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变质煤微形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健欣 安燕飞 +3 位作者 韩郑 何舒扬 郑硕 刘丙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2-1141,共10页
煤层作为岩石圈重要的碳库,被岩浆破坏和吞噬,直接加速了地质历史上岩石圈的碳循环。为揭示该过程中接触变质煤微形貌的变化过程和原因,本研究采集了皖北袁店二矿岩体外围不同热变质程度的接触变质煤样品,进行了煤质分析、可溶有机组分... 煤层作为岩石圈重要的碳库,被岩浆破坏和吞噬,直接加速了地质历史上岩石圈的碳循环。为揭示该过程中接触变质煤微形貌的变化过程和原因,本研究采集了皖北袁店二矿岩体外围不同热变质程度的接触变质煤样品,进行了煤质分析、可溶有机组分分离、气相色谱-质谱(GC-MS)、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镜(SEM)等实验。结果显示,趋近岩体,样品挥发份、氢、氮、可溶有机质含量减少;灰分产率和镜质组反射率增加;可溶芳烃当中萘系列相对含量降低,菲系列相对含量升高。未受影响煤和浅热变质煤显微组分主要由胶质结构体组成,后者裂隙发育。天然焦主要由镶嵌结构体组成,局部发育形状不规则的脱挥发孔,孔径多介于20μm×50μm至50μm×150μm。火夹焦主要由多孔炭和炭微球组成:多孔炭富含圆形-椭圆形气孔,孔径多介于0.5~3μm,炭微球群发育在裂隙以及气孔内壁上。分析表明,趋近岩体,煤层热变质程度持续增加:浅热变质煤是煤层受较弱热变质而脆性断裂的产物;天然焦是浅热变质煤脱挥发份、塑性形变所致;火夹焦是天然焦被岩浆进一步中间相化的结果。因此,本文认为,接触变质煤消失过程中微形貌的变化是煤岩组分热蚀变、脱挥发份、中间相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店 接触变质煤 扫描电镜 镶嵌结构 炭微球
下载PDF
大同煤田东周窑井田接触变质煤的煤质特征研究
2
作者 张强 李宇坤 +1 位作者 宋晓夏 李凯杰 《山西煤炭》 2023年第3期123-128,共6页
东周窑井田是大同煤田中生代火成岩侵入体最发育的区域,火成岩侵入煤层后形成了大量接触变质煤,对煤矿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样品煤岩学观测、煤芯煤质数据统计,研究井田内接触变质煤煤岩与煤质特征,提出了接触变质煤的分类指标,... 东周窑井田是大同煤田中生代火成岩侵入体最发育的区域,火成岩侵入煤层后形成了大量接触变质煤,对煤矿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样品煤岩学观测、煤芯煤质数据统计,研究井田内接触变质煤煤岩与煤质特征,提出了接触变质煤的分类指标,进而估算其资源量。结果表明:接触变质煤的宏观煤岩特征为光泽暗淡,致密坚硬,含较多碳酸盐矿物,显微煤岩特征为含较多各向异性的组分,镜质体反射率明显高于正常煤;接触变质煤具有灰分含量高,挥发分、发热量和硫含量较低的特征;接触变质煤可划分为热变煤和天然焦。经估算,井田内山4#煤层、太原组5#煤层接触变质煤的资源量分别为1731万t和15664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窑井田 接触变质煤 质特征 资源量
下载PDF
岩浆接触变质煤结构特征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盾 孙若愚 +1 位作者 刘桂建 袁自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61-2864,共4页
为了探讨岩浆侵入对煤结构参数的演化规律,对淮南煤田朱集区13-4钻孔内岩浆接触带两侧的4个煤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煤的XRD光谱均显示出较高的背景强度,在26°与42°附近出现明显的... 为了探讨岩浆侵入对煤结构参数的演化规律,对淮南煤田朱集区13-4钻孔内岩浆接触带两侧的4个煤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煤的XRD光谱均显示出较高的背景强度,在26°与42°附近出现明显的石墨衍射峰;煤的拉曼光谱在1 000~2 000cm-1波数范围内有两个明显的振动峰,分别为宽缓的D峰(1 328~1 369cm-1)和尖锐的G峰(1 564~1 599cm-1)。在岩浆侵入的影响下,煤结构参数的变化与煤级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变质煤 结构参数 XRD 激光Raman光谱
下载PDF
热接触变质煤制备石墨烯:化学结构演化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绍清 沙吉顿 +2 位作者 张浩 董泽宇 王凯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8-244,共7页
作为具有优异性能的碳材料,石墨烯应用前景广阔。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以煤为原料,探讨制备石墨烯的研究需不断深化。受岩浆影响的热接触变质煤具有高碳含量、高芳香度等特点,但其制备石墨烯的可行性值得研究。以淮北煤田朔里煤矿5号... 作为具有优异性能的碳材料,石墨烯应用前景广阔。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以煤为原料,探讨制备石墨烯的研究需不断深化。受岩浆影响的热接触变质煤具有高碳含量、高芳香度等特点,但其制备石墨烯的可行性值得研究。以淮北煤田朔里煤矿5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采集3个靠近岩浆侵入体的热接触变质煤为原料。煤基石墨烯的制备采用改进Hummers法,原煤经石墨化后,通过氧化、超声剥离、还原成石墨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煤基石墨、氧化石墨烯和还原氧化石墨烯逐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品制得的煤基石墨的(002)晶面间距均为0.3381 nm。氧化石墨烯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环氧基,在还原后这些官能团脱落并形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结构中的缺陷。煤基石墨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红外光谱都出现了羟基的特征吸收峰,区别在于煤基石墨中的羟基为石墨化过程中所残留的,而还原氧化石墨烯中的羟基则是氧化石墨烯未彻底还原所残留的。拉曼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在还原后ID/IG(D峰与G峰强度比)>1,为还原过程中石墨烯片层表面的环氧基脱落形成的面缺陷所导致。由朔里热接触变质煤所制备出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平均层数分别为4.29、3.97和4.31,均属少层石墨烯,热接触变质煤可作为制备石墨烯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变质煤 基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化学结构
下载PDF
大同煤田接触变质煤中无机成分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玉三 郝临山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我国接触变质煤分布较广,有关接触变质煤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应用化学分析,射频低温灰化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系接触变质煤的矿物和友成分,其特点是从未受接触变质作用影响的正常煤到接触变质煤,煤中高岭... 我国接触变质煤分布较广,有关接触变质煤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应用化学分析,射频低温灰化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系接触变质煤的矿物和友成分,其特点是从未受接触变质作用影响的正常煤到接触变质煤,煤中高岭石从有序向弱无序乃至无序变化,其结晶度指数发生递减乃至难以分辨hkL峰;正常煤矿物中没有白云石,接触变质煤中则有较多白云石出现;接触变质煤的煤灰成分与正常煤相比较,SiO_2、Al_2O_3减少,Fe_2O_3、CaO、MgO、K_2O、Na_2O增多,而且在正常煤与接触变质煤交界处和中煤级接触变质煤与高煤级接触变质煤交界处各存在一个煤灰成分含量的明显变化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变质煤 矿体分析 田地质
下载PDF
接触变质煤中碳酸盐矿物成因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三 李太任 白向飞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7-11,共5页
山西大同和山东临沂煤田的接触变质煤中含有大量碳酸盐矿物,根据显微镜鉴定、化学分析、低温煤灰的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碳同位素测定,碳酸盐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和方解石,其成因主要与侵入煤层的火成岩及其伴随的富含CO_2气体... 山西大同和山东临沂煤田的接触变质煤中含有大量碳酸盐矿物,根据显微镜鉴定、化学分析、低温煤灰的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碳同位素测定,碳酸盐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和方解石,其成因主要与侵入煤层的火成岩及其伴随的富含CO_2气体的气、液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变质煤 碳酸盐矿物 矿物成因
下载PDF
淮北朔里煤矿岩床附近煤的光学性质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尧发 雒洋冰 +3 位作者 李金刚 王西勃 周国庆 黄金凤 《中国煤炭地质》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离子选择电极(ISE)、显微镜光度计和煤化学等方法,研究安徽淮北朔里煤矿5号煤层与侵入岩浆岩(岩床)接触面附近煤的光学性质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与岩床直接接触的热变质...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离子选择电极(ISE)、显微镜光度计和煤化学等方法,研究安徽淮北朔里煤矿5号煤层与侵入岩浆岩(岩床)接触面附近煤的光学性质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与岩床直接接触的热变质煤在光学上显示天然焦的典型特征,除惰质组以外的显微组分大都变成了较粗大颗粒状镶嵌结构体,各向异性显著,小球体发育,微气孔很发育;与岩床间接接触(岩床之下)的热变质煤镶嵌结构体变细,各向异性变弱,微气孔不发育,未见小球体。研究还发现,从岩床下边缘至煤层底板泥岩表面的8个煤分层都显示铈(Ce)严重亏损的特征;在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上,Ce负异常"V"型谷非常显目,表明岩浆的高温将煤中原来的Ce3+氧化成Ce4+而与其它三价稀土元素(RE3+)发生了分离。数据显示,在朔里煤矿岩床接触变质煤中,稀土元素丰度与煤的灰分产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岩浆熔体中的微量元素迁移到周围煤中并未造成灰分产率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岩床 接触变质煤 光学性质 稀土元素 安徽淮北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中的燃烧变质事件及其年代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IgorS.Novikov EllinaV.Sokol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61-1572,共12页
Combustion metamorphic(pyrometamorphic)complexes produced by prehistoric natural coal fires are widespread inCentral Asia,namely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mountain systems and the flanking sedimentary basins.Large-sca... Combustion metamorphic(pyrometamorphic)complexes produced by prehistoric natural coal fires are widespread inCentral Asia,namely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mountain systems and the flanking sedimentary basins.Large-scale and prolonged firesaccompanied the initial orogenic stages as unweathered coal-bearing formations became exposed into the aeration zone.Pyrometamorphic rocks are comparable to sanidinite facies rocks in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in alteration of sedimentary material but,unlike these,their protolith underwent different melting degrees to produce either ferrous basic paralavas or glazed clinkers.The phasecomposition of the newly-formed melted rocks are favorable for^(40)Ar/^(39)Ar dating of combustion metamorphic events which are coeval tothe onset of the main stage of recent orogenic events.We suggest a new algorithm providing correct ^(40)Ar/^(39)Ar dating ofpyrometamorphic rocks followed by well-grounded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We studied pyro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western Salairzone of the Kuznetsk coal basin where combustion metamorphism under temperatures above 1000℃acted upon large volumes of coal-bearing sediments.Samples of paralavas were dated by the step heating ^(40)Ar/^(39)Ar method checked against internal(plateau andisochrone ages)and external('criterions of couple')mineralogical criterions,and against preliminary dating from geological andstratigraphic evidence.As a result,we distinguished two groups of dates for combustion metamorphic events.The first one(1.2±0.4Ma)is drawn towards the west boundary of Prokopyevsk-Kiselevsk block of Salair zone,while the second one(0.2±0.3Ma)isconfined to its east boundary.The former ages represent rocks in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Prokopievsk-Kiselevsk block of the Salair zoneand the latter ages correspond to those in its eastern edge.The dates record the time when the fault boundaries of the blocks wererejuvenated during recent activity and the block accreted to the Salair orogenic area as a piedmont step.These are the first absolute agesobtained for the onset of uplift of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Ahai-Sayan area,the key event of its neotectonic history.The suggestedapproach to the choice of objects,classification of rocks,and interpretation of^(40)Ar/^(39)Ar data is universal and can be practiced in anyarea subjected to combustion metamorph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代学 ^40Ar/^39Ar定年 新构造 燃烧变质杂岩 似熔岩 接触变质煤 Kuznetsk盆地 Ahai-Sayan地区
下载PDF
东周窑井田侵入岩发育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祖海军 孙殿宇 +1 位作者 任海青 李凯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8-72,共5页
大同煤田东周窑井田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揭露了大量的侵入岩。通过对井田勘探资料的整理分析,井下地质编录和采样观测,研究侵入岩的空间展布特征、岩性特征及接触变质煤的特征。结果表明:东周窑井田侵入岩主要分布于井田北部的太原组5^(#... 大同煤田东周窑井田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揭露了大量的侵入岩。通过对井田勘探资料的整理分析,井下地质编录和采样观测,研究侵入岩的空间展布特征、岩性特征及接触变质煤的特征。结果表明:东周窑井田侵入岩主要分布于井田北部的太原组5^(#)和山西组山4^(#)煤层,岩浆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减薄;侵入岩在煤层中会形成具有指状结构的岩床;岩床出现碳酸盐化作用,整体呈灰白色;接触变质作用使正常煤转变为具有各向异性的热变组分的热变煤并生成大量的碳酸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窑井田 侵入岩 侵入特征 接触变质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