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例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分析
1
作者 曾燕华 李红芳 +6 位作者 张亮 乔保俊 亚白柳 张爱梅 刘丽霞 任海涛 关鸿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的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例确诊AE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颅内压等结果,分...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的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例确诊AE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颅内压等结果,分析其特点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28例AE患者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11例,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 1,LGI1)抗体相关脑炎13例,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GABA BR)抗体相关脑炎4例。CSF检查中,颅内压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27.5(41.0)mmH 2O,蛋白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0.48(0.15)g/L,糖和氯化物基本正常。28例中,7例患者CSF常规检查可见炎性反应;9例患者CSF细胞学检查可见炎性反应,其中6例为抗NMDAR脑炎患者,炎性反应类型均为淋巴细胞炎性反应,轻、中、重度炎性反应分别为4、3、2例,检测到激活淋巴细胞4例,浆细胞2例。CSF细胞学检查炎性细胞阳性率高于CSF常规检查炎性细胞阳性率(P=0.02),抗NMDAR脑炎患者CSF细胞学的炎性反应程度与患者入院时的改良Rankin评分(mRS)呈正相关(r=0.23,P<0.01)。结论本组AE患者CSF细胞学检查多表现为淋巴细胞炎性反应,抗NMDAR脑炎患者的CSF炎性反应阳性率最高,炎性反应程度最重。与CSF常规检查相比,CSF细胞学能够更敏感地发现AE的炎性反应,可作为诊断AE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N-甲基-D-天冬氨酸 细胞学
下载PDF
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及其神经干细胞特性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严伟红 杨磊落 +2 位作者 曹亮 张毅 皮文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接触脑脊液神经元(CSF-cNs)是中间神经元的一个亚群,在中央管内表现为顶端球状延伸,并将基底轴突投射发送到其他细胞。虽然CSF-cNs早在近一个多世纪前就被发现了,但其具体特征和功能才刚刚开始被揭示。最近大量研究详细阐述了CSF-cNs的... 接触脑脊液神经元(CSF-cNs)是中间神经元的一个亚群,在中央管内表现为顶端球状延伸,并将基底轴突投射发送到其他细胞。虽然CSF-cNs早在近一个多世纪前就被发现了,但其具体特征和功能才刚刚开始被揭示。最近大量研究详细阐述了CSF-cNs的特征,包括形态、分类、空间分布及特异性标志物等。随着对CSF-cNs的深入探索,现有部分研究者发现其可能是位于脊髓中央管及其周围的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CSF-cNs及其神经干细胞特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神经元 神经细胞特性 髓损伤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中鉴别价值
3
作者 王亚丽 崇丽宁 +2 位作者 王婷婷 马国梅 韩敬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三项指标在PM、TB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三项指标在PM、TB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35例PM患者纳入PM组,45例TBM患者作为TBM组。采集患者治疗前的脑脊液样本,测定并对比两组脑脊液中LDH、CK、NSE水平及糖、蛋白、氯化物含量,经Pearson分析脑脊液中指标间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影响TBM发生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中LDH、CK、NSE及联合对PM与TBM的鉴别价值。结果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发热、病理征、呕吐、肢体抽搐等)发生率、脑脊液中糖与蛋白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脑脊液中LDH、NSE水平高于PM组,CK水平、氯化物含量低于PM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脑脊液中LDH与CK、氯化物呈负相关(r<0,P<0.05),与NSE呈正相关(r>0,P<0.05);CK与NSE呈负相关(r<0,P<0.05),与氯化物呈正相关(r>0,P<0.05);NSE与氯化物呈负相关(r<0,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中LDH、CK、NSE、氯化物均与TBM的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发现,脑脊液中LDH、CK、NSE及三者联合鉴别PM、TBM的AUC为0.849(95%CI:0.768~0.930)、0.858(95%CI:0.779~0.937)、0.851(95%CI:0.771~0.931)、0.954(95%CI:0.911~0.996)。结论PM、TBM患者临床特征相似,但脑脊液中LDH、CK、NSE水平存在差异,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PM与TBM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膜炎 结核性膜炎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接触脑脊液神经核形态、细胞结构特性及其疼痛调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静秋 刘鹤 +3 位作者 周芳 鲁显福 张红星 张励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781-788,共8页
脑和脊髓凭借室管膜上皮构成的脑—脑脊液屏障与脑脊液分隔。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一些神经元胞体、树突或轴突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被称为“接触脑脊液的神经元系统”。张励才教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应用CB-HRP特异性地标记出特殊... 脑和脊髓凭借室管膜上皮构成的脑—脑脊液屏障与脑脊液分隔。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一些神经元胞体、树突或轴突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被称为“接触脑脊液的神经元系统”。张励才教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应用CB-HRP特异性地标记出特殊的触液神经元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将其命名为“接触脑脊液神经核”,简称“触液核”。触液核的发现,第一次为脑实质内存在联系脑—脑脊液的特殊神经结构提供了明确的形态学证据,并推测它可能在脑实质与脑脊液间的物质及信息交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团队围绕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内触液核的形态结构、物质表达、基因分析和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全脑皮质及皮质下核团与触液核有纤维联系,可能参与机体的疼痛、认知和学习记忆、情感、成瘾、紧张应激、内脏活动、嗅觉、视觉、听觉和运动、内稳态调控、能量平衡、体液平衡、睡眠和觉醒、生物节律等功能调控。目前实验已证实触液核与疼痛、吗啡依赖与戒断、学习记忆及应激等有关。本文对触液核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疼痛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以触液核为桥梁结构的脑—脑脊液双向调节路径的疼痛调控研究提供新线索,为疼痛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神经 屏障 疼痛 疼痛调控 接触神经元
下载PDF
脑脊液抗GFAP抗体阳性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报告
5
作者 殷翔 关鸿志 +2 位作者 任海涛 范思远 崔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9-122,F0002,共5页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亚急性起病,病情迁延8月余,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痛及头晕,头部核磁影像提示脑室扩张、脑积水,脑膜强化;早期脱水降颅压后头痛症状可缓解;脑脊液中抗GFAP抗体阳性,...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亚急性起病,病情迁延8月余,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痛及头晕,头部核磁影像提示脑室扩张、脑积水,脑膜强化;早期脱水降颅压后头痛症状可缓解;脑脊液中抗GFAP抗体阳性,经激素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然而激素减量后头痛症状再次加重;最终经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得以明确诊断PCN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细胞学 GFAP抗体
下载PDF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张志永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1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32例确诊患者,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诊治,根据疾病类型分组,病毒性脑膜炎组(A组)、化脓性脑膜炎组(B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C组)各为44例,采集0.5mL脑脊...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32例确诊患者,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诊治,根据疾病类型分组,病毒性脑膜炎组(A组)、化脓性脑膜炎组(B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C组)各为44例,采集0.5mL脑脊液,经玻片离心沉淀法检测脑脊液细胞数目和形态,比较各组白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疾病细胞学动态特点。结果:A、B、C三组白细胞计数和异常细胞比例对比有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中性粒细胞面积更大,A组和C组中性粒细胞直径更大,与A组比较,B组淋巴细胞面积更大,较之于A组,B、C两组淋巴细胞直径更大,C组淋巴细胞直径大于B组,B组单核细胞直径与面积最小,与A组和C组比较有差异(P<0.05);从细胞学动态看:A组以淋巴细胞为主,B组多为嗜中性粒细胞反应,C组主要是混合细胞学反应。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类型多样,予以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可准确判定疾病类型,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检测 小儿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SD大鼠血清、脑脊液中NSE、MBP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7
作者 牛莉莉 王亚萍 +2 位作者 张英 李建明 阎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26-2229,2236,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SD大鼠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购买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造模手术,将术后成功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SD大鼠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购买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造模手术,将术后成功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术后8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在8 h、12 h、1 d、3 d、5 d、7 d及21 d时间段采集腹腔静脉血及抽取延髓脑脊液后,断头取脑,进行0.4%的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大脑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并检测NSE及MB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对血清、脑脊液NSE、MB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组血清、脑脊液中NSE和MBP水平在术后8 h开始升高,3 d达峰值,7 d下降至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8 h至5 d,脑脊液NSE和MBP水平明显高于血清。血清、脑脊液NSE、MB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脑脊液中NSE、MBP为脑梗死的新型标志物,通过动物实验可为临床患者标本采集推荐最佳时间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动物模型 外周静脉血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卒中 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侯英娟 马雪梅 +4 位作者 李亚娟 王泽丹 张伟 马亚玲 刘亮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604-605,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颅内感染患者92例,根据其手术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分组,50例确诊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纳入观察组,42例患者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纳入对照组,均予以患者进行脑... 目的探讨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颅内感染患者92例,根据其手术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分组,50例确诊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纳入观察组,42例患者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纳入对照组,均予以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分析此类检测手段在诊断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中,观察组患者早期细胞学上以激活淋巴细胞反应为特征,活淋巴细胞数目可见显著增加,随病情发展及治疗而降低,最终回归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病毒抗体检测中,观察组IgG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抗体IgM比较,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具有较高可行性,是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一项重要指标,对鉴别颅内感染类型同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提高患者诊断结果准确性能起到很好辅助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检测 病毒抗体检测 病毒性膜炎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2例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
9
作者 付慧 梁勤 +1 位作者 杨巧林 陆红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4期2140-2141,共2页
脑膜癌病是指恶性肿瘤转移至硬脑膜、软脑膜、脑脊液及蛛网膜下腔,10%~30%的实体肿瘤患者均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其中4%~15%表现为脑膜癌病[1]。脑膜癌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与感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 脑膜癌病是指恶性肿瘤转移至硬脑膜、软脑膜、脑脊液及蛛网膜下腔,10%~30%的实体肿瘤患者均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其中4%~15%表现为脑膜癌病[1]。脑膜癌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与感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脑脊液细胞学是诊断脑膜癌病的主要方法[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癌病 细胞学诊断
下载PDF
脑脊液DNA倍体定量分析在脑转移性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兴华 刘鹏 +6 位作者 魏丽 王轶娟 刘若慧 肖博 陈新雨 乔森焱 刘萌萌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84-786,共3页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倍体定量分析,探讨脑脊液DNA倍体定量分析在脑转移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送检的93例脑脊液标本,经过制片及染色处理后,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在93例脑脊液...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倍体定量分析,探讨脑脊液DNA倍体定量分析在脑转移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送检的93例脑脊液标本,经过制片及染色处理后,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在93例脑脊液标本中,47例发现转移性肿瘤细胞,46例未发现转移性肿瘤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度为70.2%,特异度为84.7%,准确度为77.4%;DNA倍体定量分析的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8.9%。结论DNA倍体定量分析在脑脊液检测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液基细胞学,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脑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定量分析 细胞学
下载PDF
人胎儿脑室系统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建清 卢金活 +1 位作者 朱长庚 蔡秋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用扫描电镜较全面地观察了人胎儿脑室系统──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壁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人和某些动物一样,几个脑室室管膜表面都覆盖着大量的纤毛和微绒毛。纤毛的分布在区域上有一定的差别。并证实了3个脑室内存在着接触脑... 用扫描电镜较全面地观察了人胎儿脑室系统──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壁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人和某些动物一样,几个脑室室管膜表面都覆盖着大量的纤毛和微绒毛。纤毛的分布在区域上有一定的差别。并证实了3个脑室内存在着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轴突。该神经元的胞体为梭形或球形,可见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突起。室管膜上神经纤维发自神经细胞或自室腔外穿入而来。另外,在室管膜上还观察到了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神经胶质样细胞呈不规则球形,表面比较光滑,有较多的丝状或棘状突起自胞体伸出,没有轴突和树突之分。类组织细胞,大多呈球形,表面有微绒毛或泡状结构,突起较少。在某些区域还可见其聚集成群。本文并对上述各种结构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室系统 扫描电镜 胎儿
下载PDF
神经白塞综合征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被引量:16
12
作者 关鸿志 陈琳 +4 位作者 吴庆军 王建明 朱以诚 任海涛 崔丽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白塞综合征(NBS)临床和脑脊液(CSF)细胞学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和CSF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1991-2010年间北京协和医院NBS住院患者共2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和CSF细胞学特点。结果 27例患者中,神经科症状急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白塞综合征(NBS)临床和脑脊液(CSF)细胞学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和CSF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1991-2010年间北京协和医院NBS住院患者共2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和CSF细胞学特点。结果 27例患者中,神经科症状急性病程19例,亚急性病程6例,慢性病程2例。临床表现:头痛9例,偏瘫8例,复视6例,偏身感觉障碍5例,意识障碍5例,失语3例,癫痫发作3例,精神行为异常、智能减退6例,截瘫2例,共济失调2例,呛咳、吞咽困难2例,帕金森综合征1例。头MRI异常16例,多发片状T1低或较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分布于基底节、脑干、丘脑等处,9例行增强MRI均有强化;2例颈段脊髓MRI可见强化病灶。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例符合上矢状窦血栓形成。CSF检查:19例行腰穿查CSF,其中8例压力升高,17例蛋白升高(0.48~1.08g/L);行CSF细胞学检查(沉淀池法制片,迈-格-姬染色)的11例中7例表现为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其中6例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余4例中3例为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性反应,1例为中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8例可见激活淋巴细胞,4例可见浆细胞。结论 NBS临床表现多样,神经影像学改变以基底节、脑干和丘脑等邻近中线的结构受累为主,CSF细胞学呈炎性反应表现。CSF细胞学炎性反应类型,特别是CSF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NBS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白塞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学
下载PDF
霍乱毒素B亚单位诱导大鼠接触脑脊液神经元、胶质-室管膜细胞c-fos基因表达
13
作者 刘智平 万选才 +1 位作者 谭会兵 石葛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61-68,共8页
在立体定位下将CB注入大鼠左侧脑室前角,用Fos蛋白十六肽抗血清进行ABC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标记.观察注射后5个不同时程点c-fos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研究CH对大鼠脑的作用,结果发现注射侧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 在立体定位下将CB注入大鼠左侧脑室前角,用Fos蛋白十六肽抗血清进行ABC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标记.观察注射后5个不同时程点c-fos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研究CH对大鼠脑的作用,结果发现注射侧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室管膜细胞、室管膜下层细胞、部分接触脑脊液神经元(CSF-CN)及其他神经元呈现c-fos基因高表达。表达标记出现在注药后1h,且1和2h为表达高峰,4h标记大部分消失,8h标记全部消失。表明CB能够诱导中枢神经元及非神经元细胞成分表达c-fos。这种诱导在CNS的CSF-CN系统有特异性,但与CSF-CN整体系统又不完全重叠。c-fos表达的时程较短。提示CB对整体动物脑在细胞核水平具生物学作用,推论c-fos表达核蛋白可能是CB这种具生长因子样作用的活性物质发挥生物效应的重要中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C-FOS基因 室管膜细胞 诱导 CB CSF 神经元 消失 第三
下载PDF
大鼠远位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励才 工梅申 +1 位作者 张凤真 朱治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将CB-HRP引入大鼠A组(侧脑室)和B组(第四脑室)。结果:1.A组:(1)在各接触脑脊液部位均见有CB-HRP颗粒标记。(2)自室壁发出的标记纤维见于尾壳核、终纹床核、弓状核、室周核、正中隆起、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第四脑室底灰质。... 将CB-HRP引入大鼠A组(侧脑室)和B组(第四脑室)。结果:1.A组:(1)在各接触脑脊液部位均见有CB-HRP颗粒标记。(2)自室壁发出的标记纤维见于尾壳核、终纹床核、弓状核、室周核、正中隆起、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第四脑室底灰质。(3)远位的标记神经元见于隔外侧核、丘脑前背侧核、乳头体下核、中缝背核、第四脑室底灰质和外侧下橄榄核。(4)部分脑神经根被标记,但其相应核团未见标记细胞。2.B组与A组的不同:(1)中脑水管上段.第三脑室、侧脑室未见有标记结构,(2)在中缝背核和第四脑室底可见到少量标记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综述) 被引量:28
15
作者 粟秀初 赵钢 杨毅宁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学 病因 诊断 中枢神经系疾病
下载PDF
"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对А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涛 姜海英 +4 位作者 董勤 冯丽谦 魏凯峰 赖明生 王灿晖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三甲散对β淀粉样蛋白(Аβ25-35)所致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时凋亡基因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分空白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和改良三甲散低、高剂量组。选择性培养7d后吸去培养液... 目的:探讨改良三甲散对β淀粉样蛋白(Аβ25-35)所致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时凋亡基因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分空白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和改良三甲散低、高剂量组。选择性培养7d后吸去培养液,分别加入空白培养液、正常脑脊液(盐水组)、脑复康脑脊液和中药脑脊液低、高剂量,加培养液补至等量,37℃孵育2h。然后除空白组之外的各组加入经老化处理的Аβ25-35(终浓度为5μmol/L),建立AD细胞模型。空白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继续孵育24h后离心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应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bax、bcl-2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bcl-2基因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bax、caspase-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改良三甲散组bcl-2基因表达明显升高,bax、caspase-3基因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改良三甲散脑脊液能有效降低bax、caspase-3基因表达,提高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三甲散 海马神经元细胞 bcl-2 bax caspase-3 BCL-2/BAX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 被引量:7
17
作者 关鸿志 陈琳 +9 位作者 梁智勇 钟定荣 李剑 崔巍 钱敏 任海涛 凌庆 汪玄 赵燕环 郭玉璞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方法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脊液细胞学阳性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PCNSL的诊断综合应用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方法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脊液细胞学阳性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PCNSL的诊断综合应用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脑脊液淋巴细胞基因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结果 21例患者临床-神经影像学分型包括脑脊膜型13例,实质型4例,室管膜(下)型3例,眼型1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21例均见淋巴瘤细胞或异型淋巴细胞。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检查17例呈B淋巴细胞优势,符合B淋巴细胞来源淋巴瘤,10例Ki67阳性细胞比例在40%~60%。7例流式细胞分析中5例以B细胞为主,B细胞比例66%~87%;1例以NK/T细胞为主。脑脊液淋巴细胞基因重排检测3例为IgH单克隆,1例为T细胞受体单克隆。最终6例行脑活检并确诊PCNSL。综合上述结果,21例确诊PCNSL,其中B细胞型19例,T细胞型2例。结论综合应用脑脊液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基因重排检测和流式细胞分析的脑脊液学方法,是诊断PCNSL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AQP4-IgG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慧勤 任海涛 +4 位作者 徐雁 高鑫雅 李玮 张杰文 关鸿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AQP4-IgG阳性的NMOSD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寡克隆区带结果,并分...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AQP4-IgG阳性的NMOSD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寡克隆区带结果,并分析其特点。结果共收集237例AQP4-IgG阳性的NMOSD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资料。女∶男=7.8∶1。120例(50.6%)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可见炎性反应,炎性反应程度为轻、中、重度者分别为63、43、14例。95例为淋巴细胞性炎性反应,20例为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4例为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1例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71例(30.0%)患者可见激活淋巴细胞,11例(4.6%)可见激活单核细胞,15例(6.3%)可见浆细胞。176例患者行寡克隆区带检测,其中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阳性47例(26.7%)。结论达1/2的AQP4-IgG阳性NMOSD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可见炎性反应,以淋巴细胞性炎性反应为主,也可见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参与;部分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可见激活淋巴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和浆细胞;AQP4-IgG阳性NMOSD患者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阳性率较多发性硬化低。上述脑脊液特点有助于NMOSD的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P4-IgG 神经髓炎谱系疾病 脱髓鞘疾病 多发性硬化 细胞学 寡克隆区带 水通道蛋白质4
下载PDF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红芳 李树华 +1 位作者 张润春 张彦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54-57,62,共5页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BICE患儿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患儿按照发生惊厥次数分为A、B组,A组1...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BICE患儿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患儿按照发生惊厥次数分为A、B组,A组18例患儿为惊厥发生<2次,B组24例为惊厥发生≥2次,同期选取42例轻度胃肠炎但不伴有惊厥发作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MBP、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儿TNF-α、IL-6、INF-γ水平高于观察A组,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儿脑脊液S-100β蛋白(S-100β)、NSE水平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ICE患儿发生惊厥过程中,观察其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MBP、NSE水平的变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有利于筛查高风险患儿和制定相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胃肠炎 婴幼儿良性惊厥 炎症因子 免疫水平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大鼠第三脑室视前区NADPH-d阳性和NMDAR_1免疫阳性脑脊液接触神经元的形态(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琳 杨诺 +3 位作者 杨磊 南燕 于恩华 沈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2-336,共5页
为探讨第三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在脑脊液与下丘脑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脑脊液中谷氨酸对其影响的机制,本研究应用NADPH- d 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方法以及组化双重反应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和NM DAR1 在大鼠... 为探讨第三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在脑脊液与下丘脑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脑脊液中谷氨酸对其影响的机制,本研究应用NADPH- d 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方法以及组化双重反应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和NM DAR1 在大鼠第三脑室视前区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表达。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合酶和NM DAR1 均在第三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表达,并且发现共存现象,在雌、雄大鼠间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尽管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但本研究为接触脑脊液神经元作为脑-脑脊液环路的一部分、介导下丘脑对脑脊液中化学变化的感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并提示谷氨酸-NM DAR-Ca2+ -NO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接触神经元 第三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