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接触倾角的砂砾石与粉土的接触冲刷试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露
陈群
王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85-188,212,共5页
在渗流作用下土层之间的接触面极易发生渗透破坏。为了研究接触面倾角对接触冲刷破坏的影响,开展了砂砾石和粉土的接触冲刷试验研究。改变两种土层的接触面倾角,利用大型竖向渗透试验仪研究砂砾石与粉土接触冲刷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接...
在渗流作用下土层之间的接触面极易发生渗透破坏。为了研究接触面倾角对接触冲刷破坏的影响,开展了砂砾石和粉土的接触冲刷试验研究。改变两种土层的接触面倾角,利用大型竖向渗透试验仪研究砂砾石与粉土接触冲刷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接触面倾角对土样的渗透性以及抗渗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流过程中土层的接触面最先发生渗透破坏;试验中,接触冲刷过程可分为稳定渗流、细颗粒移动、过渡和破坏4个变化阶段;细颗粒的启动和试样的破坏可由平均启动坡降和破坏坡降进行判别;细颗粒启动和试样的破坏坡降均随接触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斜交土层的接触冲刷破坏判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冲刷
渗透试验
接触倾角
启动坡降
破坏坡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硬地层接触面倾角对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柴少波
胡军
+3 位作者
周永强
刘晋豪
严一凡
付晓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针对现有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研究中较少考虑纵向穿越软硬变化地层,且接触面倾角影响规律尚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实际工程建立盾构隧道-地层三维纵向精细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管片错缝拼装、纵环向螺栓、地层与隧道接触面真实力学性...
针对现有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研究中较少考虑纵向穿越软硬变化地层,且接触面倾角影响规律尚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实际工程建立盾构隧道-地层三维纵向精细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管片错缝拼装、纵环向螺栓、地层与隧道接触面真实力学性能的精细化模拟方法;采用改进的Timoshenko梁理论验证模型可靠性,并分析穿越软硬变化地层盾构隧道的纵向力学性能,探讨地层接触面倾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沉降量在软硬地层接触面急剧变化并在软硬地层两端趋于稳定,隧道两侧沉降差异在倾角为30°和150°时更为显著;管片张开和错台量集中分布于软硬地层接触面附近,分布范围随倾角增大逐渐向软土层侧移动,最大管片张开和错台量在倾角120°时最大,分别为0.183和1.270 mm;倾角对盾构隧道纵向内力影响较大,大于90°后影响逐渐显著;纵向上,管片纵向螺栓和地层-隧道接触面的变形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发展盾构隧道纵向分析方法和保障此类盾构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软硬地层
接触
面
倾角
纵向力学性能
精细化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岩体接触面不同倾角的传热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伟
郭东升
张树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57-1261,共5页
为得到煤岩体接触面倾角不同时的传热规律,对6种不同倾角组合的煤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不同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多孔介质稳态传热模型,考虑煤岩体y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黏性阻力系数和内部阻力系数,运用传热学,流体力学,多孔介质对流...
为得到煤岩体接触面倾角不同时的传热规律,对6种不同倾角组合的煤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不同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多孔介质稳态传热模型,考虑煤岩体y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黏性阻力系数和内部阻力系数,运用传热学,流体力学,多孔介质对流传热等相关理论,并引入Brinkman-Forchheimer的扩展Darcy模型,采用控制体积法对煤岩体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温度场可知,随着倾角的增加,高温边界下部导热增强,煤岩体中央对流换热开始占主要作用,低温边界上部导热减弱;通过流场可知,岩石区域中央处流场的对流作用最弱(Ф=0.000 1),靠近边界条件处对流作用最强(Ф=0.001 3),随着倾角的增加,对流作用减弱。流动状态在接触面有突变,温度场和流线相互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面
倾角
多孔介质
煤岩体
自然对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接触面倾角的充填体——围岩组合体能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卢宏建
王奕仁
+1 位作者
张友志
薛振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9,共11页
为研究充填体—围岩组合体能量特征,以空场嗣后充填采场为物理原型,将充填体与围岩系统考虑,概化出接触面非线性特征下不同接触面倾角的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实验室尺度模型,基于单轴压缩试验对包括7个角度(0°、15°、30°、...
为研究充填体—围岩组合体能量特征,以空场嗣后充填采场为物理原型,将充填体与围岩系统考虑,概化出接触面非线性特征下不同接触面倾角的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实验室尺度模型,基于单轴压缩试验对包括7个角度(0°、15°、30°、45°、60°、75°、90°),2种灰砂比(1∶4、1∶8)充填体—围岩组合试块的变形、声发射特征和能量耗散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接触面倾角0°、15°和30°时,组合体破坏发生在充填体区域;接触面倾角45°和60°时,组合体破坏发生在充填体和接触面区域,沿接触面有剪切滑移现象;0°~60°组合体破坏过程声发射能率表现为多点小幅度突增现象,累计能量曲线阶梯状现象明显。接触面倾角75°和90°组合体破坏发生在充填体、接触面和围岩区域,破坏过程声发射能率表现为“多点突增—持续增大—激增”的变化趋势,幅值数量级高,累计能量曲线平滑。不同接触面倾角组合体试块的弹性能和耗散能曲线在应力峰值前变化规律一致,呈非线性增加,耗散能曲线斜率随接触面倾角增加逐渐减小。峰后破坏阶段曲线变化规律与组合体破坏形式有关。能量耗散率曲线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规律,随接触面倾角变化,峰值个数和出现位置不同。声发射累计能量和能量耗散率曲线斜率变化特征与组合体试块破坏过程中裂隙发育、发展、贯通和失稳信息相关性好,可为组合体破裂预测提供有效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围岩组合体
接触
面
倾角
破坏形式
声发射能量
能量耗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津头-白沙一带“红层”赋存特征及其找煤前景分析
5
作者
叶冰斐
《企业技术开发》
2010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文章探讨了龙永煤田津头-白沙一带"红层"沉积的特点,并分析其与下伏、周边地层及系地层接触关系,对"红层"沉积厚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津头-白沙一带"红层"不整合接触面倾角大小及其下伏地层埋藏厚度等两...
文章探讨了龙永煤田津头-白沙一带"红层"沉积的特点,并分析其与下伏、周边地层及系地层接触关系,对"红层"沉积厚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津头-白沙一带"红层"不整合接触面倾角大小及其下伏地层埋藏厚度等两个因素决定了"红层"下找煤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特征
“红层”
接触
面
倾角
大小
“红层”的下伏地层埋藏厚度
找煤方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复合地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力学特性分析
6
作者
冯飞
《市政技术》
2022年第4期124-130,共7页
以贵阳地铁某区间土岩复合地层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红黏土与中风化白云岩接触带倾角对隧道围岩位移、结构变形和支护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岩接触带倾角地质情况下,监测断面内拱肩、拱腰、拱脚竖向位移相对较小,...
以贵阳地铁某区间土岩复合地层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红黏土与中风化白云岩接触带倾角对隧道围岩位移、结构变形和支护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岩接触带倾角地质情况下,监测断面内拱肩、拱腰、拱脚竖向位移相对较小,拱顶及拱底竖向位移明显较大,且拱底竖向位移约为拱顶的2倍;监测断面内最大水平收敛值出现在拱腰处,当土岩接触带倾角α由30°依次增加至75°时,竖向位移值以及水平收敛值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说明土岩接触带倾角过大或过小时,将引起土岩接触带处隧道拱底产生较大竖向位移,隧道拱腰产生较大水平收敛;土岩接触带处隧道支护结构拱顶及拱底出现主拉应力集中区域,且拱底主拉应力大于拱顶主拉应力,当α=60°时拱底主拉应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土岩
接触
带
倾角
数值仿真
围岩位移
结构变形
支护应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接触倾角的砂砾石与粉土的接触冲刷试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露
陈群
王卓
机构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路与市政设计研究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85-188,212,共5页
基金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育基金项目(川人[2015]100-8).
文摘
在渗流作用下土层之间的接触面极易发生渗透破坏。为了研究接触面倾角对接触冲刷破坏的影响,开展了砂砾石和粉土的接触冲刷试验研究。改变两种土层的接触面倾角,利用大型竖向渗透试验仪研究砂砾石与粉土接触冲刷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接触面倾角对土样的渗透性以及抗渗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流过程中土层的接触面最先发生渗透破坏;试验中,接触冲刷过程可分为稳定渗流、细颗粒移动、过渡和破坏4个变化阶段;细颗粒的启动和试样的破坏可由平均启动坡降和破坏坡降进行判别;细颗粒启动和试样的破坏坡降均随接触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斜交土层的接触冲刷破坏判别提供依据。
关键词
接触
冲刷
渗透试验
接触倾角
启动坡降
破坏坡降
分类号
TU4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硬地层接触面倾角对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柴少波
胡军
周永强
刘晋豪
严一凡
付晓东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2302,5207913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HD300102282201)。
文摘
针对现有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研究中较少考虑纵向穿越软硬变化地层,且接触面倾角影响规律尚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实际工程建立盾构隧道-地层三维纵向精细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管片错缝拼装、纵环向螺栓、地层与隧道接触面真实力学性能的精细化模拟方法;采用改进的Timoshenko梁理论验证模型可靠性,并分析穿越软硬变化地层盾构隧道的纵向力学性能,探讨地层接触面倾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沉降量在软硬地层接触面急剧变化并在软硬地层两端趋于稳定,隧道两侧沉降差异在倾角为30°和150°时更为显著;管片张开和错台量集中分布于软硬地层接触面附近,分布范围随倾角增大逐渐向软土层侧移动,最大管片张开和错台量在倾角120°时最大,分别为0.183和1.270 mm;倾角对盾构隧道纵向内力影响较大,大于90°后影响逐渐显著;纵向上,管片纵向螺栓和地层-隧道接触面的变形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发展盾构隧道纵向分析方法和保障此类盾构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软硬地层
接触
面
倾角
纵向力学性能
精细化模型
Keywords
Shield tunnel
Soft-hard strata
Interface inclination angle
Longitudi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Refined model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岩体接触面不同倾角的传热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伟
郭东升
张树光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57-126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04021)
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资助项目(LJQ2011031)
文摘
为得到煤岩体接触面倾角不同时的传热规律,对6种不同倾角组合的煤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不同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多孔介质稳态传热模型,考虑煤岩体y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黏性阻力系数和内部阻力系数,运用传热学,流体力学,多孔介质对流传热等相关理论,并引入Brinkman-Forchheimer的扩展Darcy模型,采用控制体积法对煤岩体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温度场可知,随着倾角的增加,高温边界下部导热增强,煤岩体中央对流换热开始占主要作用,低温边界上部导热减弱;通过流场可知,岩石区域中央处流场的对流作用最弱(Ф=0.000 1),靠近边界条件处对流作用最强(Ф=0.001 3),随着倾角的增加,对流作用减弱。流动状态在接触面有突变,温度场和流线相互对应。
关键词
接触
面
倾角
多孔介质
煤岩体
自然对流
Keywords
interface angle
porous medium
coal-rock combination bodies
natural convection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727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接触面倾角的充填体——围岩组合体能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卢宏建
王奕仁
张友志
薛振林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9,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E2021209006)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项目(编号:A202001011)。
文摘
为研究充填体—围岩组合体能量特征,以空场嗣后充填采场为物理原型,将充填体与围岩系统考虑,概化出接触面非线性特征下不同接触面倾角的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实验室尺度模型,基于单轴压缩试验对包括7个角度(0°、15°、30°、45°、60°、75°、90°),2种灰砂比(1∶4、1∶8)充填体—围岩组合试块的变形、声发射特征和能量耗散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接触面倾角0°、15°和30°时,组合体破坏发生在充填体区域;接触面倾角45°和60°时,组合体破坏发生在充填体和接触面区域,沿接触面有剪切滑移现象;0°~60°组合体破坏过程声发射能率表现为多点小幅度突增现象,累计能量曲线阶梯状现象明显。接触面倾角75°和90°组合体破坏发生在充填体、接触面和围岩区域,破坏过程声发射能率表现为“多点突增—持续增大—激增”的变化趋势,幅值数量级高,累计能量曲线平滑。不同接触面倾角组合体试块的弹性能和耗散能曲线在应力峰值前变化规律一致,呈非线性增加,耗散能曲线斜率随接触面倾角增加逐渐减小。峰后破坏阶段曲线变化规律与组合体破坏形式有关。能量耗散率曲线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规律,随接触面倾角变化,峰值个数和出现位置不同。声发射累计能量和能量耗散率曲线斜率变化特征与组合体试块破坏过程中裂隙发育、发展、贯通和失稳信息相关性好,可为组合体破裂预测提供有效前兆信息。
关键词
充填体—围岩组合体
接触
面
倾角
破坏形式
声发射能量
能量耗散
Keywords
backfill-surrounding rock composite
interface angle
failure pattern
acoustic emission energy
energy dissipation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津头-白沙一带“红层”赋存特征及其找煤前景分析
5
作者
叶冰斐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福建省
出处
《企业技术开发》
2010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文摘
文章探讨了龙永煤田津头-白沙一带"红层"沉积的特点,并分析其与下伏、周边地层及系地层接触关系,对"红层"沉积厚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津头-白沙一带"红层"不整合接触面倾角大小及其下伏地层埋藏厚度等两个因素决定了"红层"下找煤前景。
关键词
“红层”特征
“红层”
接触
面
倾角
大小
“红层”的下伏地层埋藏厚度
找煤方向
Keywords
"red layer" feature
the "red layer" contact surface angle size
the "red layer" buried the thickness of the un- derlying strata
to find the direction of coal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复合地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力学特性分析
6
作者
冯飞
机构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市政技术》
2022年第4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68010,51608141)
贵州省科技基金(黔省专合字[2012]63号,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崩解性白云岩特长隧道围岩稳定性计算理论及防灾对策研究”横向科研项目。
文摘
以贵阳地铁某区间土岩复合地层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红黏土与中风化白云岩接触带倾角对隧道围岩位移、结构变形和支护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岩接触带倾角地质情况下,监测断面内拱肩、拱腰、拱脚竖向位移相对较小,拱顶及拱底竖向位移明显较大,且拱底竖向位移约为拱顶的2倍;监测断面内最大水平收敛值出现在拱腰处,当土岩接触带倾角α由30°依次增加至75°时,竖向位移值以及水平收敛值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说明土岩接触带倾角过大或过小时,将引起土岩接触带处隧道拱底产生较大竖向位移,隧道拱腰产生较大水平收敛;土岩接触带处隧道支护结构拱顶及拱底出现主拉应力集中区域,且拱底主拉应力大于拱顶主拉应力,当α=60°时拱底主拉应力最大。
关键词
复合地层
土岩
接触
带
倾角
数值仿真
围岩位移
结构变形
支护应力
Keywords
composite stratum
inclination angle of soil-rock contact zone
numerical simulation
surrounding rock displacement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upporting stress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接触倾角的砂砾石与粉土的接触冲刷试验
李露
陈群
王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软硬地层接触面倾角对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的影响
柴少波
胡军
周永强
刘晋豪
严一凡
付晓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煤岩体接触面不同倾角的传热影响
杨伟
郭东升
张树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考虑接触面倾角的充填体——围岩组合体能量特征分析
卢宏建
王奕仁
张友志
薛振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津头-白沙一带“红层”赋存特征及其找煤前景分析
叶冰斐
《企业技术开发》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埋复合地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力学特性分析
冯飞
《市政技术》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