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视频影评的话语表达与接受流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
“微时代”构建了文学艺术的新秩序,话语权力由“精英”向“大众”回归。依托微媒介而产生的短视频影评,在拆解规则、驳斥理性、反对权威中构建了新的话语方式和批评景观。短视频影评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化呈现,具有主体颠覆... “微时代”构建了文学艺术的新秩序,话语权力由“精英”向“大众”回归。依托微媒介而产生的短视频影评,在拆解规则、驳斥理性、反对权威中构建了新的话语方式和批评景观。短视频影评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化呈现,具有主体颠覆性、功能游戏化、权力资本化、话语喧嚣化、评价混杂化等表征,在进一步解放大众言说和评论权力的同时,让人人都是“意见领袖”的时代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影评 微时代 话语表达 接受流变 权力规则
下载PDF
朝鲜半岛接受《登高》的流变研究
2
作者 李章玲 秦莹 《汉字文化》 2024年第7期85-87,共3页
出于朝鲜半岛对杜甫人格魅力和杜诗艺术魅力的双重推崇,杜诗在推动朝鲜半岛汉诗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朝鲜半岛不同时期的文人均对杜甫七律名篇之一的《登高》展开学习,接受面貌呈现多样化特征,从朝鲜朝前期的“取法乎上”... 出于朝鲜半岛对杜甫人格魅力和杜诗艺术魅力的双重推崇,杜诗在推动朝鲜半岛汉诗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朝鲜半岛不同时期的文人均对杜甫七律名篇之一的《登高》展开学习,接受面貌呈现多样化特征,从朝鲜朝前期的“取法乎上”到中期的“同声相应”,文人积累了写作经验,渐趋纯熟,最终发展为后期的个性突破。朝鲜半岛文人对于《登高》接受形态的动态转向,是域外汉学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亦是朝鲜文人读杜、崇杜进而学杜的良好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杜甫 《登高》 接受流变
原文传递
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接受与流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孙艳娜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42,153-154,共9页
在不同历史时段,中国社会对话剧演出的需求与观念各不相同,作为外来文化代表之一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也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本缺失的文化翻译、再现表演形态的文化模仿、争取民族解放的文化斗争、政治专制下表演体系的... 在不同历史时段,中国社会对话剧演出的需求与观念各不相同,作为外来文化代表之一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也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本缺失的文化翻译、再现表演形态的文化模仿、争取民族解放的文化斗争、政治专制下表演体系的文化独尊、文本内容的文化写实、多元化的文化改编。表演形式和演出内容上"洋为中用"、"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服从于政治"、"中西交融、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的理论探索和舞台实践阐释了话剧舞台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莎士比亚的文化身份,也反映了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政治与文化认同的流变,对当代话剧发展以及跨文化交流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中国话剧舞台 接受
原文传递
托尔斯泰在中国现代文化演进中的命运——托尔斯泰逝世百年祭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泽霖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4期54-59,共6页
在20世纪中国,托尔斯泰名声之高,影响之大,虽早成公论,但是很少有人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这位反对现代化的伟人能够如此深入到正在奔赴现代化之途的20世纪中国,托尔斯泰究竟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何以会发生这种影响。弄清这一熟视无睹而... 在20世纪中国,托尔斯泰名声之高,影响之大,虽早成公论,但是很少有人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这位反对现代化的伟人能够如此深入到正在奔赴现代化之途的20世纪中国,托尔斯泰究竟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何以会发生这种影响。弄清这一熟视无睹而又十分矛盾的问题,对于探讨托尔斯泰在中国现代文化演进中的作用,探讨民族间文化思想影响的规律,思考20世纪中国文化演进的规律,都是颇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思想 中国文化思想 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