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南京教案在中国教案史研究中的“范式”意义——以南京教案的反教与“破邪”模式为中心 被引量:7
1
作者 邹振环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南京教案"是中国教案史的首出一案,也是明末最激烈的一次中西冲突。发生在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这场"南京教案",大致由"朝廷弹劾"、"武力介入"、"士绅动员"三个环节组成。它... "南京教案"是中国教案史的首出一案,也是明末最激烈的一次中西冲突。发生在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这场"南京教案",大致由"朝廷弹劾"、"武力介入"、"士绅动员"三个环节组成。它体现了"官绅一体化"的反教模式,具有中国教案史研究的"范式"意义。"南京教案"所表现的"诬天废祀"、"淫妇女谋不轨"、教堂内"诳世邪术"三种"破邪"范式,是中国文化结构中的一种排异机制被激活的结果。学者们的反教言论,教案爆发,禁教令发出,都是排异机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南京教案"正是这种排异机制过分活跃而形成的变态反应。"南京教案"所引发的背景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上的,这一点与鸦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的洋教士的活动不同,其涉及了中西文化交往中许许多多深刻的原因,并不像以往研究者解释得那么简单。它的运作方式,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教案 “官绅民一体化”反教模式 破邪 排异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