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排烃特征与排烃史
被引量:27
- 1
-
-
作者
陈冬霞
黄小惠
李林涛
邓克
张建华
邱红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5,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06CB2023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02029)
-
文摘
四川盆地西部(简称川西)前陆盆地构造具有多期性,导致油气生成和聚集过程的复杂性,其中烃源岩排烃特征和排烃史的研究,对于明确油气成藏期,理清油气藏成因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用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研究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的排烃特征和排烃史。结果表明:①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在早侏罗世(J1)末期即开始进入排烃门限,晚侏罗世(J3)早期—中期开始进入排烃高峰期;②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的排烃高峰期处于J3p—K,T3x3烃源岩排烃高峰期处于J3sn—J3p,T3x5烃源岩排烃高峰期处于K1—K2;③川西地区不同层段不同地区进入排烃门限和排烃高峰期的时间存在差异: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三段烃源岩,鸭子河地区排烃时间相对较早,马井、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次之,大邑和丰谷地区较晚,须五段烃源岩在洛带排烃时间较早,马井、孝泉—新场—合兴场和丰谷地区次之,大邑地区和鸭子河地区最晚。
-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烃源岩
排烃门限
生烃潜力
排烃史
古地温特征
排烃高峰
-
Keywords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Late Permian,source rock,hydrocarbon expulsion threshold,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hydrocarbon expulsion history,palaeogeothermal feature,peak hydrocarbon expulsio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时间有效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付广
陈雪晴
邓玮
胡欣蕾
-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断层岩水压张裂漏油主控因素及张性破裂压力预测"(编号:41372154)资助
-
文摘
为了研究油源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在油源断裂厘定、输导期和源岩生排烃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期与源岩生排烃高峰期之差和源岩生排烃高峰期与其开始生排烃期或停止生排烃期之差比值的大小,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时间有效性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油源断裂输导天然气时间有效性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在青山口组—姚家组沉积时期,油源断裂输导天然气时间有效性评价等级为好,最有利于天然气运聚成藏;嫩江组沉积末期,油源断裂输导天然气时间有效性评价等级为较好,较有利于天然气运聚成藏;明水组沉积末期,油源断裂输导天然气时间有效性评价等级为中等,不利于天然气运聚成藏;火石岭组—营城组沉积时期和古近系沉积末期,油源断裂输导天然气时间有效性评价等级均为差,均无天然气运聚成藏。该结果与目前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揭示的天然气成藏时期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时间有效性是可行的。
-
关键词
油源断裂
输导期
生排烃高峰期
时间有效性
研究方法
-
Keywords
oil-source fault
transporting stage
peak stag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time effectiveness
research method
-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呼图壁至乌苏一带新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预测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傅碧宏
史基安
张中宁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67-373,共7页
-
基金
中日油气资源遥感合作研究 1995年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
文摘
以覆盖北天山山前呼图壁至乌苏一带的四景 L 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为基础 ,结合野外实地考察所获取的地质资料以及烃源岩的生烃和排烃的盆地模拟分析结果 ,对呼图壁—乌苏地区第二、三排构造带上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变形特征、背斜和断裂构造的形成时代以及油气勘探方向进行分析和预测。该区第二、三排背斜构造的变形非常强烈 ,它们的构造变形始于上新世末期 ,早更新世末期是新构造变形最强烈的时期 ,这些背斜构造带在中更新世早期已基本形成。第二排背斜构造带的构造变形强于第三排构造带。有利烃源岩安集海河组的排烃高峰期在距今 0 .3Ma左右 ,晚于背斜构造的形成时期 ,其生成和排出的油气很有可能聚集于这些背斜构造中。发育于背斜构造核部或北翼一侧的逆冲断裂构造为油气的垂向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 ,但也可能导致油气的逸散和破坏。综合分析表明第三排背斜构造带中的西湖背斜、独南背斜。
-
关键词
北天山
新构造运动
构造变形特征
生烃高峰期
排烃高峰期
LandsatTM卫星图像
-
Keywords
northern Tianshan Mountains neotectonic movem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features peak- tim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eak- time of hydrocarbon expulsion landsat TM images
-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