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控制与中医补法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伟军 谭锦洪 李路浩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1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损伤控制与中医补法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3月间所收治的骨科急性损伤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疗法,观察组则... 目的:研究分析损伤控制与中医补法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3月间所收治的骨科急性损伤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疗法,观察组则在临床中增加中医补法。仔细研究对比对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IB)的具体差异结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B与AIB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HB与AIB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2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比对,观察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急性损伤病症的临床诊治过程中,损伤控制与中医补法能够对患者进行急救,没有有效加速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进程,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中医补法 骨科急性损伤急救
下载PDF
中学体育运动损伤急救实践教学开展状况调查分析
2
作者 郑红霞 《读与写(中旬)》 2021年第2期305-305,共1页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我国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体魄、磨炼学生品格。然而,在体育运动中也会存在受伤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对体育运动损伤急...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我国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体魄、磨炼学生品格。然而,在体育运动中也会存在受伤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对体育运动损伤急救这方面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本文针对中学体育运动损伤急救实践教学,对其开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及现实意义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体育 运动损伤急救 实践教学调查
下载PDF
基于图形化编程技术的课件设计与制作——以“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课件为例
3
作者 温倩楠 张秀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第6期31-33,共3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课件辅助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课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课件充分整合技术和内容,着重凸显专业技能,围绕教学内容和课件特点解决趣味性问题。最终的课件会在编程猫平...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课件辅助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课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课件充分整合技术和内容,着重凸显专业技能,围绕教学内容和课件特点解决趣味性问题。最终的课件会在编程猫平台发布,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件 图形化编程技术 运动损伤急救知识 编程猫平台
下载PDF
损伤控制联合外伤急救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抢救效率及评分改善研究
4
作者 连江波 黄婷婷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损伤控制联合外伤急救对急诊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受试者,以数字表法的规则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40例... 目的探究分析损伤控制联合外伤急救对急诊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受试者,以数字表法的规则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外伤急救,40例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采用损伤控制.比较评估两组患者经过对应模式干预后的抢救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神经残疾评分(Neurological Disability Score,NDS)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抢救成功率(95.00%)比对照组的(72.50%)高(P<0.05);在NIHSS评分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意识水平、肢体共济运动以及构音障碍的评分均较低(P<0.05);在NDS评分上,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干预后的脑神经、肌无力以及反射与感觉的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联合外伤急救能够提高急诊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效率,有助于患者各方面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果,增加其对抢救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联合外伤急救 急诊创伤性颅脑损伤 NIHSS评分 NDS评分
下载PDF
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结合全面干预在海水淹溺伤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富 申育琳 +4 位作者 张勇 胡艳丽 王春红 陈威 翟永志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10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结合全面干预在海水淹溺伤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由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130例海水淹溺伤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急救和护理干预方...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结合全面干预在海水淹溺伤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由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130例海水淹溺伤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急救和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急救方法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给予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联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急性肺损伤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O2)]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对整体救治水平和护理干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后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结合全面干预能提高海水淹溺伤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血气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淹溺 急性肺损伤 损伤控制式急救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便携式颅脑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军 袁卫英 +1 位作者 王晓峰 唐宗椿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5期45-46,102,共3页
目的:研制便携式颅脑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以利于随时随地便捷实施损伤控制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运用颅脑损伤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中的微型开颅钻、颅锥、无菌手术包、引流管、弹力帽等手术物品,现场实施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或者颅骨锥孔血... 目的:研制便携式颅脑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以利于随时随地便捷实施损伤控制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运用颅脑损伤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中的微型开颅钻、颅锥、无菌手术包、引流管、弹力帽等手术物品,现场实施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或者颅骨锥孔血肿引流术进行简单性手术急救。结果:使用颅脑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能最短时间内实施现场救治,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救治率。结论:该颅脑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结构设计科学,能够满足现场实施损伤控制手术操作的需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便携 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
下载PDF
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效果探析
7
作者 赵弼武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期内在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07例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方法的不同将这10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比组(52例)。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为对比组患... 目的:探讨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期内在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07例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方法的不同将这10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比组(52例)。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为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急救,为实验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进行急救。急救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住院的时间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急救,实验组的55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急救成功,有2例患者死亡,其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0.9±3.4)d;其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09%。对比组的52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急救成功,有9例患者死亡,其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4.7±5.2)d;其中有11例患者发生了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15%。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更高,其住院的时间更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可有效地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损伤控制式急救 临床效果 死亡率 住院的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自制口腔颌面野战急救箱的特点和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国雄 杨春济 +2 位作者 陈德健 李东临 付崇健 《人民军医》 2003年第6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野战急救 特点 应用 颜面损伤急救 轻便手动吸痰器 多功能口腔器械箱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损伤216例临床救治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聂瑞祥 王鹏 王振军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411-1411,共1页
口腔颌面部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爆炸伤、刀割伤、挫伤、动物咬伤等。对颌面部损伤者,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损伤临床急救及分析
下载PDF
胸部创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讯 王熠平 +3 位作者 陈晓玲 何翠环 黎小霞 区咏夏 《临床护理杂志》 2006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总结胸部外伤病人急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2例胸部外伤病人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使病情得以及时观察和控制且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使之尽快进入康复阶段。结果本组102例胸部外伤病人,经过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痊愈101例,死亡1... 目的总结胸部外伤病人急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2例胸部外伤病人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使病情得以及时观察和控制且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使之尽快进入康复阶段。结果本组102例胸部外伤病人,经过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痊愈101例,死亡1例。结论准确的判断,熟练的操作技术及完善的急救措施是胸部外伤病人顺利脱离危险期、稳定病情、成功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胸部损伤/护理 康复护理
下载PDF
618例儿童意外损伤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烨 郑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1年第7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急救损伤 发生率 儿童保健 防范措施
下载PDF
损伤控制理念在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12
作者 金莉 卜美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2-0116,共5页
分析损伤控制理念在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2月,研究对象选择某市三级医院接收的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患,数量是8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完成1:1分配,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两... 分析损伤控制理念在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2月,研究对象选择某市三级医院接收的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患,数量是8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完成1:1分配,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的人数都为40例,也就是n=40。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的方案分别是传统、损伤控制的急救方案,并对抢救效率、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比较。结果 观察组就检查、接诊、手术、住院等时间来说,对照组都高于观察组(P<0.05)。在刚开始进入医院时,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伤情严重程度(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的评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ISS、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例(2.80%)低于对照组6例(15.00%)(P<0.05)。结论 损伤控制理念在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急救 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 急救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损伤院前和院内急诊救治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海春 张德河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8期720-722,共3页
目的分析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院前和院后救治措施,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治疗指数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6年间我院急诊救治51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院前、院后救治结果。结果本组512例患者中,483例行急诊手术,急诊... 目的分析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院前和院后救治措施,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治疗指数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6年间我院急诊救治51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院前、院后救治结果。结果本组512例患者中,483例行急诊手术,急诊抢救治愈460例,抢救成功率89.84%,院前和院后手术后死亡30例。结论在院前快速进行伤情判断同时准确制定诊疗计划,在院内要积极维持血容量,抗休克治疗,并合理进行急诊规范化救治,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腹部损伤:院前和院内急诊急救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初中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实验干预研究
14
作者 姜春平 陈德明 +2 位作者 刘宇飞 吕克宁 于滢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9-32,共4页
运用知识讲座、宣传手册、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初一被试学生进行冰上运动安全实验干预,使用自编问卷评估实验前后被试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使用SPSS17.0对获得数据进行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 运用知识讲座、宣传手册、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初一被试学生进行冰上运动安全实验干预,使用自编问卷评估实验前后被试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使用SPSS17.0对获得数据进行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安全手册学习和知识竞赛等干预形式掌握了冰上运动安全知识、安全防护技能和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说明实验干预内容、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干预 冰上运动安全知识 安全防护技能 损伤急救
下载PDF
评论: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和院后处理》一文的看法
15
作者 江基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和院后处理》 评论 治疗 康复期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116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basic-level hospital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启运 王才成 +4 位作者 黄晓华 康庶 孙文广 冯亚飞 夏觉中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Hospitals Community ADOLESCENT ADULT Aged Aged 80 and over CHILD China Craniocerebral Trauma FEMALE Humans MALE Middle Aged
原文传递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ICU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金宝 张亮 +1 位作者 朱科明 邓小明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7年第4期200-205,共6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etiology, 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mortality, and predictor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etiology, 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mortality, and predictor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 314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1994 to December 2003 was performed in this study. The ARDS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criteria of the American- 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 AECC ).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Ⅲ (APACHE Ⅲ),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score (MODS score), and lung injury score (LIS) were determined on the onset day of ARDS for all the patients. Other recorded variables included age, sex, biochemical indicators, blood gas analysis, length of stay in ICU, length of ventilation,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racheostomy, ventilation variables, elective operation or emergency operation. Resnits : Totally, 131 patients ( 2. 5% ) developed ARDS, among whom, 12 patients were excluded from this study because they died within 24 hours and other 4 patients were also excluded for thei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ere were only 115 cases (62 males and 53 females, aged 22-75 years, 58 years on average ) left,accounting for 2. 2% of the total admitted patients. Their average ICU stay was (11.27±7.24) days and APACHE HI score was 17.23±7.21. Pneumonia and sepsis were the main cause of ARDS. The non-survivors were obviously older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CU length of stay and length of ventil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survivors. On admission, the non-survivo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ODS and lower BE (base excess ). The hospital mortality was 55. 7%.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was multiple organ failure. Predictors of death at the onset of ARDS were advanced age, MODS≥8, and LIS ≥2.76. Conclusions: ARDS is a frequent syndrome in this cohort. Sepsis and pneumonia are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s.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is multiple organ failure. The mortality is high but similar to most recent series including severe comorbidities. Based on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advanced age, MODS score, and LIS may be the important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dult INCIDENCE MORTALITY Risk factors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severe burn injury of 98%TBSA with 95% full-thickness burn and severe inhalation injury:a case report
18
作者 杨磊 王甲汉 周一平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3年第4期249-251,共3页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 severe burn injury is very difficult, especially when some complications are involved. A burned patient sustained 98%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with 95% full thickness burn and severe i...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 severe burn injury is very difficult, especially when some complications are involved. A burned patient sustained 98%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with 95% full thickness burn and severe inhalation injury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08- 2000. After aggressive treatment, the patient recovered fully. This paper reports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BURNS Humans MALE Nutritional Support Smoke Inhalation Injury
原文传递
Emergency treatment of craniocerebral firearm wounds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翔 费舟 +5 位作者 易声禹 付洛安 张志文 张剑宁 顾建文 刘卫平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1999年第2期96-100,共5页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firearm wound. Methods: Prospectively and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 series of 93 patients presented to the Xi Jing Hospital of Fourth Mil...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firearm wound. Methods: Prospectively and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 series of 93 patients presented to the Xi Jing Hospital of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with a diagnosis of craniocerebral firearm wound during a period of 27 years from July 1970 to July 1997. All the patients had acute craniocerebral firearm wound. Of these, it consisted of 81 males (87.1%) and 12 females (12.9%) ranging from 3 months to 58 years in age (median 24.6 years). The lesion included 16 tangential wounds, 58 tubular wounds and 19 through and through wounds. The cases were urgent and in serious and unstable condition.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aggressiv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in the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including resuscitative protocols. Results: After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operation, 9 cases died (9.7%). Follow up studies at three months postoperative showed that 56 cases (66.7%) had made good recovery. Rates of moderate disability, severe disability or vegetative state in this series were 19.0%, 10.7% and 3.6 %, respectively. Long term follow up studies (median 5.5 years) found that 42 (50.0%) were capable of resuming their occupation. Conclusions: Craniocerebral firearm wounds are often severe, needing urgent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Timely, proper and thorough initial debridement are crucial for avoiding rapid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d injuries Firearms Wounds penetrating First aid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