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网线路电杆安装及排布位置对电杆受力方式的影响及“弃线保杆”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凯 温嘉祺 +3 位作者 谢文平 林志生 罗啸宇 胡青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68-73,81,共7页
通过研究高差、档距、风向角度以及线路转角这四个因素对电杆受力的影响,建立普通工况下的电杆受力数学模型。由对部分电杆的特殊工况的分析,探讨配网线路电杆安装及排布位置对电杆的受力方式的影响,提出改善电杆受力的一些方法。以一... 通过研究高差、档距、风向角度以及线路转角这四个因素对电杆受力的影响,建立普通工况下的电杆受力数学模型。由对部分电杆的特殊工况的分析,探讨配网线路电杆安装及排布位置对电杆的受力方式的影响,提出改善电杆受力的一些方法。以一个实例说明"弃线保杆"方案设计要点,为"弃线保杆"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杆 排布位置 弃线保杆 方案
下载PDF
双孔洞排布位置对c轴压缩镁单晶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环珠 薛春 +3 位作者 杨千华 桂海莲 李玉贵 楚志兵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1397,共7页
为探究双孔洞位置排布对于镁及镁合金塑性变形的影响,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在300K下含不同排布位置的双孔洞镁单晶c轴压缩模型,结合3种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势能曲线、径向分布函数和位错密度曲线,分析不同排布位置双孔洞镁单晶的压... 为探究双孔洞位置排布对于镁及镁合金塑性变形的影响,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在300K下含不同排布位置的双孔洞镁单晶c轴压缩模型,结合3种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势能曲线、径向分布函数和位错密度曲线,分析不同排布位置双孔洞镁单晶的压缩力学性能和结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双孔洞镁单晶在与加载方向平行时可承受的压应力峰值和势能峰值以及对应的应变程度最大,与加载方向垂直时次之,当与加载方向呈45°排布时最小,且与c轴呈90°排布的双孔洞镁单晶模型孔洞闭合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双孔洞 压缩 排布位置 加载方向
原文传递
预应力锚杆排布方式对土质边坡支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治 《山西建筑》 2019年第6期42-43,共2页
对预应力锚杆不同排列形式、排布位置、布置密度对土质边坡支护效果进行研究表明:菱形排列加固效果较好;越靠近潜在剪出口布置支护效果越好;锚杆数量一定时,相对靠下的锚杆密度越大支护效果越好。
关键词 预应力锚杆 列形式 排布位置 置密度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的输电网单线图自动生成新算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彭亮 何光宇 +2 位作者 梅生伟 张王俊 王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12,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输电网单线图自动生成新方法,该方法在电网节点布局问题的一般数学模型中引入了关键节点的地理信息,先采用带约束的罚函数法求得单线图节点的初始布局,然后对初始布局进行优化得到最终布局。新方法仅用少量关键... 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输电网单线图自动生成新方法,该方法在电网节点布局问题的一般数学模型中引入了关键节点的地理信息,先采用带约束的罚函数法求得单线图节点的初始布局,然后对初始布局进行优化得到最终布局。新方法仅用少量关键节点的地理信息即可实现电网节点的自动排布,不仅改善了单线图自动生成算法的性能,而且节点排布结果美观清晰,更符合调度员的使用习惯。算例测试表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图 地理信息 节点位置 局优化
下载PDF
径向剃齿刀切削刃错位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琼 宾鸿赞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17,共3页
依据径向剃齿啮合原理得出的径向剃齿的剃痕是一条斜线的结论,在总结已有切削刃错位方式的基础上,用剩削问序和剃痕次序的观点解释了校剃齿轮齿面上同一位置被多次在复剃削而使剃痕显露的现象,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径向剃齿 刀刃 位置 轴向错位 剃齿
下载PDF
混合型螺栓组法兰连接结构强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涛 倪雷 张智 《机电一体化》 2018年第7期8-16,共9页
针对垃圾焚烧炉炉排驱动轴的混合型螺栓组法兰连接在外界载荷下的结构强度与合理排布问题,以混合型螺栓组(含2个铰制孔高强螺栓和6个普通高强螺栓)为研究对象,建立在不同排布方式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预紧、拉伸、扭转、倾覆等载荷... 针对垃圾焚烧炉炉排驱动轴的混合型螺栓组法兰连接在外界载荷下的结构强度与合理排布问题,以混合型螺栓组(含2个铰制孔高强螺栓和6个普通高强螺栓)为研究对象,建立在不同排布方式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预紧、拉伸、扭转、倾覆等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进而对比分析了铰制孔螺栓的不同排布方式对整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螺栓预紧的情况下,混合型螺栓组的最大应力主要分布在螺栓和螺母与法兰连接的接触位置;在外界载荷较小的情况下,对称排布的铰制孔螺栓相较其他排布形式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当对称排布的2个铰制孔螺栓所在直线与倾覆力矩所在平面垂直时,混合型螺栓组法兰的整体结构性能最优、安全系数最大。论文为混合型螺栓组法兰连接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螺栓 位置 有限元 拉伸扭转 倾覆力矩
原文传递
新能源关键部件布置对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洪超 王云 张宏娟 《中国汽车》 2024年第10期55-59,共5页
新能源车辆内部件、高压线束与低压线束等电子电气架构都集中分布于车辆底盘附近,其关键部件位置排布与多种线束布局不仅与车辆的功能相关,更与车辆安全的电磁兼容性息息相关。本文从传输线理论、线束耦合理论及分析与仿真结果等入手,... 新能源车辆内部件、高压线束与低压线束等电子电气架构都集中分布于车辆底盘附近,其关键部件位置排布与多种线束布局不仅与车辆的功能相关,更与车辆安全的电磁兼容性息息相关。本文从传输线理论、线束耦合理论及分析与仿真结果等入手,分别验证车辆线束布局、线束长度等变量对零部件层级发射类测试结果的影响,总结发射类测试布置的注意事项,探讨零部件层级测试与整车层级测试结果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关键部件 位置 电磁兼容性 零部件层级发射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