和长孢隔指孢为优势种,检出率分别为28.05%、16.04%... [目的]调查洱海底泥中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集洱海底泥616份,应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属22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少孢节丛孢、弯孢节丛孢和长孢隔指孢为优势种,检出率分别为28.05%、16.04%和8.92%。通过对4个季节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分析,发现夏、春和秋3季的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9、2.47和2.34,冬季多样性指数较低,为1.48。在所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产黏性菌网的菌种占优势(41.00%)。[结论]洱海中存在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为洱海中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捕食线虫真菌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2种捕食线虫性真菌生长特性和捕食效力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1 位作者 刘珍莲 于富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5-397,共3页
对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Strain:A1)和纺锤隔指孢菌 (Dactylella ellipsospora Strain:Da1)的生长特性和捕食效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少孢节丛孢菌菌株与纺锤隔指孢菌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不同 ,前者为2 0℃ ,后者为 ... 对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Strain:A1)和纺锤隔指孢菌 (Dactylella ellipsospora Strain:Da1)的生长特性和捕食效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少孢节丛孢菌菌株与纺锤隔指孢菌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不同 ,前者为2 0℃ ,后者为 2 5℃ ;少孢节丛孢菌菌株对无氧条件有一定的耐受性 ,而纺锤隔指孢菌菌株在无氧条件下不能很好生长 ;少孢节丛孢菌菌株与纺锤隔指孢菌菌株分别在其最佳生长温度 (2 0℃和 2 5℃ )条件下 ,对马自然混合感染的线虫第 3期幼虫平均捕食率达 78.2 %和 80 .1% ,二者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捕食线虫性真菌 生长特性 捕食效力 纺锤隔指孢菌
下载PDF
捕食线虫真菌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质谱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作易 张克勤 +2 位作者 梁宗琦 刘爱英 曹蕾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2-96,共5页
本文对5个属14个种共33株捕食线虫真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谱带少,但各属的特征谱带是明显的,在同属不同种之间,多数种都有自已的特征谱带与其它种相区别... 本文对5个属14个种共33株捕食线虫真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谱带少,但各属的特征谱带是明显的,在同属不同种之间,多数种都有自已的特征谱带与其它种相区别,同种不同菌株间没有明显差异;蛋白质谱带较多,在每个属中均有1~2条特征谱带,属间的谱带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 真菌 酯酶同工酶谱 蛋白质谱
下载PDF
捕食线虫真菌捕食器相关基因标记Ⅰ.——REMI转化捕食线虫真菌及转化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莫明和 黄英 +1 位作者 徐进 张克勤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6-374,共9页
采用REMI技术转化了少孢节丛孢、指状节丛孢和贵州节丛孢3种捕食线虫真菌,并对转化条件、转化子的形态特征、胞外蛋白酶的分泌差异、抗性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转化子对线虫的致病性和对土壤抑菌作用的忍耐性。
关键词 捕食线虫真菌 捕食 基因标记 转化子 节丛孢 线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18S rDNA基因序列与种系发生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4 位作者 刘珍莲 汪明 考桂兰 刘海成 刘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1分离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A1)的18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18SrDNA全基因序列为1769bp,在进化树上与同种国外分离株A.oligosporavaroligospora1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4.7%,这与二者...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1分离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A1)的18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18SrDNA全基因序列为1769bp,在进化树上与同种国外分离株A.oligosporavaroligospora1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4.7%,这与二者都具有捕食性结构—菌网的特点相一致,证实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性结构与捕食线虫性真菌种系发生有关。从少孢节丛孢菌3个分离菌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A1、A.oligospora1、A.oligospora2)的进化树及同源性来看,不同国家地区的丛孢菌属(Arthrobotrys)分离株确实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18S RDNA基因 序列分析 种系发生 少孢节丛孢菌 捕食性结构 分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3 位作者 刘珍莲 穆桂萍 考桂兰 冯占英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共5页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丝、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捕食性结构的发育过程和特点及其在 0 .4g/L玉米粉琼脂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捕食线虫性真菌菌丝在 0 .4 g/L玉米粉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呈树枝形放射状生...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丝、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捕食性结构的发育过程和特点及其在 0 .4g/L玉米粉琼脂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捕食线虫性真菌菌丝在 0 .4 g/L玉米粉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呈树枝形放射状生长 ,有的菌株还可以在 0 .4g/L 玉米粉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生长 ;分生孢子位于垂直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或近顶端部 ,多数出现在菌丝的生长后期 ;厚垣孢子在菌丝上呈插入性生长 ,在老的培养基中容易发现 ,且与捕食线虫性真菌的种类有关 ;捕食性结构在受到活线虫幼虫的刺激之后才会产生 ,而线虫虫卵与成虫并不能导致捕食性结构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生长特性 菌丝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捕食性结构 生物防治 寄生性线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庆玲 乔军 +4 位作者 王辉胜 王为升 陈双庆 王光雷 陈创夫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8-201,共4页
为研究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将20只6月龄绵羊分成4组,前3组分别灌服含有1.0×105、1.0×106、1.0×107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口服生物制剂,第4组为对照组灌服灭菌的生理盐水,灌服后连续30d观察绵羊的各项临床指... 为研究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将20只6月龄绵羊分成4组,前3组分别灌服含有1.0×105、1.0×106、1.0×107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口服生物制剂,第4组为对照组灌服灭菌的生理盐水,灌服后连续30d观察绵羊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在7d后每组分别剖检2只绵羊,无菌采集绵羊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和少孢节丛孢菌的分离鉴定;另外,将12只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后的绵羊分成3组,灌服3个不同剂量的生物制剂后测定其对粪便中线虫的捕食活性。结果表明,绵羊的精神状态、食欲、饮水、体温、粪便、增量正常;绵羊肝脏、脾脏、肾脏、肠道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没有出现病理变化;也未从上述组织中分离出少孢节丛孢菌;3个不同剂量的生物制剂均可显著降低绵羊粪便中的幼虫数量。研究结果证实,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口服生物制剂 安全性
下载PDF
漾濞核桃根际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晓燕 王燕来 +3 位作者 杨清 徐海龙 吕志华 苏鸿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953-3955,共3页
2009~2010年从采自漾濞彝族自治县的500份核桃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到3个属18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检出频率较高的是Arthrobotrys musiformis和Monacrosporium thaumasium,检出率分别为16.97%和12.96%。通过对四个季节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 2009~2010年从采自漾濞彝族自治县的500份核桃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到3个属18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检出频率较高的是Arthrobotrys musiformis和Monacrosporium thaumasium,检出率分别为16.97%和12.96%。通过对四个季节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分析,发现夏季和秋季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38和2.35;其次是春季,为2.00;冬季的相对较低,为1.76。在所有检测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产黏性网的捕食线虫真菌占7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真菌 多样性 核桃根际 漾濞彝族自治县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梨形指环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世娟 杨晓野 +1 位作者 杨莲茹 刘珍莲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从土壤和家畜粪便中获得了一种捕食线虫性真菌 ,通过对其菌丝、分生孢子及捕食性结构的形态学观察 ,鉴定其为梨形指环菌 (Dactylaria pyriformis) ,该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生物防治 梨形指环菌 种类鉴定 土壤 家畜粪便 菌丝 分生孢子
下载PDF
捕食线虫真菌在北京地区果园中的季节性分布(英文) 被引量:9
20
作者 缪作清 刘杏忠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通过对北京海淀区2个苹果园和2个葡萄园根际捕食线虫真菌2年的季节性变化调查,共分离到199个捕食线虫真菌菌株,隶属3个属16个种,Arthrobotrysdactyloides分离频率最高,其次是A.oligospora,A.conoides和Stylopagesp.。捕食线虫真菌的数... 通过对北京海淀区2个苹果园和2个葡萄园根际捕食线虫真菌2年的季节性变化调查,共分离到199个捕食线虫真菌菌株,隶属3个属16个种,Arthrobotrysdactyloides分离频率最高,其次是A.oligospora,A.conoides和Stylopagesp.。捕食线虫真菌的数量在晚春夏初最丰富,秋季次之,冬夏最少。通过统计分析,捕食线虫真菌数量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线性相关,而与线虫总数S形相关,与土壤湿度和植物寄生线虫数量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真菌 季节性分布 影响因子 果园 生态学 北京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