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收机伪距和相位偏差时变性对PPP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车德辂 刘腾 张宝成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2年第4期34-44,共11页
【目的】接收机端偏差包括接收机码偏差和接收机相位偏差,是卫星导航定位的一类显著误差源。传统的定位算法将其视作常量,但事实上该偏差是随时间变化的,如不加以处理,可能会对精密单点定位参数估计产生不利影响。【方法】结合传统精密... 【目的】接收机端偏差包括接收机码偏差和接收机相位偏差,是卫星导航定位的一类显著误差源。传统的定位算法将其视作常量,但事实上该偏差是随时间变化的,如不加以处理,可能会对精密单点定位参数估计产生不利影响。【方法】结合传统精密单点定位模型、顾及接收机端码偏差时变性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和星间单差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对偏差变化显著的测站进行对比测试,分别比较验后伪距残差、定位误差以及模糊度的估计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接收机端伪距偏差存在大幅度变化,而相位偏差的变化较为平稳,因此,接收机端伪距偏差的时变性是影响参数估计的主要因素。对于吸收了该偏差的模糊度参数而言,其估计结果受偏差变化影响显著,对于不吸收该偏差的定位误差而言,其估计结果受偏差变化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机偏差 接收机相位偏差 精密单点定位 参数估计
下载PDF
北斗接收机初始相位偏差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林 蔡昌盛 李施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研究接收机初始相位偏差对于恢复模糊度的整数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推导了北斗接收机间单差的频率间接收机初始相位偏差计算公式,利用零基线数据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单差频率间相位偏差具有短期稳定性,并不随卫星高度角... 研究接收机初始相位偏差对于恢复模糊度的整数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推导了北斗接收机间单差的频率间接收机初始相位偏差计算公式,利用零基线数据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单差频率间相位偏差具有短期稳定性,并不随卫星高度角变化而变化;接收机刚开始跟踪卫星时,单差频率间相位偏差需要一定的收敛时间才能达到稳定值;单差频率间相位偏差并不具有长期稳定性,接收机重新跟踪卫星后,其值会发生变化;接收机间单差的频率间相位偏差针对不同卫星在相同频率组合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基线 接收机初始相位偏差 整周模糊度 北斗
原文传递
改正接收机频间偏差的短基线北斗三频紧组合RTK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春 赵琳 +1 位作者 李亮 陆仁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103,共14页
针对收星受限环境下传统RTK方法定位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北斗三频紧组合RTK方法.相比于传统RTK方法,该方法通过频间差分增加了双差观测量的数目,在观测卫星数较少时可有效提升整周模糊度成功率及定位精度.然而,频间差分会引入接收机... 针对收星受限环境下传统RTK方法定位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北斗三频紧组合RTK方法.相比于传统RTK方法,该方法通过频间差分增加了双差观测量的数目,在观测卫星数较少时可有效提升整周模糊度成功率及定位精度.然而,频间差分会引入接收机端偏差项,包含接收机间差分码与差分相位偏差(between-receiver differential code and differential phase biases,BR-DCB and BR-DPB),以及与频间差相关的偏差(inter-frequency differential dependent bias,IFDB).为此,文章利用BR-DCB与BR-DPB的时域稳定特性,采用初始估计改正量去改正该偏差.同时采用三频组合技术将北斗原始的三个频点变换到窄频率空间内,用以抑制IFDB的影响.文章采集了4组静态与1组动态的短基线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截止高度角达到25°以上时,所提方法较传统RTK方法在整周模糊度成功率方面可提升约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RTK 接收机间差分码偏差 接收机间差分相位偏差 三频组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