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龋性颈部缺损病人口腔习惯调查及牙合接触特征分析
1
作者 邢田 徐静怡 +3 位作者 王一帆 万宇辉 李炯 王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非龋性颈部缺损(NCCL)病人口腔习惯及牙合接触特征,探讨NCCL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NCCL病人(NCCL组)29例,按性别和年龄匹配无NCCL的志愿者58名(对照组),进行刷牙频率、刷牙方式、食用酸性食物/碳酸饮料的频率、夜磨... 目的:调查和分析非龋性颈部缺损(NCCL)病人口腔习惯及牙合接触特征,探讨NCCL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NCCL病人(NCCL组)29例,按性别和年龄匹配无NCCL的志愿者58名(对照组),进行刷牙频率、刷牙方式、食用酸性食物/碳酸饮料的频率、夜磨牙或紧咬牙等口腔习惯问卷调查。NCCL组受试者口内选取29颗患牙,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应用T-scanⅢ系统测量分析正中、前伸与侧方运动中的咬合参数。结果:刷牙频率、刷牙方式、食用酸性食物/碳酸饮料的频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CL组受试者夜磨牙或紧咬牙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scanⅢ咬合参数结果显示,NCCL患牙所在侧正中牙合、前伸牙合单侧整体牙合力百分比均高于对照侧(P<0.01和P<0.05);侧方牙合时患侧为工作侧牙合分离时间高于对照侧为工作侧的时间(P<0.05);NCCL患牙正中牙合力百分比,侧方牙合、前伸牙合力百分比峰值均高于对照牙(P<0.05~P<0.01)。NCCL患牙正中牙合早接触与咬合高点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牙(P<0.01和P<0.05)。结论:NCCL病人夜磨牙或紧咬牙的口腔习惯及患牙在咬合运动中承担的创伤牙合力可能是颈部缺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龋性颈部缺损 口腔习惯 牙合接触特征
下载PDF
基于接触特征的车—人碰撞事故模型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云 金先龙 +2 位作者 柴象海 申杰 侯心一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4-111,共8页
接触损伤和接触变形是交通事故遗留的重要信息,车—人碰撞事故数值再现通常采用标准体形的假人模型和基于椭球体简化的刚体汽车模型,导致车、人接触位置数值仿真结果与真实事故场景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当车速较高时汽车与行人接触部位容... 接触损伤和接触变形是交通事故遗留的重要信息,车—人碰撞事故数值再现通常采用标准体形的假人模型和基于椭球体简化的刚体汽车模型,导致车、人接触位置数值仿真结果与真实事故场景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当车速较高时汽车与行人接触部位容易产生过度穿透等问题。以缩放技术为基础,提出基于事故中受害人6大部位体形特征的假人数值模型定制方法。通过材料等效刚度曲线对车身接触部位进行定义,模拟车、人真实接触状态。通过行人与车身等效接触模型的建立,可以提高仿真计算精度,实现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平衡。将上述方法在一起典型的车—人碰撞事故案例中进行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事故再现结果精度高、可靠性好,能够满足车辆变形状态下车—人碰撞交通事故过程再现的要求,为交通事故数值再现中的接触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 交通事故 接触特征 数值再现
下载PDF
跟骨骨折对距下关节接触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振虎 彭阿钦 宋朝晖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研究载荷条件下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接触特征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6具包括完整足和胫腓骨远端15-20em的新鲜标本。剔除皮肤、肌肉和跟腱,保留除外距下关节后方及前中关节面外侧的关节囊部分,保持韧带和关节囊的... [目的]研究载荷条件下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接触特征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6具包括完整足和胫腓骨远端15-20em的新鲜标本。剔除皮肤、肌肉和跟腱,保留除外距下关节后方及前中关节面外侧的关节囊部分,保持韧带和关节囊的完整。将压敏片插入距下关节的前中和后关节面,中立位状态下分别在500N载荷下,对6具标本的距下关节进行加载,完成完整足的测试。然后模拟原始骨折线用微型摆动锯将跟骨后关节面分为前内和后外2块,接着按解剖复位、后外侧骨折块向跖侧移位2、5、10mm等条件重复上述实验,记录距下关节接触特征的改变。[结果]完整距下后关节面平均受压面积为(275.67±46.02)mm^2,所承载的平均应力为(1.83±0.56)MPa。跟骨后外侧骨折块向跖侧移位2mm时,后关节面平均受压面积为(167.67±25.09)mm^2,较完整跟骨受压面积显著下降(P〈0.01)。后关节面所承载的应力在骨折移位2哪时为(2.41±0.84)MPa,较完整跟骨承载应力显著增加(P〈0.01)。而前中关节面的受压面积无明显改变(P〉0.05)。前中关节面所受的应力仅在骨折移位10mm时显著增加(P〈0.05)。[结论]跟骨距下关节后关节面骨折移位≥2mm即应手术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 接触特征
下载PDF
剪切载荷作用下岩体结构面动态接触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蒋宇静 张孙豪 +3 位作者 栾恒杰 王长盛 王冬 韩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45,共13页
准确认识岩体结构面的动态接触特征是评价和预测结构面剪切行为的基础。首先,通过FISH语言修正了FLAC^(3D)软件自带的INTERFACE本构模型,使其能够准确表达粗糙结构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然后,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 准确认识岩体结构面的动态接触特征是评价和预测结构面剪切行为的基础。首先,通过FISH语言修正了FLAC^(3D)软件自带的INTERFACE本构模型,使其能够准确表达粗糙结构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然后,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剪切过程中结构面接触和受力的分布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法向应力和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对接触特征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结构面表面形貌-接触特征-剪切应力3者间的关系,揭示了结构面剪切应力演化机理。结果表明:FLAC^(3D)自带INTERFACE模型无法很好地模拟结构面峰后剪切行为,是由于结构面凸起未啃断导致黏聚力和法向应力偏大,通过对INTERFACE破坏单元的黏聚力和法向刚度进行修正可很好地模拟结构面的损伤破坏行为。随着剪切位移增大,结构面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但最大渗透深度却不断增加;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结构面的接触面积和渗透深度都增大;随着JRC的增大,结构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最大渗透深度增大。剪切过程中结构面接触面积逐渐减小,结构面剪切应力集中现象越来越显著,当INTERFACE单元达到最大剪切应力后,最大剪应力分布范围增大;随着法向应力增大,结构面剪切应力分布范围和高剪切应力的分布范围都增大;随着JRC增大,结构面接触面积减小,但高剪切应力的分布范围显著增大。临界视倾角是判断结构面接触面积的重要参数,其随着结构面剪切位移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速度逐渐变缓,呈幂函数关系;临界视倾角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JRC的增大而增大。结构面的剪切应力与接触面积有较强的相关性,不同剪切位移阶段的结构面接触面积比下降速率不同,弹性阶段下降最快,位移-软化阶段次之,残余阶段下降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剪切特性 法向应力 动态接触特征 修正模型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人体矩下关节接触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顾冬云 戴克戎 +2 位作者 水汶 盛为 汤荣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09-311,共3页
介绍了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人体矩下关节接触特征研究中的具体实施。结果表明 ,人体矩下关节的总面积为 9.5 2± 0 .40 cm2 。中立位负重 6 0 0 N时 ,矩下关节接触面积为 2 .0 0± 0 .11cm2 ,后关节面的接触面积明显大于... 介绍了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人体矩下关节接触特征研究中的具体实施。结果表明 ,人体矩下关节的总面积为 9.5 2± 0 .40 cm2 。中立位负重 6 0 0 N时 ,矩下关节接触面积为 2 .0 0± 0 .11cm2 ,后关节面的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前中关节面 (P<0 .0 1)。平均接触压力为 19.3± 1.38N,传递的负荷为 389.16± 2 8.75 N,占小腿负荷的6 4.86 % ,其中后关节面传递了 6 9.39%。说明矩下关节后关节面在承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下关节 接触特征 计算机图像处理
下载PDF
弹性磨具磨抛效率与曲面接触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君 陈竹 +3 位作者 舒骁 马长捷 周天择 董建园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5-1890,共6页
曲面精密磨抛加工中,由于弹性磨具与曲面接触特征的多样性,弹性磨具呈现不规律的磨损,磨抛效果差且废品率高。为了从理论上得到磨抛效率与接触特征的关系,以M300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微观磨抛接触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残留峰的数学模型,通... 曲面精密磨抛加工中,由于弹性磨具与曲面接触特征的多样性,弹性磨具呈现不规律的磨损,磨抛效果差且废品率高。为了从理论上得到磨抛效率与接触特征的关系,以M300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微观磨抛接触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残留峰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推导和实验确定了残留峰移除面积与影响磨削精度的主要因素的精确表达式,利用田口法确定各个因素对磨抛效果的影响程度和最佳参数组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参数组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磨具 接触特征 残留峰 田口法 磨抛效率
下载PDF
牙隐裂患者咬合接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姣 王楠 +1 位作者 王元银 侯爱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3-715,共3页
运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录30例牙隐裂患者与30例个别正常牙合者的咬合接触特征,比较两组牙合力中心、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牙合分离时间,牙合干扰和早接触的出现率。结果显示隐裂组牙合力中心横向偏移量、患侧牙合力百分比值、... 运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录30例牙隐裂患者与30例个别正常牙合者的咬合接触特征,比较两组牙合力中心、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牙合分离时间,牙合干扰和早接触的出现率。结果显示隐裂组牙合力中心横向偏移量、患侧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前伸牙合分离时间、左右侧方牙合分离时间大于对照组,前伸牙合干扰和侧方牙合干扰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牙合力中心纵向偏移量、早接触出现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接触特征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咬合接触特征及其与口颌系统关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8
作者 史言利 张媛 +2 位作者 张文博 靳淑梅 刘超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6期113-114,F0003,共3页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具有典型的异常表现,患者常常伴有牙体、牙周及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等疾病与相关症状。随着对[牙合]学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异常的咬合接触可能与口颌系统整体相关。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所伴随的...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具有典型的异常表现,患者常常伴有牙体、牙周及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等疾病与相关症状。随着对[牙合]学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异常的咬合接触可能与口颌系统整体相关。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所伴随的口颌系统疾病,可能与其自身的咬合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该类错[牙合]畸形咬合接触的研究对临床诊疗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 咬合接触特征 口颌关系 磨耗 颞下颌关节紊乱
下载PDF
岩石节理接触特征尺寸效应的数值试验研究
9
作者 龚耕 李升连 +2 位作者 张国华 熊峰 唐志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2024年第7期1481-1490,共10页
为探究岩石节理接触特征尺寸效应,采用自仿射分形方法构建系列尺寸数值模型,利用离散弹塑性计算方法求解闭合变形,定量分析节理接触特征尺寸效应规律,并探究不同岩性和粗糙度对其尺寸效应的影响差异。自仿射分形方法构建的岩石节理其粗... 为探究岩石节理接触特征尺寸效应,采用自仿射分形方法构建系列尺寸数值模型,利用离散弹塑性计算方法求解闭合变形,定量分析节理接触特征尺寸效应规律,并探究不同岩性和粗糙度对其尺寸效应的影响差异。自仿射分形方法构建的岩石节理其粗糙程度随尺寸增加逐渐变小,接触面积比和组合形貌微凸体参数之间具有关联,接触面积比的尺寸效应可归因于组合形貌微凸体参数ηR的尺寸变化。岩石节理尺寸越大,闭合变形引起的塑性部分占比越多。塑性变形对接触面积比尺寸效应具有弱化作用,对闭合变形尺寸效应具有强化作用,硬岩节理的接触特征尺寸效应强于软岩节理,其接触特征代表性长度也更大。岩石节理的粗糙度对其闭合变形和接触面积比的尺寸效应具有相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 自仿射分形 尺寸效应 接触特征
下载PDF
考虑耗散接触特征的高速精密冲床动态特性
10
作者 刘艳 王禹 陈宇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6-205,共10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非线性接触理论和库伦摩擦理论,提出一种含间隙高速精密冲床传动动态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与耗散接触特征模型相结合,并考虑碰撞体间的粘滞摩擦作用,建立了含间隙非线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非线性接触理论和库伦摩擦理论,提出一种含间隙高速精密冲床传动动态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与耗散接触特征模型相结合,并考虑碰撞体间的粘滞摩擦作用,建立了含间隙非线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在重力场中以高速精密冲床传动系统接触碰撞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计算,并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间隙耗散接触特征与高速精密冲床动力学特性的映射关系。研究表明,含间隙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含间隙传动机构的动态特性,为高速精密冲床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机构的性能评价、结构设计优化等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精密冲床 传动机构 合间隙多体系统 耗散接触特征 非线性动力学
原文传递
跟骨后关节面骨折后接触特征改变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振虎 彭阿钦 +3 位作者 潘进社 宋朝晖 孙辉生 韩长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0-630,共1页
关键词 接触特征 跟骨后关节面 骨折后 关节面骨折 距下关节 骨折移位 手术指征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工人噪声接触特征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莉芳 谢红卫 +1 位作者 邹华 张美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调查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工人职业性噪声接触特征及其分布状况,为我国噪声源数据库建立和噪声危害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于2020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共653名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 目的调查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工人职业性噪声接触特征及其分布状况,为我国噪声源数据库建立和噪声危害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于2020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共653名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测量噪声接触特征指标,分析不同行业和工种的8 h等效连续A声级(L_(Aeq,8 h))和峰度等变化。结果作业工人噪声接触L_(Aeq,8 h)为(91.2±6.9)dB(A),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分别为37.0、105.0。84.1%(549/653)的工人L_(Aeq,8 h)≥85 dB(A),49.0%(320/653)、68.5%(447/653)的工人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10。纺织业工人L_(Aeq,8 h)水平高于木质家具制造业,而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低于木质家具制造业(P<0.01);织布工和纺织工L_(Aeq,8 h)较高,枪钉工峰度指标较高(P<0.05)。作业工人峰度中位数与峰度均数呈正相关(r=0.80,P<0.01);木质家具制造业工人L_(Aeq,8 h)与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均呈正相关(r=0.33、0.35,P<0.01);纺织业工人噪声接触L_(Aeq,8 h)与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均呈负相关(r=-0.45、-0.40,P<0.01)。结论L_(Aeq,8 h)和峰度等噪声接触特征指标的行业和工种分布差异较大,多指标联合测量有利于全面评估噪声接触及其健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职业性 木质家具制造业 纺织业 接触特征 峰度
原文传递
弹性磨具高效磨抛M300钢曲面的接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晓君 陈竹 +3 位作者 周天择 马长捷 舒骁 董建园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1-177,共7页
硬质合金曲面磨抛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且存在耦合,加工效率低,废品率高。为提高相对滞后的曲面光整技术,从理论上得到磨抛效率与接触特征的关系,以M300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弹性磨具的微观接触分析,建立残留峰数学模型,得到残留峰移除率... 硬质合金曲面磨抛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且存在耦合,加工效率低,废品率高。为提高相对滞后的曲面光整技术,从理论上得到磨抛效率与接触特征的关系,以M300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弹性磨具的微观接触分析,建立残留峰数学模型,得到残留峰移除率与影响磨抛精度的主要因素的精确表达式,确定了各个因素对磨抛效果的影响程度和最佳参数组合,并验证了该参数组合的正确性,为硬质材料曲面超精磨抛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磨具 接触特征 残留峰 田口法 磨抛效率
原文传递
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杜建霞 包广清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8-1016,共9页
针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的接触特征及接触形态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啮合特征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首先,根据球面渐开线展成原理,生成了标准的直齿锥齿轮齿面,并根据... 针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的接触特征及接触形态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啮合特征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首先,根据球面渐开线展成原理,生成了标准的直齿锥齿轮齿面,并根据齿根圆与球形渐开线相切的原理,构建了齿底倒圆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二元二次多项式对齿面进行了修形,并得到了相应的齿面离散点,在此基础上,应用样条曲面构造方法,重构了修形齿面方程;接着,依据齿轮啮合原理,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TCA),获得了瞬时共轭接触点以及整个啮合周期的啮合迹线;最后,应用赫兹接触修正模型,计算了受载状态下的接触椭圆、椭圆长短轴、最大接触应力以及应力分布,对共轭接触直齿锥齿轮副进行了加载接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采用加载接触特性计算方法,两者接触迹线和接触椭圆等啮合特征相符,接触力和最大接触应力误差在1%和2%以内;对比结果表明,加载接触特性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进行加载接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齿面接触分析 加载接触分析 齿轮啮合原理 赫兹接触修正模型 接触特征
下载PDF
被动桩中土拱效应特征与影响参数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韩爱民 肖军华 梅国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11-116,共6页
采用平面有限元方法,对被动桩在粘性、无粘性土体条件下的土拱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土拱效应的4个主要方面:土拱形状、桩周土体塑性(拉裂)区的分布、竖向位移等值线及桩后土体残余荷载分担比,探讨了改变桩、土参数,如粘聚力、内摩擦... 采用平面有限元方法,对被动桩在粘性、无粘性土体条件下的土拱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土拱效应的4个主要方面:土拱形状、桩周土体塑性(拉裂)区的分布、竖向位移等值线及桩后土体残余荷载分担比,探讨了改变桩、土参数,如粘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泊松比、剪胀角、桩土接触面特性时,土拱效应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土性不同时,土拱形成过程中土体的受力和破坏形式不同;泊松比、剪胀角、桩土接触特征对土拱效应的影响最明显;强度高、剪胀角大、桩土接触面粗糙或泊松比小的土体,易形成土拱。根据研究结果,指出Tom io Ito排桩塑性绕流土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尚存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桩 土拱效应 平面有限元 桩土接触特征 绕流土压力
下载PDF
总铺岩体东接触带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16
作者 张建明 《安徽地质》 2018年第3期166-170,共5页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承担的《安徽省怀宁县总铺地区铜多金属矿预查》项目是2010年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本次工作在怀宁县总铺地区开展地质、物探等勘查工作,目的是寻找岩体与三叠系中统月山组有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本文通过对勘...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承担的《安徽省怀宁县总铺地区铜多金属矿预查》项目是2010年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本次工作在怀宁县总铺地区开展地质、物探等勘查工作,目的是寻找岩体与三叠系中统月山组有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本文通过对勘查区地质、物探、钻探资料的综合研究,从总铺地区的重磁场特征、岩体特征及钻探验证情况来阐述总铺岩体与大龙山岩体接触带特征,同时结合已知矿(化)点特征来分析其找矿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铺岩体 大龙山岩体 接触特征 指示意义
下载PDF
4H-SiC欧姆接触与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刚 柏松 +1 位作者 李哲阳 韩平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主要针对不同金属和工艺条件下的4H-SiC欧姆接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形成4H-SiC的优良欧姆接触的最佳条件。通过TLM方法结合四探针测量得到特征接触电阻率,测得NiCr和Ni与4H-SiC的最佳特征接触电阻率分别达到ρc=9.02×10-6Ω.cm2,ρc... 主要针对不同金属和工艺条件下的4H-SiC欧姆接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形成4H-SiC的优良欧姆接触的最佳条件。通过TLM方法结合四探针测量得到特征接触电阻率,测得NiCr和Ni与4H-SiC的最佳特征接触电阻率分别达到ρc=9.02×10-6Ω.cm2,ρc=2.22×10-7Ω.cm2,能够很好满足SiC器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欧姆接触 特征接触电阻率 退火
下载PDF
n型4H-SiC欧姆接触特性
18
作者 陈刚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73-276,共4页
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NiCr/4H-SiC欧姆接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良好欧姆接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SiC MESFET器件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文中介绍了欧姆接触的工艺流程,并通过TLM方法测量特征接触电阻率,测得NiCr/4H-SiC的最佳特征接触电阻... 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NiCr/4H-SiC欧姆接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良好欧姆接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SiC MESFET器件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文中介绍了欧姆接触的工艺流程,并通过TLM方法测量特征接触电阻率,测得NiCr/4H-SiC的最佳特征接触电阻率达到1.24×10-5Ω·cm2,能够很好地满足SiC MESFET器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欧姆接触 特征接触电阻率 MESFET 退火
下载PDF
论企业品牌意识与品牌定位的互动性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6,共6页
在现代品牌运营的经济中 ,品牌是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意识与品牌定位互动 ,科学品牌意识导向成功品牌定位 。
关键词 品牌 品牌意识 品牌定位 品牌特征接触 品牌延伸
下载PDF
浅析企业中的非正式群体
20
作者 陈秀萍 《社会》 1988年第2期32-33,共2页
群体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具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的组合。从群体的接触特征和联系方式出发,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目前,在企业中,有为了完成企业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并由企业领导人或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而设置的正式群体,如... 群体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具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的组合。从群体的接触特征和联系方式出发,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目前,在企业中,有为了完成企业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并由企业领导人或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而设置的正式群体,如工厂、车间、工段、班组、工会等组织。也有一些自由组合而成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没有特定的行为目标。它们结合的基础往往是一些共同的东西,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观点、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相同的经历、相近的年龄、相同的社会背景等等,这一切给人们心理上的接近创造了条件,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为松散的联合体。由于这些松散的联合体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自愿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联合体 积极作用 结合 联系方式 企业领导人 群体规范 组织结构 接触特征 企业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