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陶瓷球轴承接触曲面及接触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强 任成祖 陈锦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4,206,共3页
本文提出用有限元法,并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7对转速为60000r/min的深沟混合陶瓷球轴承接触应力进行计算,并用二次曲面方程对接触曲面的形状进行拟合。
关键词 混合陶瓷球轴承 接触曲面 接触应力 有限元 二次曲面方程 拟合
下载PDF
产品人机接触曲面形状的CAD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阮长江 刘肖健 +1 位作者 余隋怀 陆长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5期222-225,共4页
对产品形态设计中人机接触曲面的人机工程学性能的评价与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合理人机接触曲面设计的解决方案,应用遗传算法工具实现了对人机接触曲面形态解方案的随机搜索,以及通过程序进行自动评价与选择的机制,建立了基于Unigr... 对产品形态设计中人机接触曲面的人机工程学性能的评价与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合理人机接触曲面设计的解决方案,应用遗传算法工具实现了对人机接触曲面形态解方案的随机搜索,以及通过程序进行自动评价与选择的机制,建立了基于Unigraphics造型平台的曲面人机设计过程机制与原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人机工程学 CAD 遗传算法 人机接触曲面
下载PDF
考虑曲面接触斑的轮轨滚动接触行为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雨 王攀杰 +3 位作者 孙耀亮 安博洋 张岷 王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6,共10页
当轮缘与轨距角发生接触时,不满足弹性半空间假设,此时采用CONTACT会产生较大误差。对CONTACT中法向间隙、刚性蠕滑率和影响因子进行修改使其可以考虑轮轨曲面接触斑。以S1002CN车轮踏面和CHN60钢轨型面为例,分别采用曲面算法和CONTACT... 当轮缘与轨距角发生接触时,不满足弹性半空间假设,此时采用CONTACT会产生较大误差。对CONTACT中法向间隙、刚性蠕滑率和影响因子进行修改使其可以考虑轮轨曲面接触斑。以S1002CN车轮踏面和CHN60钢轨型面为例,分别采用曲面算法和CONTACT计算轮轨接触斑面积和接触应力等,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踏面与轨顶接触或轮缘与轨距角呈凸面接触时,2种算法得到的接触斑面积和接触应力差异甚微;然而,当轮缘与轨距角发生共形接触时,以横移量7.77 mm为例,CONTACT得到的接触斑面积比曲面算法小9.5%,最大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均比曲面算法大34%。相较于平面算法,曲面算法可以更精确计算轮缘与轨距角发生共形接触时的接触应力,从而用于轮轨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关系 滚动接触 非赫兹 曲面接触 轮轨磨损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接触式曲面测量机器人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希仑 孙娜 +1 位作者 解玉文 戴建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233-2236,共4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曲面形貌特征测量的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测量系统采用弹性探针和六维腕力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采集待测曲面表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然后运用CAD/CAM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很好地解决了曲面形貌测量的问题。讨论了该... 设计了一种用于曲面形貌特征测量的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测量系统采用弹性探针和六维腕力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采集待测曲面表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然后运用CAD/CAM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很好地解决了曲面形貌测量的问题。讨论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和数据处理方法及软件设计,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曲面测量 弹性探针 机器人 李群李代数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补偿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热变形误差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傅龙珠 陈亚良 狄瑞坤 《机电工程》 CAS 2002年第4期55-58,共4页
针对一个三维非接触式测量系统 ,在简要介绍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指出机械部分的热变形误差是影响系统误差的关键。该文在分析测量系统机械部分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了热误差的分析和建模 。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热变形误差 误差补偿 三维曲面接触式测量系统 机械系统
下载PDF
曲面接触原理及其在空间凸轮数控加工中应用
6
作者 何兆太 刘鹄然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将曲面与曲面之间的接触原理应用于数控加工中 ,解决了圆柱凸轮、圆锥凸轮等空间凸轮的精密加工问题。该方法是通过凸轮展开后 ,凸轮的轴向坐标、周向坐标和转角的几何关系及其曲线方程 ,解算出凸轮的切向矢量 ,进而求出圆柱型铣刀接触... 将曲面与曲面之间的接触原理应用于数控加工中 ,解决了圆柱凸轮、圆锥凸轮等空间凸轮的精密加工问题。该方法是通过凸轮展开后 ,凸轮的轴向坐标、周向坐标和转角的几何关系及其曲线方程 ,解算出凸轮的切向矢量 ,进而求出圆柱型铣刀接触点的法向矢量及其接触点的坐标 ,即完成凸轮转角与刀具轴向移动间的对应关系——刀具轨迹计算 ,实现凸轮的数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接触原理 数控加工 刀具轨迹 空间凸轮
下载PDF
线接触共轭曲面的类复向量矩阵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段秀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66-68,共3页
提出并利用类复向量矩阵方法计算线接触共轭曲面方程,只利用一个类复向量矩阵公式就完成全部坐标变换,消除了传统方法的多次坐标变换,使计算过程成倍简化。
关键词 线接触共轭曲面 类复向量 类复向量矩阵
下载PDF
两款环曲面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蔡立欢 程显忠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3年第1期14-19,共6页
散光会导致视力降低、视物疲劳,影响视觉质量。很多患者放弃配戴球面软性接触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能忍受残余散光带来的视觉影响,而配戴环曲面设计的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为患者带来视觉体验的提升。本研究通过对比G&G POP·CT... 散光会导致视力降低、视物疲劳,影响视觉质量。很多患者放弃配戴球面软性接触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能忍受残余散光带来的视觉影响,而配戴环曲面设计的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为患者带来视觉体验的提升。本研究通过对比G&G POP·CT和艾爵NT38两款散光软镜在矫正视力、残余屈光度、配适状态、安全性、配戴舒适性、视觉症状、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表现,验证散光软镜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软性角膜接触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椭圆抛物体形微凸体弹性接触力学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伟强 张进华 +1 位作者 洪军 朱林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40,共7页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粗糙结合面的微观接触特性,构建了一种椭圆抛物体形微凸体曲面弹性接触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微凸体正接触与侧接触的情形,采用了Weingarten映射的方法来求解接触点处的曲率,并结合赫兹曲面接触理论进行求解,得出椭圆...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粗糙结合面的微观接触特性,构建了一种椭圆抛物体形微凸体曲面弹性接触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微凸体正接触与侧接触的情形,采用了Weingarten映射的方法来求解接触点处的曲率,并结合赫兹曲面接触理论进行求解,得出椭圆抛物体在弹性侧接触时的接触面积与接触位移的解析公式。讨论了微凸体在不同相对位置下及不同椭圆率的情况下接触面积与接触位移的变化,并通过有限元仿真与该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椭圆率对接触面积、接触位移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当椭圆率在超过0.9后,两微凸体接触面积迅速减小,接触位移迅速增大;提出的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结果相比,两微凸体接触位移计算结果差异最大为10%,接触面积结果差异最大为6.2%。该模型同样适用于求解几何模型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的微凸体弹性接触问题,为研究形状更为复杂的微凸体接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兹曲面接触 微凸体 弹性接触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圆柱面接触密封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龙飞 周思柱 +1 位作者 李美求 魏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3-38,共6页
以圆柱面过盈配合形成的密封副的可靠性设计主要依据密封比压,未考虑接触面微观结构对密封泄漏失效的影响。为掌握微观结构与圆柱面密封泄漏之间的规律,依据分形理论,引入密封接触面过盈配合产生的接触压力与真实接触面积的关系,建立圆... 以圆柱面过盈配合形成的密封副的可靠性设计主要依据密封比压,未考虑接触面微观结构对密封泄漏失效的影响。为掌握微观结构与圆柱面密封泄漏之间的规律,依据分形理论,引入密封接触面过盈配合产生的接触压力与真实接触面积的关系,建立圆柱曲面微观接触泄漏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接触模型特征参数及材料力学参数对泄漏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密封接触面粗糙度是影响密封效果的主要参数;接触面粗糙度不大于1.6μm时,可保证接触面密封效果;提高综合弹性模量可扩大过盈量对泄漏量的调控范围;表面硬度对真实接触面积影响显著,当表面硬度不大于300 N/mm^(2)时,改变硬度对泄漏量影响显著;减小圆柱密封接触面初始最大泄漏孔隙面积,可提高密封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分形理论 圆柱曲面接触 泄漏模型
下载PDF
径向滑动轴承中轴承孔与轴颈的法向接触刚度建模
11
作者 田红亮 董元发 +1 位作者 余媛 陈甜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2-242,275,共12页
将分形理论与结合部虚拟材料相结合,构建径向滑动轴承中轴承孔与轴颈的法向接触刚度模型。修正Weierstrass函数在任一点处处不可求导的条件。严格论证分形维数的限定范围是1≤D<2。数值模拟表明:轴承接触的侧面接触系数≤1。内接触... 将分形理论与结合部虚拟材料相结合,构建径向滑动轴承中轴承孔与轴颈的法向接触刚度模型。修正Weierstrass函数在任一点处处不可求导的条件。严格论证分形维数的限定范围是1≤D<2。数值模拟表明:轴承接触的侧面接触系数≤1。内接触的侧面接触系数>外接触的侧面接触系数。随着轴颈半径、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加,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的减小,轴承接触的侧面接触系数增加。内接触的真实接触面积大于外接触的真实接触面积。随着轴颈半径的增加,分形粗糙度、轴承孔平面布氏硬度、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的减少,真实接触面积提高。对于固定的法向接触载荷,当分形维数由1.4增大至1.5时,真实接触面积随之增加;当分形维数由1.5增大至1.9时,真实接触面积随之减少。赫兹应力随着轴颈半径的增加而下降。内接触的赫兹应力小于外接触的赫兹应力。轴承内接触的法向接触刚度大于外接触的法向接触刚度。另外,随着法向接触载荷、分形维数、轴颈半径的增加,分形粗糙度、轴颈弹性模量、轴承长度、结合部虚拟材料厚度的减小,法向接触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滑动轴承 轴承孔 轴颈 法向接触刚度 平面接触 曲面接触
下载PDF
从一例球面软镜客诉案例思考散光软镜的验配方法
12
作者 王彦君 王海英 +3 位作者 王翠英 巩朝雁 史秀彤 闫佳妮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4年第6期88-94,共7页
球面软性接触镜(简称“球面软镜”)作为最常见的视力矫正手段之一,应用广泛。但对于散光较大的顾客,球面软镜矫正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验配师具备更加精细的验配技术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顾客提供更加精准和舒适的视力矫正方... 球面软性接触镜(简称“球面软镜”)作为最常见的视力矫正手段之一,应用广泛。但对于散光较大的顾客,球面软镜矫正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验配师具备更加精细的验配技术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顾客提供更加精准和舒适的视力矫正方案。本文旨在通过一例球面软镜客诉案例,深入探讨环曲面软性接触镜(简称“散光软镜”)验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法及原因。希望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加深接触镜验配师对散光软镜验配技术及验配流程的理解,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视力矫正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软性接触 球面软镜 散光软镜 配适评估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二维插装水泵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丁灿 阮健 +1 位作者 邢彤 王灵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7-185,共9页
基于传统水泵,设计了一种由多组单元泵组插装而成的二维插装水泵。单元泵组由两个单元泵组成,通过两个单元泵的配合可以消除流量脉动。基于其中的基础组件,即两个单元泵的组合特性展开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对比,阐述了二维插装水泵的... 基于传统水泵,设计了一种由多组单元泵组插装而成的二维插装水泵。单元泵组由两个单元泵组成,通过两个单元泵的配合可以消除流量脉动。基于其中的基础组件,即两个单元泵的组合特性展开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对比,阐述了二维插装水泵的工作原理,说明了二维插装水泵的潜在优势,包括结构力平衡、排量大、油水分离、无结构性流量脉动等。同时,针对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曲面进行了数学建模与分析。有别于二维取点后补偿得到接触点的方式,接触曲面的数学建模方法采取分析滚子与凸轮的空间接触关系,基于空间关系建立接触曲面的坐标模型,接触曲面的数学模型在精度上优于二维取点补偿法。通过对活塞运动规律和两个单元泵组流量特性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接触曲面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二维插装水泵无结构性流量脉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插装水泵 接触曲面 无结构性流量脉动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投球滑套压裂球承压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左争云 裴晓含 +1 位作者 魏松波 王新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85,共4页
对压裂球进行受力分析和地面承压测试是开发高性能压裂球的关键。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压裂球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压力对压裂球内应力和塑性变形区域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承压试验测试了压裂球的承压性能。为了模拟真实的密封过... 对压裂球进行受力分析和地面承压测试是开发高性能压裂球的关键。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压裂球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压力对压裂球内应力和塑性变形区域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承压试验测试了压裂球的承压性能。为了模拟真实的密封过程,选择显式动力方法定义分析步,在整个过程中认为球座无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压裂球在不同压力载荷下的应力集中区域为球与球座接触区,随着压力的增大,应力集中区和塑性变形区逐渐向球心延伸;当压力超过110 MPa时,压裂球最大应力值已经接近材料的应力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球滑套 压裂球 承压性能 曲面接触 塑性变形 有限元分析 ABAQUS
下载PDF
齿轮粗糙界面时变啮合刚度算法与特性分析
15
作者 吴嘉州 肖会芳 杨德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1,194,共7页
基于粗糙界面的分形接触模型,引入曲面接触系数来表征齿轮在啮合过程中曲率和基体变形对啮合界面微凸体分布函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齿轮啮合界面粗糙形貌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修正算法,获得了表面形貌参数、材料特性参数和输入转矩对... 基于粗糙界面的分形接触模型,引入曲面接触系数来表征齿轮在啮合过程中曲率和基体变形对啮合界面微凸体分布函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齿轮啮合界面粗糙形貌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修正算法,获得了表面形貌参数、材料特性参数和输入转矩对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材料强度和输入转矩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 分形理论 粗糙形貌 曲面接触系数
下载PDF
汽车衡用称重传感器受力旋转现象分析
16
作者 胡晓曼 王召峰 杨纪富 《衡器》 2021年第1期33-36,40,共5页
使用柱式称重传感器的电子汽车衡在频繁的重载称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柱式称重传感器旋转导致电缆线缠绕的现象,给汽车衡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针对此问题,本文列举出目前常见的柱式传感器防旋转措施,简单分析其结构特点。并结合汽车... 使用柱式称重传感器的电子汽车衡在频繁的重载称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柱式称重传感器旋转导致电缆线缠绕的现象,给汽车衡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针对此问题,本文列举出目前常见的柱式传感器防旋转措施,简单分析其结构特点。并结合汽车衡的力学模型,依据曲面接触应力理论分析承载器对称重传感器的传力过程,把传感器的转动简化为单纯的绕定轴转动,就不难理解传感器的旋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衡 称重传感器 旋转 曲面接触应力 绕定轴旋转
下载PDF
角膜散光与软性角膜接触镜配适评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琼 唐甜甜 吕帆 《眼科》 CAS 2005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散光的大小、轴向与球性、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配适状态、舒适度之间的关系。设计前瞻性随机区组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284例自愿受试者,现在或曾经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方法受试者的平均近视屈光度为(-5.18±2.53)D... 目的探讨角膜散光的大小、轴向与球性、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配适状态、舒适度之间的关系。设计前瞻性随机区组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284例自愿受试者,现在或曾经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方法受试者的平均近视屈光度为(-5.18±2.53)D,平均散光度为(0.81±0.50)D。每位受试者在接受眼部检查、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后,于其左眼间隔一定的时间先后配戴球性和散光软性接触镜。根据受试者左眼角膜散光的轴向将人群分为三组:第一组,顺规散光组(132眼);第二组,逆规散光组(76眼);第三组,斜轴散光组(76眼)。同时,根据受试者角膜散光度数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组:第四组,<0.75D共153眼;第五组,≥0.75D、<1.50D,共106眼;第六组,≥1.50D共25眼。主要指标镜片中央定位、覆盖度、活动度、散光镜片的旋转性和稳定性以及舒适度。结果在前三组和后三组对比中,镜片覆盖度、活动度、旋转性及稳定性指标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散光镜片的稳定性在3分钟、15分钟明显优于第1分钟。散光镜片的中央定位优于球性软镜(P=0.00),最佳中央定位的比例分别为54%与48%;散光镜片活动度大于球镜(P=0.02),两者活动度不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与19%;散光镜片舒适度差于球镜(P=0.00),不可接受的比例散光片为14%,球镜片为5%。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配适与舒适度较少地受到角膜散光的影响。球性软镜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首选配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角膜接触 曲面接触 角膜散光 配适评估
原文传递
A comprehensive method for joint wear prediction in planar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clearances considering complex contact conditions 被引量:11
18
作者 XIANG WuWeiKai YAN ShaoZe WU JiaN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6-96,共11页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predict wear in planar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clearance joints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is method consists of a system dynamic analysis and a joint wear prediction.As the s...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predict wear in planar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clearance joints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is method consists of a system dynamic analysis and a joint wear prediction.As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clearance are dictated by wear and evolve with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ystem,the contact between the journal and bearing could be conformal or non-conformal,which makes the contact conditions in clearance joints quite complicated.Therefore a modified contact force model 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joint reaction force in this study.As the nonlinear stiffness coefficient is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and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contact bodies and varies with the deformation,this contact force model is applicable to different contact conditions between the journal and bearing.Furthermore,based on the Archard’s wear model,the amount of wear can be quantified in the joint.And the geometry is updated to reflect the evolving contact boundary.Then,the wear process and the contact force model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motion equations of the system to perform coupled iterative analyses between system dynamic response and joint wear prediction.In addition,a slider-crank mechanism is simulated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o carry out a parametric study on mechanical systems considering joint wear.The influence of clearance size and driving power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respectively.The index of concordance is introduced to quantify contributions of contact pressure and sliding distance to wear rate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journal motion.This study could help to predict joint wear in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clearances and optimize mechanisms in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R joint clearance dynam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