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3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慧 赵镭 韦存茜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以国际社会在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监管方面的先进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该文对其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框架进行梳理,总结其在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方面的监管重点和典型做法,并通过开展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对我国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 以国际社会在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监管方面的先进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该文对其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框架进行梳理,总结其在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方面的监管重点和典型做法,并通过开展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对我国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的监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食品接触材料 法规体系 监管
下载PDF
质谱技术在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的典型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安乾 于振花 王振聚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4期43-47,共5页
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给环境和消费者健康带来诸多影响。质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在分析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双... 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给环境和消费者健康带来诸多影响。质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在分析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双酚类化合物(BPs)、季铵盐类化合物(QACs)3类典型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食品食品接触材料 全氟多氟化合物 双酚类化合物 季铵盐类化合物
下载PDF
BlueScreen HC在食品接触材料多组分迁移物遗传毒性检测中的适用性
3
作者 李敏 林珺 +2 位作者 吴炜亮 隋海霞 杨杏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6-806,共11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体系BlueScreen HC(BSHC)在食品接触材料多组分迁移物遗传毒性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将人GADD45α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2000 bp序列作为启动子,采用分子克隆构... 目的探讨基于人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体系BlueScreen HC(BSHC)在食品接触材料多组分迁移物遗传毒性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将人GADD45α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2000 bp序列作为启动子,采用分子克隆构建入嘌呤霉素和高斯荧光素酶(Gluc)双标记的慢病毒质粒pEZX-LvPG04中,并用慢病毒感染人淋巴母细胞TK6,获得稳转细胞系TK6-Gluc。以甲基磺酸甲酯(MMS,终浓度0,1.56,3.13,6.25,12.5,25.0和50.0 mg·L^(-1))为非代谢活化条件下的阳性物质,环磷酰胺(CTX,终浓度0,0.78,1.56,3.13,6.25,12.5和25.0 mg·L^(-1))为代谢活化条件下的阳性物质,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0,0.35,0.69,1.38,2.75,5.5和11.0 g·L^(-1))为阴性物质,分别在非活化和活化条件下验证构建的BSHC。将改性淀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MS/PBAT)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积分数4%乙酸及10%,20%,50%和95%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40℃、浸泡24 h获得5份MS/PBAT多组分迁移物,并用DMSO作为溶剂复溶得到5份多组分迁移溶液作为受试物。以终浓度为0,0.38,0.76,1.53,3.05,6.10和12.20 g·L^(-1)的不同受试物在活化和非活化2种条件下处理TK6-Gluc细胞。非活化条件下作用48 h;活化条件下,在添加体积分数1%大鼠肝S9代谢活化系统的同时,作用3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至48 h。处理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同时采用Secrete-Pair^(TM)Gaussia Luciferase Assay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Gluc化学发光强度。另外,采用终浓度为3.05和12.20 g·L^(-1)的不同受试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和TA100进行微量波动Ames试验以及对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肺细胞CHL进行体外哺乳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受试物的致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作用,与BSHC遗传毒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BSHC法,将相对细胞活性80%定义为生长抑制的最低有效浓度阈值,实验组相对细胞活性低于溶剂对照组的80%提示化合物引起细胞生长抑制。将实验组相对细胞活性低于溶剂对照组的30%定义为出现细胞毒性,此时将不考虑遗传毒性。在无细胞毒性前提下,活化条件下实验组Gluc化学发光强度大于溶剂对照组的1.8倍时,非活化条件下实验组Gluc化学发光强度大于溶剂对照组的1.5倍时,判定为遗传毒性阳性;反之认为无遗传毒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阴性物质DMSO所有浓度均未产生遗传毒性。非活化条件下,MMS 12.5,25.0和50.0 mg·L^(-1)产生遗传毒性;活化条件下,CTX 6.25,12.5和25.0 mg·L^(-1)产生遗传毒性。非活化条件下,MS/PBAT的95%乙醇迁移物6.10和12.20 g·L^(-1)和MS/PBAT的50%乙醇迁移物12.20 g·L^(-1)组细胞生长抑制,所有处理组均未观察到相对细胞活性低于30%的细胞毒性,且未观察到Gluc高表达,表明5种MS/PBAT多组分迁移物在非活化条件下均未产生遗传毒性。活化条件下,MS/PBAT的95%乙醇迁移物12.20 g·L^(-1)和MS/PBAT的4%乙酸迁移物6.10,12.20 g·L^(-1)组细胞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所有处理组均未观察到相对细胞活性低于30%的细胞毒性,且未观察到Gluc高表达,表明5种MS/PBAT多组分迁移物在活化条件下均未产生遗传毒性。微量波动Ames试验结果表明,在活化和非活化条件下,MS/PBAT的5种多组分迁移物3.05和12.20 g·L^(-1)作用于TA98和TA1002种菌株,致突变阳性孔的数量均不超过溶剂对照组的2倍,即均未产生致突变作用;作用于CHL细胞后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方法BSHC,提示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多组分迁移物的体外遗传毒性评价,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其最低有效浓度,并应用更多种类混合物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多组分迁移物 人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基因 遗传毒性评价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用着色剂中8种盐酸可溶物
4
作者 禄春强 温士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5-1330,共6页
为获得较好的方法准确度和稳定性,优化了取样质量、机械振荡频率、射频功率、雾化气流量等测试条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用着色剂中8种盐酸可溶物(锑、砷、钡、镉、铬、铅、汞和硒)。结果显示,8种... 为获得较好的方法准确度和稳定性,优化了取样质量、机械振荡频率、射频功率、雾化气流量等测试条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用着色剂中8种盐酸可溶物(锑、砷、钡、镉、铬、铅、汞和硒)。结果显示,8种元素方法检出限在0.02~0.2 mg/g,7次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0%。在加标回收实验(汞元素加标1、2和4 mg/kg,其余元素加标12、24和48 mg/kg)中,其回收率为93.8%~105%。10批次着色剂样品中,1批次样品铅元素溶出量超过GB 9685—2016限量值。方法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用着色剂中锑、砷、钡、镉、铅、汞和硒7种元素的测定,铬元素的测定可用作六价铬的筛查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着色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盐酸可溶物 六价铬 筛查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非邻苯类塑化剂迁移及潜在危害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杰 黄佩硕 +3 位作者 谢艳姣 何诗慧 罗尔伦 郭启明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1期127-132,共6页
近年来,邻苯类塑化剂不断被曝出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问题,其使用已经被严格限制。与此同时,非邻苯类塑化剂由于具有比邻苯类塑化剂更低的毒性,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受到厂家的青睐,被广泛使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当中。然而,伴随着其使用范围的... 近年来,邻苯类塑化剂不断被曝出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问题,其使用已经被严格限制。与此同时,非邻苯类塑化剂由于具有比邻苯类塑化剂更低的毒性,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受到厂家的青睐,被广泛使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当中。然而,伴随着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使用量的持续增加,食品接触材料中非邻苯类塑化剂的迁移情况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绝不能忽视。本文对食品接触材料中非邻苯类塑化剂的相关概念及种类、迁移情况、潜在危害、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针对食品接触材料中非邻苯类塑化剂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非邻苯类塑化剂 迁移 潜在危害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迁移量
6
作者 冯涛 邬玲玲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荧光的分析检测方法。根据食品类型,选择水性和油性食品模拟液进行迁移实验,浸提液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浓缩、净化提取,采用甲醇-水作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 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荧光的分析检测方法。根据食品类型,选择水性和油性食品模拟液进行迁移实验,浸提液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浓缩、净化提取,采用甲醇-水作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检测。试验表明,在0.10~100.0μg/L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7,双酚A、双酚F的检出限均为0.02μg/L,双酚S的检出限为0.05μg/L。测得3种双酚类物质在5种食品模拟液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2%~100.1%、83.3%~101.6%、77.6%~9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4.0%,方法符合研究要求。同时模拟液在60℃浸提30 min条件下测定了市售4款食品接触材料的180个样品,,结果在5个样品中检测到双酚类物质迁移量。该方法灵敏、检测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迁移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荧光法 食品接触材料 双酚类物质 迁移量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抗氧剂245的迁移量 被引量:1
7
作者 望秀丽 全王榫 李志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2-836,共5页
以水、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1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2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5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95%(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和异辛烷作食品模拟物,按照GB 5009.156—2003和GB 31604.1—2015进行迁移试验。... 以水、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1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2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5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95%(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和异辛烷作食品模拟物,按照GB 5009.156—2003和GB 31604.1—2015进行迁移试验。前5种食品模拟物的浸泡液用0.22μm有机滤膜过滤后,滤液上机测定。分取10 mL 95%乙醇溶液浸泡液,于50℃旋蒸至近干,分两次加入8 mL 80%(体积分数,下同)甲醇溶液溶解残渣并稀释至10 mL,上机测定;分取10 mL异辛烷浸泡液,加入10 mL 80%甲醇溶液,摇动约1 min混匀,静置约30 min,收集下层相并用80%甲醇溶液稀释至10 mL,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上机测定。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中,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作固定相,80%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在220 nm检测波长下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抗氧剂245的含量。结果显示,抗氧剂245的质量浓度在0.5~10.0 m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为0.14~0.30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4%~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0%~5.4%。方法用于不同材质食品接触材料样品的分析,仅在聚甲醛(POM)盖样品中检出了抗氧剂245,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由大到小排序为50%乙醇溶液、95%乙醇溶液、20%乙醇溶液、10%乙醇溶液和4%乙酸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接触材料 抗氧剂245 迁移量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9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橄榄油中的迁移量
8
作者 陈建国 陈洁如 +3 位作者 刘在美 詹何珊 魏华 保琦蓓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34-242,共9页
建立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9种邻苯二甲酸酯在油性模拟物橄榄油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方法。迁移到油性模拟物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用乙腈提取,再用PSA-Silica混合填料的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供仪器测定。17种邻苯二甲酸酯方法的... 建立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9种邻苯二甲酸酯在油性模拟物橄榄油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方法。迁移到油性模拟物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用乙腈提取,再用PSA-Silica混合填料的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供仪器测定。17种邻苯二甲酸酯方法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01 mg·kg^(-1),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1 mg·kg^(-1)。17种目标物在0.02~2.00 mg·kg^(-1)、DINP和DIDP在0.20~20.0 mg·kg^(-1)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达到0.997以上,在食品模拟物试液中加入0.02,0.1,1.0 mg·kg^(-1)3个水平添加量,进行6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回收率在88.8%~99.7%,同一水平RSD值在0.7%~6.9%之间,实验室间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重现性。本方法准确、高效、简便,可用于检测油性模拟物橄榄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气相色谱—质谱法 迁移量 邻苯二甲酸酯
下载PDF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标准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 《质量与认证》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对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标准体系和管理机构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搜集日本食品接触材料的法规标准,明确在日本形成以《食品卫生法》为基本法,《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规范标准》等为配套实施标准的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通过对日本... 本文对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标准体系和管理机构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搜集日本食品接触材料的法规标准,明确在日本形成以《食品卫生法》为基本法,《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规范标准》等为配套实施标准的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通过对日本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研究,加强我国相关技术支撑检测机构能力建设,提升我国食品接触材料领域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法律法规 标准和规范
下载PDF
中国和欧盟酸性食品模拟物对食品接触材料迁移量的差异性分析
10
作者 丁晓 刘斌 +5 位作者 尹琴 陈杰 任照芳 丘尽花 潘静静 李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7,共8页
目的对中国和欧盟分别规定的不同酸性食品模拟物进行差异分析,并对2种不同酸性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试验结果差异进行考察。方法选取4类典型的酸性食品(共123种)进行pH测试,分别以3%(质量分数)的乙酸和4%(体积分数)的乙酸为食品模拟物对食... 目的对中国和欧盟分别规定的不同酸性食品模拟物进行差异分析,并对2种不同酸性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试验结果差异进行考察。方法选取4类典型的酸性食品(共123种)进行pH测试,分别以3%(质量分数)的乙酸和4%(体积分数)的乙酸为食品模拟物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迁移试验,并测试样品的总迁移量、甲醛迁移量、三聚氰胺迁移量、双酚A迁移量和重金属(锑)迁移量,比较样品在2种不同酸性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差异。结果pH测试结果表明,中国生产的4类酸性食品的pH范围为2.3~5.1,国外生产的4类酸性食品的pH范围为2.49~4.88,pH<5对4类酸性食品的pH覆盖率均大于或等于pH<4.5。迁移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接触材料在4%(体积分数)的乙酸中的迁移量,无论是总迁移量还是特定迁移量都大于或等于在3%(质量分数)的乙酸中的迁移量,食品接触材料在3%(质量分数)的乙酸中的迁移量高于在体积分数4%的乙酸的情况极少。结论根据研究结果,中国采用pH<5定义酸性食品符合中国人的餐饮习惯,酸性食品覆盖性更广,更具合理性。迁移量测试结果表明,4%(体积分数)的乙酸是比3%(质量分数)的乙酸更为严苛的食品模拟物,因此对于国外出口中国的食品接触材料,即使已经按照欧盟标准采用3%(质量分数)的乙酸进行了迁移量测试,在进口到国内时还应用4%(体积分数)的乙酸按照中国相关标准再次进行迁移量测试,以满足中国标准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食品 酸性食品模拟物 食品接触材料 迁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4种癸二酸酯类化合物迁移量
11
作者 陈湘颖 曾铭 +6 位作者 阿文伟 范莹颖 曾莹 陈燕芬 李丹 钟怀宁 郑建国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8-566,I0005,共10页
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癸二酸二正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癸二酸二异辛酯和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酯等4种癸二酸酯类化合物在食品模拟物及化学替代溶剂中的迁移量。对于化... 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癸二酸二正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癸二酸二异辛酯和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酯等4种癸二酸酯类化合物在食品模拟物及化学替代溶剂中的迁移量。对于化学替代溶剂95%乙醇和异辛烷,采用直接液体进样法;对于橄榄油食品模拟物,用乙腈萃取后采用基质分散萃取净化后上机测试;对于其他食品模拟物(水、4%乙酸、10%乙醇、20%乙醇和50%乙醇),采用正己烷萃取后上机测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4种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良好,在0.30~5.0 mg/kg和0.50~5.0 mg/kg浓度范围内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5;4种癸二酸酯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2、0.3~0.5 mg/kg。对塑料样品水、4%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95%乙醇和异辛烷浸泡液进行0.30、2.0、4.0 mg/kg 3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实验,对橄榄油浸泡液进行0.50、2.0、4.0 mg/kg 3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实验,测得加标回收率在92.5%~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4%~8.8%之间。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能够满足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4种癸二酸酯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癸二酸酯 迁移
下载PDF
填料对食品接触类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平 陆海冰 +3 位作者 刘文秀 王毅 吴良伟 姚益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1,共8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硅灰石、晶须、滑石粉等填料引入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制备了PP复合材料,并采用DSC,SEM,DMA等方法研究了填料对PP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引入改善了PP复合材料...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硅灰石、晶须、滑石粉等填料引入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制备了PP复合材料,并采用DSC,SEM,DMA等方法研究了填料对PP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引入改善了PP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与硅灰石和晶须相比,滑石粉可有效促进层间分子链段的规整排列,在基体中形成相对完善的填料网络,提高PP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使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较未改性PP分别提高了55.6%和86.9%,且高添加量下冲击强度未发生明显降低,小分子析出物降至1.49%(w),满足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填料 机械性能 食品接触材料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的抑菌性能测试中菌落显色方法的研制与应用
13
作者 韩涛 张芳 +2 位作者 王涛 林碧莲 许竞思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57-65,共9页
为摆脱食品接触材料的抑菌性能测试中传统方法操作步骤繁琐、检验周期长等问题,用棉质纤维和明胶制备采集试纸片、用2,3,5-三苯基四氮唑和平板计数琼脂制备显色培养基,将自制的采集试纸片和显色培养基引入食品接触材料的抑菌性能测试,... 为摆脱食品接触材料的抑菌性能测试中传统方法操作步骤繁琐、检验周期长等问题,用棉质纤维和明胶制备采集试纸片、用2,3,5-三苯基四氮唑和平板计数琼脂制备显色培养基,将自制的采集试纸片和显色培养基引入食品接触材料的抑菌性能测试,进而构建菌落显色方法,比较分析菌落显色方法与传统方法菌落计数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食品接触材料的抑菌性能测试,本研究建立的菌落显色方法与传统方法抑菌性能测试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二者具有相同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且菌落显色方法的操作步骤简单,没有繁琐的菌种洗脱过程,检验周期短,且可以批量化操作,因此,菌落比色法可以取代传统检测方法,在各个检测实验室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监督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性能 菌落显色方法 食品接触材料 计数 测试
下载PDF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9种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14
作者 邱月 谭超兰 +2 位作者 刘小玉 陆嘉莉 余秋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1,共7页
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UPC^(2))技术建立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9种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萃取,过有机滤膜,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用... 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UPC^(2))技术建立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9种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萃取,过有机滤膜,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用超高效色谱柱ACQUITY UPC^(2)HSS C_(18)SB,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10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柱温40℃、背压13.79MPa)下,9种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在4min内可完成定性定量分析。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线性范围为0.2~100mg/L,甲基丙烯酸的线性范围为0.3~100mg/L,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的线性范围为0.4~100mg/L,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卞酯的线性范围为0.5~100mg/L,9种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985。在高(30mg/kg)、中(6 mg/kg)、低(0.2、0.3、0.4、0.5 mg/kg)3个加标水平下,9种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n=6)为89.3%~109.7%,相对标准偏差为0.62%~3.86%,检出限(R_(SN)≥3)为0.05~0.15 mg/kg,定量限(R_(SN)≥10)为0.2~0.5mg/kg。将所建方法应用于30批次实际样品的检测,发现食品接触材料中存在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残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超高效合相色谱 塑料 食品接触材料 超声萃取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5种丙烯酸类化合物的迁移量及其迁移规律探讨
15
作者 吴敏莲 黄伟乾 +2 位作者 吴国利 吴俊发 叶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5-921,共7页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2-甲基-2-丙烯酸酯等5种丙烯酸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方法。以水、2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橄榄油作食...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2-甲基-2-丙烯酸酯等5种丙烯酸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方法。以水、2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橄榄油作食品模拟物,按照GB 31604.1—2015和GB 5009.156—2016的要求,水基模拟物的浸泡液过0.22μm有机滤膜直接进样分析;取橄榄油浸泡液5 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5 mL甲醇,涡旋2 min,以转速8 000 r·min^(-1)离心5 min,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上机分析。以Xbridge BEH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10 nm处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水基模拟物中丙烯酸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在0.3~10.0 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0.1 mg·L^(-1),橄榄油中丙烯酸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均在0.3~10.0 mg·kg^(-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0.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6%~99.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8.0%;方法用于食品接触材料样品的分析,其中1份样品中检出丙烯酸甲酯。探究阳性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酸甲酯在不同模拟物、不同迁移温度和不同迁移时间下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丙烯酸类化合物在20%乙醇溶液和橄榄油中迁移能力较强,迁移量随迁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增幅趋于平稳,迁移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迁移时间也随迁移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接触材料 丙烯酸类化合物 迁移规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3种丙烯酰胺的残留量
16
作者 张永梅 余秋玲 +1 位作者 秦瑶 申志坤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建立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分别优化了流动相、柱温和提取条件.样品经剪碎后,用超纯水超声提取.提取液经0.22μm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过滤后,以甲醇-水为流... 建立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分别优化了流动相、柱温和提取条件.样品经剪碎后,用超纯水超声提取.提取液经0.22μm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过滤后,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Agilent 5 TC-C_(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均在0.1~5.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4、0.5、0.4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7%~103.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1%~6.7%.方法前处理简单、准确度高,填补了现有标准体系中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下载PDF
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分析
17
作者 王瑜洁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2期173-175,共3页
食品安全与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性质和危害,如增塑剂、抗氧化剂、残留单体和低聚体以及其他助剂,以期... 食品安全与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性质和危害,如增塑剂、抗氧化剂、残留单体和低聚体以及其他助剂,以期为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食品接触材料 有害物质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的迁移量
18
作者 胡均鹏 奚晓翔 +7 位作者 戴航 刘城昊 陈荣桥 梁明 冼燕萍 吴玉銮 侯向昶 张浩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5-1031,共7页
建立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迁移量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方法。首先对制备的金纳米颗粒(AuNPs)进行表征,并通过理论计算对4,4′-二氯二苯砜的拉曼特征峰进行归属。随后参照GB 31604.1-2015和GB 5009.156-2016... 建立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迁移量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方法。首先对制备的金纳米颗粒(AuNPs)进行表征,并通过理论计算对4,4′-二氯二苯砜的拉曼特征峰进行归属。随后参照GB 31604.1-2015和GB 5009.156-2016的规定进行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的迁移实验,将迁移液与AuNPs混合后进行SERS测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4,4′-二氯二苯砜的特征峰(748 cm^(-1))强度与4,4′-二氯二苯砜质量浓度在0.05~1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8,回收率为85.2%~93.4%,相对标准偏差为4.2%~6.6%,与HPLC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使用所建方法对5个不同品牌聚苯砜奶瓶中的4,4′-二氯二苯砜迁移量进行测定,结果均未检出。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为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4,4′-二氯二苯砜的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4 4′-二氯二苯砜 金纳米颗粒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迁移量
下载PDF
天祥集团张霞博士谈食品接触材料合规:专业+专注,为全球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专访Intertek Assuris天祥集团专家服务部亚太区总经理张霞博士
19
作者 张聪 张霞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5期I0004-I0006,共3页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食品安全与质量保障已成为影响消费者信心、企业信誉乃至国际贸易格局的关键因素,相关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作为这一领域的领航者,Intertek天祥集团凭借其卓越的测试、检验、认证及咨...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食品安全与质量保障已成为影响消费者信心、企业信誉乃至国际贸易格局的关键因素,相关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作为这一领域的领航者,Intertek天祥集团凭借其卓越的测试、检验、认证及咨询服务,为全球客户构建起坚实的品质防线。近日,为深入了解Intertek天祥集团的自身发展和食品接触材料行业的现状,《食品安全导刊》邀请到天祥集团专家服务部亚太区总经理张霞博士,进行了一场深入而富有洞察力的访谈,为行业注入新的思考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格局 企业信誉 一站式服务 消费者信心 食品接触材料 咨询服务 张霞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塑料颗粒释放的温度与老化效应及表征研究
20
作者 张程程 仝大伟 +4 位作者 魏珍珍 张小明 张玉萍 朱荣 黄鑫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0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迁移试验条件及老化过程对食品接触材料PE淋膜纸杯及PET一次性塑料杯塑料颗粒释放、表征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分析仪结合红外光谱方法来表征食品接触材料使用、老化过程中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塑料... 目的:探讨不同迁移试验条件及老化过程对食品接触材料PE淋膜纸杯及PET一次性塑料杯塑料颗粒释放、表征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分析仪结合红外光谱方法来表征食品接触材料使用、老化过程中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塑料颗粒,以及在此过程中塑料材料红外光谱的变化特征。结果:PE淋膜纸杯及PET一次性塑料杯在正常使用温度条件下会浸出纳米塑料及微塑料,其形态主要为不规则形;70℃,2h条件下浸出微塑料主粒径更小,分别为908.3±173.8nm、478.6±189.3 nm;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较大粒径的塑料颗粒增多,且颗粒物形态更加不规则;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正常使用条件下,样品化学性质未发生改变,PET一次性塑料杯老化后出现羰基峰的位移及指纹峰区发生变化。结论:在日常使用一次性塑料材料的过程中,高温及老化会加速塑料颗粒的产生,增加人类摄入微塑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迁移 微塑料 纳米塑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