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万物中探寻自我
1
作者 徐威 《诗刊》 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许天伦的诗作我不时在微信公众号上读到,至今仍不相识,但他的文学才华与人生经历,都令人印象深刻。在《那只飞鸟》这组诗歌新作中,敏锐的观察、非凡的想象、细腻的表述、新奇的意象等,呈现出他一贯的诗学风格;在内容上,也延续着他对于... 许天伦的诗作我不时在微信公众号上读到,至今仍不相识,但他的文学才华与人生经历,都令人印象深刻。在《那只飞鸟》这组诗歌新作中,敏锐的观察、非凡的想象、细腻的表述、新奇的意象等,呈现出他一贯的诗学风格;在内容上,也延续着他对于日常、生死、世界的思索——更确切地说,他用诗歌,在自然万物中,在时空变幻中,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发现、质疑、确认着自我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才华 微信公众号 诗学风格 探寻自我 自然万物 时空变幻 人生经历
原文传递
《斯通纳》中的痛感与自我探寻
2
作者 黎书绮 薛玉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8-135,共8页
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以时间顺序叙述和展现了主人公斯通纳探寻自身身份、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其中充斥着大量感官描写。从作者反复提及的“刺痛感”出发,探究斯通纳渴求痛苦的原因,并阐释小说中疼痛的隐喻意义:疼... 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以时间顺序叙述和展现了主人公斯通纳探寻自身身份、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其中充斥着大量感官描写。从作者反复提及的“刺痛感”出发,探究斯通纳渴求痛苦的原因,并阐释小说中疼痛的隐喻意义:疼痛并非仅是纯粹的身体感知,更是一种与文学和爱相连的存在之痛,展示了主人公自我探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威廉斯 《斯通纳》 痛感 自我探寻
下载PDF
拉康镜像理论下《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自我探寻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颖哲 高梦琦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7-9,共3页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首部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自我探寻的故事。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镜像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观出发,分析主人公奶娃的精神...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首部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自我探寻的故事。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镜像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观出发,分析主人公奶娃的精神世界。说明只有将自我与他者相结合,接受黑人民族的文化与历史,才能寻得自己的根、才会真正获得精神和人格的独立与自由、黑人才能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成功地找到他们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娃 镜像理论 自我 他者 自我探寻
下载PDF
探寻自我
4
作者 何媛媛(编译) 《大自然探索》 CAS 2021年第4期52-59,共8页
因为构成“你”身体的元素都来自星尘,所以“你”的存在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古老。又因为别人的细胞或身上的微生物也发挥了作用,所以你的情绪和一举一动并不完全由你自己说了算。
关键词 星尘 探寻自我 情绪
原文传递
残雪小说中自我探寻的努力
5
作者 黄献红 《广西教育》 2012年第3期86-87,共2页
对自我的探寻,是残雪小说的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残雪有意识地往人的最苦难处、从人心的最隐蔽和阴暗处去探寻真正的自我。这种探寻充满了孤独、失落、痛苦、焦虑和迷茫,在追寻自我的旅途中呈现出"目标—寻求—失败"的模式,传达出了一... 对自我的探寻,是残雪小说的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残雪有意识地往人的最苦难处、从人心的最隐蔽和阴暗处去探寻真正的自我。这种探寻充满了孤独、失落、痛苦、焦虑和迷茫,在追寻自我的旅途中呈现出"目标—寻求—失败"的模式,传达出了一种痛彻心脾的人生况味,表现了现代人境遇的深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 小说 自我探寻
下载PDF
试论《对岸的她》中女性的不安与自我探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先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85-87,共3页
小说《对岸的她》中,小野子和葵这两位女性主人公从不安的产生、确认到超越,是女性探寻自我、成为具有独立意识个体的过程。小野子的不安源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进入职场后,她将葵视为理想式的女性,尝试在工作中得到自我认同,并... 小说《对岸的她》中,小野子和葵这两位女性主人公从不安的产生、确认到超越,是女性探寻自我、成为具有独立意识个体的过程。小野子的不安源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进入职场后,她将葵视为理想式的女性,尝试在工作中得到自我认同,并从葵的身上体会到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调和;而葵在少女时期的一段友情之殇也因为与小野子的友情得到化解。小说中的女性没有借由对男权中心文化的抵抗,而是互为救赎,在同性的友情中获得了温暖和救赎,在生命体验中探寻着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田光代 对岸的她 不安 自我探寻
下载PDF
雅夏的自我探寻——《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性别身份建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婕玉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72-75,共4页
分析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中主人公雅夏的精神危机与自我探寻即纵情于男女私情与性别身份建构,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因素剖析主人公迷失的原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是造成雅夏自我迷失的客观因素,自身的性格弱点是主观因素。通过探... 分析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中主人公雅夏的精神危机与自我探寻即纵情于男女私情与性别身份建构,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因素剖析主人公迷失的原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是造成雅夏自我迷失的客观因素,自身的性格弱点是主观因素。通过探讨主人公与周围女性人物的相互意义,发现雅夏纵情于男女关系进行自我性别身份建构的原因是想通过照顾或利用身边的弱势女性体现或实现自我价值,并对其建构策略的失败即逃避世俗、禁闭忏悔但内心仍不得安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布林的魔术师》 雅夏 自我探寻 性别身份建构
下载PDF
传统观念影响下的自我探寻
8
作者 范煊聪 《大舞台》 2011年第1期89-90,共2页
马楚成执导的影片《花木兰》是一曲敬畏生命的赞歌,他迎合了当今时尚的反战主题,同时掺进了以木兰与文泰为主的感情戏,呈现了在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下个体行为及其情感的蜕变,反映了个体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进行的积极探索及最终的平衡实现。
关键词 影片《花木兰》 传统观念 自我探寻
下载PDF
成长小说视角下族裔女性的自我探寻——《喜福会》与《芒果街上的小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歌 李红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28-133,共6页
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均描绘了美国社会中族裔女性们艰辛的成长历程。她们从天真无知、苦恼迷茫逐步走向成熟独立,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与探索。从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出... 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均描绘了美国社会中族裔女性们艰辛的成长历程。她们从天真无知、苦恼迷茫逐步走向成熟独立,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与探索。从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成长阶段中女性身上所展现的异同点,可以揭示华裔和墨裔女性自我追寻过程中的共同性,同时可以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二者构建新身份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福会》 《芒果街上的小屋》 成长叙事结构 女性的自我探寻 文化身份的构建
下载PDF
《皇后与瘦子》:逃亡路上的成长与自我探寻
10
作者 胡光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6-69,共4页
剧情片《皇后与瘦子》(梅丽娜·马苏卡斯,2019)是80后导演梅丽娜·马苏卡斯(Melina Matsoukas)的电影处女作,该片改编自争议作家詹姆斯·弗雷的同名剧本,讲述了一对网名叫“瘦子”与“皇后”的黑人青年男女,第一次约会后开... 剧情片《皇后与瘦子》(梅丽娜·马苏卡斯,2019)是80后导演梅丽娜·马苏卡斯(Melina Matsoukas)的电影处女作,该片改编自争议作家詹姆斯·弗雷的同名剧本,讲述了一对网名叫“瘦子”与“皇后”的黑人青年男女,第一次约会后开车回家,在路上遭遇白人警察野蛮执法的过程中,出于自卫而将其误杀,最终被迫选择逃亡古巴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情片 青年男女 自我探寻 马苏 作家詹姆斯 逃亡 皇后
下载PDF
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鲁智深的自我迷失与自我发现之途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燕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中记述鲁智深的文字"通篇只是鲁达纪程图也"。这一"纪程",不仅是鲁达行侠仗义的人生轨迹,更是鲁达自我迷失、自我探寻、自我发现的心路历程,完成了从自我、本我到超我以及从有我到无我的超越...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中记述鲁智深的文字"通篇只是鲁达纪程图也"。这一"纪程",不仅是鲁达行侠仗义的人生轨迹,更是鲁达自我迷失、自我探寻、自我发现的心路历程,完成了从自我、本我到超我以及从有我到无我的超越。作品把鲁智深推进到生存结构之中,从形而上的哲学叩问和形而下的道德实践中拷问自我,探讨人类的存在方式,从而对陷入尘世的人生进行哲学上的探究。这种探寻态度,以及对于"存在"纬度之下的人性的省思,使它成为我国尤罕的"哲理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鲁智深 自我迷失 自我探寻 自我发现
下载PDF
“我”在醉与醒之间——班维尔小说中自我的困境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红卫 《鄂州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53-55,共3页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是爱尔兰小说家,曾任爱尔兰时报(Irish Times)的文学编辑达11年,后成了纽约书评的投稿人。因其作品新颖脱俗的创作技法和清新流畅的语言风格而被誉为"最优秀的英语文学家",因此,文学界和学术...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是爱尔兰小说家,曾任爱尔兰时报(Irish Times)的文学编辑达11年,后成了纽约书评的投稿人。因其作品新颖脱俗的创作技法和清新流畅的语言风格而被誉为"最优秀的英语文学家",因此,文学界和学术界对于其作品的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其创作技法和与语言风格层面,而鲜有论及其小说所隐含的其他主题。文章试图从班维尔小说中对"自我身份"的探寻这一主题入手,以文本分析法深度剖析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自我探寻之旅和身份困境,以期为班维尔小说的研究提供崭新而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维尔 自我身份探寻 身份困境 文本分析法
下载PDF
浮出地表的女性与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嬗变——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13
作者 王菁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14-I0014,共1页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是历史的盲点,直到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女性才浮出历史地表,并在艰难的处境中进行文学创作,推动女性文学的深刻变化,逐步走上发展繁荣的道路。女性文学的嬗变体现着中国女性的意识的发展进...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是历史的盲点,直到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女性才浮出历史地表,并在艰难的处境中进行文学创作,推动女性文学的深刻变化,逐步走上发展繁荣的道路。女性文学的嬗变体现着中国女性的意识的发展进程,是“人-女人-个人-人”的一个自我探寻与不断找寻的脉络。20世纪的中国女性在浮出历史地表,从奴隶走向公民的过程中,进入了历史、冲出了漫长的两千年来的历史无意识,但并未完全冲出某些群体或个体的政治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文学 女性文学 自我探寻 文学创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地表 封建社会
下载PDF
从成长小说视角分析《简·爱》中简·爱的成长之路
14
作者 邢菲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本文以成长小说为视角,对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的自我探寻进行了分析,发现简·爱的成长经历了自我塑造、自我认同和自我重建三个阶段。在自我塑造阶段,简·爱幼年时期... 本文以成长小说为视角,对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的自我探寻进行了分析,发现简·爱的成长经历了自我塑造、自我认同和自我重建三个阶段。在自我塑造阶段,简·爱幼年时期失去双亲,忍受舅妈的冷漠对待,内心充满恐惧和自卑感;在自我认同阶段,简·爱在洛伍德学校不断地读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逐渐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自我重建阶段,简·爱始终追求平等自由,通过六年的学习生活,逐渐掌握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简·爱 自我探寻 成长小说
下载PDF
西方文学反传统的滥觞——从《莫洛伊》看贝克特的“反小说”形式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涛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7-128,100,共3页
英国现代小说家贝克特的作品以反传统的"反小说"形式实验的开始,其大胆的表现手法令世人瞩目。他所刻画的不同的人物往往代表着不同的人格面具和心理层面,其作品特别关注的是小说的形式实验和小说艺术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反小说 探索 探寻自我
下载PDF
21世纪初年台湾女性小说的文化描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71,共8页
21世纪初年的台湾女性小说呈现出与20世纪90年代不太相同的面貌,总体而言,女性主义的议题少了20世纪90年代激昂尖锐的泛政治化倾向,转向更本色、更纯粹探究女性复杂深幽的自我及其与这个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苏伟... 21世纪初年的台湾女性小说呈现出与20世纪90年代不太相同的面貌,总体而言,女性主义的议题少了20世纪90年代激昂尖锐的泛政治化倾向,转向更本色、更纯粹探究女性复杂深幽的自我及其与这个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苏伟贞的《日历日历挂在墙上》和朱天文的《巫言》。即便像施叔青《台湾三部曲》这样涉及台湾历史沧桑、政治风云的长篇巨制,也更多地以女性主义历史观呈现庶民百姓日常性中琐碎、常态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初 台湾女性小说 自我探寻 日常性
下载PDF
《奥吉·马其历险记》的存在主义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军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11期66-68,共3页
文章从存在主义的思想观点出发对索尔.贝娄的作品《奥吉.马其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奥吉的历险旅程进行了解读。通过研究证明了奥吉的历险经历的实质就是存在主义所主张的对"真正自我"的探寻过程,同时也揭示了维持个体与其生存... 文章从存在主义的思想观点出发对索尔.贝娄的作品《奥吉.马其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奥吉的历险旅程进行了解读。通过研究证明了奥吉的历险经历的实质就是存在主义所主张的对"真正自我"的探寻过程,同时也揭示了维持个体与其生存的世界和谐状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历险旅程 自我探寻
下载PDF
错误的镜像,失败的建构——《所罗门之歌》中两位黑人男性身份建构失败原因探析
18
作者 曹颖哲 高梦琦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首部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自我探寻的故事。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镜像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观出发,分析麦肯·戴德和...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首部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自我探寻的故事。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镜像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观出发,分析麦肯·戴德和吉他·贝恩斯两位黑人男性的精神世界,说明只有在正确的镜像中寻找自我并将自我与他者相结合,才能成功地找到他们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肯 吉他 镜像理论 自我 他者 自我探寻
下载PDF
小说《无形人》中的象征手法与“无形”主题
19
作者 边春华 秦伊楠 《文教资料》 2008年第9期20-22,共3页
黑人小说<无形人>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以及黑人对其命运的认识与抗争.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从多方面刻画了黑人的工具化命运,白人对黑人工作的抹杀及异化,以及黑人对自我的探寻,有力地揭露了黑人的... 黑人小说<无形人>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以及黑人对其命运的认识与抗争.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从多方面刻画了黑人的工具化命运,白人对黑人工作的抹杀及异化,以及黑人对自我的探寻,有力地揭露了黑人的"无形"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歧视 象征 无形 自我探寻
下载PDF
传统与情结:浅谈台湾青春题材影片
20
作者 孔苗苗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4期9-12,共4页
本文通过对台湾青春题材影片创作脉络的简明梳理,指出台湾青春电影的精神内核及其创作特点。本文认为,台湾青春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将电影表达与心理学中青春期特定自我冲突、自我寻求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传达出此阶段最具有独特性的内在心... 本文通过对台湾青春题材影片创作脉络的简明梳理,指出台湾青春电影的精神内核及其创作特点。本文认为,台湾青春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将电影表达与心理学中青春期特定自我冲突、自我寻求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传达出此阶段最具有独特性的内在心理特点。这一心理核心即是青春题材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电影语言与整体风格的表达上,台湾青春电影暗合东方哲学观点与美学趣味,同时具有明显可辨的地域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自我探寻 台湾电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