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庄子传播思想与“接受主体性”——回应尹连根教授 被引量:9
1
作者 姚锦云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52,共21页
对庄子/《庄子》而言,传播意味着不同主体间的关系,主要在"意义理解和分享"以及"人类日常交往"层面。战国时代的庄子将"人与神"的关系改造为"人与道"的关系,后者又决定着人与人的关系。庄子有... 对庄子/《庄子》而言,传播意味着不同主体间的关系,主要在"意义理解和分享"以及"人类日常交往"层面。战国时代的庄子将"人与神"的关系改造为"人与道"的关系,后者又决定着人与人的关系。庄子有着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张力,其理想体现为突破巫师中介的"绝地天通",实现"心道合一"的新"天人沟通"。但庄子并未从现实世界完全退出,而是以"游世"的态度,保留了对人间沟通/交往的关切。庄子的核心传播思想可以用"接受主体性"概念表示,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传播观,通俗地说即以虚己之心接收大道,以得道之心自由交往。尹连根教授提出的"审慎"主张和主要建议较为可取,但"庄子没有传播思想"的论断和诸多其他观点则失之于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传播 思想 概念 本土化 接受主体性 绝地天通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论孟子“以善养人”的道德传播思想
2
作者 姚志文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6,共10页
孟子的“以善养人”命题主张道德传播是一个通过外部信息刺激使善由人性的潜在可能变成可感知、可意识的道德认知的过程。身体是道德传播的媒介,“心”之良知的发动是一个信息传播与道德认知同步展开的过程。基于“善”的心-性根据,“... 孟子的“以善养人”命题主张道德传播是一个通过外部信息刺激使善由人性的潜在可能变成可感知、可意识的道德认知的过程。身体是道德传播的媒介,“心”之良知的发动是一个信息传播与道德认知同步展开的过程。基于“善”的心-性根据,“以善养人”命题将接受主体性确立为道德传播的基石。通过天人沟通和凡圣沟通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接受者不仅能够认知内在于己的德性,而且能够认知天命,从而为自我的安身立命确立一个牢不可破的终极根据。孟子“以善养人”传播命题所指向的,不只是建构个体的道德人格,还要形塑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善治的政治秩序,因此,它不仅包括“养善由己”的维度,也包括“养人之善”的维度。通过君子之教和善教之政,以及道德环境的建构,道德传播可以实现化民成俗和王道之治的社会-政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以善养人 道德传播 接受主体性 具身认知
下载PDF
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孔天舒 孙翊铭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注重跨文化对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这就需要研究华夏传播理论以及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理解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要加深对文明、文化与传播同构的认知,认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中所存在的文化张力、... 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注重跨文化对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这就需要研究华夏传播理论以及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理解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要加深对文明、文化与传播同构的认知,认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中所存在的文化张力、中外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接受主体的主观障碍等客观因素。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的路径在于:对内要恢复本真的精神世界;对外要扫除文化同质化、文化差异性带来的系列问题,实现思维转换;以互惠性理解超越文化偏向,将主体间性转化为文化间性,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选择权,建立文化动态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文化张力 接受主体性 互惠性理解 文化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