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指概念与接合实践:陆羽《茶经》的话语修辞与意义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毅坚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1-26,30,共7页
陆羽在《茶经》中实施了意指概念和接合实践两种修辞策略,他提出了"经""嘉""精""俭""洁"等意指概念,并通过接合实践,搭造了儒学话语阐释框架,赋予意指概念丰富的儒学内涵。《茶经》... 陆羽在《茶经》中实施了意指概念和接合实践两种修辞策略,他提出了"经""嘉""精""俭""洁"等意指概念,并通过接合实践,搭造了儒学话语阐释框架,赋予意指概念丰富的儒学内涵。《茶经》通过话语修辞建构的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很快就得到了中国主流社会和各阶层的普遍认同,并一跃成为流行中国茶界的主流话语,历经千年而不衰。在今天呼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语境下,《茶经》所传递的茶文化理念仍然得到人们的尊奉与认可,这不能不归功于陆羽卓有成效的修辞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指概念 接合实践 召唤 话语框架再造 意义建构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文化研究:理论旅行与本土化实践》
2
作者 颜桂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2,共1页
本书详尽地勾勒了"文化研究"思潮在中国的理论之旅与本土化实践。"理论旅行"与"中国经验"是本书的理论焦点。从对"文化研究"的概念谱系考察出发,本书持续思索了文化研究在中国的理论旅行以及... 本书详尽地勾勒了"文化研究"思潮在中国的理论之旅与本土化实践。"理论旅行"与"中国经验"是本书的理论焦点。从对"文化研究"的概念谱系考察出发,本书持续思索了文化研究在中国的理论旅行以及接合实践,关注文化研究如何影响并改造中国的知识生产与社会生活。在当代中国场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旅行 本土化实践 理论焦点 概念谱系 接合实践 中国场域 文化 关注
下载PDF
媒介·主体·方法:互联网与对外传播观念的革新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9-152,157,共5页
透过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的解构与反思,不论是Web3.0催生的"接合实践"认知、主体赋权推动的"命运同构"理想还是网络行动促进的"建构主义"方法,互联网正在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社会架构以及实践... 透过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的解构与反思,不论是Web3.0催生的"接合实践"认知、主体赋权推动的"命运同构"理想还是网络行动促进的"建构主义"方法,互联网正在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社会架构以及实践方式,推动着对外传播文化结构、传播结构和行动结构的全面转型,由此牵引着对外传播观念体系的整体革新。面对网络空间中依然显见的资本主义逻辑以及全球风险社会的现实图景,我国对外传播还需要进一步调适媒介与赋权、主体与参与、方法与实践之间的观念张力,正视国家之于对外传播关系的流动性角色,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战略布局,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对外传播 接合实践 命运同构 建构主义
下载PDF
娱乐话语与主流话语的“接合”——“青春中国”语境下湖南卫视新综艺的意指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果中 龙清霖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08-115,共8页
湖南卫视新综艺的文化转型是以“青春中国”为基本语境,围绕电视“文化综艺”的话语体系而展开的视觉符号使用与意义生产实践。这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接合实践。为了规避“泛娱乐”全民狂欢式的市场文化危机,湖南卫视新综艺善于激活、征... 湖南卫视新综艺的文化转型是以“青春中国”为基本语境,围绕电视“文化综艺”的话语体系而展开的视觉符号使用与意义生产实践。这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接合实践。为了规避“泛娱乐”全民狂欢式的市场文化危机,湖南卫视新综艺善于激活、征用一系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公益、乡村振兴符号与“新综艺”话语之间的勾连,构建“弱娱乐、强价值”的“话语性场域”,以及“娱乐话语”与“主流话语”互动式的接合关系。这种意指实践不仅增强新综艺“新主流”文化话语的价值赋能,重塑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激起人们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和文化共鸣,凝聚社会力量的共同信仰,重塑“想象的共同体”,而且通过与主流价值观相勾连的视觉修辞策略来强化节目的正当性,赋予新综艺改版行为一种合法的意义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卫视 新综艺 “青春中国” 娱乐话语 主流话语 接合实践
原文传递
环境公共事件的符号再造与修辞实践——基于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的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涛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31,共8页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是近些年影响极为严重的一次环境公共事件。底层话语的修辞实践体现为对一切可能的符码体系进行符号化处理,使其成为舆论再造的"场"。这一过程离不开语境的意义赋值体系,而伴随文本语境和场合语境发挥了极...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是近些年影响极为严重的一次环境公共事件。底层话语的修辞实践体现为对一切可能的符码体系进行符号化处理,使其成为舆论再造的"场"。这一过程离不开语境的意义赋值体系,而伴随文本语境和场合语境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符号召唤与意义再造功能。符号化过程往往会诉诸于特定的接合实践,即将环境议题置于环境正义主义话语框架中,最终"以话语的方式"开展社会动员工作。一般来说,"符号化实践→语境生成实践→话语接合实践"可以视为环境公共事件研究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 环境公共事件 符号学 语境 接合实践 环境正义话语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性创新——以福建省“漆艺+”艺术创新实践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颖兮 陈秀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4,共9页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存在着一个与对象密切相关的"共识"形成的话语生产过程"。共识性创新"的概念旨在于回答共识在"非遗"创新实践中的生成机制与作用方式。在福建省"漆...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存在着一个与对象密切相关的"共识"形成的话语生产过程"。共识性创新"的概念旨在于回答共识在"非遗"创新实践中的生成机制与作用方式。在福建省"漆艺+"艺术创新实践的经验案例中",非遗"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共同构成"非遗"创新的话语场域,而接合实践则以此为出发点,通过事物与意义的勾连,为该创新实践赋予实用、规范与认知层面的合理性。对"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实践中"共识性创新"维度的强调,可以深化对现代遗产保护模式、机制及其经验的认识,但也需要认识到话语的局限性,不能以话语代替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也不能在突显共识的同时忽视分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话语 共识 接合实践
原文传递
作为知识生产的新闻评论:知识话语呈现的公共修辞与框架再造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涛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8,共9页
知识社会学立足于历史—社会决定论,致力于揭示知识的生产原理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新闻评论具备"类知识化"的思想属性与社会功能。将知识社会学引入新闻评论研究,这在理论思路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 知识社会学立足于历史—社会决定论,致力于揭示知识的生产原理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新闻评论具备"类知识化"的思想属性与社会功能。将知识社会学引入新闻评论研究,这在理论思路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相对于其他新闻样式,新闻评论是最接近公共知识(public knowledge)生产的一种话语实践。立足于公共修辞(public rhetorics)的基本话语实践,公共知识的生产过程依赖于三种内在关联的修辞框架——概念框架、隐喻框架和故事框架。从"观点"到"公共知识",往往是借助修辞学意义上的接合实践(articulation)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 知识社会学 公共修辞 公共知识 修辞框架 接合实践
原文传递
PM2.5、知识生产与意指概念的阶层性批判:通往观念史研究的一种修辞学方法路径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涛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86,共24页
如何把握观念史研究特别强调的观念起源、存在形式及其历史过程,知识社会学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路径,其方法论上的操作基础就是探讨"观念的社会影响""观念的生成机制"和"观念的群体意识"。作为一种被科... 如何把握观念史研究特别强调的观念起源、存在形式及其历史过程,知识社会学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路径,其方法论上的操作基础就是探讨"观念的社会影响""观念的生成机制"和"观念的群体意识"。作为一种被科学话语精心构筑的意指概念,PM2.5的"出场"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知识赋权行为,人们得以通过对PM2.5的识别来把握雾霾及其环境观念。然而,秸秆焚烧事件打破了城市话语和乡村话语长久以来的对话关系,PM2.5深层的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均呈现出明确的阶层属性。PM2.5议题分析过程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观念史研究的修辞学方法路径,具体表现为对六大修辞命题——修辞资源、话语形式、框架形态、接合机制、修辞实践和阶层批判的识别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观念史 知识社会学 意指概念 秸秆焚烧 接合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