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辅助/控制通气(ACV)较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2例因急性肺损伤需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32例用辅助控制通气;30例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将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目的探讨辅助/控制通气(ACV)较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2例因急性肺损伤需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32例用辅助控制通气;30例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将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和肺氧合功能指标在0、2、6、12、24 h进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多少。结果ACV组在上机后6 h FiO2、PIP有显著下降(P<0.05)。而IPPV组在上机12 h FiO2开始下降、上机24 h PIP才有显著下降(P<0.05)。上机2 h ACV组肺氧合功能指标较上机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PPV组在上机后6 h出现显著改变。ACV组平均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机械通气并发症也较IPPV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需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ACV通气方式能更快地降低FiO2和PIP,改善通气和氧合,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辅助/控制通气(ACV)较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2例因急性肺损伤需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32例用辅助控制通气;30例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将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和肺氧合功能指标在0、2、6、12、24 h进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多少。结果ACV组在上机后6 h FiO2、PIP有显著下降(P<0.05)。而IPPV组在上机12 h FiO2开始下降、上机24 h PIP才有显著下降(P<0.05)。上机2 h ACV组肺氧合功能指标较上机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PPV组在上机后6 h出现显著改变。ACV组平均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机械通气并发症也较IPPV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需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ACV通气方式能更快地降低FiO2和PIP,改善通气和氧合,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