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与传统钢板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雪晖 李起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 对比研究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与传统钢板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山羊 16只 ,4只正常对照 ,12只双侧胫骨中段横行截骨后分别行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和传统钢板固定 ,术后 3d、2、4、6和 13周处死动物 ,取骨折修复区作常规HE染色 ,光镜... 目的 对比研究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与传统钢板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山羊 16只 ,4只正常对照 ,12只双侧胫骨中段横行截骨后分别行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和传统钢板固定 ,术后 3d、2、4、6和 13周处死动物 ,取骨折修复区作常规HE染色 ,光镜下观察骨折愈合过程。 13周胫骨同时进行扭转试验 ,比较骨折愈合强度。结果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组骨折愈合速度快于传统钢板组 ,13周时骨愈合质量也优于后者。结论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能有效地保护钢板下皮质骨的血运 ,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骨折内固定术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
下载PDF
点式接触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来杰 丁德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701-1701,1703,共2页
目的研究胫骨粉碎性骨折的微创入路经皮点接触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创入路经皮点接触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用传统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实验组30例完全恢复,2例留有功能障碍;对照组21例完全恢复,11例留有功能障碍。结论... 目的研究胫骨粉碎性骨折的微创入路经皮点接触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创入路经皮点接触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用传统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实验组30例完全恢复,2例留有功能障碍;对照组21例完全恢复,11例留有功能障碍。结论微创入路经皮点接触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粉碎性骨折 点式接触钢板 微创入路经皮内固定术
下载PDF
小切口有限接触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3
作者 刘乃民 钟波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6期45-,共1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接触钢板(LC-DCP)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小切口经皮内固定,仅于深筋膜下或肌组织下和骨膜外剥离出隧道,不作骨膜剥离,间接手法复位,配合X线照片检查复位情况。放置有限接触钢板于隧道内固定。以同样规格、长度钢... 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接触钢板(LC-DCP)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小切口经皮内固定,仅于深筋膜下或肌组织下和骨膜外剥离出隧道,不作骨膜剥离,间接手法复位,配合X线照片检查复位情况。放置有限接触钢板于隧道内固定。以同样规格、长度钢板作参照,钉孔处作0·3cm小切口,常规钻孔、攻丝、螺丝钉固定。结果2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3年。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无畸形愈合。关节功能好,无残疾发生。结论小切口有限接触钢板治疗胫骨骨折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患者痛苦小,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愈合理想,减少骨不连的发生,外观美观,较交锁髓内钉费用低,更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小切口 有限接触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有限接触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
4
作者 陈庆华 马俭凡 +3 位作者 李泳高 阮良峰 罗健波 谭嘉劲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0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方法有限接触钢板(LC-DCP)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对38例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行微创有限接触钢板内固定术,经皮置入螺钉,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通过X线摄片和Kolmen[t疗效评定标准检查骨折愈合及... 目的探讨微创方法有限接触钢板(LC-DCP)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对38例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行微创有限接触钢板内固定术,经皮置入螺钉,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通过X线摄片和Kolmen[t疗效评定标准检查骨折愈合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8例,时间为6-21个月,平均5.4个月复查线片示骨折愈合,无钢板断裂和螺钉松动。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2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9.5%。结论微创有限接触钢板治疗股骨骨折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骨折愈合理想。尤其是较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费用低,特别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微创 有限接触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柱桥式限制接触钢板对胫腓骨骨折骨膜外固定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5
作者 高吉昌 包双清 +5 位作者 陈庆贺 吴方强 杜岩 姜洪和 张承敏 陈立民 《沈阳部队医药》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为防止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时因剥离骨膜或切开骨膜而破坏骨外膜的血液循环,研制了一种新型钢板,在贴骨面一侧,即钢板的两边缘、两螺孔之间设一排立柱状乳突,使钢板与骨骼间留有一空隙。用此种钢板不须切骨膜,行骨膜外手法复位固定。共治... 为防止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时因剥离骨膜或切开骨膜而破坏骨外膜的血液循环,研制了一种新型钢板,在贴骨面一侧,即钢板的两边缘、两螺孔之间设一排立柱状乳突,使钢板与骨骼间留有一空隙。用此种钢板不须切骨膜,行骨膜外手法复位固定。共治疗胫腓骨折16例,无一例切口感染、骨延期愈合及骨不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折 柱桥式限制接触钢板 骨膜外固定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
6
作者 张刚 张玉智 解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Nomogram模型。方法2013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受LC-DCP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372例,随机按照7∶3分为建模队列(260例)与... 目的分析影响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Nomogram模型。方法2013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受LC-DCP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372例,随机按照7∶3分为建模队列(260例)与验证队列(112例),根据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Neer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0分)和预后不良组(<70分)。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LC-DCP治疗肱骨骨折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Nomogram模型。分别在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采用校准曲线和ROC曲线对该Nomogram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372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经LC-DCP治疗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0.43%(76/372)。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的年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切口长度≥5 cm、术中出血量≥110 ml、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7天以及有术后并发症是影响LC-D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该Nomogram模型的校准曲线和ROC曲线显示,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的校准曲线斜率均接近1,内部验证的ROC下面积为0.823,外部验证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结论基于年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构建的预测LC-D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Nomogram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肱骨骨折 预后 NOMOGRAM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7
作者 关铁汉 曹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LC-DCP内固定...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LC-D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4.82±3.01)d、手术时间(124.21±6.15)min、骨折愈合时间(25.81±3.00)d短于对照组的(18.21±4.52)d、(145.84±7.10)min、(29.20±4.51)d,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62±0.05)分低于对照组的(6.42±0.15)分(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LC-DCP内固定在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促进患者骨结构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预后,且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胫骨干骨折 骨不连 效果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魏永兴 才新 +1 位作者 王光楠 李建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8-150,154,共4页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等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植骨 四肢骨折 无菌性骨不连 肢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IGF-1、FGF-2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志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诊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创伤后...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诊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51)。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观察组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相关生长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β-CTX及RANK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β-CTX及RANK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IGF-1、FGF-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IGF-1、FGF-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3.73%(P<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可改善患者的骨代谢状态,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 四肢骨折 骨不连
下载PDF
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骨膜外固定治疗长管状骨骨折
10
作者 张庆胜 刘玉民 +6 位作者 耿博民 靳宪辉 李文生 王立涛 林永胜 张新虎 刘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775-776,共2页
目的:观察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骨膜外固定骨折愈合情况。方法:对47例股骨骨折、14例胫骨干骨折、15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应用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骨膜外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经10~16个月随访,除... 目的:观察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骨膜外固定骨折愈合情况。方法:对47例股骨骨折、14例胫骨干骨折、15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应用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骨膜外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经10~16个月随访,除1例股骨干近端粉碎骨折过早负重导致螺钉松动,再行内固定外,余53例钢板折弯、拔钉、断钉、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均愈合。结论: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是骨膜外固定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状骨骨折 骨膜外固定 限制接触钢板 治疗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前臂骨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华伟 黄勇全 +4 位作者 陈文明 方毅 廖强 胡芯源 吴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22-1424,1428,共4页
目的验证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前臂骨干骨折中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有更好的结果。方法 91例患者(144例前臂骨折)随机分成锁定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两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34岁,平均随访期22个月。所有患者定期采用影像评估,疼痛... 目的验证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前臂骨干骨折中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有更好的结果。方法 91例患者(144例前臂骨折)随机分成锁定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两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34岁,平均随访期22个月。所有患者定期采用影像评估,疼痛及功能以最后随访结果为准。结果锁定加压钢板组3例患者(4例骨折)、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组5例患者(5例骨折)出现延迟愈合,两组中无不愈合患者。就目前数字而言,两治疗组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量、疼痛及功能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深部感染分别出现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内一闭合性骨折及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组内一开放性骨折患者。螺钉从尺骨拔出见于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组内一开放性尺桡骨折老年患者。此外,锁定加压钢板组内一患者内植物取出术后锁钉钉道出现再骨折。结论尽管骨折固定理念不同,两内植物在前臂骨干骨折治疗中显示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骨干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固定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树桧 李昂 黄宗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9-192,F003,共5页
目的:按照生物力学原理,对传统的钢板加以改进,本文作者研制出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械──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Compress steel plate of gear contact half cycle  and  ... 目的:按照生物力学原理,对传统的钢板加以改进,本文作者研制出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械──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Compress steel plate of gear contact half cycle  and  channel  type GCC),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9具新鲜成年湿润尸体肱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原始骨(N)组、实验(GCC)组,普通加压钢板(GCP)组,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对其数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固定强度、刚度、稳定性、承载能力等方面GCC组均明显优于普通加压钢板(GCP)组。结论: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肱骨骨折中,生物力学性能优良。该器械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 肱骨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怀浩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68-468,共1页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交锁髓内钉 肱骨骨折
下载PDF
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斌 廖凡琼 +1 位作者 库建斌 王建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33例,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33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 目的:探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33例,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33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28周,平均17周。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评分:优2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固,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 投弹伤
下载PDF
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治疗长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树桧 李昂 黄宗强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械——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9具新鲜成年湿润尸体肱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原始骨组、实验(GCC)组、普通加压钢板组,分别进行生物力...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械——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9具新鲜成年湿润尸体肱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原始骨组、实验(GCC)组、普通加压钢板组,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对其数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在固定强度、刚度、稳定性、承载能力等方面GC以AC组均明显优于普通加压钢板组。结论 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长骨骨折中固定坚强可靠,生物力学性能优良。该器械结构合理、安全、简单实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加压钢板 肱骨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志勤 李前国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6期42-42,45,共2页
目的研究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 目的研究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明显于对照组;中上肢骨折患者肘关节伸展、屈曲、旋前、旋后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下肢骨折患者伸膝最大角度、屈膝最大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骨折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关节功能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型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跃文 马瑞连 +2 位作者 王建华 杨勇 邵斌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58-260,共3页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型加压钢板 内固定 生物力学 胫骨干骨析 治疗
下载PDF
齿接触半环抱钢板对骨折处皮质骨血供的影响
18
作者 黄宗强 张树桧 +2 位作者 郑召民 陈清汉 刘尚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5,269,i006,共5页
【目的】研究齿接触半环抱钢板对骨折局部钢板下皮质骨血供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质量2.8~3.5 kg。双侧胫骨中段横形截骨,右侧用齿接触半环抱钢板内固定(实验组),左侧用同等型号的AO传统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术后2、... 【目的】研究齿接触半环抱钢板对骨折局部钢板下皮质骨血供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质量2.8~3.5 kg。双侧胫骨中段横形截骨,右侧用齿接触半环抱钢板内固定(实验组),左侧用同等型号的AO传统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术后2、4、6周各10只处死后行墨汁灌注微血管造影术。而后获取骨标本,用手术显微镜观察钢板下皮质骨内微血管的形态,并进行钢板下全层皮质骨纵向照片,每批照片随机抽取30张,用全自动图像数字分析系统(video image digital analysis system,VIDAS)分析钢板下皮质骨内微血管面积分数。【结果】①钢板下皮质骨内微血管形态观察:术后2周,对照组钢板下皮质骨出现大面积缺血区,并持续到术后6周;术后2周,实验组钢板下出现较小范围的缺血区,但微血管走行及分布紊乱,到术后6周,缺血区基本消失,微血管走行基本恢复正常。②钢板下皮质骨内微血管面积分数分析:术后2、4、6周,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96和2.43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齿接触半环抱钢板能够保护钢板下皮质骨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愈合 齿接触半环抱钢板 皮质骨 微血管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
19
作者 刘绍武 赵军 +1 位作者 陈园 董立平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四肢骨折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治疗 骨折固定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治疗隐匿感染性股骨再骨折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王华 张坤 李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59-961,共3页
目的总结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在隐匿感染性股骨再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股骨干骨折术后发生隐匿感染性再骨折病人32例,采用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固定联合松质骨颗粒移植治疗,观察并分析病人隐匿性感染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前... 目的总结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在隐匿感染性股骨再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股骨干骨折术后发生隐匿感染性再骨折病人32例,采用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固定联合松质骨颗粒移植治疗,观察并分析病人隐匿性感染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病人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32例病人经病理检查均证实存在慢性骨感染,21例细菌培养为阳性,均为不同类型葡萄球菌感染;术后引流时间为7~14天,平均引流时间为(8. 5±3. 1)天;术后15~24周达临床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7. 8±4. 3)周;病人术后2个月及骨折愈合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个月至骨折愈合后期间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未继续下降,而C反应蛋白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隐匿感染性,有利于控制病人感染情况,促进病人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感染 股骨骨折 再骨折 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