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刘勰的接受美学观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高曼霞
-
机构
牡丹江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19,共2页
-
文摘
在中国,接受美学虽然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等古训可知,中国古代文论已注意到作品的多义性和读者的因素。作为我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不仅注意到了作品的多义性、读者的作用,而且《辨骚》、《知音》等篇实际上已从接受实际和理论层面上论述了自己的接受美学思想。
-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接受美学观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葛洪的接受美学观——以《抱朴子·外篇》为例
- 2
-
-
作者
邵天泽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110-111,共2页
-
基金
黑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重点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8-026HLJU)
-
文摘
魏晋时代既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也是美学思想蓬勃发展的时代。自20世纪中叶西方接受美学强势介入以来,学界便意图重新挖掘中国古代接受诗学中蕴含的宝藏,而魏晋一直是研究热点,各论家学者普遍将目光集中于陆机、钟嵘等大家,却鲜有人注意到居于汹涌理论思潮中间的葛洪。作为东晋著名的思想家,葛洪在美学鉴赏上也颇有建树,其接受美学观大多体现于作品《抱朴子·外篇》中。文章试图以《抱朴子·外篇》为例,研讨葛洪接受美学观的理论来源、理论内涵与理论价值,深入挖掘这颗东晋时代理论的遗珠。
-
关键词
葛洪
接受美学观
《抱朴子·外篇》为例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被引量:217
- 3
-
-
作者
马萧
-
机构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
-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51,共5页
-
文摘
本文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进行考察,从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接受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并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接受性问题。指出受传统文艺美学理论影响的传统译论忽视了译者和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的、能动的参与和创造作用,把原作文本和译作文本看成是孤立静止的自足客体,企图使译文“再现”原文,“等值”于原文,这无疑使传统译论失之片面,某种程度上也误导了翻译实践。本文通过对传统译论的考察剖析,得出了几点启示。
-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接受美学观
传统译论
语言
接受水平
-
Keywords
Reception Aesthetics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literary translation
-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