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农地融资授信主体的法律定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彭虹
-
机构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
出处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91,共7页
-
文摘
在当前农地融资的试点实践以及各地的地方性立法中,农地融资授信主体的法律定位不够清晰。因此,从法律关系的视角思考与界定农地融资授信主体的法律性质与法律形式实有必要。农地融资授信主体是兼具债权人和抵押权人性质的金融机构,其法律形式的选择应区别与衡量不同的农地融资业务,即林地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以及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采用不同的政策性或专业性金融机构的形式。
-
关键词
农地融资
授信主体
法律定位
-
分类号
F30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的法律性质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彭虹
-
机构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
出处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3,共5页
-
文摘
将"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这种农地流转试点实践中的典型形式视为"土地银行"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的合作制性质与其承担的政策职能存在错位,从农地融资法律关系的视角,"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并不属于农地融资授信主体的范畴,对于农地融资的授信主体的性质与种类,法律应给予明确的定位。
-
关键词
农地融资
授信主体
法律性质
-
分类号
F30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
-
-
作者
蒋淑华
-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
-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27期98-100,共3页
-
文摘
供应链金融是指借由核心企业良好的商业信誉、强大的履约能力给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是组合关联授信一种形式。企业的财务指标不再是授信企业的考量重点,供应链金融更关注贸易行为本身,强调贸易自偿性。在解释供应链金融含义的基础上,分析现行金融授信体系、物流企业服务、其他市场配套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授信主体
市场配套体系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显性供应链金融的“五流合一”
- 4
-
-
作者
万洪春
-
机构
香港金融科技集团
-
出处
《时代金融》
2020年第13期70-73,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金融科技运用的逐渐成熟,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势头迅猛,通过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抓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重要的不是在资金端,而是在于资产端,可以说资产端创新是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空间的核心源。一方面,从资产端来看,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得到了长足进步,发展势头强劲,企业经营管理"四流合一"的动力和效果显而易见;另一方面,从资金端来看,尽管供应链金融的市场很大,但实践中其业务规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挖掘。究其原因,固然与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要素,如产业空间、上下游格局、核心企业控制力和产品标准化程度等各种因素的掣肘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资金渠道上出了问题,在于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的融合上出了问题。由于缺乏"信用流",或者说"信用流"存在两种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从而使得"四流合一"中的"资金流"并未与主流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实现有机结合。未来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在构建"四流合一"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把整个商业体系中的信用变得可传导,实现"信用流"与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融合。
-
关键词
显性供应链金融
五流合一
变主体授信为资产授信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虚拟信用卡风险监控及法律对策研究
- 5
-
-
作者
尧先恒
周文
杨士镔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西南法律评论》
2016年第1期105-120,共16页
-
基金
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创新项目“大数据时代虚拟信用卡风险监控面临的困境及法律对策研究”(XZYJS2014136)
-
文摘
一、虚拟信用卡的比较优势(一)虚拟信用卡被监管的背景《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中规定,'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虚拟信用卡
发行主体
授信主体
商业银行
支付宝
信用卡业务
反洗钱
风险监控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金融领域十大问题待解决
- 6
-
-
作者
冯中圣
-
出处
《金融博览》
2001年第3期11-12,共2页
-
文摘
一是如何搞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做到内控有效、激励充分,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的一级法人制,虽然有利于提高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但由于在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对称"问题,加之贷款权限不恰当上收,造成经营重心实际上移,第一线的基层机构与属地经济过度脱节.如何消除总、分行和一级法人体制对下级机构活力的过分制约,下移经营重心,充分调动分、支行积极性,是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授信主体
内部治理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调控
资本充足率
经营重心
利率市场化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