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Φ14.87m超大型盾构接管装置的改进设计及研究
1
作者 王鹤林 高国跃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年第3期125-126,共2页
上中路越江隧道采用Φ14.87m气平衡泥水盾构,经勘验该盾构的接管装置塞头损坏,为此进行了改进设计。文章叙述了接管装置塞头的改进设计以及使用情况。
关键词 泥水输送 接管装置系统 塞头
下载PDF
锅炉汽包水位高精度及多测孔接管测量装置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文华 《河南电力科技信息》 2001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锅炉 汽包水位 高精度水位计 多测孔接管测量装置
下载PDF
直径23mm、重31g可长期使用的主动脉瓣膜泵的初步研制
3
作者 钱坤喜 茹伟民 +6 位作者 曾培 袁海宇 封志刚 王芳群 D F Wang S Topaz JB Zw ischenberg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研制能长期植入主动脉瓣位置的左心室辅助装置,以治疗晚期心脏疾病心力衰竭患者。方法研制出直径23 mm、重31g可植入的主动脉瓣膜泵,该装置包括一个转子(由驱动磁钢、叶轮组成)和一个定子(装有带铁芯的电机线圈、出口导叶),并被置... 目的研制能长期植入主动脉瓣位置的左心室辅助装置,以治疗晚期心脏疾病心力衰竭患者。方法研制出直径23 mm、重31g可植入的主动脉瓣膜泵,该装置包括一个转子(由驱动磁钢、叶轮组成)和一个定子(装有带铁芯的电机线圈、出口导叶),并被置于主动脉瓣位置,不占用额外的解剖空间。主动脉瓣膜泵能像自然心脏一样直接将血液由心室输送到主动脉,不需要连接管道和旁路管道,对自然生理循环的干扰可以降至最低程度。结果主动脉瓣膜泵流量由最大到零周期变化。血流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当主动脉瓣膜泵转速为15 000 r/m in时,可以产生7L/m in的流量、压力可达50mmHg(1kPa=7.5mmHg);同一转速下,当流量为0 L/m in时,主动脉瓣膜泵能保持主动脉舒张压在80 mmHg以上。结论直径23mm、重31g可长期使用的主动脉瓣膜泵能同时满足可植入性和血流动力学特性两方面的要求,有望替代自然心脏移植。但对该装置的血液相容性和耐久性问题还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泵 接管左心室辅助装置 无旁路循环辅助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水冷离心铸管机改造及效果
4
作者 黄新高 苏柏林 张研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1年第4期10-13,共4页
根据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DN700-1 000 mm水冷离心铸管机的托轮、拔管机、接管装置、机身行走液压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托轮平均使用寿命达到60天,拔管率提高为99%,接管生产节拍由85 s降到10 s以内,机身上行速度由180 mm/s增加... 根据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DN700-1 000 mm水冷离心铸管机的托轮、拔管机、接管装置、机身行走液压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托轮平均使用寿命达到60天,拔管率提高为99%,接管生产节拍由85 s降到10 s以内,机身上行速度由180 mm/s增加到370 mm/s,同时产量提高了1/3,铸管壁厚均匀性、管重误差明显改善,对国内同类水冷离心铸管机改造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管机 托轮 拔管机 接管装置 机身行走液压系统
下载PDF
21毫米人造心脏瓣膜泵的设计及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钱坤喜 王颢 +4 位作者 王芳群 茹伟民 曾培 袁海宇 封志刚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160-162,167,共4页
为了研究能够长期置入主动脉瓣环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研制出直径21毫米重27克可植入的主动脉瓣膜泵。装置包括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转子由驱动磁钢和叶轮组成;定子装有带铁心的电机线圈和出口导叶。装置被置於主动脉瓣位置,所以不占用额... 为了研究能够长期置入主动脉瓣环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研制出直径21毫米重27克可植入的主动脉瓣膜泵。装置包括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转子由驱动磁钢和叶轮组成;定子装有带铁心的电机线圈和出口导叶。装置被置於主动脉瓣位置,所以不占用额外的解剖空间。血泵能像自然心脏一样直接将血液由心室输送到主动脉,不需要连接管道和旁路,因此对自然生理循环的干扰可以减到最低。血泵流量由最大到零周期变化。血液动力学测试表明,当血泵转速为17500转/分钟时,可以产生流量5升/分钟、压力增益50毫米汞柱的血流;同一转速下,当流量为零时,血泵能保持主动脉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泵 接管左心室辅助装置 无旁路循环辅助 血液动力学特性 人造心脏瓣膜 毫米 左心室辅助装置 研制 主动脉瓣膜 血泵流量 设计 主动脉舒张压 力学测试
下载PDF
First observations of low latitude whistlers using WHU ELF/VLF receiver system 被引量:16
6
作者 CHEN YanPing NI BinBin +4 位作者 GU XuDong ZHAO ZhengYu YANG GuoBin ZHOU Chen ZHANG YuanN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66-174,共9页
The recently developed high-quality WHU ELF/VLF receiver system has been deployed in Suizhou, China (geomagnetic lati- tude 21.81°N, longitude 174.44°E, L=1.16) to detect low latitude extremely-low-frequen... The recently developed high-quality WHU ELF/VLF receiver system has been deployed in Suizhou, China (geomagnetic lati- tude 21.81°N, longitude 174.44°E, L=1.16) to detect low latitude extremely-low-frequency (ELF: 0.3-3 kHz) and very-low-frequency (VLF: 3-30 kHz) emissions originating from either natural or artificial sources since February 2016. Dur- ing the first-month operation of the receiver system, a total of 3039 clear whistlers have been recorded at this low latitude sta- tion with the majority (97.0%) occurring on 28 February and 1 March 2016. Observed whistlers manifest various types includ- ing single one-hop, echo train, multi-flash, and multi-path. They tend to intensify after local midnight, reach the peak around 04435 LT, and then weaken quickly. Both features of lower cutoff frequencies of most whistlers below -1.6 kHz and almost uniform dispersion for many successive multi-flash whistlers suggest that these whistlers propagate along the geomagnetic field lines in the duct mode. The computed dispersion varies between -15 s1/2 and 23 s1/2 for observed one-hop whistlers and is greater than 50 sm for three-hop echo train whistlers, indicating that the whistlers observed at the Suizhou station are low lati- tude whistl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U ELF/VLF receiver WHISTLERS DISPERSION duct mo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