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网点印花压力与接触面积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昕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对适印织物定义了表面平滑度、接触面积比和网点分配数等新概念 ,建立了织物压缩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织物结构与织物表面平滑度和网点大小之间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 。
关键词 织物 网点印花 印花压力 接触面积比
下载PDF
接触面积对H62/T2弹性接触载流摩擦副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焦金隆 杨正海 +3 位作者 史雪飞 宋英健 李文勃 孙乐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206,共5页
针对接触条件对电连接器热插拔条件下性能影响不明的问题,采用H62/T2弹性接触摩擦副,在微-滑动摩擦试验机上,对其进行往复滑动载流摩擦实验,研究了接触面积对H62/T2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电流为2 A、4 A、6 A条件下,... 针对接触条件对电连接器热插拔条件下性能影响不明的问题,采用H62/T2弹性接触摩擦副,在微-滑动摩擦试验机上,对其进行往复滑动载流摩擦实验,研究了接触面积对H62/T2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电流为2 A、4 A、6 A条件下,随接触面积的增加,摩擦系数波动性降低,即摩擦过程的稳定性提高,平均摩擦系数和总磨损体积均呈现增大趋势;在电流为2 A条件下,当圆弧半径从1.5 mm增加至5.5 mm时,电流波动性减小,载流稳定性提高,载流效率η从98.26%提高至99.73%。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机制包括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电弧侵蚀且多机制耦合作用,随接触面积的增加,以熔融和喷溅为主的电弧侵蚀减少,以犁沟和粘着为主的机械磨损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摩擦 接触面积 电连接 接触失效
下载PDF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吗
3
作者 盛将 《物理教学探讨》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这一观点来源于古典摩擦定律,但更完善的理论指出这一结论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实际上,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十分复杂的关系。这一问题也反映出物理教学中对质疑精神和探索...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这一观点来源于古典摩擦定律,但更完善的理论指出这一结论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实际上,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十分复杂的关系。这一问题也反映出物理教学中对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忽视,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物理 科学思维 滑动摩擦力 接触面积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钢结构连接板接触面积的检测
4
作者 王兴君 邵永彬 尹聪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借助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模,通过改变接触面的接触半径,将接触面积率作为设计参数,并在瞬时激励下激发应力波,使结构表面的压电片产生电压信号。通过分析电压信号得到应力波在不同接触面积率下的透射系数R,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接... 借助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模,通过改变接触面的接触半径,将接触面积率作为设计参数,并在瞬时激励下激发应力波,使结构表面的压电片产生电压信号。通过分析电压信号得到应力波在不同接触面积率下的透射系数R,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接触面积率与等效刚度的关系,并结合应力波通过接触面的透射系数的解析解,测定真实接触面积。将此方法应用于钢结构柱节点连接板接触面积检测中,接触面积率检测的绝对误差在0.06%~4.75%,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接触面积 有限元法 应力波 透射系数 等效刚度
下载PDF
基于离散方法的钢-BFPC结合面接触性能虚拟材料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佳兴 陈宇 +1 位作者 徐平 于英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5-214,共10页
为准确计算钢-BFPC结合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比进而建立基于离散方法的钢-BFPC结合面接触性能虚拟材料仿真方法。通过对结合面接触拓片离散化处理建立钢-BFPC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不同结合面压力对实... 为准确计算钢-BFPC结合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比进而建立基于离散方法的钢-BFPC结合面接触性能虚拟材料仿真方法。通过对结合面接触拓片离散化处理建立钢-BFPC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不同结合面压力对实际接触面积比的影响规律。以计算的实际接触面积比为基础,建立了钢-BFPC结合面虚拟材料仿真分析模型。分别通过虚拟材料仿真和实验研究了钢-BFPC结合面试件模态特性并将两种方式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固有频率最大相对误差为+6.48%且振型一致,证明了钢-BFPC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的离散计算方法和虚拟材料仿真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方法 钢-BFPC结合面 实际接触面积比 接触性能 虚拟材料
下载PDF
TBM水平支撑不同接触面积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孙伟 凌静秀 +3 位作者 霍军周 邓立营 巫思荣 党军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9-906,共8页
针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水平支撑在不稳定地质条件下,易出现支撑不稳、刀盘下沉等问题,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平台,以II类和V类围岩为研究对象,建立支撑靴在脉动载荷作用下撑紧围岩的数值仿真模型.提取了围岩的等效应力、支撑反力变... 针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水平支撑在不稳定地质条件下,易出现支撑不稳、刀盘下沉等问题,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平台,以II类和V类围岩为研究对象,建立支撑靴在脉动载荷作用下撑紧围岩的数值仿真模型.提取了围岩的等效应力、支撑反力变化规律及材料失效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支撑基本能够适应II类围岩,而在V类围岩中容易出现失稳,随着接触面积的下降,支撑力出现具有明显的阶跃性质,失稳时刻也逐渐提前,反映出水平支撑对软弱围岩的不适应,为支撑靴的结构设计和地质适应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 水平支撑 支撑靴 围岩 稳定性分析 接触面积
下载PDF
高压断路器接触电阻的耦合面积法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纽春萍 强若辰 +2 位作者 王小华 荣命哲 金光耀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3,共6页
高压断路器触头部位因电接触现象而产生的热量是热分析中的关键问题。然而,作为一种传统并常用的接触电阻模型,导电桥结构在模拟电接触时参数的准确获取存在一定困难,且不易使用在高压断路器复杂的多触指结构中,因此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 高压断路器触头部位因电接触现象而产生的热量是热分析中的关键问题。然而,作为一种传统并常用的接触电阻模型,导电桥结构在模拟电接触时参数的准确获取存在一定困难,且不易使用在高压断路器复杂的多触指结构中,因此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接触电阻建模处理方法。新方法不再建立类似于导电桥的宏观几何结构,而是将两侧接触面上的部分面积耦合在一起,使得电流仅可以从耦合面内流过,通过控制耦合面积值即可实现电流收缩效果,模拟出适当的接触电阻值。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及进一步研究,证明了接触面积耦合法的有效性,对今后高压断路器触头模型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接触电阻 接触面积耦合法 电流收缩
下载PDF
基于SEM和IPP测定软黏土接触面积的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日庆 徐丽阳 +1 位作者 邓祎文 朱亦弘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7-1425,共9页
为了研究软黏土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浙大紫金港软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黏土微观结构,对微观结构进行定性分析,描述微观形貌特征.基于Image Pro-Plus软件对SEM图像作定量分析,提出基于实测孔隙率的... 为了研究软黏土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浙大紫金港软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黏土微观结构,对微观结构进行定性分析,描述微观形貌特征.基于Image Pro-Plus软件对SEM图像作定量分析,提出基于实测孔隙率的灰度阈值分割方法处理图像技术,重点测定了接触面积,并得到孔隙面积比与孔隙率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浙大紫金港软黏土的微观结构是由霜叶状的土颗粒排列成类似蜂窝状结构;孔隙面积比和孔隙率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建立了微观和宏观之间的量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SEM IPP 孔隙率 接触面积
下载PDF
考虑接触面积影响的粗糙节理渗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肖维民 夏才初 +1 位作者 王伟 卞跃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13-1922,共10页
节理中接触面积的存在使得渗流曲折效应更加明显,将对渗流产生显著影响。为了研究节理接触面积对节理渗流的影响,建立节理渗流概念模型,推导得到了节理渗流的接触面积影响系数;然后在节理渗流计算公式中引入该影响系数,得到了考虑接触... 节理中接触面积的存在使得渗流曲折效应更加明显,将对渗流产生显著影响。为了研究节理接触面积对节理渗流的影响,建立节理渗流概念模型,推导得到了节理渗流的接触面积影响系数;然后在节理渗流计算公式中引入该影响系数,得到了考虑接触面积影响的渗流计算公式。同时,由于接触面积的存在使得渗流曲折因子的计算更为复杂,在获得节理隙宽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节理渗流曲折因子的五点比较法。然后以人工大理岩节理试件为研究对象,在获得其三维表面形貌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其进行不同接触状态下5级法向应力作用下的渗流试验;另一方面,在根据节理试件的三维表面形貌数据计算节理的渗流平均曲折因子和接触面积比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考虑接触面积影响的渗流计算公式和Zimmerman计算公式对节理试件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的渗流体积流量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接触面积影响的渗流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考虑接触面积影响的渗流计算公式的正确性,而Zimmerman计算公式高估了节理的渗流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粗糙节理 闭合变形 隙宽 曲折因子 接触面积
下载PDF
摩擦过程中真实接触面积的灰色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斌 徐锦芬 +2 位作者 高志 吴宗泽 郑林庆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9,共9页
灰色系统理论是近几年以随机过程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农业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发展较快.为了使这种理论应用于摩擦学研究领域,从光全反射测量和计算机数值计算两方面,考察了粗糙表面接触时真实接触面积的随机... 灰色系统理论是近几年以随机过程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农业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发展较快.为了使这种理论应用于摩擦学研究领域,从光全反射测量和计算机数值计算两方面,考察了粗糙表面接触时真实接触面积的随机特性,指出摩擦过程中的真实接触面积是一种含有随机成分的变化量,研究目标应当侧重于真实接触面积的变化趋势和范围,而不是它的精确解.在此基础上,首次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静态和动态接触条件下真实接触面积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灰色分析,建立了精度比较高的预测真实接触面积的灰色模型CM(1,1).这种模型对动、静接触面积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过程 真实接触面积 灰色模型分析
下载PDF
最小期望接触面积下的电枢臂弯曲形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永胜 鲁军勇 +2 位作者 谭赛 李玉 李白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9,共5页
电枢结构直接影响电枢轨道间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等接触特性,进而决定电磁发射状况。为此,通过对不同接触面积下的电磁发射装置进行瞬态电磁场分析,得到了C形固体电枢与轨道间的最小期望接触面积。在假设电枢臂为悬臂梁的条件下,综合趋... 电枢结构直接影响电枢轨道间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等接触特性,进而决定电磁发射状况。为此,通过对不同接触面积下的电磁发射装置进行瞬态电磁场分析,得到了C形固体电枢与轨道间的最小期望接触面积。在假设电枢臂为悬臂梁的条件下,综合趋肤效应和接触电阻的接触层模型,确立了分布力载荷。在此基础上,基于分布力载荷作用下电枢臂变形的挠曲线,得到了电枢臂弯曲形状与枢轨界面间接触压力及接触面积的关系。该研究为电枢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悬臂梁 分布力 最小期望接触面积 挠曲线
下载PDF
基于真实接触面积的摩擦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平 赖添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114,共6页
分析了经典摩擦理论中关于摩擦系数的问题,利用弹塑性力学建立摩擦微元体,并给出3个假设:(1)摩擦力与真实接触面积成正比,(2)摩擦剪应力与正应力(压力)无关,(3)无磨损.然后提出了基于真实接触面积的摩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等高粗... 分析了经典摩擦理论中关于摩擦系数的问题,利用弹塑性力学建立摩擦微元体,并给出3个假设:(1)摩擦力与真实接触面积成正比,(2)摩擦剪应力与正应力(压力)无关,(3)无磨损.然后提出了基于真实接触面积的摩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等高粗糙、随机粗糙和极端条件下的摩擦力.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经典摩擦系数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反映了界面摩擦的起因,可以用来有效分析不同类型的摩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模型 摩擦系数 真实接触面积 摩擦剪应力
下载PDF
GCr15/35CrMo摩擦副的塑性接触面积对滑动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党兴武 黄建龙 陈生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4,共7页
基于分形理论,计算了35CrMo钢试样经过压缩疲劳试验后变形区域以及和GCr15配副滑动磨损后的实际接触面积Ar、塑性接触面积Arp和塑性接触面积比率Arp/Ar,分析了塑性接触面积Arp和塑性接触面积比率Arp/Ar的变化量δArp和δArp/Ar与磨损量... 基于分形理论,计算了35CrMo钢试样经过压缩疲劳试验后变形区域以及和GCr15配副滑动磨损后的实际接触面积Ar、塑性接触面积Arp和塑性接触面积比率Arp/Ar,分析了塑性接触面积Arp和塑性接触面积比率Arp/Ar的变化量δArp和δArp/Ar与磨损量的关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35CrMo钢试样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35CrMo试块经过压缩疲劳以及和GCr15配副滑动磨损后,接触面材料的剥落引起了塑性接触面积Arp和塑性接触面积比率Arp/Ar的减少,塑性接触面积比率的变化量δArp/Ar可以描述磨损量的变化,当δArp/Ar<-0.5时,磨损量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变形 分形 真实接触面积 磨损
下载PDF
半月板部分切除后胫股关节接触面积及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元民 王国栋 +4 位作者 张玉革 赵晓伟 王雷 李炳亮 孔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4期3779-3784,共6页
背景:生物力学实验有助于阐明为何半月板切除后会导致进行性的软骨病变。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原因复杂,包括生物学、力学以及结构通路等。目的:研究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后胫股关节接触面积、压力及半月板应变的变化。方法... 背景:生物力学实验有助于阐明为何半月板切除后会导致进行性的软骨病变。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原因复杂,包括生物学、力学以及结构通路等。目的:研究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后胫股关节接触面积、压力及半月板应变的变化。方法:取8具新鲜冷冻的混合品种的狗后肢膝关节标本,序贯进行以下半月板切除操作,采取百分比来计算每一样本半月板切除的范围:①内30%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②内75%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③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用双轴液压伺服生物材料测试实验机(MTS 858)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统计学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结论:半月板组织切除越多,内侧和外侧胫股关节接触面积下降越明显,内侧半月板后角切除75%和全切后,内侧接触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之后,外侧接触面积显著减少。内侧半月板后角切除75%和全切之后,内侧间室的接触压力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后外侧间室接触压力显著降低(P<0.05)。因为半月板组织的切除,其相应的应变下降,但是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半月板切除多少决定术后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功能;对于半月板撕裂,尤其是"红区"损伤,应尽量选择半月板缝合术,减少半月板切除范围,以避免或者延缓膝关节的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半月板 生物力学 损伤 半月板切除术 胫股关节 接触面积 接触压力 应变
下载PDF
用声显微镜技术测量真实接触面积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志 吴宗泽 郑林庆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了研究表面接触对润滑状态的影响,利用THSAM-5超声显微镜配以专门设计的辅助试验装置,测得了铝片-钢球的真实接触面积分别随载荷和加载时间变化的声学像,以及润滑剂的存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发现真实接触面积是随着加载时... 为了研究表面接触对润滑状态的影响,利用THSAM-5超声显微镜配以专门设计的辅助试验装置,测得了铝片-钢球的真实接触面积分别随载荷和加载时间变化的声学像,以及润滑剂的存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发现真实接触面积是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而且载荷越大,真实接触面积越大,这是接触点发生塑性变形的结果。研究表明,声显微镜技术是测量真实接触面积的一种可行方法,但要将其作为一种定量测量手段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显微镜 真实接触面积 摩擦学
下载PDF
摆动辗压接触面积率的精确计算及其简化表达 被引量:9
16
作者 程培元 刘浩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推导出了摆辗接触面积率的精确表达式 ,首次提出了真实相对压下量和近似相对压下量的概念 ,拟合出了精确度高的摆辗接触面积率的二项式和三项式的简明表达式 。
关键词 摆动辗压 接触面积 真实相对压下量 近似相对压下量 锻造
下载PDF
黄铜/钢摩擦副接触面积对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金龙 刘洪涛 丁静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4,共6页
本文对不同直径铜销与钢盘的摩擦磨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正压力条件下,不同直径销的磨损率随销直径的增大有降低趋势,并且这种降低趋势随销直径的增大逐渐趋于平缓,当接触面积增大到一定尺寸后,其磨损率不再变化,趋于恒定值... 本文对不同直径铜销与钢盘的摩擦磨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正压力条件下,不同直径销的磨损率随销直径的增大有降低趋势,并且这种降低趋势随销直径的增大逐渐趋于平缓,当接触面积增大到一定尺寸后,其磨损率不再变化,趋于恒定值,由此建立了相同正压力条件下磨损率与接触面积的变化规律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确定摩擦副的设计尺寸或预测摩擦副的使用寿命;在正压强和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直径铜销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磨损量随着销直径的增大有降低的趋势,并且这种降低趋势随销直径的增大逐渐趋于平缓,本文从铜销直径变化而导致的摩擦副接触表面生热和铜销表面散热等方面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积 磨损 散热 摩擦系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有效接触面积刚性连接的结合部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奇志 陈国平 +2 位作者 陈文华 潘骏 段福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7-402,共6页
为了解决结合部仿真建模的问题,依据赫兹接触理论和G-W模型推导出连接零件结合部的有效接触面积计算公式,对结合部的有效接触面积内有限元单元节点刚性连接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某印制板夹具为例,按照所提方法得到了结合部的有效接... 为了解决结合部仿真建模的问题,依据赫兹接触理论和G-W模型推导出连接零件结合部的有效接触面积计算公式,对结合部的有效接触面积内有限元单元节点刚性连接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某印制板夹具为例,按照所提方法得到了结合部的有效接触面积,运用Patran软件中MPC命令建立了螺钉连接件有效接触面积的有限元单元节点刚性连接的模型。通过比较印制板夹具实测模态和计算模态的非平动前四阶模态频率及计算模态保证判据(MAC)值,表明所建有限元模型是合理的、符合实际的,从而证明了有效接触面积刚性连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可以为其他产品的结合部仿真建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部 刚性连接 单元节点 有效接触面积
下载PDF
金属塑性成形时板料与模具真实接触面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振铎 贾玉玺 +1 位作者 王丽君 张志红 《锻压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36,共2页
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模具与板料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影响真实接触面积大小的因素。指出在一般的变形过程中,真实接触面积只占投影面积很小一部分。
关键词 金属 塑性成形 板料 模具 真实接触面积 表面形貌
下载PDF
苹果贮存的接触面积和蠕变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骊 鞠建伟 +1 位作者 吴竞爽 仇农学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研究苹果在0.5~3.5kg的静载及12~84h作用时间内的接触面积和直径的变化规律,用四元件Burgers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描述其蠕变特性并求得蠕变参数。通过对接触面直径与蠕变参数关系的分析,说明用延迟时间评价和预... 研究苹果在0.5~3.5kg的静载及12~84h作用时间内的接触面积和直径的变化规律,用四元件Burgers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描述其蠕变特性并求得蠕变参数。通过对接触面直径与蠕变参数关系的分析,说明用延迟时间评价和预测静载损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贮存 静载损伤 接触面积 蠕变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