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铝合金胶焊接头强化工艺方法
1
作者 夏磊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6年第12期80-80,共1页
胶焊技术是将胶接与电阻占、焊(或凸焊)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的复合连接技术。胶焊接头中由于存在焊点,弥补了胶接接头高温性能差、持久强度低、胶层老化等不足;胶焊接头中的胶粘剂使焊点附近应力集中减小,接头强度提高,尤其是疲... 胶焊技术是将胶接与电阻占、焊(或凸焊)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的复合连接技术。胶焊接头中由于存在焊点,弥补了胶接接头高温性能差、持久强度低、胶层老化等不足;胶焊接头中的胶粘剂使焊点附近应力集中减小,接头强度提高,尤其是疲劳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接头抗腐蚀能力等。同时铝合金材料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飞机等的制造,从而达到轻量化、节能、环保、低成本等目的。本文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对铝合金胶焊的点焊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对胶焊与点焊、胶接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同时本文通过在点焊胶中添加兼有导电性能和点焊熔核强化作用的铜粉、铝粉、碳纳米管,进行试验以考察分析增强点焊胶导电性以及在点焊胶中加入对点焊熔核具有强化作用的物质对胶焊接头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焊 铝合金 接头强化 工艺方法 添加粉末
下载PDF
铝合金胶焊接头强化工艺方法研究
2
作者 夏磊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3年第19期96-96,共1页
胶焊技术是将胶接与电阻点焊(或凸焊)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的复合连接技术。胶焊接头中由于存在焊点,弥补了胶接接头高温性能差、持久强度低、胶层老化等不足;胶焊接头中的胶粘剂使焊点附近应力集中减小,接头强度提高,尤其是疲劳... 胶焊技术是将胶接与电阻点焊(或凸焊)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的复合连接技术。胶焊接头中由于存在焊点,弥补了胶接接头高温性能差、持久强度低、胶层老化等不足;胶焊接头中的胶粘剂使焊点附近应力集中减小,接头强度提高,尤其是疲劳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接头抗腐蚀能力等。同时铝合金材料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飞机等的制造,从而达到轻量化、节能、环保、低成本等目的。本文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对铝合金胶焊的点焊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对胶焊与点焊、胶接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同时本文通过在点焊胶中添加兼有导电性能和点焊熔核强化作用的铜粉、铝粉、碳纳米管,进行试验以考察分析增强点焊胶导电性以及在点焊胶中加入对点焊熔核具有强化作用的物质对胶焊接头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焊 铝合金 接头强化 工艺方法 添加粉末
下载PDF
陶瓷基复合材料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的界面反应及接头强化机制
3
作者 吴铭方 刘飞 +1 位作者 王凤江 乔岩欣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29-1135,共7页
采用Cu-Zr箔/Cu箔/Cu-Zr箔中间层对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液相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辅助脉冲电流对元素扩散、界面反应产物及接头强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扩散连接过程中辅助脉冲电流条件下可以在较低的焊接温度和较短... 采用Cu-Zr箔/Cu箔/Cu-Zr箔中间层对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液相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辅助脉冲电流对元素扩散、界面反应产物及接头强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扩散连接过程中辅助脉冲电流条件下可以在较低的焊接温度和较短的焊接时间内实现更高的接头强度.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工艺显著改变了Zr和Cu在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钎缝中的扩散行为,减少Zr的活性,抑制其与Al2O3陶瓷颗粒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辅助脉冲电流可以抑制陶瓷颗粒相溶解进入焊缝以及界面扩散过渡层和Zr-Cu反应层的厚度,确保焊缝强化以及界面强化,这是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接头具有较高强度水平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Al2O3 液相扩散连接 辅助脉冲电流 界面反应 接头强化
原文传递
固体火箭发动机滚动球窝喷管强化接头材料性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芝 武建新 +1 位作者 杜俊硕 程佳庆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2-527,共6页
为提高某固体火箭发动机滚动球窝接头接触承载能力,降低系统摆动力矩,以单珠承载试验模型为计算模型,采用摩擦接触问题的Lagrange乘子法与弹塑性耦合的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了具有不同强化层材料性能的阳球试件与滚动体接触位置处的接触... 为提高某固体火箭发动机滚动球窝接头接触承载能力,降低系统摆动力矩,以单珠承载试验模型为计算模型,采用摩擦接触问题的Lagrange乘子法与弹塑性耦合的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了具有不同强化层材料性能的阳球试件与滚动体接触位置处的接触应力、摩擦应力、变形及破坏机理;解决了阳球不同强化层材料性能对接头接触承载性能的影响问题。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了满足弹塑性摩擦接触性能条件下,小的摩擦系数、小的弹性模量和较大的屈服极限相配合的阳球强化层材料性能要求;通过与单珠承载试验对比分析,检验了有限元建模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滚动球窝喷管 强化接头材料性能 弹塑性摩擦接触有限元 单珠承载试验
下载PDF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Raman enhancement factor of rhodamine 6G on graphene under resonant excitation
5
作者 Shibin Deng Weigao Xu +6 位作者 Jinying Wang Xi Ling Juanxia Wu Liming Xie Jing Kong Mildred S. Dresselhaus Jin Zh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271-1279,共9页
Graphene substrates have recently been found to generate Raman enhancement. Systematic studies using different Raman prob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but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Raman probes, rhodamine 6G (R6G), ... Graphene substrates have recently been found to generate Raman enhancement. Systematic studies using different Raman prob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but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Raman probes, rhodamine 6G (R6G), has yielded controversial results for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n graphene. Indeed, the Raman enhancement factor of R6G induced by graphene has never been measured directly under resonant excitation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intense fluorescence backgrounds. In this study, a polarization-difference technique is used to suppress the fluorescence background by subtracting two spectra collected using different excitation laser polarizations. As a result, enhancement factors are obtained ranging between 1.7 and 5.6 for the four Raman modes of R6G at 611, 1,183, 1,361, and 1,647 cm-~ under resonant excitation by a 514.5 nm laser. By comparing these results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under non-resonant excitation (632.8 nm) and pre-resonant excitation (593 nm), the enhancem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static chemical enhancement (CHEM) and tuning of the molecular resonanc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orbital energies and densities for R6G are modified bv ~raphene d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rhodamine 6G Raman enhancement polarization-difference resonance Raman spectroscopy optical contrastspectrosco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