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王重阳、马钰等皆为读书种子,以诗词修真传教自证度人,游艺不害修道,这是接受柳词的前提。得道后的王重阳对柳词的接受方式,是通过柳词的"象喻性"以隐喻方式言说修"真"悟"道"的体验。其接受的内在契合根...
王重阳、马钰等皆为读书种子,以诗词修真传教自证度人,游艺不害修道,这是接受柳词的前提。得道后的王重阳对柳词的接受方式,是通过柳词的"象喻性"以隐喻方式言说修"真"悟"道"的体验。其接受的内在契合根据,则在于全真之"心游不离身游"的"游"观,这就使得感性的现象界最终又归宿于内在的体验和开悟,于是"道成肉身"的宗教体验也就有可能契合于审美体验的"主客泯灭"、"物我两忘"。"全真乐道"的优游之乐虽不离弃感性之"身",但却是以否定世俗情感价值和世俗之乐为前提,这样,王重阳等对柳词的接受内核实际内在着一种"否定论美学"的指向。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具有揭示金词词史格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词
金代全真道士词人
接受前提
接受
方式
接受
契合
接受
内核
词史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诗:接受响应之要论
2
作者
陈仲义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4期30-38,共9页
现代诗文本的诞生与完型,因其与潜意识、意念、直觉、智性相联系,造成颇多艰涩、跳脱、变幻之面相。上世纪70年代,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的"崛起",使现代诗文本的客观"承载量"遭遇巨大挑战,更教主观接受的无边开...
现代诗文本的诞生与完型,因其与潜意识、意念、直觉、智性相联系,造成颇多艰涩、跳脱、变幻之面相。上世纪70年代,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的"崛起",使现代诗文本的客观"承载量"遭遇巨大挑战,更教主观接受的无边开放性愈演愈烈。本文认为,现代诗终端接受可以用"阐释共同体"作为接受前提,以"哑铃"模式保持接受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接受终端的心理响应可以细化为好诗接受的"四动",在心理响应细化基础上,展开接受的坐标与接受的品级梯度,达成接受的辩证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
接受前提
“哑铃模式”
“细化响应”
“品级坐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昊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文摘
王重阳、马钰等皆为读书种子,以诗词修真传教自证度人,游艺不害修道,这是接受柳词的前提。得道后的王重阳对柳词的接受方式,是通过柳词的"象喻性"以隐喻方式言说修"真"悟"道"的体验。其接受的内在契合根据,则在于全真之"心游不离身游"的"游"观,这就使得感性的现象界最终又归宿于内在的体验和开悟,于是"道成肉身"的宗教体验也就有可能契合于审美体验的"主客泯灭"、"物我两忘"。"全真乐道"的优游之乐虽不离弃感性之"身",但却是以否定世俗情感价值和世俗之乐为前提,这样,王重阳等对柳词的接受内核实际内在着一种"否定论美学"的指向。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具有揭示金词词史格位的意义。
关键词
柳永词
金代全真道士词人
接受前提
接受
方式
接受
契合
接受
内核
词史意义
Keywords
Liu Yong's ci poetry
Quanzhen Taoist poets of the Jin Dynasty
acceptance premise
acceptance pattern
the match of acceptance
acceptance core
the significance of ci poetry history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诗:接受响应之要论
2
作者
陈仲义
机构
厦门城市学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4期30-3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诗歌审美接受研究>(14FZW005)36万字之主要观点
文摘
现代诗文本的诞生与完型,因其与潜意识、意念、直觉、智性相联系,造成颇多艰涩、跳脱、变幻之面相。上世纪70年代,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的"崛起",使现代诗文本的客观"承载量"遭遇巨大挑战,更教主观接受的无边开放性愈演愈烈。本文认为,现代诗终端接受可以用"阐释共同体"作为接受前提,以"哑铃"模式保持接受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接受终端的心理响应可以细化为好诗接受的"四动",在心理响应细化基础上,展开接受的坐标与接受的品级梯度,达成接受的辩证实现。
关键词
现代诗
接受前提
“哑铃模式”
“细化响应”
“品级坐标”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
王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诗:接受响应之要论
陈仲义
《中国文艺评论》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