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和MR排粪造影的影像学表现
1
作者 李桂婷 胡美玉 +2 位作者 曾志明 谢佩怡 邸小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56,共7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XRD)和MR排粪造影(MRD)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19例经临床、病理和肠镜检查证实的SRUS患者纳入本研究,15例行XRD,7例行MRD,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XRD...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XRD)和MR排粪造影(MRD)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19例经临床、病理和肠镜检查证实的SRUS患者纳入本研究,15例行XRD,7例行MRD,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XRD和MRD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数据并进行盆底功能测量。结果 在XRD结果中,3例(20%)表现直肠内套叠,8例(53.3%)直肠外脱垂,2例(13.3%)中度直肠前突。另外耻骨直肠肌肥厚患者有2例,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患者各有1例。在MRD结果中,3例(42.9%)表现直肠黏膜脱垂(部分性脱垂),4例(57.1%)直肠前突患者中,3例(均为女性)为中度直肠前突,1例为轻度直肠前突。3例患者同时观察到相关的前、中腔室器官下降,2例耻骨直肠肌肥厚,没有患者表现乙状结肠疝。结论 排粪造影可以评估SRUS患者的直肠外脱垂、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等盆底结构及功能异常,对SRUS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X线排粪造影 MR排粪造影 结构异常 功能异常
下载PDF
多维度护理配合干预在X线排粪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褚曙 程超 沈广橱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4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究多维度护理配合干预在X线排粪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市中医院接受X线排粪造影检查的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输入计算机中生成随机序列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7... 目的:探究多维度护理配合干预在X线排粪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市中医院接受X线排粪造影检查的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输入计算机中生成随机序列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多维度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护理满意度、情绪状态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波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量表(SATI)中状态焦虑焦虑(SA)评分、特质焦虑(T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X线排粪造影检查过程中,采取多维度护理配合干预有助于提高肠道清洁度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患者的情绪波动幅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排粪造影检查 多维度护理 肠道清洁效果 护理满意度 情绪状态 不良事件
下载PDF
460例慢性便秘患者排粪造影分析
3
作者 江俊林 张华彬 +1 位作者 魏晓玲 张志谦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慢性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2015年5月—2019年9月460例慢性便秘患者排粪造影的临床资料,将其影像学表现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60例慢性便秘患者中只有25例正常,其余435例均有异常,其中单因素...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慢性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2015年5月—2019年9月460例慢性便秘患者排粪造影的临床资料,将其影像学表现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60例慢性便秘患者中只有25例正常,其余435例均有异常,其中单因素表现为直肠前突有87例,双因素表现为直肠前突+会阴下降有158例,三因素表现为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直肠内脱垂有153例。结论排粪造影是一种操作简单且属于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显示肛管、直肠器质性及功能性病变的异常影像征象,对慢性便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清晰显示慢性便秘的具体病因,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排粪造影 诊断技术
下载PDF
MRI动态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广正 饶本强 +4 位作者 雷雨萌 勒世联 周启旭 潘志华 孙明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动态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03/2018-02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诊的疑似OOC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动态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03/2018-02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诊的疑似OOC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动态MRI排粪造影和X线片排粪造影检查,记录动态MRI排粪造影和X线片排粪造影检查情况,以X线片排粪造影检查为对照,评估动态MRI排粪造影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动态MRI排粪造影检查对乙状结肠疝、耻骨直肠肌痉挛、小肠疝、内痔诊断与X线片排粪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MRI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会阴下降、直肠内套叠、乙状结肠盘曲检出率低于X线片排粪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MRI排粪造影能发现X线片排粪造影无法显示的病变,包括肌肉断裂、子宫肌瘤、宫颈纳氏囊肿、骶骨囊肿、苗勒管囊肿;以X线片排粪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动态MRI排粪造影检查对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直肠内套叠、乙状结肠疝、小肠疝、乙状结肠盘曲、会阴下降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不同疾病的敏感度与阳性预测值存在明显差异,阳性预测值整体较高,而敏感度相对较低.结论 MRI与X线片排粪造影对OOC诊断方面各有优势,动态MRI排粪造影能提供盆腔脏器和盆壁、盆底功能与形态结构信息,是X线片排粪造影的很好补充,对OOC伴盆腔多室病变的整体评估与全面诊断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性便秘 动态磁共振成像排粪造影 X线片排粪造影
下载PDF
排粪造影诊断直肠内套叠58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崟 卢简言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直肠内套叠 排粪造影诊断 不完全性直肠脱垂 排粪造影检查 直肠内脱垂 出口梗阻型 回顾性分析 排便障碍 诊断价值 特征性
下载PDF
仿真排粪造影诊断直肠粘膜滑脱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铭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2期2057-2058,共2页
目的:探讨仿真排粪造影对正确诊断直肠粘膜滑脱的重要意义。方法:对近1年来主诉排便困难、有排便不净感患者行传统排粪造影及仿真排粪造影X线检查。结果:376例经仿真排粪造影诊断为直肠粘膜滑脱导致排便功能障碍。结论:仿真排粪造影对... 目的:探讨仿真排粪造影对正确诊断直肠粘膜滑脱的重要意义。方法:对近1年来主诉排便困难、有排便不净感患者行传统排粪造影及仿真排粪造影X线检查。结果:376例经仿真排粪造影诊断为直肠粘膜滑脱导致排便功能障碍。结论:仿真排粪造影对正确诊断直肠粘膜滑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排粪造影 仿真排粪造影 直肠粘膜滑脱
下载PDF
半固体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王立铨 吴有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8-259,共2页
半固体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王立铨吴有全1材料和方法选择无便秘症状的健康志愿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7~68岁,平均42岁。便秘组47例(男15例,女32例),年龄23~66岁,平均45岁。造影前2小时清洁... 半固体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王立铨吴有全1材料和方法选择无便秘症状的健康志愿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7~68岁,平均42岁。便秘组47例(男15例,女32例),年龄23~66岁,平均45岁。造影前2小时清洁洗肠,用半固体排粪造影注推器将专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半固定排粪造影 便秘
下载PDF
排粪造影的检查方法和正常测量 被引量:79
8
作者 卢任华 刘崎 +4 位作者 章韵 汪志杰 孔庆德 徐振花 张大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4-249,共6页
本文介绍了排粪造影的方法和排粪造影测量尺的制作。96例无排粪障碍者中有26例(27.08%)有异常表现。70例正常者的测量结果:肛直角:静坐98.67±13.84度;力排114.84±14.92度。肛上距:静坐9.87±7.72 mm;力排20.36±8.37... 本文介绍了排粪造影的方法和排粪造影测量尺的制作。96例无排粪障碍者中有26例(27.08%)有异常表现。70例正常者的测量结果:肛直角:静坐98.67±13.84度;力排114.84±14.92度。肛上距:静坐9.87±7.72 mm;力排20.36±8.37 mm。建议将国人力排时肛上距的正常值定为<30 mm;对经产妇<35 mm为相对正常值。肛管长:力排时为37.03±6 mm。乙耻距:力排时应为负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肛直角 耻尾线 肛上距
下载PDF
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龚水根 王毅 +3 位作者 陈留斌 陈蓉 张伟国 熊坤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 评价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 ,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 5 0例正常人(对照组 )及 2 78例有排便困难、盆底沉重感患者 (异常组 )作了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检查 ,测量了盆底腹膜反折的位置。结果 对照组... 目的 评价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 ,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 5 0例正常人(对照组 )及 2 78例有排便困难、盆底沉重感患者 (异常组 )作了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检查 ,测量了盆底腹膜反折的位置。结果 对照组肛直肠及盆底形态未见异常。异常组中 ,肛直肠形态异常者 2 76例。盆底形态位置正常者 12 4例 ,6例盆腔造影失败。盆底疝 14 8例 ,其中 112例直肠腹膜疝 ,2 2例间隔腹膜疝 ,11例阴道腹膜疝 ,3例网膜腹膜疝。盆底疝多伴随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套叠发生 ,不发生于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患者。结论 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是诊断盆底疝的可靠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盆底疝 盆腔造影 排粪造影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排粪造影结合盆腔膀胱造影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病因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仕文 刘宝华 +1 位作者 龚水根 张胜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目的 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 (OOC)病人盆腔器官及盆底形态结构变化。方法 对 38例OOC病人及 1 2例正常自愿受试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膀胱造影 ,女性阴道内放置浸钡标志物 (以下简称“多重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 目的 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 (OOC)病人盆腔器官及盆底形态结构变化。方法 对 38例OOC病人及 1 2例正常自愿受试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膀胱造影 ,女性阴道内放置浸钡标志物 (以下简称“多重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结果 多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 37例 ,直肠前突 5例 ,盆底痉挛综合征 5例 ,物理检查拟诊分别为 1 2例、4例、1例 ,均1 0 0 %得到证实。多重造影检查还发现盆底及腹膜疝 9例 ,膀胱脱出 6例 ,会阴下降综合征 3例 ,子宫后倒或脱垂 1 0例。与对照组相比 ,OOC组力排相肛直角增大 ,静息相及力排相会阴异常下降 ,力排相Douglas陷凹加深 ;OOC组中有泌尿系症状者 ,静息相及力排相膀胱异常下降。结论 多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物理诊断 ;而且对临床隐匿、物理检查难以诊断的盆底及腹膜疝、膀胱及子宫、阴道脱出等提供了形象客观的诊断依据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膀胱造影 病因诊断 出口梗阻性便秘 多重造影 DDC 盆腔造影
下载PDF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排粪造影诊断(附86例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蔡志春 张新毅 +1 位作者 刘培喜 吴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排粪造影的X线征象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稠钡灌肛,令病人侧坐检查床前排粪桶上,透视下排钡,摄取静坐、提肛、力排及力排后粘膜像,并做多种测量。结果:全部病例不同程度出现下列征象:肛直角不变或变化极小,“...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排粪造影的X线征象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稠钡灌肛,令病人侧坐检查床前排粪桶上,透视下排钡,摄取静坐、提肛、力排及力排后粘膜像,并做多种测量。结果:全部病例不同程度出现下列征象:肛直角不变或变化极小,“搁架”征,钡剂不排或少排,肛管细长。结论:排粪造影可为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提供最为客观的主要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排粪造影 肛直角
下载PDF
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连阳 张胜本 +1 位作者 黄显凯 龚水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的方法,以期区分直肠粘膜脱垂与直肠全层套叠,指导直肠内脱垂的治疗。材料与方法:82例直肠内脱垂和36例对照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结果:在82例患者中,50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而盆... 目的:设计一种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的方法,以期区分直肠粘膜脱垂与直肠全层套叠,指导直肠内脱垂的治疗。材料与方法:82例直肠内脱垂和36例对照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结果:在82例患者中,50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而盆底腹膜正常者为直肠粘膜脱垂,其中26例伴异常会阴下降;32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盆底腹膜随直肠前壁降入套叠鞘部、并构成直肠壁内疝疝囊者为直肠全层套叠,6例疝囊上口敞开者术中证实有内容物疝入,20例伴异常会阴下降。结论: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是区分粘膜脱垂与全层套叠、诊断直肠内脱垂伴发的直肠壁内疝等盆底疝等直观、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排粪造影 盆腔造影 诊断
下载PDF
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诊断便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映 刘正敏 谭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便秘的病因,通过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检查,评价影像学对便秘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3例临床诊断便秘的患者先作结肠运输试验,考虑出口梗阻的患者再作排粪造影检查,根据龚水根教授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作出诊... 目的:探讨便秘的病因,通过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检查,评价影像学对便秘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3例临床诊断便秘的患者先作结肠运输试验,考虑出口梗阻的患者再作排粪造影检查,根据龚水根教授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作出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运输试验异常共169例,真性慢传输36例,假性慢传输49例,出口梗阻127例,其中合并结肠慢传输43例。结论: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最佳的诊断便秘病因的检查方法,通过动态、静态结合观察结肠的运输动力及排便的生理过程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二者的结合应用,能够更加明确结肠慢传输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便秘的病因,帮助临床医生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明显优于传统钡剂灌肠和纤维结肠镜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运输试验 排粪造影 便秘 影像学病因诊断
下载PDF
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对便秘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晓伟 李华 +2 位作者 王春芹 赵霞 赵卫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观察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对便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行便秘检查的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在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行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观察患者排粪造影表现和钡灌肠造影表现,分析正常与异常... 目的:观察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对便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行便秘检查的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在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行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观察患者排粪造影表现和钡灌肠造影表现,分析正常与异常排粪造影的特征。结果:钡灌肠造影正常57例,横结肠下垂22例,结肠冗长64例,脾曲综合征43例。排粪造影表现正常7例,会阴下降64例,内脏下垂32例,盆底疝18例,骶直分离6例,直肠前突7例,直肠前壁黏膜脱垂15例,直肠内全层套叠26例,直肠外脱垂9例,盆底痉挛综合征2例。结论: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进行结肠钡观察和仿真排粪造影能够清晰显示结肠形态,为寻找导致便秘的病因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诊断 @平板数字胃肠机 灌肠 @仿真排粪造影
下载PDF
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毅 吴少平 龚水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便秘的病因并评价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对便秘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0例便秘患者作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结果:结肠运输异常者43例,出口梗阻者96例,两种均存在者占42例。42例中,外科单纯纠正出口... 目的:分析便秘的病因并评价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对便秘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0例便秘患者作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结果:结肠运输异常者43例,出口梗阻者96例,两种均存在者占42例。42例中,外科单纯纠正出口梗阻31例,术后随访发现15例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复查排粪造影均表现正常。结论:由于出口梗阻与结肠无力常合并存在并相互作用。作者强调: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联合应用将有助于作出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运输试验 排粪造影 诊断
下载PDF
数字化X线胃肠测量系统及摄影参数在排粪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文国 姚陡齐 +2 位作者 王举 王巍 曲亚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胃肠测量系统在排粪造影检测直肠肛门功能性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使用数字化X线胃肠机和排粪造影专用装置为182例排粪障碍者行排粪造影。摄取不同排粪状态下的正侧位像,在随机配置的计算机屏上直接进行...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胃肠测量系统在排粪造影检测直肠肛门功能性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使用数字化X线胃肠机和排粪造影专用装置为182例排粪障碍者行排粪造影。摄取不同排粪状态下的正侧位像,在随机配置的计算机屏上直接进行各项测量,同时获取长度、深度、宽度、厚度及角度的数值,并将各项测量数据加以记录分析。结果:排粪造影182例,测量异常者179例(98.36%),正常者3例(1.64%)。异常项目分别为直肠前突174例(97.20%),会阴下降165例(92.17%),直肠黏膜脱垂29例(16.20%),盆底疝26例(14.52%)。异常者中有169例(94.41%)并发数项异常改变。结论:结合造影设备的测量性能和特点所采用的数字化测量方法,使排粪造影异常检测率高达98.36%,各异常项目的测量数据为直肠肛门功能性改变的诊断提供了量化性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肛直角 会阴下降 盆底疝
下载PDF
排粪造影对功能性肛门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附156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勤笃 刘恒顺 +4 位作者 牛玉善 孟凡爱 李昌玉 高峰 曹军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7期555-557,共3页
目的 :分析功能性肛门直肠梗阻的病因及X线表现。方法 :15 6例女性患者接受了检查。采用浓度为 180 %~2 0 0 %硫酸钡行常规排粪性造影 ,透视下动态观察并连续摄片。结果 :15 6例患者中 ,直肠前突 96例 ,会阴下降 10 7例 ,直肠内套叠 5 ... 目的 :分析功能性肛门直肠梗阻的病因及X线表现。方法 :15 6例女性患者接受了检查。采用浓度为 180 %~2 0 0 %硫酸钡行常规排粪性造影 ,透视下动态观察并连续摄片。结果 :15 6例患者中 ,直肠前突 96例 ,会阴下降 10 7例 ,直肠内套叠 5 9例 ,盆底痉挛综合征 4 5例 ,盆底疝 7例 ,内括约肌失弛缓症 3例 ,正常 3例 ,直肠前突常合并会阴下降、直肠内套叠及盆底痉挛综合症。本组病例中 ,4 6例直肠前突、2 9例直肠内套叠、2例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经临床手术治疗 ,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排粪性造影较传统的肛直肠部检查更敏感可靠。它能直接显示功能性出口梗阻的原因及发病程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功能性直肠肛门梗阻 X线诊断
下载PDF
动态电影排粪造影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静 詹玮 +4 位作者 廖欣 陈佳妮 胡建 程天江 焦俊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87-589,583,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电影排粪造影(DFG)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行DFG检查病例的相位摄片法图像和动态电影法截图,计算两种摄片方法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征象(耻骨直肠肌肥厚症、会阴下降、盆底疝、直肠内套叠、肛门括约肌失... 目的:探讨动态电影排粪造影(DFG)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行DFG检查病例的相位摄片法图像和动态电影法截图,计算两种摄片方法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征象(耻骨直肠肌肥厚症、会阴下降、盆底疝、直肠内套叠、肛门括约肌失迟缓、直肠前突、盆底痉挛综合征及骶直分离)的灵敏度、漏诊率和诊所指数及Youden指数,计算各征象的诊断效能,同时记录动态电影法发现新解剖结构紊乱的病例。结果:与相位摄片法比较,动态电影法在诊断耻骨直肠肌肥厚症、会阴下降、盆底疝、直肠内套叠、肛门括约肌失迟缓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和较低的漏诊率;动态电影法发现17例新的解剖结构紊乱,其中盆底后疝16例,直肠后突1例。结论:动态电影DFG诊断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疾病效果优于相位摄片D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便秘 骨盆底 排粪造影 动态电影 相位摄片
下载PDF
磁共振排粪造影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克 崔勇 +2 位作者 李静 霍勇军 王本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MRI排粪造影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检查拟诊盆底功能障碍行MRI排粪造影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以其最终出院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临床检查结果及MRI表现,以评价MRI排粪造影的诊断价值。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MRI排粪造影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检查拟诊盆底功能障碍行MRI排粪造影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以其最终出院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临床检查结果及MRI表现,以评价MRI排粪造影的诊断价值。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在42例女性患者中,MRI排粪造影对直肠下降、膀胱膨出及耻骨直肠肌痉挛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临床检查;对直肠前突及子宫膨出的诊断,两者无明显差别;对直肠套叠的诊断,临床检查明显优于MRI排粪造影。40例有盆底下降,其中中、重度下降32例,累及2盆及以上20例;在14例男性患者中,8例表现为耻骨直肠肌痉挛,其中4例伴轻度盆底下降。56例中,MRI检查与临床检查基本一致26例。28例的MRI检查相对于临床检查有新发现。结论:MRI排粪造影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对盆底功能障碍(尤其是女性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排粪造影
下载PDF
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的诊断 被引量:7
20
作者 焦旅忠 郭建平 +1 位作者 李振彪 胡书鸿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0 0例功能性出口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女性 3 49例 ,男性 15 1例 ,年龄 14~ 78岁 ,平均 3 6.7岁。病史在 2个月~ 3 8年。主要临床症状 :排便困难、不适、腹痛、腹胀 ... 目的 探讨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0 0例功能性出口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女性 3 49例 ,男性 15 1例 ,年龄 14~ 78岁 ,平均 3 6.7岁。病史在 2个月~ 3 8年。主要临床症状 :排便困难、不适、腹痛、腹胀 ,排便时间延长 ,肛门坠胀及解不净 ,多数病人需长期服泻药及灌肠帮助排便。排粪造影是给病人灌入 40 0~ 60 0ml硫酸钡混悬液 ,病人侧坐在排便装置上 ,在X线电视下作动态观察、摄片。结果 通过对 5 0 0例患者排粪造影检查 ,发现有直肠前突 14 4例、直肠黏膜脱垂 75例、直肠内套叠 5 6例、盆底痉挛综合征 10 2例、耻骨直肠肌肥厚 65例、会阴下降 12 1例、正常 2 9例 ,以上症状多数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出现。结论 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便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功能性出口梗阻 便秘 诊断 X线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