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壳源生物炭用量对水稻田控酸和钝化土壤镉活性的短期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子婧 罗军元 +7 位作者 吕伟生 韩德鹏 黄天宝 王馨悦 林小兵 张秋梅 刘春香 熊文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了探究谷壳源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田控酸和钝化土壤重金属镉活性的短期效应,本研究设置了谷壳源生物炭6个不同用量处理,分析测定土壤pH、水稻产量、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水稻植株茎和穗中的镉含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 为了探究谷壳源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田控酸和钝化土壤重金属镉活性的短期效应,本研究设置了谷壳源生物炭6个不同用量处理,分析测定土壤pH、水稻产量、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水稻植株茎和穗中的镉含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能有效提高土壤pH,提高了0.15~1.04个单位;当生物炭施用量为80 t·hm^(-2)时,对提高土壤pH效果更显著。施用生物炭能有效提高土壤的综合肥力,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生物炭施用量超过40 t·hm^(-2)后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8.62%~14.2%、19.6%~28.3%和11.9%~21.5%;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在生物炭施用量≥20 t·hm^(-2)时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34.6%~115%、70.9%~394%和29.3%~118%;当生物炭施用量超过20 t·hm^(-2)时,水解性氮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11.4%~22.1%。施用生物炭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有效态镉及水稻植株茎、穗中的镉含量,当生物炭施用量≥20 t·hm^(-2)时,降幅分别为24.0%~37.1%、24.1%~82.9%和28.0%~78.3%;水稻叶中镉含量则在生物炭施用量超过40 t·hm^(-2)后显著降低了22.1%~35.7%。施用生物炭能提高水稻产量,当施用量为20~40 t·hm^(-2)时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幅分别为12.4%和9.42%。从短期来看,谷壳生物炭具有调节土壤酸度、钝化重金属镉活性和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力,且施用量以20 t·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谷壳源 土壤控酸 土壤重金属 水稻
下载PDF
降温控酸是防止“夏季掉排”的重要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恒刚 《酿酒》 CAS 1996年第4期7-10,共4页
降温控酸是防止“夏季掉排”的重要措施周恒刚"掉排"是白酒行业的专用名词,是指出酒率持续下降,并影响质量。白酒出酒率与产品质量是平行关系,因而每逢"掉排"势必使白酒厂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这也是白酒行业存在多年的"顽症"。... 降温控酸是防止“夏季掉排”的重要措施周恒刚"掉排"是白酒行业的专用名词,是指出酒率持续下降,并影响质量。白酒出酒率与产品质量是平行关系,因而每逢"掉排"势必使白酒厂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这也是白酒行业存在多年的"顽症"。"掉排"多发生在春末夏初或骄阳似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酿造 降温控酸 夏季掉排 防止
下载PDF
2019年安福县早稻施用石灰控酸减肥试验总结
3
作者 王小坛 马小三 +3 位作者 杨清华 王欢 冯超 贺超凡 《江西农业》 2020年第6期23-24,共2页
为遏制土壤过度酸化、改善土壤供肥状况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江西省安福县稻田在不同石灰施用量的控酸作用下的化肥减量工作,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能够为推广农业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石灰 控酸 水稻
下载PDF
谈清香型大曲酒生产如何创新控酸保醅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俊平 《酿酒》 CAS 2009年第5期30-30,共1页
酿酒生产过程中,为防止酒醅材料太酸,要求在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控制酸度。这成为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非常关键的技术要领,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调整时间安排、控制入温、控制水分都是有效控制材料生酸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 酿酒生产过程中,为防止酒醅材料太酸,要求在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控制酸度。这成为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非常关键的技术要领,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调整时间安排、控制入温、控制水分都是有效控制材料生酸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出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酸 保醅 提高出酒率
下载PDF
大曲酒夏季生产中减粮并使用Na_2SO_3控酸保产的探讨
5
作者 谢树果 邹英 《酿酒》 CAS 1994年第6期21-23,共3页
大曲酒夏季生产中减粮并使用Na_2SO_3控酸保产的探讨谢树果,邹英(四川南充市果州曲酒厂)固态法曲酒生产,夏季降质减产是一条自然规律。如何安全度夏,是酿酒行业中一个带有全国性的研究课题。夏季降质减产主要原因是夏季入窖... 大曲酒夏季生产中减粮并使用Na_2SO_3控酸保产的探讨谢树果,邹英(四川南充市果州曲酒厂)固态法曲酒生产,夏季降质减产是一条自然规律。如何安全度夏,是酿酒行业中一个带有全国性的研究课题。夏季降质减产主要原因是夏季入窖温度高,杂菌繁殖旺盛,发酵升温快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酒 夏季 减粮 亚硫 控酸 保产
下载PDF
青贮料控酸添加尿素好
6
作者 朱广凯 《湖南农业》 2015年第11期28-28,共1页
秋季,是玉米秆和红薯藤青贮的好季节。玉米秆和红薯藤青贮后,乳酸菌在适当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和缺氧的条件下,迅速生长和繁殖,并生成大量乙醇和乳酸,使较硬的秸秆变软。适量的乙醇和乳酸使青贮料具有良好的酒香味,这种酒香味可提... 秋季,是玉米秆和红薯藤青贮的好季节。玉米秆和红薯藤青贮后,乳酸菌在适当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和缺氧的条件下,迅速生长和繁殖,并生成大量乙醇和乳酸,使较硬的秸秆变软。适量的乙醇和乳酸使青贮料具有良好的酒香味,这种酒香味可提高牲畜的适口性,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料 尿素 控酸 碳水化合物 红薯藤 玉米秆 酒香味
下载PDF
头皮控油平衡复合酸改善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7
作者 姚松领 李莎 +4 位作者 陈小艳 刘清 王佳 金莉娜 冯莹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6期397-401,共5页
目的研究头皮控油平衡复合酸在改善头皮脂溢性皮炎(SSD)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招募5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SSD患者作为受试者,在入组当日对其头皮进行第1次刷酸,后续再进行3次,共4次,刷酸间隔时间为1周。每次刷酸前对受试者进行症状评分,最... 目的研究头皮控油平衡复合酸在改善头皮脂溢性皮炎(SSD)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招募5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SSD患者作为受试者,在入组当日对其头皮进行第1次刷酸,后续再进行3次,共4次,刷酸间隔时间为1周。每次刷酸前对受试者进行症状评分,最后1次刷酸2周后进行随访。采用皮肤镜分别对斑丘疹、油腻、红斑、头屑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真菌荧光检测马拉色菌情况,通过受试者主观评分问卷对头皮瘙痒及头皮痛进行评价。结果试验过程中退组3例,实际纳入分析47例。使用头皮控油平衡复合酸治疗结束后2周,受试者斑丘疹评分从2.09±1.25降至0.13±0.34,油腻评分从3.19±0.77降至0.87±0.65,红斑评分从3.23±0.63降至0.43±0.68,头屑评分从3.26±0.94降至0.55±0.65,各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95.74%患者马拉色菌阳性转为阴性。头皮瘙痒及头皮痛程度主观评分分别从3.21±0.75、1.70±1.27下降至0.57±0.58、0.50±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头皮控油平衡复合酸在改善SSD头皮瘙痒、斑丘疹、油腻、头屑、头皮痛及清除马拉色菌等方面临床疗效较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头皮 头皮油平衡复合 皮屑 马拉色菌
下载PDF
桑叶中山奈酚-3-O-芸香糖苷水热酸控质子化作用
8
作者 王星敏 陈泓岐 +4 位作者 张杰 杨诗幼 逯彦琳 刘蔚玮 胡耀月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4,共6页
KR(山奈酚-3-O-芸香糖苷)具有药理高附加值。采用水热酸控醇提法提制桑叶中KR,优化获得KR浸提适宜参数,构建动力学模型,探究KR的传质溶浸过程。结果表明:投加柠檬酸质量浓度0.050 g/L,桑叶与45%的乙醇溶液质量体积比为1∶20 g/mL,80℃... KR(山奈酚-3-O-芸香糖苷)具有药理高附加值。采用水热酸控醇提法提制桑叶中KR,优化获得KR浸提适宜参数,构建动力学模型,探究KR的传质溶浸过程。结果表明:投加柠檬酸质量浓度0.050 g/L,桑叶与45%的乙醇溶液质量体积比为1∶20 g/mL,80℃水热反应釜中处理40 min,2.00 g桑叶可溶浸KR 16.09 mg/g,是自动中药煲水热浸提KR(0.41 mg/g)的40倍;SEM(扫描电镜)显示水热酸控反应后桑叶表面孔隙明显增多增大,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水热酸控反应有利于桑叶C-O、C-H等键水裂解,KR溶浸满足一级动力学模型,溶出速率为-3.45 min-1,为桑叶高值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3-O-芸香糖苷 桑叶 水热醇提法 动力学
下载PDF
青梅酒的总酸和挥发酸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莹 谭晓辉 +5 位作者 胡鹏刚 龙运忠 罗光琳 王士超 赵玲燕 娄兴维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126,共5页
该试验以青梅酒为研究对象,以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控酸技术并优化其控酸工艺条件。通过比较碳酸钙法、碳酸氢钾法、碳酸钾法和树脂D630法4种控酸技术对降低青梅酒中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以及感官品评的影响,确定最佳控... 该试验以青梅酒为研究对象,以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控酸技术并优化其控酸工艺条件。通过比较碳酸钙法、碳酸氢钾法、碳酸钾法和树脂D630法4种控酸技术对降低青梅酒中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以及感官品评的影响,确定最佳控酸技术为树脂D630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树脂D630法的最佳控酸工艺条件为树脂D630添加量3%,作用时间90 min,搅拌速率150 r/min。在此最优条件下,青梅酒中的总酸和挥发酸含量分别为4.06 g/L、0.98 g/L,较优化前分别降低了15.06%、4.85%,酒精度为17.9%vol,总糖含量为28.5 g/L,感官评分为9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酒 挥发 树脂D630法 控酸技术
下载PDF
塔河油田胶束软隔挡控缝高酸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志峰 张照阳 毛金成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2-386,共5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部分区块底水发育,储层垂向应力差小且高角度裂缝发育,酸压过程中缝高易失控沟通水层。随着酸压避水高度逐年减小,控缝高酸压难度增大,因此有必要开展控缝高酸压方法研究,以控制裂缝高延伸、提升底水型储层...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部分区块底水发育,储层垂向应力差小且高角度裂缝发育,酸压过程中缝高易失控沟通水层。随着酸压避水高度逐年减小,控缝高酸压难度增大,因此有必要开展控缝高酸压方法研究,以控制裂缝高延伸、提升底水型储层改造效果。通过揭示人工隔层控制裂缝高度延伸本质,分析胶束软隔挡控缝机理,提出了胶束软隔挡控缝高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黏弹性胶束隔挡材料质量分数为5%时,120℃下胶束溶液剪切黏度保持在430 mPa·s以上,有利于增大裂缝垂向应力差;黏弹性胶束隔挡材料隔挡强度达到12.2 MPa,对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垂向应力差小(≤2 MPa)地层,可形成较强的柔性隔挡层,控制裂缝垂向延伸;结合塔河油田酸压工艺特点,在注酸液过程中,胶束液对近井筒裂缝实现隔挡屏蔽,酸液继续指进,在裂缝深部随着酸液的冲刷以及裂缝的延伸,隔挡材料质量浓度减小,酸液对裂缝酸蚀作用变强,实现在近井筒阻缓裂缝高度过度延伸、深部形成强刻蚀高导流裂缝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软隔挡 缝高 底水油藏 盐岩
下载PDF
一种新型酸控变黏酸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11
作者 邱海燕 杨旭 王顺慧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5,100-101,共4页
为了提高对非均质油气藏的酸化效果,研制了一种新型酸控变黏酸VDA-YS,考察了酸度、钙离子、温度与其黏度的关系,利用岩心实验考察了其转向性能,通过研究转向剂的溶解性分析了变黏机制。该变黏酸的黏度受酸度控制,随着盐酸浓度的减小,黏... 为了提高对非均质油气藏的酸化效果,研制了一种新型酸控变黏酸VDA-YS,考察了酸度、钙离子、温度与其黏度的关系,利用岩心实验考察了其转向性能,通过研究转向剂的溶解性分析了变黏机制。该变黏酸的黏度受酸度控制,随着盐酸浓度的减小,黏度先增大后减小,盐酸浓度约为12%时黏度达到最大值,盐酸浓度小于2%时,黏度低于10mPa·s。该变黏酸的抗温性能较好,盐酸浓度为12%和温度在95℃时,其黏度大于50 mpa·s。岩心实验证实了变黏酸VDA-YS的转向性能优异。变黏机制初步认为是酸度影响转向剂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胶束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黏 变黏 转向剂
下载PDF
治理酸化土壤,腐植酸调酸控酸得当
12
《腐植酸》 2018年第4期66-66,共1页
2018年6月27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开了种植业管理司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提高南方农田土壤抗酸化能力的建议》的答复。详见http://www.moa.gov.cn/gk/jyta/201807/t20180704_6153554.htm。
关键词 化土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腐植 治理 控酸 人大代表 农田土壤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水热酸控提取紫苏梗中木犀草素工艺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付杰 王星敏 +5 位作者 何孟阳 李鑫 张家乐 李秋东 龚兴鑫 陈泓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94-200,共7页
为提升紫苏梗资源利用度,采用水热酸控法提取紫苏梗粉末中木犀草素,以木犀草素提取量为响应值,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合FTIR和SEM表征分析水热酸控前后紫苏梗粉末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在水热时间120 min、水热温度230℃、料液比1... 为提升紫苏梗资源利用度,采用水热酸控法提取紫苏梗粉末中木犀草素,以木犀草素提取量为响应值,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合FTIR和SEM表征分析水热酸控前后紫苏梗粉末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在水热时间120 min、水热温度230℃、料液比1:20 g/mL、柠檬酸质量浓度1%的适宜条件下,2.0 g紫苏梗粉末可提取木犀草素(901.049±0.60)μg/g,模型可行;FTIR表明水热酸控能破坏紫苏梗木质纤维素中C−O−C、C=O等官能团,SEM表明水热酸控可减少木犀草素浸出传质阻力,利于木犀草素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梗 木犀草素 水热 响应曲面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乙醇预发酵对餐厨垃圾与酒糟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娜 汪群慧 +4 位作者 王利红 于淼 常强 赵娜娜 吴川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95-2102,共8页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与酒糟干式甲烷发酵过程易酸化问题,考察了两种乙醇预发酵方式-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和餐厨垃圾与酒糟混合预发酵对底物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的影响,并与不进行乙醇预发酵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与酒糟干式甲烷发酵过程易酸化问题,考察了两种乙醇预发酵方式-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和餐厨垃圾与酒糟混合预发酵对底物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的影响,并与不进行乙醇预发酵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组(简称"FW预发酵组")、餐厨垃圾与酒糟混合预发酵组(简称"FW+DG预发酵组")的甲烷总产率分别为22.8,222.4,231.3m L/g VS.乙醇预发酵可以促进发酵底物的水解,预发酵结束后,FW预发酵组发酵底物中的乙醇、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5、1.4、4.9倍,FW+DG预发酵组则分别提高了7.8、1.6、5.9倍.另外,在甲烷发酵过程中,预发酵组的乙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乙醇预发酵使有机物更多的转化为乙醇,减少了有机酸的生成,有效缓解甲烷发酵过程中的酸积累、产甲烷受抑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 乙醇预发酵 餐厨垃圾 酒糟 水解 甲烷发酵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机械转向酸化酸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任永琳 王达 +3 位作者 冯浦涌 杨国威 周福建 邵尚奇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碳酸盐岩储层机械转向酸化酸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对最大压差及注入速率机械转向技术、堵球机械转向技术、封隔器机械转向技术及连续油管机械转向技术等一系列新机械转向技术进行了文献梳理及总结。结果表明:(1)由最大压... 为了进一步了解碳酸盐岩储层机械转向酸化酸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对最大压差及注入速率机械转向技术、堵球机械转向技术、封隔器机械转向技术及连续油管机械转向技术等一系列新机械转向技术进行了文献梳理及总结。结果表明:(1)由最大压差及注入速率机械转向技术衍生的CAJ技术具有酸化排量高、酸化效果好的优点,应进一步验证其酸化转向效果以期在其他碳酸盐岩油田推广应用;(2)堵球转向技术成本低,但是可靠性较差,应提高现有数模软件模拟精度以提高其坐封可靠性;(3)在全球勘探开发纵深化趋势下,通过开发新材质减小封隔器直径,并提高封隔器的耐温性和膨胀比,以实现更小直径井眼多级分段酸化是封隔器技术发展方向;(4)连续油管转向技术是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酸化最佳转向技术,应加大连续油管喷射钻进、连续油管光纤及牵引器的研究、应用力度,从而满足日益增多的超深井水平井和多分支井的连续油管选择性增产改造和薄差层精确定位储层改造需求。以上成果认识,为海外碳酸盐岩油田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转向 盐岩储层 转向机理 化技术 全金属封隔器 连续油管光纤
下载PDF
贵州省2002年酸雨污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一 卫滇萍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贵州省的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全省的酸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02 年3月至2003年2月在贵州省全省范围内进行年度降水pH值和离子组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省降水pH年均值为5.38,个别城市降水pH年均值为4.31,酸...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贵州省的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全省的酸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02 年3月至2003年2月在贵州省全省范围内进行年度降水pH值和离子组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省降水pH年均值为5.38,个别城市降水pH年均值为4.31,酸雨污染比较严重;酸雨污染季节性明显,冬季酸雨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酸雨的地域分布表现为以黔中为十字圆心,四个顶点遵义、都匀、安顺、凯里酸雨率高,而城市中心区酸雨污染较城郊严重;全省的酸雨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降水 雨率 离子组分
下载PDF
提高4N金粉生产一次合格率的改进措施
17
作者 房孟钊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16-20,I0001,共6页
黄金属高价值贵金属,其产品一次合格率低对企业效益影响很大。分析影响4N金粉生产一次合格率的主要原因是银含量超标。试验改进了粗金粉精制还原工艺,在原金还原化学精炼工艺中增加氧化酸浸—控电还原工序,并在氯化液过滤前增加冷却系... 黄金属高价值贵金属,其产品一次合格率低对企业效益影响很大。分析影响4N金粉生产一次合格率的主要原因是银含量超标。试验改进了粗金粉精制还原工艺,在原金还原化学精炼工艺中增加氧化酸浸—控电还原工序,并在氯化液过滤前增加冷却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粗金粉精制还原工艺改进后,生产的4N金粉平均品位达到99.997%,含银仅为0.001%,一次合格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粉制备 除银 氧化浸—电还原 金粉品位 改进措施
下载PDF
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的制备及其体内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娟 苏艳慧 +1 位作者 周圆 郑春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制备一种新型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通过调节胃内pH提高蒜酶的稳定性,达到提高大蒜辣素转化率的目的。首先制备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并以人工胃液为介质小杯法考察大蒜辣素转化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 制备一种新型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通过调节胃内pH提高蒜酶的稳定性,达到提高大蒜辣素转化率的目的。首先制备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并以人工胃液为介质小杯法考察大蒜辣素转化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研究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在大鼠体内的降血脂作用。溶出度试验表明,在人工胃液中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大蒜辣素转化率超过90%。药效学研究表明,与无控酸微丸相比,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对高脂血症大鼠显示出预期的降血脂作用,两个试验组之间的血脂水平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辣素 前药 蒜氨 蒜酶 控酸微丸 高脂血症
下载PDF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措施 被引量:174
19
作者 徐仁扣 李九玉 +2 位作者 周世伟 徐明岗 沈仁芳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0-167,共8页
我国南方日趋严重的农田土壤酸化不仅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而且促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吸收累积,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民众健康。但因酸性土壤分布详情不清,作物酸害阈值不明,土壤酸化预测的研究不足,酸化防治技术严重缺... 我国南方日趋严重的农田土壤酸化不仅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而且促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吸收累积,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民众健康。但因酸性土壤分布详情不清,作物酸害阈值不明,土壤酸化预测的研究不足,酸化防治技术严重缺乏,红壤酸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改良酸化农田土壤、遏制土壤的持续酸化,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土壤酸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化阻技术 性土壤改良 科学问题
原文传递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itochondrial atp6 Gene from Soybean (Glycine max)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超英 吴晓雷 +2 位作者 张劲松 盖钧镒 陈受宜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期51-58,共8页
Mitochondrial ATPase (mtATPase) complex plays vital roles in higher plants. It consists of a few subunit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w copy of the mtATPase subunit 6 (EC 3.6.1.34) gene (atp6) was cloned and characteri... Mitochondrial ATPase (mtATPase) complex plays vital roles in higher plants. It consists of a few subunit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w copy of the mtATPase subunit 6 (EC 3.6.1.34) gene (atp6) was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from Glycine max (L.) Merr., which has the shortest opening reading frame of 223 amino acids in all organisms examined and designated as the atp6 copy3 (atp6_3). PCR amplifications of the atp6_3 from 9 soybean cultivars combined with sequencing analysis suggested its wide occurrence in G. max . RFLP analysis of a RILs population implied that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the atp6_3 might occur in G. max at undetermined frequency. Under salicylic acid (SA)_treated con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atp6 gene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ossible role of this inhibition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ine max mitochondrial atp6 down_regulation salicylic aci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