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接受角度看桂林市公示语英译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钟俊 邝江红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接受美学,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以及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均强调以接受者(读者)为中心,考虑接受者的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对策给读者足够的语言、文化及审美情趣等... 接受美学,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以及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均强调以接受者(读者)为中心,考虑接受者的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对策给读者足够的语言、文化及审美情趣等关照,这对以读者为导向的公示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基于对桂林市区及所辖景点的实地调查,从接受角度切入对其公示语英译问题分析,以期改进桂林市英译公示语的现状,丰富公示语英译数据库,以及为其它城市规范其英译公示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角度 公示语 英译 指谬正误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从读者接受角度解析“畅销书”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秀清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33,共4页
畅销书运作是与图书出版业市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出版现象和范式。本文以传播学效果研究的基础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观察视角,试图解码畅销书的某些运作规律,以消除出版者与读者在关系认识上的种种误区,使畅销书操作更趋科学... 畅销书运作是与图书出版业市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出版现象和范式。本文以传播学效果研究的基础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观察视角,试图解码畅销书的某些运作规律,以消除出版者与读者在关系认识上的种种误区,使畅销书操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同时本文还总结了几种基于读者心理而策划畅销书选题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销书” 读者心理 接受角度 “使用与满足”理论 图书出版业 解析 运作规律 观察视角
下载PDF
从接受角度比较吴越文化对鲁迅、周作人的影响
3
作者 易宋江 《殷都学刊》 2003年第2期80-83,共4页
从接受角度论述吴越文化对周氏兄弟的影响 ,强调的是主体能力的亲近与吸收。周氏兄弟的经历与个性不同 ,造成了他们对吴越文化吸收的差别 ,由此形成了他们为人为文的迥异。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接受角度 吴越文化 文学创作 文学研究 个性 精神内涵
下载PDF
观影认同机制的缺乏——从受众接受角度审视国产大片现象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春子 《唐都学刊》 2007年第4期72-74,共3页
“大片热”是当下中国电影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也是议论和讨论的核心话题。然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之进行系统梳理和剖析的论著,真正严肃的学理探讨尚未出现。面对这一关乎中国电影的发展并必然对中国电影有重大影响的“大片热”,中国电影... “大片热”是当下中国电影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也是议论和讨论的核心话题。然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之进行系统梳理和剖析的论著,真正严肃的学理探讨尚未出现。面对这一关乎中国电影的发展并必然对中国电影有重大影响的“大片热”,中国电影理论和批评界的“集体失声”,毫不客气地说,再一次使中国电影批评面临彻底丧失信誉的危险,也可能会真正失去重建的机会。有鉴于此,本刊特别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与传媒系史可扬教授及部分影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日常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与角度对国产大片进行了集中“笔谈”,内容涉及国产大片的主题、叙事、文化谋略、接受、影像、美术等几个方面,文中所时时显露出来的理论敏感、艺术领悟,都带有青年人的锐气和激情,持论剀切,充满理性,对于剖析解读国产电影大片和丰富电影艺术研究多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机制 接受角度 国产 受众 欣赏方式 人物形象 宣传营销 情感体验
下载PDF
从接受角度谈戏剧的审美
5
作者 李珍 赵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3期111-112,共2页
只有了解了戏剧的审美才能更好的了解戏剧艺术。戏剧是一门诉诸于舞台之上的行动艺术,故此舞台在戏剧艺术被接受的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此外,距离与共鸣问题也对戏剧审美的过程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这两方面论述了从接受角度谈戏剧的... 只有了解了戏剧的审美才能更好的了解戏剧艺术。戏剧是一门诉诸于舞台之上的行动艺术,故此舞台在戏剧艺术被接受的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此外,距离与共鸣问题也对戏剧审美的过程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这两方面论述了从接受角度谈戏剧的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审美 接受角度
下载PDF
从女性接受角度谈《牡丹亭·惊梦》的教学
6
作者 张雪莉 《学语文》 2009年第6期34-34,共1页
汤显祖的《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热烈欢迎,乃至。家喻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牡丹亭》在明清女性读者心中普遍激起强烈共鸣。备受明清女性青睐,引发。《牡丹亭》唱彻秋闺,惹多少好儿女拼为他伤... 汤显祖的《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热烈欢迎,乃至。家喻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牡丹亭》在明清女性读者心中普遍激起强烈共鸣。备受明清女性青睐,引发。《牡丹亭》唱彻秋闺,惹多少好儿女拼为他伤心到死”(俞用济《醒石缘》)的女性独特接受景观。明清女性积极参与《牡丹亭》演出、阅读、评点的各种艺术活动。使作品不断被搬演。400年来仍在舞台上绚丽流转且大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女性读者 接受角度 教学 《西厢》 艺术活动 汤显祖 明清
下载PDF
从修辞接受角度谈《于丹〈论语〉心得》
7
作者 黄淑芬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5期55-56,共2页
本文就于丹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后的火爆现象,从修辞接受的角度探讨并阐述火爆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丹对《论语》接受的选择性、叙事的情节性和重视受众的传播特点。
关键词 《于丹〈论语〉心得》 修辞接受角度 选择性 情节性 重视受众
下载PDF
期待与召唤──从接受角度对艺术价值观念的初步思考(续)
8
作者 邵亮 《艺术探索》 1997年第2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期待视域 召唤结构 接受角度 接受美学 初步思考 价值观念 独创性 艺术家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
下载PDF
从接受角度论沈从文
9
作者 裴毅然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4期57-63,共7页
当代美学研究最重大的成果之一即是确定了美是一种复杂的合因。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接受角度 接受美学 沈从文作品 文艺思想 新时期 思想性 文艺批评 美学研究 欣赏者
下载PDF
基于学生接受角度的重难点处理——谈“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
10
作者 谈素梅 《化学教与学》 2016年第3期62-63,13,共3页
作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从学生更好地接受角度,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教学中重难点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学生接受角度 难溶电解质 溶解平衡 教学重难点
下载PDF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从接受角度看历史小说
11
作者 周百义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历史小说 接受角度 中国 古典小说 人物形象 审美感知
下载PDF
期待与召唤从接受角度对艺术价值观念的初步思考
12
作者 邵亮 《艺术探索》 1996年第4期52-56,共5页
期待与召唤从接受角度对艺术价值观念的初步思考邵亮"人们认为,优良的赛马是在比赛中获胜的赛马,高明的棋手是能击败对方的棋手……但是,怎样才能辨别什么是卓越的艺术品或者谁是伟大的艺术家呢?"①贡布里希在《对作品卓越性的断... 期待与召唤从接受角度对艺术价值观念的初步思考邵亮"人们认为,优良的赛马是在比赛中获胜的赛马,高明的棋手是能击败对方的棋手……但是,怎样才能辨别什么是卓越的艺术品或者谁是伟大的艺术家呢?"①贡布里希在《对作品卓越性的断言》中选择了这样的开头。关于艺术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域 接受角度 价值观念 独创性 艺术家 艺术作品 接受美学 接受理论 批评家 价值判断
下载PDF
从接受角度研究史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政惠 《历史教学问题》 1986年第5期30-35,共6页
(一)关于史学的功能问题,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有很多论述,在中国,孔子作《春秋》,明确表示意在"拨乱世反之正";司马迁写《史记》,志在"述往事,思来者";刘知几更把史学看成"生人之急务"、"国家之要道&qu... (一)关于史学的功能问题,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有很多论述,在中国,孔子作《春秋》,明确表示意在"拨乱世反之正";司马迁写《史记》,志在"述往事,思来者";刘知几更把史学看成"生人之急务"、"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古代罗马史学家李维认为研究史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那是好的,那末你就模仿着做.如果那是罪恶昭著而最后身败名裂的,那末你就要引以为大戒,竭力避免."他们都提出了史学的"资政"、"借鉴"和预测未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史 新史学 接受角度 史学家 借鉴意义 读者阅读 史学史 史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刘知几
原文传递
从接受者角度以《秋思》三译本为例论翻译多样性
14
作者 任俊伟 涂宇明 《科技风》 2015年第2期208-209,211,共3页
《天净沙·秋思》三个译本好坏众说纷纭,僵持不下。本文求计于接受美学,从接受者角度入手,以译本详细分析为基础探究译者对该曲的理解以及对其译作读者的预设,进而主张翻译因原作理解和预设读者不同而标准多样,不能简单评判好坏。
关键词 接受角度 译者 译文读者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途径研究——评《传播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俊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8-168,共1页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教育效果令人担忧。高校思政教师要从接受角度,采取分析综合方法,积极探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途径。由张雷编著的《传播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教育效果令人担忧。高校思政教师要从接受角度,采取分析综合方法,积极探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途径。由张雷编著的《传播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一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途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许多复杂问题研究中与信息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研究 传播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转型时期 教育效果 接受角度 思政教师
下载PDF
从受众角度探讨电影中的隐性广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献锋 王金雪 《今传媒》 2014年第2期14-15,共2页
针对目前网络上对于隐性广告过热的炒作现象,本文从隐性广告受到追捧的原因入手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探讨其本质,然后从受众的角度对于隐性广告的表现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其不利于营销传播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一是它在影视传播... 针对目前网络上对于隐性广告过热的炒作现象,本文从隐性广告受到追捧的原因入手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探讨其本质,然后从受众的角度对于隐性广告的表现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其不利于营销传播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一是它在影视传播中隐蔽性,其二是它在传播中的一次性,其三是指它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可控性,借此让人们清醒地认知其在广告传播中的实际地位,以正视听,避免被网络论坛中的片面观点陷入盲目的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剧 隐性广告 受众的接受角度
下载PDF
兴:现代心理美学的古典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旺生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6期71-77,共7页
关键词 “兴” 心理美学 物理世界 王夫之 审美接受 心理世界 中国诗学 “玩味” 接受角度 《诗》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中华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曲凤荣 张衡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7年第3期58-59,共2页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运用恰当有效的策略,加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接受角度对中华文化传播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受众 传播者 接受角度
下载PDF
论蒋光慈模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正红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6-78,89,共4页
现代文学中"革命+恋爱"模式(即蒋光慈模式)并没有因为评论界的诟病而销声匿迹,相反在不同的革命语境中,革命与恋爱被不断重复和修改,这种对革命和情爱不同比例的处理隐喻了政治意识形态下焦虑心理寻求释放的渴盼。在20世纪文... 现代文学中"革命+恋爱"模式(即蒋光慈模式)并没有因为评论界的诟病而销声匿迹,相反在不同的革命语境中,革命与恋爱被不断重复和修改,这种对革命和情爱不同比例的处理隐喻了政治意识形态下焦虑心理寻求释放的渴盼。在20世纪文学创作中,蒋光慈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光慈模式 文学创作 接受角度
下载PDF
曲论对中国诗学的贡献
20
作者 陈良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6,共11页
兴起于金、元的散曲 ,是中国诗史上一种新的抒情诗歌文体 ,进入叙事文体的戏曲后作为唱词 ,其本质也是诗 ,因此 ,自元发脉的曲论 ,其本体具有诗学性质。本文认为曲论对中国传统诗学的晚期发展作出了三大贡献 :一、提出“热腔骂世”、“... 兴起于金、元的散曲 ,是中国诗史上一种新的抒情诗歌文体 ,进入叙事文体的戏曲后作为唱词 ,其本质也是诗 ,因此 ,自元发脉的曲论 ,其本体具有诗学性质。本文认为曲论对中国传统诗学的晚期发展作出了三大贡献 :一、提出“热腔骂世”、“气高情烈”的“豪辣”之情说与“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的“至情”说 ,彻底突破了传统诗学“发乎情 ,止乎礼义”和“温柔敦厚”的情感论。二、对自《文心雕龙》首出 ,后来诗词论家言及文体与风格而沿用的“本色”说 ,曲论家据散曲、戏曲作品既成的美感特征 ,发挥而为语言与情感的“本色”论 ,其中“本色语”的强调对于诗在现代的发展极富启示意义。三、与“本色”密切相关又有“雅俗之辨” ,将历代从接受角度提出的“雅俗共赏” ,转向从创作角度提出“俗而不俗”、“借俗写雅”等说 ,以元散曲、杂剧唱词 ,验证了“直、俚、显”向作品整体语境之“文”的转化 ,从而确认了“俗”的美感形态和不可忽略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论 本色 散曲 中国诗学 传统诗学 创作角度 接受角度 强调 语境 忽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